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秘宋 > 第一百七十五章定海神针

第一百七十五章定海神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何必跟族里这些人来往?当日我父亲出事,二弟被拘入牢中,这些人在哪里?”刘瑜也是苦笑,对阿全叔说道,“这些人,一旦有事,跑得比谁都快,他们除了来招惹是非之外,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吧。”

    “正如大少爷所料,后来又听说,黄家有五服内的亲戚,做到一路提刑官,说是要请他来跟大少爷打对台。”

    于是,刘氏宗族的族长就怂了,华丽的怂掉了,他们指使那些后辈青壮,自然也就回去了,留下刘瑜家自己去面对黄家,问题是,刘瑜家里除了他母亲,就他弟弟刘瑭,怎么看都是被欺负的啊!

    怎么办?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刘瑜没收到情报?

    “这个是未过门的少奶奶,说这事不要报到大少爷那里,她说您那边太忙了,这等小事不要去打扰您了。万幸少奶奶过来坐镇,大少爷,这少奶奶是真有本事啊,要不是她过来,只怕得捅出大漏子!当时仙儿姨娘,大着肚子,硬让那个换作日麦的丫头,把朴刀都拿出来了,仙儿姨娘大着肚子,提了朴刀,又叫上之前您收养的那二十几个孩子,都拿了棒棍,除了那四匹马,又把骡子、毛驴都纠集过来,二十几个孩子都提着齐眉棍,就要跟着仙儿姨娘杀进徐州城!老奴当时想死啊,真想死啊,那边黄家咄咄逼人,这边仙儿姨娘又刚烈得不行,老奴真不知道,这事闹下去,见了大少爷,该如何给您交代啊!”说到这里,阿全叔一下子就跪了下去,老泪纵横。

    刘瑜连忙把他连搀带抱扶了起来:“阿全叔,别这样,别这样,怪我,没有家里的事交代好,就去了秦凤。以后我会注意,你放心,不会再让你这么难做了。”

    这的确是刘瑜的责任,他走时,并没有在族里或在家里,确定说他不在,阿全叔可以说了算,阿全叔就是代表他的意见。刘瑜的母亲又不是什么强势的女人,阿全叔就一个管家,族里的长辈,哪会把他当一回事?当然,如果刘瑜有表态,哪怕这么暗示过,那不一样,可刘瑜没有这么个态度,阿全叔又不是那种能狐假虎威的角色,于是这事便闹成这样了。

    “不用、不用,大少爷,有少奶奶在,就是定海神针啊!”说到苏小妹,阿全叔抹干了泪,老脸上却就有了笑容,“少奶奶镇得住啊,不论是仙儿姨娘,还是其他什么人,少奶奶往堂上一坐,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没人敢回一句嘴的!”

    苏小妹古灵精怪,那是面对苏轼和刘瑜的时候。

    无论如梦还是仙儿、袭人,都知道苏九娘一旦过门的地位,而且苏九娘的家世,还有自身的素质,也完全让她们信服,所以苏九娘一到,让仙儿稍安莫燥,根本不用向仙儿分说什么理由的,而脾性向来不太好,尤其在怀孕时更加暴烈的仙儿,一听苏小妹开口叫她别折腾,她居然把朴刀扔给日麦青宜结,然后就开开心心去拆苏九娘给她带来的糕点和礼物了。

    “少奶奶着人送了名帖过去黄家,那黄家的家主,立马就过来拜见,客气得不行,三两句话,就打发了他回去,这事就算了结了。”阿全叔说起来,对苏小妹很是满意。

    名帖?刘瑜听着觉得有点不太对,苏小妹怎么可能有名帖?这里面应该有什么关节,不过问题解决了就好。刘瑜笑着点了点头:“看起来,阿全叔啊,你要小心,这九娘啊,捉弄起人来,可不得了,她哥哥苏子瞻和我,没少被捉弄啊!”

    阿全叔死活是不信的,在他的描述里,苏小妹完全就是集合了所有女性的美德的化身。

    刘瑜也不好与他争辩,方想与他说些苏小妹的轶事,却就听着前头有整齐的声音响了起来:“孩儿恭迎父亲大人归来!”

    吓得刘瑜抬起头,却见着这崭新的刘府门口,气派的石狮子边上,列了两队半大小孩,整整齐齐跪下,冲着刘瑜磕头。刘瑜本来脸色一阴,就要发作,但看见那些孩童抬起头来,那发自内心的喜悦,却只能勉强挤出笑脸,抢上前去,一个一个扯起来:“磕什么头,说了多少次,不许磕头!人都磕傻了!”

    那些孩童,是他之前被贬回乡时,收养的孤儿,本来他们还有些拘谨,但被刘瑜这么一个一个扯起,便想起之前刘瑜对他们的亲切,渐渐地便少了许多的畏惧之色,那种欢喜的神色,一下子就释放出来,围着刘瑜,七嘴八舌,有人说自己学会了骑马,有人说自己能围徐州跑两圈,有人说能背下诗经了,有人说自己十步内箭无虚发等等。

    刘瑜也只好耐着性子,一个个招呼了,方才对他们说道:“好了,你们先休息,我得去给你们祖母请安,明天我们还是去郊外的庄子,再一起玩耍可好、”

    “好啊!”小孩一听可高兴了,雀跃欢呼。

    刘瑜走过照壁,转入走廊,却是一脸的苦涩,他离开那些孩子,几乎就要冲阿全叔发作了,听着身边那些孩子激动地说:“父亲应了,你们听到了没有?父亲真的是应了,我们也有爹!那伙贼厮鸟,说咱们是没爹的孩子,下次见着了,必要他们好看!”

    刘瑜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望了阿全叔一眼,终于忍住,示意阿全叔带路,去给母亲请安。宦游于外,归家给父母请安,这也算是一个传统,如果不是刘瑜当官了,家业大起来,也许刘母都到城门

    外等了。

    但现时家大业大,自然这么做就成笑话了,所以无论刘母有多急切见自己孩子,也只能在家里等着。所以刘瑜当然也不能让母亲久等。去拜见了母亲,陪着她说了一些轶事,捡了一些秦凤边境、京师里有趣的轶事说给她听,问到前线凶险,刘瑜连连否认:“您听他们乱讲,哪个去过前线的?没有,他们都是胡乱猜的!”

    又好生安慰了刘母一番,方才出得来,那群孩子却又围了过来:“父亲!”

    正当刘瑜头痛之际,就听着后头有人大喝一声:“谁来抢奴奴的少爷,奴奴便教他死!”

    ( <:></a>)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