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秘宋 > 第二百三十七章仙儿教女

第二百三十七章仙儿教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静塞军司的兵马,一路护送着商队去到耀德城,由着护送的侍禁官,和城里的守卫军将沟通之后,近百人的商队,连同货运车马,一并都驻入城中去。尽管商队在耀德城里有两个院子,但停放货物之后,也住不下这近百人,肖玉直接包下了城里的客栈,才算是把商队安顿下来。

    不过刘瑜自然是住进了商队的院子里。

    因为在耀德城里,他还有人要见。

    “你知道吗,大宋有不少官员,是不想要马的。”刘瑜坐在院子里,长叹了一声,对着侍候在跟前的刘不悔这么说道,“不信?汴京城里,一年吃掉多少头羊?少说也得几十万只大羊吧,唉。”

    说到这里,他突然失去了往下说的兴趣。

    刘不悔不解地问道:“不是说失了幽燕十六州,河套之地又在西夏手里,所以大宋才会缺马吗?现在朝廷准备推行的保马法,不也是因为缺马的缘故吗?”

    “大汉当年,一开始有河套之地吗?大汉的天子,连找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都找不齐。后来呢?后来霍骠姚,轻骑突进,勒石燕然!后来班定远,三十六人灭人国!”刘瑜说到这里,终归有些激动了,“你得把这其中的关节想通了,才看得清楚。”

    “就不提保马法就算出来,养出好马、战马的机率很小,单是王相爷还能在相位上坐多久?一旦王相爷被逼得不得不请辞了,这保马法,还会存在吗?”

    刘瑜的话,如是给刘不悔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窗户,让她在口瞪目呆的同时,一下子觉得整个人的视野都开阔起来。

    于是她就更加不明白了,如果这样的话:“那大人为何还要为了五千良马,而专门走这一趟?”

    刘瑜望了她一眼,这回倒没有责备的意思,毕竟她是有思考的,她也是在意这个国家的:“如果我们动作够快,也许可以在王相爷仍主政之时,让这五千良马运到大宋。”

    “若是有这五千战马,也许会有更振奋人心的战报,也许王相爷的圣眷,可以延续长一些。”

    刘不悔听着,却就惊讶地问道:“大人不是孤臣么?”

    “我仍是孤臣,王相爷的新法,我是不以为然的,但至少变法派,是想把这国家往好的一面去推动,尽管会犯错,尽管有漏洞,但这些只要给新党时间,还是可以慢慢纠正过来的。”

    而一旦司马光他们上台,那就不一样了。

    他们是期望用不抵抗来换取敌国的怜悯,从而避免战火,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刘不悔也低声说道:“孩儿听市井之中的消息,说是大宋有儒,以伦理之道,禁止良马育种……”

    尽管没有明确的出处,但的确是有这么一种说法的。或者说有这么一个导向,刘瑜又如何不知道?但除了苦笑,他真的也不知道能如何:“这等话,在家里胡说一下,为父也不怪你,在外间,一句也不得说,但是听着有人说,你也得说上一句,恐是误传吧?”

    “孩儿遵命!”刘不悔是听懂了刘瑜话语里的关爱之意,所以她很开心。

    以至她去找仙儿时,直接就跟仙儿说起:“大人,孩儿终于得了父亲青眼!”

    欣喜之余,她全没发觉,仙儿的拳头捏得骨节发白。

    “不要动,天崩地裂不要动。”仙儿很认真地对她说道。

    刘不悔用力地点了点头。

    仙儿一拳就砸在她的眼眶上,刘不悔下意识回了一肘,又被仙儿躲开,然后胃口挨了一记平钩拳,立时吐得不可开交。刘不悔并非什么老实孩儿,那是上过沙场杀过人的主,在京师的长街,还挡在刘瑜身前,敢跟刺客拼命的人物,所以她马上就要还手,哪怕眼睛痛得睁不开,口里还在狂呕着。

    “你想忤逆么?”仙儿喊了这么一句,然后扯了根藤条出来,往刘不悔背上抽了七八下,方才扔下藤条道,“眼睛那一拳,是奴奴看你不顺眼打的;后面这顿藤条,是姐姐出行之前叮嘱下来的。你好好想清楚。”

    然后她就走了。

    刘不悔如今身边也有侍候的人等,基本就是她从武三郎那里,接收过来的一些新人,也可算是她的师弟、师妹。但这几个跟着她出来历练的少年,别说刚才电光火闪没反应过来,就算他们来反应过来,又哪里敢上前来?直到仙儿走了,他们才上来扶住刘不悔:“方才眼睛那一拳,那是被唬住的,后面肚子上的一拳,若说躲不过也罢了;但她拿了藤条过来,你为何老老实实挨着啊?真动起手来,仙儿姨娘不见得就能吃定了你啊!”

    由师弟师妹扶着,入房间里换了衣服,自有师妹去厨房找了个鸡蛋来,刘不悔拿着鸡蛋敷着眼睛上的黑眼圈,苦笑道:“因为我不想忤逆啊!这根本就不是打不打得过的事,我只要一动手,便是忤逆,你们可知道么?”

    真要动手,特别是拳脚对拼,刘不悔绝对有信心,扛到仙儿的体力不足,然后进行反击,谁胜谁负不好说,但绝对不是这样白挨打;如果能动刀,那就不同,刘不悔十合之内,必能将仙儿斩于刀下,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仙儿,再强悍,也不过是一种本能式的强悍,而且必须说,仙儿在她最好的时光里,浪费了她的天赋。尽管和刘瑜在青唐,在西夏边境,

    面对生死,刘瑜把自己所知道的什么直拳勾拳摆拳蝴蝶步都跟她卖弄了一番,仙儿多多少少也有吸收,但她没有充足的训练,没有相应的教练去帮她归纳总结加以指导。

    刘不悔就不同了,首先,她是从西军子弟里,选出来的好苗子。

    别小看这个“选”字,农田收获为何千年后会比千年关收成好?关键不就在于选种育种吗?

    一个选字,就说明了刘不悔的天资强悍是必然性的,否则她不可能被选中。

    刘瑜不是开粥铺的,武三郎领到的资金,也是要出成果的。

    那她为何不敢还手呢?

    ( <:></a>)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