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娇宠外室 > 第92章 只要我摘了帏帽,世子爷便放我们离去?

第92章 只要我摘了帏帽,世子爷便放我们离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长风就在雾凇院里候着,他不进后院,只能采雁来寻他。

    原先见着采雁很雀跃的脸现下有几分沉重,“姑娘要出去?”

    “对啊!明日我们出去逛逛,你记着备好马车。”

    经边境与金陵城这一路,采雁与他熟稔不少,自然能瞧出他的不对来,“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采雁没什么男女大防,抬手便去抚他额头,蹙着眉嘟囔,“这也没烧啊!”

    她再细瞧长风的脸,眼见地越来越红,眼心虚得不敢直视她。

    “你生病了。”采雁笃定,“你别在这儿傻愣着了,快去找个大夫瞧瞧。”

    她以为长风是发烧烧红了脸。

    长风不自觉地挪开眼,“我没病,一会儿就好了。你说的事我知道了,你快回去罢。”

    他急匆匆离开,采雁站在原地,嘟囔一句,“莫名其妙。”

    翌日一早,长风就准备好了马车。

    林莺娘脚伤还没完全好,采雁小心翼翼扶她上车。一回头,瞧见了驾车的长风,脸当即就落下来,“哼”一声,摔帘进去。

    马车不大,坐不了太多人,林莺娘只带了采雁一个贴身丫鬟。

    见她摔帘进来,气呼呼的脸,林莺娘笑问,“怎么了?是谁惹我们采雁不高兴了?”

    “还有谁?外头那个傻榆木脑袋呗!”

    采雁仍旧气呼呼,叉腰道:“我昨日好心好意关心他,他倒好,丢下一句话,转个头就给个背影给我瞧。不搭理我算了,我也再不要搭理他了!”

    这模样,犹如孩子之间置气。

    林莺娘忍不住笑,揶揄她,“我看这榆木脑袋是另有其人。”

    就采雁那个小脑袋瓜子,想破天也想不出林莺娘话里的另有其人指的是谁。后来扶林莺娘下车,瞧见了长风,又狠狠瞪了他一眼。

    长风知道采雁生气了。

    她这人脸上藏不住事,高兴不高兴都放在面上叫人知晓。

    林莺娘在前头逛。

    长风走在采雁旁边,低下声,暗戳戳和她说话,“别生气了,我请你吃冰糖葫芦好不好?”

    他变戏法似儿的,从身后掩着的手里拿了个冰糖葫芦出来。

    采雁才不要他的糖葫芦。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丢下这一句,她快步上前,去揽林莺娘的手,“姑娘,我们去哪儿玩?”

    林莺娘抬手指着眼前的茶馆,问采雁,“我们去听听说书怎么样?”

    采雁雀跃点头,“好呀!”

    茶馆里有说书先生,支一张桌,拍一方惊堂木,绣口一张,就是金陵城中街知巷闻的风月事。

    这一回,讲的是春日宴上,平阳公主一见探花郎便落了芳心,求圣上下旨赐婚的故事。

    楼上有贵客雅座,姑娘带着帏帽上去。

    有店小二立刻送上茶水点心来,也好奇那帏帽下面的芙蓉面,借着倒茶水的时机想要偷偷瞧上一眼,却被她身边立着的侍从察觉。

    那侍从生得好冷的一张脸,看过来的眼也锐利,店小二当即叫他骇住,连忙垂下眼,是再不敢唐突。

    惊堂木一拍,底下说书先生正说到妙处,“你们道那春日宴上的探花郎是谁?就是咱们现在金陵城里的定远侯爷,昔日的侯府大公子。”

    底下看客纵是听了许多遍,也忍不住跟着他哗然。

    那楼上雅座里的姑娘虽是头一回听,却是淡定,端起茶盏,轻轻撩了帏帽一角,慢条斯理喝茶。

    她旁边的小丫鬟满脸雀跃,像听见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姑娘,侯爷原来还是探花郎。”

    身后立着的侍从好心添上一句,“侯爷是永兴十八年中的进士,金銮殿上,圣上朱笔玉批,钦点的探花郎。”

    永兴十八年,那时谢昀将将弱冠,少年意气,何等意气风发。

    又生得那样好的一张脸。

    才貌俱全,也难怪平阳公主一见便落了芳心。

    正逢底下说书先生也讲到此节。

    那丫鬟听着,当即白了侍从一眼,“要你说,我们自己不会听么?”

    她还记得昨日长风不搭理她的仇。

    那侍从本是好心,叫她这话即刻堵了回去,倒是也不辩驳,同方才看店小二那张冰冷的脸截然不同,是极好说话,生生受了委屈的模样。

    姑娘帮着侍从说话,“好了好了,采雁你别老欺负他。”

    那姑娘说话声极是好听,碎玉坠盘,如莺啭啼。身边的丫鬟也是娇俏动人。

    楼上雅座还有旁人,听了她们的话不免将目光投了过来。

    “那是谁家的姑娘?”他折扇掩着嘴,问身边的侍从。

    侍从看过去,林莺娘戴着帏帽,瞧不见脸。再看身边的丫鬟,是极陌生的脸,最后是长风。

    ——长风自军营出身,金陵城里识得他的人不多。

    他回自家公子的话,“回公子,不知是哪家的姑娘,瞧着身边的人脸生得很。”

    脸生,便是这姑娘刚来金陵。

    或者说,这姑娘家中没权没势。

    毕竟这金陵城就这么大,皇亲国戚,王公贵爵之间都是互通有无的,极是熟稔,万不可能连身边伺候的人都瞧着眼生。

    那人手里的折扇一拍,心里有了主意。

    林莺娘还在仔细听底下说书先生的话。

    世人总是喜欢听才子佳人成双对,更何况这说书里的还是公主与侯府公子,谁人听了不说一句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林莺娘耐着心听了半晌,却是有些兴致缺缺。

    在场的大多都是平头百姓,谁也没去过春日宴,就连说书先生,也不过道听途说而来,所谓的才子佳人一见倾心的故事自然也是添油加醋的胡诌,当不得真。

    林莺娘原先还想着来茶馆,借着听书了解了解那平阳公主的生平和性子。

    毕竟眼下自个儿都到人家跟前了,正所谓知己知彼,自己总要知道那平阳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往后才好提防。可惜听了这许久,也没能听出个所以然来。

    那说书先生哪敢妄议当朝的公主,就连故事也是套用的话本子里的情节,前言不搭后语,难为在场的人还听得津津有味。

    “采雁,我们走罢。”

    林莺娘搁盏起身,她不打算在这儿浪费时间了,这便带着采雁和长风要离开。

    却不料行至楼梯口,叫人堵在跟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