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万人嫌神探凭亿近人 > 第142章 有饭他是真吃 吃撑

第142章 有饭他是真吃 吃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桌上摆了些冷盘。

    烧鸭掌,酱牛肉,莲子红枣,港式片烧鹅之类。菜系齐全。

    首座上的人先动了筷子,“都是自家人,饿了就吃。我是个粗人,就先不客气了。”

    他笑呵呵看了罗彬文一眼,“罗先生筷子用得很好啊。”

    罗彬文侧眸扫了简若沉。

    总觉得小少爷说话的风格和大陆那边的领导人更像。

    温和中带着强势,试探也不动声色。

    “比起刀叉,还是筷子好用。”罗彬文道。

    “哈哈。筷子吃华-国菜,刀叉吃英国菜,各司其职才好。”

    首座上的人仿佛随口一说,边上那个澳省工商会主席脑门上的汗都渗出来了。

    搁这点他们两边没回归的呢。

    简若沉看向边上有点轻晃的桌布,捧场解围:“刀叉吃烧鸭掌就不方便。”

    说着,眼疾手快地从面前慢慢旋转的转盘上夹了个烧鸭掌。

    这厨子真是有水准,鸭掌烧得格外软烂,像是果冻一样,汤汁滑而不落,夹起来后挂在筷子尖上,软趴趴,弹嘟嘟的。

    一看就入口即化,软糯适口。

    简若沉本意是当个润滑剂,但现在是真的有点馋了。

    他低下头,一口把拐骨上的筋吃掉。

    半眯着眼,克制地吸了一口气。

    唔,香啊。

    顾有明:……

    香江菜是亏待你了不成?

    他有点哭笑不得,转念又想起简若沉刚继承家业时,也没在香江大肆招家佣。

    连厨子都是罗管家从英国带来的……

    那怪不得。

    简若沉吃鸭掌的动作相当熟练,看着倒像是用解围做矛头,实际上就想吃个鸭掌。

    但刀叉确实戳不起来这样软弹的鸭掌。

    就像港-英管不会管香江人民的死活。

    他吃得香,看得上了年纪的阿叔阿伯都起了食欲,纷纷动了筷子,一盘鸭掌刚好一人一个,吃得精光。

    “我听说,简先生在香江做新闻。”边上一个穿了军绿色衬衫,一看就和军事脱不开关系的老先生道,“知不知道港内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有什么担忧和看法?”

    简若沉回味着鸭掌:“其实无论什么时候,大家最基础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生活安稳,天下太平,要是能提高些生活质量让后代过得比自己好,就更好了。”

    他想起过年时,去港行存取现金的大爷大妈以及职业男女。

    想起河堤边争拿好市民奖,尽绵薄之力,哪怕出个锄头也能高兴半天的老大爷。

    想起三伏天,渔村人蹲在树荫地下分甜水的样子。

    简若沉不禁勾唇,“大家只想着明天的生活会不会更好,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再差也不会比前几年更差了。”

    前几年,香江的治安确实是不好。

    今非昔比。

    首座上的人哈哈笑道:“我们今天坐车来的时候,发现道路干净许多,路边的流民也少了一些,西九龙的店铺非常丰富,大家脸上的表情都与前几年不大相同了。”

    顾有明道:“是九龙城寨拆了,康纳特投资了一些政-府的济民房,很多住在九龙城寨鸽笼里的香江人都搬进了济民房。”

    简若沉都不怎么记得这事。

    真的吗?

    他投了那个?

    罗彬文瞥见他微颤的眼睫,轻声道:“是你妈妈投的,那个项目早就有了,投了之后港-英一直不愿意履行义务,直到九龙城寨被拆除,才彻底提上日程。”

    “这个项目不错。”那个绿衬衫老先生盯着简若沉看了好几眼。

    越看越觉得亲切,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但仔细想来,两人根本没有见面的可能,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来香江。

    他总觉得,这一趟最不用担心的就是这个小的。

    思想觉悟很高啊。

    聊完了简若沉,上面又逮着顾有明和另外两个澳省人聊。

    香江和澳省还流落在外,可以信任的人比较少,澳省仅有的两位独苗身兼数职。

    教育、工商、体育、安全等项目都有他们的职位。

    听着就累。

    简若沉一边听他们聊天汇报工作,一边啃了个红烧狮子头。

    冷盘很快撤了,热菜上桌。

    首先就是一碗粒粒分明的扬州炒饭。

    简若沉看着上首拿了,桌板慢慢地转,眼巴巴等炒饭转到面前,看见里面剩了有两份,那块焦了边的金黄小蛋皮就趴在盘子边,无人问津。

    精华啊,没人盛走吗?

    嘿,便宜他了!

    大陆的首长们见他乐滋滋把蛋皮盛走,互相对视一眼,笑着低声道:

    “我说他盯了一圈了,肯定是盯这个蛋皮。”

    “我孙女也爱吃这个,首长都没盛,留给他了。”

    “还在长身体嘛,吃得倒也不多,我家那个一顿能吃三碗蛋炒饭,真是……”

    简若沉自己盛完,顺手给罗彬文盛了。

    这扬州炒饭,再浇上一点宫保鸡丁,搭配几口松鼠鳜鱼,和龙井虾仁。

    好吃得叫人热泪盈眶。

    顾有明坐在简若沉身侧不远处,低低叹了声。

    大大方方是更讨喜些,可惜他们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了,架子端起来就很难放下。

    简若沉投给内地的59亿,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签合同时提的唯一一个要求还是让内地派出的国际刑警配合他抓香江暂时治不了的间谍。

    这算什么要求。

    四舍五入等于白送,还是送两个。

    那么一比,显得他们这些早去的生意人利字当先,别有用心了。

    他还不算早,更早的20年前就开始和内地合作,但大多都是为了家族发展,单纯往下砸钱的,一百年来也就简若沉这么一个。

    好在上面也给足了面子,以往简若沉没在,也看不出什么区别,现在真是让人有点落差。

    那军区的首长都开始跟简若沉炫耀自己包烤鸭的手法了!

    ……

    桌子上的人从两岸合作谈到税收,从税收谈到政策稳定,从政策谈到军事,又从军事谈到奥运。

    简若沉听着听着,就吃饱了。

    他感觉自己就是来见见世面的,大佬太多,也没什么他能决定的事情。

    这世面也太大了。

    大得让恍惚。

    “我们国内的人民,最不缺的就是勤劳和力气,劳动最光荣嘛。可是岗位就那么多,还是要创造一些新岗位,让大家有使力气的机会。”首座上的人道,“总不能人人都来种地,那就倒退回农业经济了,咱们现在还是要继续推行市场经济。”

    简若沉心说这个我熟。

    当年学政治的时候背得滚瓜烂熟。

    早在70年代和80年代,一部分政治嗅觉敏锐的港商就闻到了变革的商机,积极到内地办厂。

    成为第一批吃到改革红利的人,形成了现在的“香江接单,广省制造”的模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模式能吃到的红利也不多了。

    目前即将陷入利润停滞阶段。

    “……除去鞋子、玩具和纺织品制造业,我们之间还需要更加紧密的联系。”上首的人道。

    他看向正盯着文思豆腐汤的简若沉:“我听说你有做零售的想法,正在部署一个零食的零售店?”

    简若沉把视线收回来,也不觉得想法被别人盯着有什么冒犯,“是的。香江有不少渔民,很多人上了年纪之后不适合频繁捕鱼,但是因为靠海吃海,积攒了很多新奇的手艺。”

    “这些小吃完全可以通过零售和包装流通起来,给他们带来生机。”

    “这个想法很不错,有得搞。”他们商量了半晌,又接着道:“你完全可以和已经在内地扎根的顾先生合作,将内地的小吃卖到香江,再将香江的小吃卖到内地。”

    顾有明后槽牙一酸。

    香江多大地方,内地多大地方?

    他虽然有野心,但不想累死。

    简若沉笑笑:“生意上的事情我不太熟,都是罗叔在管。”

    罗彬文适时出声,将零售产业和连锁餐饮的布局说了一遍,表明将打造两种路线。

    这种薄利多销的产业大多数巨鳄都看不上,边上的澳省人和原香江人都更喜欢股票和制造厂。

    现在身上的活都不够干的了,就算听到了所有计划也不可能着手抢活。

    首座上的领导听过后立刻赞扬:“我年轻时就听过罗先生的名字和康纳特在世界商业做出的贡献,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非常专业。”

    “主要依靠若沉的奇思妙想。”罗彬文垂眸看向身侧。

    只见简若沉抓紧时间,已经喝了一碗文思豆腐,现在正在吃银鱼牛肉羹。

    罗彬文:……

    家里的饭不会真的不好吃吧?

    可之前的西多士,简若沉不是说不错么?

    难道是他烧的好吃,英国那个厨子不行?

    要不还是给那人放假,找个内地的厨子常驻。

    首长们也看见了。

    “年轻嘛,思维就是跳跃一些,毕竟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最后还是年轻人的世界。”

    “但是这样的生意也有一个问题,运送的成本会不会太高了点呢?”

    顾有明道:“我有个港口,如果需要,可以专门做这个。”

    大陆方的人看他一眼,笑道:“全走水路不行,吃的容易受潮。”

    这是不想让一个人垄断的意思。

    况且,桥都是简若沉投资来修,如果没有这样一大笔无条件支持内地的资金,那座早在构想中的大桥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工。

    可能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

    “最好还是用货车来拉,走地面!”大佬们一拍桌子。

    “年轻人奇思妙想多,还是年轻人来办,说不准有新产业出现呢。”

    简若沉:……

    这不是物流行业吗?

    饭都喂到嘴边了,不接下来也说不过去。

    “可以利用送货链,将全国各地的零售业串联起来。”简若沉对这方面不怎么熟,只能模糊回忆起一些,“在全国各地设置连锁店的仓库,同时做一些其他零售业务的暂存,可以让利给货车司机和管仓库的人,让他们带动物品的流动,同时控制税收。”

    将商品的流通合法化,再立法避免哄抬物价。

    这话听得顾有明一脑门汗。

    真敢说啊!

    商机确实不错,但这合法吗?

    “这些设置好的零售点,后期可以发展成百货大楼之类的。也能创造不少岗位。”简若沉说着说着,把窜到喉咙的饱嗝咽下去了。

    这么多偶像在,打嗝不雅。

    他随口提了那么一两句,这顿饭又多吃一小时。

    众人把生意和路线商量好了,还要签合同、分责任、提要求。

    一圈下来,各有各的收获。

    简若沉见顾有明忙着签合同,没拿餐桌上转过的黄桥小烧饼,就夹到了自己碗里。

    他真的吃不下了。

    但点心是点心,饭是饭。

    首长们这会儿觉得他不是馋,是真的饿,至少五年没吃过好饭,大家等了一会儿,没听见简若沉提什么要求,都有点纳闷。

    保安局的那个局长没暗示他要香江商会里的位置吗?

    副座上的首长不得不聊天似的打探:“简先生,你小时候有没有什么梦想啊?我小时候想去造火箭呢。”

    简若沉吃了不少碳水,有点晕碳。

    他一本正经:“军费是不能少。”

    说着,想了想十月的利润,觉得饭也不能白吃,钱拿着花不掉还被罗叔念叨。

    不如为祖国做点什么。

    简若沉想了想,在坐对香江总商会会长这个位置有兴趣的,无不提气。

    半晌,他道:“是应该支持航空的发展,捐十亿造火箭吧。”

    众人:……

    那他们首长倒也不是在暗示这个。

    有些港商谈事情时说自己喜欢大陆菜,基本是场面话,实际觉得口味重,吃不惯。

    来之前他们也觉得简若沉肯定也差不多。

    一顿吃下来才明白他是真爱吃。

    都吃迷糊了。

    罗彬文笑着补充:“我问他对金融有没有兴趣,他说不想学,就想当警察。”

    “哦。”军绿色衣服的爷爷道,“警察好!那要好好学法律,毕业了竞选议员,参与立法,到时候你们会有自己的立法-会。”

    简若沉一个激灵。

    一下子清醒了。

    什么?

    那他岂不是努努力,就可以助力香江贩-毒50g枪毙?

    罗彬文开了张支票。

    小少爷说捐那就捐,这点小钱也无所谓,“这张差一分就到十亿,支票有限额,只能开这么多。”

    拿去支持航空航天吧。

    顾有明:……

    他一看,竟还是美金。,,找书加书可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