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习武二十年,封神台前斩姜子牙 > 第175章 以大王之诗,平燕山之祸

第175章 以大王之诗,平燕山之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姜子牙万分肯定地对姬旦和西岐群臣道:“帝辛很清楚燕山之地不可能平复。”

    “他派人前往燕山之地,只是展示他的强硬姿态。只是为了分散吾等注意力。”

    “他想以此试探西岐的虚实。”

    姬旦和群臣想了想,觉得丞相所言有理。

    燕山之地那样子,他们也见到了。

    巨大的地裂,站在西岐城头都能看到。

    凡人怎么可能修复?

    别说凡人,就是把当时朝歌那三十万人仙调来,也做不到。

    那里可是盘踞着让真正的仙人都畏惧的煞气。

    仙人都无法解决之事,一群凡人和人间神灵,又能做什么呢?

    帝辛定然是为了分散西岐的注意力,打探西岐的虚实。

    只要西岐不为所动,不受其影响,那就一切无事。

    吾等只需要在西岐看帝辛的徒劳无功即可。

    ……

    在比干三位大儒带着两万读书人,五千神灵前往燕山之地的同时。

    朝歌商会。

    一纸内阁批文传来。

    “燕山之地将要建城,建城时所有行商贩卖之事,交予商会。”

    批文之后,又列有详细的名录,上面详细规定了哪一些是要交给商会之事。

    城市主体建设不算。

    除此之外,内部的一切修筑材料,修筑民夫的工钱,生活用度等等。

    之后还有人口迁移时的用度,城市周围开荒的用度等等,全是商会所行的内容。

    一个巨大的名目列下来,有成百上千条之多,让商会的商人们,目瞪口呆。

    很多内容,他们根本就没想过,居然也是行商贩货的范畴。

    赵公明看着这份名录,很清楚这是商王帝辛的手笔。

    整个成汤,只有亲自建立商业的商王,才能明白这些事。

    他在这名录之中,隐隐约约看到了他的机缘。

    他以凡人身份在商会的这几个月,已经从普通商人,成为商会大执事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大道机缘,越来越明晰。

    他的大道,就在这行商贩货的过程中。

    他现在只需要从中理出一个最终的关键点,那么参悟大道,指日可待。

    而眼前这份名录,隐隐就指出了他大道机缘的关键之处。

    几位商会大执事凑在一起,讨论片刻后,共同作出决定。

    “此事,商会当全力以赴!”

    很快。

    朝歌商会开始全力运转,抽调各地商人,钱财,各种货物,人员。

    与此同时。

    御书房中。

    帝辛正在写书。

    他落笔生花, 一行字跃然纸上。

    “商之本质,在于交换,在于流通。”

    青鸾仙子在一旁研墨,看到这一句话,心中突然一跳。

    隐隐约约间,她感觉大王这一句话间,有大道隐藏其中。

    但此番大道,并非她可以理解。

    她低下头,眼底有一抹震惊之色闪过。

    大王在立儒道和医道之后,又要再立一道?

    ……

    燕山之地。

    三名大儒以飞行之诗驾云舟,载两万秀才出朝歌,又有五千神灵辅助。

    很快整支队伍,就已经到了燕山之地。

    比干远远看着千里燕山之地。

    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天雷地火,毒烟瘴毒。

    大地上,长百里,深不可见底的地裂,比比皆是。

    一股又一股战场煞气在燕山之地各处涌动。

    这些战争煞气,如烟如雾,时而赤红如血,时而深沉如墨。

    但在更多时候。

    它们不可见,不可闻,无形无质。

    它们与天雷融合,它们与地火融合,它们与一切可见与不可见的灾祸融合。

    等闲仙人若是进入燕山之地,一个不小心,就会煞气入体。

    轻则元神有损,重则境界倒跌。

    若是人间神灵或者是凡人来此,更是须臾间非死即伤。

    原来的燕山已经完全被击碎,只留下一地残垣败壁。

    处处可见幽黑暗喷吐毒雾的破碎山谷。

    此刻,已是金乌西下之刻,整个燕山之地更添几分森然之气。

    岐山之上。

    姜子牙与姬旦等西岐大臣站在山巅,向燕山之地看去。

    既然要看成汤徒劳之功,那自然要在这岐山之巅了。

    姬旦冷眼看着燕山之地的方向。

    如今西岐群臣,已经全都是人仙境界,从岐山之巅,可以把燕山之地的情况看得分明。

    他冷笑一声,道:“帝辛居然派亚相比干前来。”

    “以吾之见,此番比干定然会折在燕山之地。”

    群臣纷纷附和,道:“比干,定然折于燕山之地。”

    他们仅仅是在岐山山巅向燕山之地望去,就会有隐隐不安感。

    帝辛居然把比干派往燕山之地。

    比干必死!

    ……

    燕山之地。

    比干与伯夷、叔齐并肩站于燕山之地前,再往前方百米,就进入其中。

    比干手一抖,一卷书册就出现他手中。

    正是四书五经中的《诗经》。

    帝辛写诗经时,并不是完全按穿越者记忆里诗经的内容书写。

    而是去掉了不合时宜的内容,又加入了大量其他诗词。

    而且,这个过程还在不断地增补。

    比干拿出诗经,翻开一页,微微一笑,道:“大王诗才,无人可比。”

    “这诗经中每一首诗文,皆是我辈读书的典范。”

    伯夷、叔齐点头称是。

    他们当初刚见到诗经时,就已经有过同样的感叹了。

    大王之才,他们不及万一。

    比干目光落在诗经其中一页上,道:“今日,吾以大王之诗,平燕山之祸。”

    三位大儒对视一眼,随后异口同声,大声吟诵道: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文出口,三位大儒身上的浩然正气,如日月争辉,如万星齐明。

    数百丈浩然正气腾空而起,化作百里烟岚之云。

    云上,一座高山耸立,山中幽谷寂静不见人影,却又能听到人语之音。

    那声音,正是读书人的读书声。

    伴着读书声响起,西斜的金乌之光化作一片金红。

    夕阳之色,映入谷中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这一片云上奇山幽谷,尽现幽静平寂之色。

    诗文落,云山降。

    那一片云奇山幽谷,落在燕山之地一处破碎山谷之中。

    下一刻。

    天雷平复,地火熄灭,所有毒烟瘴气化于无形。

    那战争煞气,更是如冰雪遇到烈阳一般,顷刻之间消散,再无半点凶威。

    万道华光自那奇山幽谷之中照出。

    光芒过处。

    燕山之地所有的战争煞气,一退再退。

    岐山之上。

    姜子牙手中杏黄旗差点掉下。

    姬旦双眼凸出,不可置信地脱口而出,道:“这不可能。”

    西岐群臣面面相觑,目露骇然之色。

    仙人都做不到之事。

    成汤人怎么能做到?

    难道说,成汤人比仙神还要厉害?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