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黛玉和四爷灵魂互换了 > 第 71 章

第 71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窗外守着的小厮侧耳听了半天,小声对同伴道:“今儿这位爷喝了个烂醉,不会出什么事的,就不用盯了吧?”

    “这……老爷叮嘱死了的,必须守着,咱要是走了不好交代啊。”

    “你这个死脑筋,他醉的人事不省,能惹出什么事?你看看这鬼天气,到处都是蚊虫,反正我是受不了了,要盯你自己盯着吧,我要睡觉去了。”

    另一人见同伴走了,踟蹰了会,也跟着走了。

    屋内,原本醉得人事不省的四贝勒突然睁开了眼,把林黛玉吓了一跳,差点喊出来。

    他捂住她的嘴,低声道:“别出声。”

    眼神清明,满是警觉,哪儿有半分醉意。

    林黛玉瞪大眼:“你没醉?”那还一路压在她身上回来,差点没压死她。

    胤禛坐起身,撩撩衣袍,“这点酒算什么。”他兄弟众多,私下有什么龃龉时就在席上互相灌酒,个个练就一身好酒量。再说,他私下还偷偷倒掉不少。

    窗外已空无一人,胤禛将窗户打开跳了出去,嘱咐林黛玉:“我去去就回,你先休息吧。”

    林黛玉眼珠一转,“你要去夜探诸博明的宅邸?这套宅子的地形我都清楚,要帮忙吗?”她过目不忘,白天时只需稍加注意便能清楚记住地形了。

    “你?”他打量她片刻,偏头,“跟上。”

    两人大概是摸黑行动习惯了,加上林黛玉知道路径,轻车熟路地避开了巡夜的小厮家丁,摸入诸博明的书房。根据这两天的观察,诸博明这人明显有猫腻,就连林黛玉都看出来了,一面收买四贝勒一面阻止他剿匪,肯定不清白。

    书房空无一人,两人一顿乱翻,在桌上和书架上翻找,但都是些普通的公文,没什么特别。想想也是,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放在这里。

    正忙碌间,两人看到窗外有模糊的灯光一闪一闪,知道是有人来了,胤禛拉着她躲入书架与一张软塌间狭小的缝隙,屏息躲着。

    两人面贴面紧紧挨着,放缓呼吸,一动不动,听见门吱呀一声开了。

    诸博明和一个人走进来,仔细地关了门,对另一人道:“王启,你可知,我已点了你去随着四贝勒剿匪。”

    林黛玉视线正对着的前方有个小隔棱,看到那个王启是个面孔方正的中年人,浓眉大眼,有股中正之气。

    他点头道:“多谢大人抬爱,属下必不负皇恩,全力辅佐四贝勒剿匪。”

    谁知诸博明道:“谁让你全力辅佐他了,我告诉你,你就随便应付搪塞便是,不要带他他去找黄明。”

    “可末将有军令在身,而且那黄明多年在此地盘踞,搅扰百姓,这是个剿灭他的大好时机啊。”

    诸博明的语气不好了:“王启,我是你上官,我说的话就是圣旨,你最好给我照办,别耍什么花枪。”

    昏暗灯光下,王启欲言又止,最终迫于上官官威,隐忍地低声应了,但饶是隔了老远的林黛玉都听得出他心有不甘。诸博明又训了他几句,才放走他。

    接着,伴随轻微的动静,诸博明拿着灯忽然往书架方向走来。

    林黛玉的心忽地拧紧,难道被他发现了?她慌忙看向四贝勒,用眼神问:怎么办?

    四贝勒一派镇定,揽住她的腰带着她尽力不发出任何动静地蹲下来。

    软塌就在书架与墙之间的夹角,位置狭小,容一个人都费劲,何况是两个。林黛玉尽力蜷缩手脚给四贝勒空出位置,像婴儿一样缩着,后背已贴住地面,四贝勒的脸就在她肩侧,轻缓的气流喷在耳边的敏感地带,弄的她痒痒的。

    她缩了缩,企图别过头,被他一手摁住下巴,轻挠了两下,意思是让她别动。

    她只好忍住了。

    与放缓的呼吸相反的是两人都能听到彼此的心跳砰然,林黛玉感觉到四贝勒贴在他后腰的大掌滚烫,手心汗渍似乎透入她衣衫。

    诸博明已经走到榻前,幸好室内昏暗,两人躲藏的位置正在阴影里,他没察觉到任何不对,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

    林黛玉悄悄松了一口气。

    诸博明在墙边最后一排书架前动作一会,忽然书架往一侧自动移开,露出一个密室,他提着灯走入密室。

    胤禛用气声道:“等他出来。”

    那密室里显然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

    两人于是一动不动地等待。

    过了许久,林黛玉被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压着,受不住地喘息。

    四贝勒立刻察觉:“累了?”

    林黛玉耳根一红,轻点头。

    接着,她忽然被轻飘飘抱起,两人上下位置颠倒,改为她趴在他怀里。

    这下倒是不累了,身下还有个垫背的,但时光一样难捱。

    终于,诸博明满意地从密室走出来,离开书房。

    两人静等了一会,确认他不会回来,林黛玉小声问:“我能起来了吗?”

    四贝勒似乎轻笑了下,林黛玉忙从他身上后退站起,走到书架边,回忆着诸博明的动作,将密室打开了。

    书架移开后,露出后面一条向下的台阶,两人走下去,四贝勒点燃了火折子。

    看清密室的模样后,两人大吃一惊。

    原来这不仅是密室,还是诸博明的藏宝室,两人面前金银元宝堆成了山,将人脸都映成了淡金色,还有价值连城的玉制品、宝石,也不知诸博明敛了多少年的财。

    他大概不相信自家后院的女人,所以在书房给自己搞了个小金库,两人出身极好,也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惊了一瞬便回过神。

    胤禛左右看了看,打开一个匣子,里头便是一摞账本,原来这诸博明多年霸占云南的玉矿产业,以此牟利,账本中他所得利润分成不过十之二三,幕后自然还有更大的后台支撑。

    但还没等翻到后面,林黛玉就听到密室外传来窸窣动静,在密室被打开之前,两人将匣子原样放好,躲入金银山后头的阴影里。

    刚躲好,门就被打开了,一人低声叫着:“小心些,别磕坏了箱子。”

    这几人全都被蒙住了眼睛,吃力地抬着几个大箱子摸索进来,唯有起首一个人能看到密室中的金银山。他身躯肥胖,满脸油光,一双贪婪的小眼睛在密室中逡巡。

    林黛玉认出他是这府里的大管家。

    接着管家便收回了视线,因为诸博明闪了进来。这人贪婪且疑心病重,连自己的管家都要防着,不肯他偷走一枚金锭。

    林黛玉和胤禛藏在角落阴影里,只要走过来便能一眼发现,但几个下人蒙着眼睛,吭哧吭哧地把箱子抬过来放在两人面前,距离不过二尺,却没发现任何异常。

    管家和诸博明站在门边,监视着下人放好了箱子,立刻将人赶了出去,但临走前,诸博明将放账本的匣子也一齐带走。

    林黛玉屏住呼吸,生怕他们再回来,胤禛忽然出声:“人都走了,能放开我了吗?”

    她才猛然发觉自己的手指紧紧攥着四贝勒的小臂,她忙放开,“抱歉,弄疼你了吗?”

    她想掀开他的袖子看,被四贝勒躲开,他拉着她的手,“没事。我们该走了。”刚才事出匆忙,他还没来得及原样放好账本,怕只怕诸博明看出端倪来。

    两人原路赶回住所,脱去外衫躺在床上,没过多久就听到门外传来极小的动静。

    吱呀一声,有人悄悄走进来,撩开床帐一角。

    林黛玉面朝床内缩在胤禛怀里,两人看似交颈而眠,对方松了口气,悄悄走了。

    姓诸的果然机警,怪不得闷不吭声在云南经营这么些年,看来他已经察觉到有人进过密室了。

    林黛玉有点可惜,他们还没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呢。

    隔日,诸博明果然不再推三阻四,痛快给了地图,命王启点齐兵马,以四贝勒和易乐为将入山剿匪。

    胤禛着轻甲,在城外辞别林黛玉。

    “战场上刀剑无眼,我不能保你周全,你且在诸家等我回来,诸博明不敢拿你怎么样。”

    林黛玉看到远处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参将王启,想起昨晚两人偷听到的,道:“那个诸博明包庇叛贼黄明,他们或许早就勾结了,该不会对你不利吧?”

    胤禛道:“你放心,我会小心行事。”

    这里到处都是着藤甲带着刀弓的官兵,马蹄声凌乱,林黛玉攥着衣角,感受到模糊的离愁别绪,“四贝勒,你可得平安回来,否则我不知道怎么……”

    说话声被掩盖了去,胤禛没听清,不得不让她重说一次。

    她抬起头,胤禛看到她如烟云笼罩的剔透眼眸,那些情绪不必言语,他便懂了。

    他心里涌上来一股冲动,想对她说些什么,这时后头却掠来一匹快马,易乐大声嘲笑:“不就去剿个匪嘛,瞧你俩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俩是夫妻呢,磨磨唧唧。”

    林黛玉脸滚烫,胤禛不好再说什么。

    “乖乖等我回来。”

    出城的兵马一路绝尘而去,拐过一道弯后消失在山间,林黛玉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或许是父亲出事的缘故,让她过于敏感了。

    回城时,路上出现了拥堵,人流挤得林黛玉的马无法通过街道,只好下了马。

    人群里纠纷的起因主要是当地的汉人与土人,不知在为什么争吵不休,说的话让人一个字也听不懂。甚至有人推搡间拔出了刀,另一方也毫不犯怵。

    双方眼看就要打起来,看热闹的一拥而散。

    西南就是民风彪悍,吵个架随时拔刀。

    土人那一拨人高马大,人数也多,刚开始占了上风,林黛玉没想到他们会打起来,策马要走时,迎面就来了一队衙役。

    她只好退到一旁,那些土人丝毫不把衙役放在眼里,甚至还想和他们打一架,直到一个面白唇红的红衣公子出现,将他们呵退。

    他眼波流转间看到了林黛玉,忽然转怒为喜,打了个招呼。

    这人林黛玉曾在诸府见过,叫沈五公子。

    “这位小兄弟,好巧啊,要不进来喝杯茶?”

    那群汉人和衙役还虎视眈眈呢,这人却毫不放在心上,林黛玉无语了会,“不了,您先忙。”

    原本还晴空万里,眨眼间天空打了两声雷,下起了大雨,把人浇了个透心凉。

    沈五公子笑的没心没肺,“这回可不得不留下来了。”拉着林黛玉走入店铺。

    他的下属报道:“公子,这些人非

    说我们的货有问题,要我们赔钱。这些可是上好的云锦段子,咱们沈家做生意一向公道,怎么可能出差错,我看他们就是故意找茬。”

    那些商人道:“胡说,你们家的缎子都是些次品,连数目也不对,我们有证据。官差老爷,可千万得替我们做主呀。”

    他们将几箱货物一摆,里头都是些花色陈旧,被虫蛀烂的绸子,沈家的活计脸都黑了,气的。

    那些人又吵了起来,说的都是方言土话,林黛玉便听不懂了。沈五公子带她到了后院去,叫丫鬟给她找干净衣裳,还特意准备了香汤沐浴。

    林黛玉解下自己外衫,心想这位沈五公子很奇怪,对自家的生意惹上了麻烦毫不在意,反而对她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侍卫款待殷勤,要说他是为了借机讨好四贝勒,那也不像。

    正想着,门忽的被推开了,她猝不及防,来不及掩上衣服,瞪大了眼,气得连声音都不掩饰了:“你出去!”

    沈五公子合掌大笑:“果然是个女儿家,我猜的不错。”

    林黛玉脸上和露出的皮肤都被均匀抹上了黝黑的油脂掩盖原本肤色,但旁人看不到的胳膊肘以上、锁骨一下都白皙如玉,身材曲线柔婉,一看便知道是女儿。

    林黛玉才知道自己被耍了,黑着脸忙给自己披上衣服。

    沈五公子毫不避让,然而走过来仔细瞧她的脸,宛如登徒子,见她手直往腰上找刀了才一把撸掉发带:“妹子你看,我也是女人,不是有意轻薄你。”

    原来是个沈五姑娘,只不过身材高挑,胸部平坦,举止潇洒大气,一般人看不出来。

    林黛玉的脸色仍不好看,她是女子的事传出去对四贝勒名声不利,又气又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毕竟那漆黑的油彩一涂,她看起来就是个毫不起眼的黑瘦猴儿,只有眼睛和牙是白的,再故意穿得灰扑扑,一般人都注意不到她。

    沈五姑娘嘿嘿一笑:“天机不可泄露。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

    林黛玉狐疑,她却又走了。

    换了身衣服,林黛玉回到前头,听见沈五姑娘的的人抱怨:“总是这样三番五次的找茬,真把咱们沈家当吃素的不成,一群当官的竟与山匪无异。公子竟还让他们得逞了去,下回他们更猖獗了,恨不得把沈家逐出大理城呢。”

    沈五姑娘道:“强龙不压地头蛇,大理又不是沈家的地盘,先吃一回哑巴亏,回头一并算总账。”

    她说着话时仍是笑着的,眼里的光却有些凶。

    林黛玉心想,西南果然民风彪悍,女子都如此与众不同。

    剿匪的官兵第三天时传出了大败黄明的消息,想是四贝勒用了手段收服了王启。那天诸博明的脸色都差的毫不掩饰,还要佯装喜悦地给朝廷写捷报。

    人马并未回城,而是继续深入追击黄明余部。

    四贝勒走之前暗地里留了人去查探林如海的下落,但至今没有消息。

    但四贝勒离开半个月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回来,四贝勒、易乐他们失踪了。

    林黛玉找了几次诸博明,发现他也一脸担忧,加派了人马出去寻找,出去的人回来时只带回了王启,说与四贝勒两方人马是分开驻扎的,四贝勒在沈家寨子附近的山林中失踪,诸博明直接命人抓捕了人在大理城的沈五公子。

    去的人扑了个空,沈家驻在大理城的绸缎铺子已经人去楼空,店门紧闭,沈五公子昨日还有闲心请林黛玉在大理城逛一逛,隔天人就不见了。

    黄明与沈家土寨都是土族,互相勾结的可能性本就很大,沈五的离开更加坐实了,诸博明直接上奏折参了沈家一本。

    林黛玉半信半疑,沈五这人的确高深莫测,一举一动让人摸不着头脑,刚来时便对四贝勒颇有微词,但要说沈家勾结黄明,还需要确切证据,反而诸博明,迫不及待的把锅扣在沈家头上,更显得他心虚了。

    也不知四贝勒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危险,云南山高林密,一旦匪徒带着他钻进山林里,要想找到宛如大海捞针,无从找起。

    难道只能就这么干等着吗?指望京城再派钦差来,或者诸博明找回四贝勒?

    林黛玉摇摇头,诸博明心怀鬼胎,其他人也指望不上,她父亲生死不知,云南这边的人一个都不能信任。

    她拉开衣袖,摸摸手腕上的闪电标志,心道:四贝勒说你有自己的意识,若你真能听得见,就请帮帮我们吧。

    盯了半天,小闪电毫无动静,林黛玉有些失望。:,,,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