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覆山河 > 回五十二

回五十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旖旎的是春风,杀人的是战争。

    这些日子总有些传闻说萧大将军在边关战死,消息在京城上下都传遍了,但是谁都不信。朝中的大臣人心惶惶,议论纷纷,都在讨论这是不是真的,皇上病中许久,不能上朝,太子暂时执政,群臣都不敢问。

    太子手拿奏折掌印坐上龙椅的时候,朝堂哗然,都在心中暗惊太子的大胆。可太子陆云逸说:“已经有一月没有收到边关来信,想来萧大将军是凶多吉少。”

    从前就算是战况再激烈,跑死不知道多少匹马,消息也都是会半月一次的,而如今却久久没有消息,这本来就不是好的征兆。

    “太子殿下如今手握掌印,这也是皇上的意思吗?”有大臣问出口。

    “自然是父皇的意思,这掌印还是父皇亲自交与我的。”陆云逸满是得意,他嘴角上扬,带着朝堂群臣并没有的担忧,威声道,“父皇今日将我叫去,说不日后就要传位于我,父皇老了,自然是要好好休养的。”

    “你放肆!”宫中一道女子的声音,在朝堂上传来。

    这朝堂之上怎能容忍有女子出现,群臣惊诧回头,却发现是皇后娘娘。

    满朝的请安之声,皇后娘娘似乎是没听到,她冷冷地看着眼前的自己生养出来的儿子,一步一步,不卑不亢地走到前头。

    “母后,您不能出现在这里,更不能迈上台阶,母后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陆云逸见来人是自己的母后,眉目紧锁,他其实是有些担忧的,他不能对自己的母亲做出违抗。

    “本宫是什么身份,你还不清楚?本宫是一国之母,是你这个太子的亲生母亲,若是你做出了有违天下的事情,本宫理应来到朝堂,向诸臣请罪。”皇后娘娘眉目间有叹息,她是亲眼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从前她只是觉得陆云逸争强好胜了些,如今看来,陆云逸太过争强好胜,只会迷失自己,只会让自己深陷囹圄,愚蠢至极。

    这是殿外忽然电闪雷鸣,响彻殿内的声音让整个朝堂更加摇摇欲坠,皇后娘娘摇了摇头,义无反顾地迈上了台阶,走到了陆云逸的身边去。

    往日皇后娘娘不争不抢,可是如今她却要桩桩件件都把事情讲清楚,她不仅是尊贵的皇后,更是要承担起天下的责任。她拿过陆云逸手中的掌印,冷冷道:“皇上在病中,太医方才去诊治,已然是无力回天,边关传来了消息的,萧大将军战死。”

    朝堂之下炸开了锅一样的议论,原来风暴之前的宁静被撕开后,竟然是这样的腥风血雨。有的人纷纷说萧大将军廉颇老矣,有的人说萧大将军从来不打败仗,定然是介怀皇上将萧时晏的前程断送,这才不肯用心打仗的。

    他们更担心的是不日敌军便要冲破都城,这朝堂之上还有谁能够领兵打仗呢?

    若是无人,群龙无首,那么他们这些人,天下的百姓都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这江山,大概是要覆灭了,朝代更换,竟然叫他们遇上了,这算怎么一回事。

    皇后娘娘此话一出,她看着朝堂之下的那些人,心中荒凉。他们虽然地位显赫,可有的也不过是寻常俗人,萧大将军为了天下的荣耀他们看不见,而一旦关乎到他们的生死,他们便开始责怪,想要找到承担这件事情的罪人。

    那么这萧家,到底在护着什么样的天下?

    “母后,”陆云逸没想到自己的母亲竟然能这样开口,“父皇不是想要稳定朝堂局势的吗?”

    “你住口,你从你父皇那里私自夺走掌印,是想做什么?陆云逸,你身为太子,在这时候不守在你父皇面前,难道是要谋反吗?”

    “母后,我本是太子,太子掌印,何来谋反?”陆云逸不相信自己的母后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天下的江山来日都是他的,他不过是帮着父皇分担,怎么就成了他谋反了?

    “你若是还清醒着,一切都还有转机,你下了朝,去见你父皇。”皇后娘娘只抛出这样的话来。

    朝堂之下,只有一人沉默不语,皇后娘娘一眼便能认出来,那人是曾经的探花郎,顾青运。她与顾青运四目相对,她忽然明白了,这朝堂上,结交党派的结交党派,而真正为了天下的人,却只能沉默。

    这人群中,只有顾青运一人,从头到尾只为天下苍生,官至朝堂。

    议论之声渐渐小了,皇后娘娘开口:“顾大人,你为何一语不发?”

    “启禀皇后娘娘,臣想知道,皇后娘娘此次前来到底是为了什么,臣该如何做,还请皇后娘娘指点一二。”顾青运微微行礼。

    “本宫来朝堂,并非干涉政事,只是来替皇上宣旨。”皇后娘娘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圣旨,顷刻,朝堂肃静,跪下接旨。

    皇上只是病中,并不是糊涂,太子做的每件事情,他都看在眼中。一桩桩一件件,纵容太子行事,只是想要给太子机会,让太子醒悟,可是太子并不能够悔改,还自以为自己做的是能更迭山河,带来新生的法子。

    眼下萧大将军的确战死,那么最重要的是守住城池,皇上下旨,立刻宣驸马萧时晏入宫,披阵挂帅,带领军队与敌军相抗。

    此旨一出,太子第一个反对:“不行,萧时晏他是驸马,他如何能领兵?”

    “可眼下无人可带兵,太子难道是想要看着敌军欺侮我百姓吗?”朝中大臣听到萧时晏的名字,又想到了曾经萧时晏也是上过战场的,又燃起了希望,他们纷纷反抗太子,想要萧时晏来护他们的安全。

    双方正在争执不下之时,边关紧急来信,送信的士兵看起来跑了好多天,一进朝堂就摔了下去,说话上气不接下气:“禀告圣上,萧大将军殊死抵抗,奈何身子抱恙,最终战死沙场,临死之际还不忘斩杀敌军一枚大将。”

    “如今敌军长驱直入,往都城这里来了。”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顾青运上前,“眼下情况紧急,臣以为应该立刻遵从圣旨,一切等战事结束再做定夺。臣愿领旨,去公主府,迎驸马将军来朝,带领军队,大杀敌军。”

    “放肆,这驸马哪里能够当将军,简直荒唐!”监察御史苏大人先跳出来,他满口道德纲常,将顾青运说出的这番话批驳了好久,可话里话外都是向着太子说话,处处限制着萧时晏。

    “苏大人,眼下国家为重,最是你看不起的驸马,却能够保国家安危,难道苏大人要看国家陷于危难?苏大人,你不想想你的家人,不想想这世间有多少无辜的百姓吗?”

    苏大人沉默,他看了一眼太子,还是退了回去。

    “事不宜迟,顾大人,就交给你了,”皇后娘娘将圣旨传给下人,递给顾青运,而她看着不争气的太子,垂下了眼眸,“诸位大臣,无事就赶紧回去吧。”

    “陆云逸,你随本宫来。”

    消息传到公主府是快的,陆云淑看到拿着圣旨来的顾青运就知道有大事发生,而顾青运只是急着去找萧时晏,她心中慌乱,跟过去到了书房。

    她刚到就听到顾青运说,要让萧时晏去上战场,萧大将军战死。

    陆云淑没站稳,不小心将门口的花瓶摔碎了,她目光涣散,不知道看向哪里。而萧时晏看向陆云淑,眼神中也有慌乱,他上前一步,查看陆云淑有没有受伤。

    “萧时晏,这是真的吗?萧大将军”

    “公主,臣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萧时晏神色凝重,似乎是在思量重大的事情。

    “那你要去打仗吗,你也要走吗?”陆云淑没想过有一天她还要和萧时晏分离,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了,萧时晏甚至都来不及悲伤,来不及难过,就要去奔赴战场。没想到,萧时晏回到战场,付出的代价竟然是失去父亲。

    “公主,臣会回来的,公主别怕。”

    “那萧夫人呢,她还在宫中,”陆云淑想到了什么,她看向顾青运,“那父皇呢,父皇听闻此消息,身子可还撑得住?”

    顾青运只是沉默。

    就在此刻,玉露跌跌撞撞跑进来,带着哭腔:“公主,宫中传来消息,说皇上驾崩了。”

    陆云淑再站不住,跌倒在了地上。

    为什么,怎么一时之间,竟然如此急转直下,上天到底在开什么玩笑,这天下到底还能不能守住。陆云淑哭不出来的,她目光呆滞,只是看着玉露:“你说什么,你在骗我吗?”

    怎么可能萧大将军前脚刚战死,父皇也离世,那么他们这群人,天下的百姓该如何?这天下的君王要谁来继承皇位,难道是她厌恶十分的哥哥,陆云逸吗?

    万般情绪在此,萧时晏本想要去扶起来陆云淑,但是顾青运却对萧时晏道:“事不宜迟,再不动身,敌军便要打到都城来了。”

    “顾大人,公主劳烦你照顾,一切等我归来。”萧时晏沉重地点了点头,他用力握住了陆云淑的手,在她的额头上落下一吻。

    “公主,一定等臣回来。”

    顾青运弯下腰,伸出手,带着怜悯的目光,温柔地对着陆云淑道:“公主,事已至此,痛苦是没有用的,以后的路很难走,公主一定要振作起来。”

    陆云淑仰起头,她听不到顾青运在说什么,她看着顾青运伸过来的手,她知道自己应该把手搭上去,让顾青运拉她一把。

    这双手不是萧时晏的,萧时晏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陆云淑心中难过,但是她也知道,这不是闹脾气的时候。她其实不是任性的公主,她只是太害怕了,她只是不知道来路该如何走,萧时晏的话在她的耳边回响,等他回来。

    萧时晏一定要回来,不能战死。

    找回了一些思绪,陆云淑将手交给顾青运,她重又站了起来,挺直了身板对顾青运道:“顾大人,我要进宫。”

    宫中还有萧夫人她要去照顾,她还要去看看父皇,没想到上元节一别,竟然是生死离别。陆云淑心中荒凉,她在顾青运面前看似镇定,但是只有玉露知道,公主拉住她的手腕的时候,用了很大的力气。

    公主看起来十分难过,可是她身为公主,她不能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