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 > 第211章 中华互保

第211章 中华互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中华互保协议一出,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

    如果此协议一旦公布,那南明小朝廷将颜面扫地。

    ……

    如果没有东林党和隆武帝联虏平寇等一系列骚操作,使得汉阳军治下的百姓与南明小朝廷离心离德,王国梓也不具备条件放出这样的大杀器!

    他自获得系统、成功在明末立足后,就已开始步步为营、布局天下。

    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多半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种说法,太过的文艺范儿。

    王国梓的理想,就纯粹得多。

    前世的他,已经完成了季羡林大师的梦想。

    所以,重活一次,他多多少少有些脱离低级趣味。

    当然,如果自己的公主老婆不是绝色,不管是美貌、身份、气质、学识以及能力,都精准对接了他的审美,说不得他还得继续堕落下去。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他,理想也开始高级起来:

    一方面,避免生民再被流寇和鞑子祸害,给他们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

    更进一步,最好是让他们活得更有信仰,新兴王朝更加强盛,生存空间无限拓展!

    要知道,西方经过大航海,已经开眼看世界;中华民族自来有些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自然不能落后于人。

    他要做的,就是让十七世纪的中国成为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灯塔!

    当然了,他也想自己和子孙后代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就是他的亿点点想法。

    为此,他早已开始一步步的谋划未来:

    首先,娶了朱凤德,不仅让他得了娇妻美眷,又为理想启航提供原始助力。

    当他崭露头角后,就开始为自己和汉阳军造势。

    这时候,自己的第二任老丈人崇祯,为自己进一步崛起创造了条件!

    当初,王国梓答应北上勤王,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他先以雷霆手段,快速解决了李自成的主力,成功踩着大顺王的肩膀,完成了造势!

    可以说,自打败李自成的那一刻起,汉阳军已经成功的由一支地方藩镇武装晋级为大明第一强军!

    当然了,李自成的脆败,也让便宜老丈人产生了错觉,认为自己上一样可以打败流寇。

    这个情况也符合王国梓的预期;接着,就是因军饷问题双方闹掰。

    不过,王国梓已经踩着巨人的肩膀,完成了造势。

    ……

    成功迈出第一步后,第二步就是借势。

    王国梓利用饷银一案,覆灭了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部,收复了黄得功部和马士英,成功将触手伸向了南京,静待时机!

    不久,伴随着崇祯殉国,他又以首义的身份发檄文讨逆,成功在普通百姓和士绅中刷了一波好感!

    自此之后,他又利用马士英给东林内部制造分裂,让他们在拥潞和拥福之间左右摇摆,成功为他北上迎回太子争取了时间!

    在小福王登基之前,他又带兵将太子送到南京登基,成功挫败了东林党的所有谋划。

    可以说,他借着太子的名义,不仅成功收服了江北四镇,还沉重打击了东林党的威信,可谓一举多得!

    ……

    完成借势后,他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得势!

    可以说隆武这个可怜娃,一直想培育自己的势力,想着摆脱王国梓这个“权奸”的控制。

    但他哪里知道,自己从始至终都只是便宜姐夫的工具人!

    隆武登基后,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内外交困之下,难免进退失据:

    他的税改措施,动了天下士绅和官僚的蛋糕,自然引起强烈的抵制。

    而联虏平寇的战略方针,更是败光了皇室在老百姓心中最后一丝的好感度!

    古往今来的孤家寡人,概莫如是!

    王国梓知道,这是该收官的时候了!

    ……

    不过,王国梓的谋划,并不是一场革命,也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其过程不能过于血腥;要讲究雅致、从容不迫和文质彬彬。

    王国梓就像是一名耐心的大厨般,面对南明小朝廷这个洋葱,他很有耐心的剥开一层又一层的皮。

    首先,就是推出中华互保。

    这是得势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互保协议退出后,首先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已经否认了南明小朝廷的权威。

    自这一刻起,他作为实力派,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此消彼长之下,南明的中央集权,将进一步被削弱!

    同时,这种自保,也能让南明的诏令无法下达到他的势力范围,消弭隆武帝一系列乱命和骚操作对汉阳军治下经济的破坏!

    而随着北直隶和山西的加入,这份互保协议又有了新作用,让王国梓可以名正言顺的抗击鞑子!

    接下来,这份互保的签署范围,将跟随汉阳军的脚步一步步的扩大。

    等月光之下照耀的都是新国土时,改朝换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

    香河县。

    汉阳军第五师和多铎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这段时间,鞑子一直让跟役和辅兵举着盾牌,不要命一般的抵近营垒。

    他们此时采用的是猪突冲锋方式。

    第五师的火炮虽一如既往的犀利,仍然能给鞑子以有效杀伤;但面对铺天盖地的鞑子,效果已经大大不如前!

    加之,火炮的消耗也是一个大问题,第五师已经出现明显的颓势。

    张国祥看着每日都在攀升的伤亡数字,心也在滴血!

    这个伤亡,都是鞑子白甲、红甲造成的。

    他们也不骑战马,马弓也换成了射程和杀伤力更大的长弓。

    第五师面对抵近铲城的鞑子辅兵,以及不停搞突袭的鞑子精锐,也有点应接不暇、分身乏术!

    ……

    看着鞑子又一次像潮水一般的被打退了,张国祥不由得长舒一口气,骂骂咧咧的道:

    “这个‘混十万’,到底是怎么回事!

    昨天不是飞鸽传书,说去天津取了补给后就会来增援。

    香河和天津才几步路,他就是爬也该爬过来了!”

    就在他抱怨的时候,远处鞑子营帐处突然传来了炮声。

    “师座,你看!

    马师长的增援过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