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二娃子的传奇故事 > 第18章 超级大脑

第18章 超级大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有的学会了如何运用旋转,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有的学会了利用平移,计算带有小路的菜地的面积。

    还有的学会了列方程解应用题……

    当然对于前十名的学生,这些方法都能掌握并运用到解题当中。

    这节课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收获了解题方法。

    但对于二娃子,则是一场思想的升华。

    真正打开了神奇的数学之门,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因此,奠定了将来二娃子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这时候,常老师语重心长的说道:

    “马上要下课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讲解,同学们都能有所收获。对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刚说到这里,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绷紧的神经也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下课!”

    常老师放下手里的粉笔,带着数学课本回办公室去了。

    “好累啊!”

    “这是我最用心听的一节课,集中全部注意力,现在感觉真累!”

    “这就叫全神贯注吧!以前不理解这个成语,没想到一节数学课让我明白了在语文课堂上没有理解的成语。”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自己的感受,都说着自己这次数学课的收获。

    喜欢学习的同学还在讨论着数学课上的感受和收获,不喜欢学习的同学都跑到操场上嬉嘻玩乐去了。

    课间十分钟很快就结束了,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大家都回到教室。

    这时候乔老师走进教室,把语文课本放到讲桌上。

    说道:“同学们,由于昨天体育选拔比赛占去咱们一节语文课。

    今天原本第二节和第四节也是语文课,我又申请了今天第三节课也改成语文。这样我们接下来就要连着上三节语文课了。”

    “连着三节语文啊,是不是有点太虐了?”

    “连着三节语文课,光是听着就头大,真要上三节的话,脑袋不得爆炸了?”

    ……

    “肃静!”

    乔老师拍着桌子喊道。

    等同学们安静下来乔老师说道:

    “我们今天要上一次不同寻常的语文课。

    一直以来都是我来讲课,大家在下边听,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法。”

    乔老师环视着同学们,然后继续说道:

    “今天我们来一次主动学习,前两节课,全部由你们自己安排。

    主动去熟悉课文里的字词,读熟课文内容,归纳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最好能够将故事情节详细的讲出来。”

    听到这里,同学们都有些疑惑,难道想让我当一回老师?

    王小毛就问道:“乔老师是不是想让我们也当一回老师?”

    乔老师回道:“对,就是这个意思。第三节课我们就要进行百家讲坛的环节。

    到时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情节。

    除了书中提到的,也可以加入自己想象到的,推演出来的。”

    这正是小毛同学的常项啊!平时最爱讲故事。

    所以,王小毛得意的说道:“这个好,咱就喜欢想象,编故事是我的强项。”

    就在刚才的数学课上,把二娃子说的神乎其神,为此常老师还奖励小毛同学一本奥数大全。

    这时候,乔老师说道:“接下来大家打开课本,就《观潮》这篇课文进行我们的自学训练。”

    乔老师说完,抬起右手,示意大家开始。

    同学们都忙活开了,有的开始默读,有的拿出字典查生字,有的同桌两人分工合作。

    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娃子也不例外,开始默读,遇到生字查字典。

    但不同之处,就在于二娃子的记忆力超强。

    只需过一遍,就把整篇课文复印在大脑之中。

    之后,只需闭上眼睛,回想着文本,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幕幕剧情。

    二娃子的脑海中,首先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在海塘大堤上。

    大堤下边横卧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钱塘江。

    只是片刻时间大堤上已经是人山人海。再往东看钱塘江江面宽阔,水面平静。

    突然就听到轰隆隆的巨响之声,就看到远处天边,海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海塘大堤的方向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间,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到最后,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二娃子的大脑在飞速的运转,启动了智能成像功能。

    就像现在的智能成片一样,你只需输入一段文字,就会生成一段视频。

    所以,仅仅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二娃子已经把《观潮》这篇课文完全掌握。

    看看其他人都还在忙活着,二娃子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学学后面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二娃子陆续学习了《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长城》、《送元二使安西》、《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给予是快乐的》。

    两节课的时间里,二娃子把十篇课文输入了大脑的存储器中。

    并经过处理升级,分析提纯,完成了类似于现在智能计算系统的工作,甚至更加完美。

    乔老师早注意到二娃子的异常举动。

    只见二娃子看一会儿书,就闭上眼睛,然后再看下一课的内容,看完又闭上眼睛。

    乔老师心里纳闷,就悄悄地走到二娃子身后,看看二娃子到底在干啥。

    两节课的时间里,二娃子一直重复着这一套动作,最终完成十篇课文之后,下课铃也响了。

    乔老师心想,难道二娃子把这十篇课文都学了一遍?

    这时候,乔老师说道:

    “好了,现在大家休息十分钟,等一会儿我们来看大家这两节课的收获。”

    说完,乔老师也回办公室休息去了。

    这两节课连着上,中间没有休息,可把同学们累的够呛。

    乔老师前脚一走,大家伙儿都跑出教室,有的去上厕所,有的去操场上打闹,也有几个还在教室里继续研究课文。

    二娃子也跑到操场上和小伙伴们追逐着,嬉笑着……

    短短十分钟,一会儿就过去了。

    虽然短暂,但对于十多岁的孩子们来说就是“开心一刻,快乐无边。

    上课铃又响了,孩子们虽然没有尽兴,但是总归是要上课的,都跑回了教室。

    乔老师也面带笑容走上讲台。

    说道:“经过两节课的奋斗,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下面哪位同学先来讲述一下《观潮》这篇课文。”

    “我来。”王小毛马上举起手说道。

    “好,勇气可嘉,开始吧。”

    “话说,在海宁县的盐官镇,有一座大堤,叫海塘大堤。

    站在大堤上你可以看到钱塘江横卧在眼前,那宽阔的江面一眼望不到边,往东看江面越来越宽。”

    王小毛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

    “刚开始大堤上还没有多少人,片刻之后就人山人海,没有踏脚的地方了……”

    等王小毛讲完之后,乔老师笑着说道:

    “小毛同学讲得很精彩!大家掌声鼓励。”

    接着,乔老师带头鼓起了掌。台下众人也是掌声响起。

    接下来,分别有高铁杆儿、岳婷婷等几位同学讲了一遍。

    都讲的不错,但要论口才真没小毛同学好。王小毛也很得意。

    这时候,乔老师把目光转向二娃子说道:

    “我注意到二娃子同学没有专心学习《观潮》这一篇课文。”

    大家都扭头看向二娃子。心说乔老师要批评二娃子咯!上课不认真,偷懒?

    乔老师接着说:“我发现二娃子把咱们这本书几乎要看完了,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就在大家都以为二娃子要受到批评时,只听乔老师话锋一转。

    说道:“听说二娃子记忆力超强,接下来把机会都让给二娃子,将看过的课文都给我们讲一讲。”

    大家也都想知道,二娃子是不是把语文书都掌握了。

    二娃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就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教。”

    说完,二娃子开始讲述《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

    有三个小孩,都是牧羊的。他们彼此很要好,常常从村子里把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

    树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泉口上堆满了枯枝败叶。

    有一次,一个牧童说:“来,咱们把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好!”他的同伴快乐地喊道。

    第二天,他们带着锄头和铁锹到树林里去清理那口老泉。

    他们疏通泉眼,把堵在泉口的小树杈和烂在水里的树叶挖开。

    清泉从一层泡沫下面流出来,流到一个有沙底的小潭里。

    三个小孩看见泉水流出来,又快乐又兴奋。

    又过了一天,他们从附近搬来一些宽大的石板,砌成一口小井。

    在井台前面留了一个宽阔的出口,上面用一块石板盖上,不让尘土落进去。

    他们高兴地坐在井旁的大石头上,看那股清泉水慢慢填满那口小井,最后从那宽阔的出口流出来。……

    二娃子把原文一字不差的复述了一遍,在场的同学们以及乔老师都惊呆了。

    “二娃子你再讲述一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接着二娃子又开始了大脑的输出模式:

    1999年9月20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上了严重的白血病。

    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

    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

    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

    二娃子又是一字不差的全部复述完毕。

    接下乔老师又让二娃子讲《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

    最后乔老师不再“点歌”了,看二娃子的眼神就像看怪兽一般。

    说道:“不可思议,真太神奇了,二娃子真是怪才,是千年不遇的怪才。”

    乔老师满脸的不可置信。

    接着说道:“在我的认知中,没有人能在两节课的时间里记住十篇课文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二娃子被乔老师说得不好意思了。

    挠着头说道:“我看着课文,然后大脑中就浮现出文中的情景,就像看电影似的。

    那些文字就像刻到我脑子里似的,只要我需要他们,就会浮现在我眼前。”

    乔老师内心震撼无比,同时万分激动。

    自己的从教生涯中能遇到有这样的奇才,那真是三生有幸啊!

    不,不能“用奇”才来形容二娃子,应该说二娃子有一个堪比超级智能计算机的——“超级大脑”。

    乔老师惊叹于二娃子记忆力惊人,堪比超级计算机。

    可是,乔老师哪里能想到,这只是放驴娃展露出神奇才能的冰山一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