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清搬运工 > 第223章 广场立威

第223章 广场立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书接上回,韩林斥责掏出枪的王贵。看了看时间,几位军机大臣应该也快到了,命人将慈禧等人松绑,押到太和殿广场。

    荣禄等人接到让他们赶去太和殿的通知,心里一慌,这太和殿一般都是皇帝登基时接受百官朝贺才用的地方。韩林就这么迫不及待嘛!

    只见韩林坐在广场的椅子上,慈禧与皇帝被松绑后站立一旁,荣禄等人见到皇帝,慌忙下跪。慈禧不停地用眼睛瞟韩林,韩林做主,她也不敢发话。

    韩林道:“你们都起来吧,你们要是一直跪着,那还怎么谈事!李莲英,带着那些太监找几把椅子让大家坐下。”

    众人起身,翁同龢身为光绪帝的师父,自然第一个站出来控诉韩林,道:“林郡王这是做什么?带兵杀进皇宫,造反吗?”

    韩林笑道:“就是造反,翁师傅又如何?要当方孝孺吗?如果需要,我可以成全你。”

    翁同龢一时无语,本来想靠着这个罪名吓唬住韩林,没想到竟然大大方方承认了。

    李鸿章道:“哪里哪里?林郡王是勤王护驾,得知叛军进入皇宫,入宫平叛来的,林郡王还是心系朝廷的。”

    韩林道:“多谢李大人为我遮掩了!事情既然出了,大家也都明白怎么回事,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出来议一下,我韩林是当救国的功臣好,还是叛国的奸臣好?”

    阎敬铭无所谓谁当皇帝,韩林当说不定国家能更富强,于是接过话茬问道:“敢问郡王殿下,功臣怎么当?奸臣又怎么当?”

    韩林道:“这老太婆欺我太甚,昨夜竟然调兵攻打王府,如果不是我府中防卫得当,恐怕现在看到的就是我的尸首了。各位大人如果觉得合适,我就当个奸臣,索性把这些满清鞑子杀个干净,自己当皇帝。”

    慈禧一听,赶紧跪了下来,道:“大人饶命,别,不要当奸臣,我们把皇位让出来好了,只求能留我们一命。”

    荣禄也跪了下来,道:“林郡王,屠杀宗室只会让天下大乱,出了此等丑事,不如找出一两个带头的,杀了以宽王爷之心,如此社稷安定,百姓无忧。此乃我中华之大幸。”

    韩林望向慈禧,问道:“哦?那这叛军都是哪儿的?叛军头是谁啊?”

    慈禧道:“大人,都是奕匡、刚毅那伙人鼓动我下旨调兵的,大人要杀就杀他们。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韩林道:“钱力,去抓人!给我押到这里来。”

    钱力道:“回王爷,属下一进城,就派人去搜捕了,现在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韩林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诸位,我韩林也不想学黄巢,今日之事就此作罢。该当太后的继续当,该做皇帝的就继续做。只是这政务宫里就不要插手了,由我主持建立新政府,每年给宫里拨出200万块养着。”

    恭亲王奕此时终于开始说话了,道:“王爷是要效仿董卓曹操吗?”

    韩林白了他一眼,道:“说的对!都是明白人,藏着掖着也没意思,我准备一步到位,皇室封我为汉王,总摄政事。”

    奕道:“你这么倒行逆施,就不怕天下大乱吗?”

    韩林笑道:“天下大乱?近些年若不是老子苦苦带兵支撑,你们能活得这么滋润?老子对你们一忍再忍,就这不开眼的慈禧还敢对我用兵,你们有这样的太后把持朝政,国家灭亡也是迟早的事!”

    此时,张清的行动队带着林军押着奕匡、刚毅、聂士成、董福祥、宋庆等人进宫。到了广场,个个被按跪下来。

    韩林道:“奕匡,这场兵变各位准备把你定性成叛军头目,你可要分辩几句啊?”

    奕匡怒目而视,吼道:“韩林,我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你个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王贵上前,一巴掌抽来,奕匡倒地不起,嘴里开始吐血。韩林道:“这怎么一巴掌就能打得吐那么多血?”

    张清道:“回王爷,庆亲王府卫队拼命抵抗,士兵兄弟被打伤两人,一时没收住手将他打了一顿,可能受了些内伤。”

    韩林道:“呀,受了内伤,这不受罪了,带出午门毙了吧。我也没功夫调戏他。还有这个刚毅,不用问了,处理了!带人把他们两个的家给我抄了!”

    张清道:“是!”手下立刻拖着两人出去执行。

    韩林继续说道:“聂士成、董福祥、宋庆,你三人都是汉人,今日为何要参与叛乱一事?可认罪?”

    聂士成道:“我等皆是受了军令,若不服从命令,还当什么兵,我不认罪!你们朝堂之争关我们官兵何事?今日战败,死则死矣,休要戏弄我等!”

    韩林道:“你们两个怎么说?”

    董福祥、宋庆皆是这一说法,自己并未参与密谋,上头有命令,也不得不从。只恨自己没有死在打洋人的战场上,如今死在内斗,着实窝囊!

    韩林道:“你三人都认军令,如今朝廷尚在,都回去吧,日后朝廷还会有安排,若是畏罪潜逃,那就不要怪朝廷不客气了!钱力,每人发一千块安抚金,从内务府的钱里出。”

    士兵为三人松绑,三人抱拳行礼,便离开此地,朝堂大佬之间的内斗,知道越少越安全。

    韩林继续说道:“恭亲王!这次兵乱,我就只杀此二人,够给你满族面子了吧?”

    恭亲王奕道:“王爷大人大量,小王愿听王爷安排。”

    韩林道:“好,我也不愿过多杀人,那就麻烦恭亲王和翁师傅出个安民告示,布告天下吧?”

    翁同龢拱手行礼,表示同意。

    此时的京中虽无大乱,但人人心里恐惧到了极点,汉人掌权,唯恐对满人大开杀戒。等了一天,士兵也只是对犯了事的满人进行了逮捕,并未放火屠城,军纪保持得还不错。

    到了晚上,顺天府衙门已经开始运转,街面上到处都是小吏在吆喝,叛乱已定,百姓可安心生活。

    次日一早,安民告示便贴满了京中,京报对此转载:“查庆亲王奕匡,因泄私愤,伪造军令,擅自调动武卫军围困京城,挟持帝后,欲行废立之事。林郡王调集城外军队,一举荡灭贼军,擒拿贼首奕匡、刚毅等人。林军入京秋毫无犯,特命长期驻扎城中,维持治安。京中军民,无需惊慌。值此多事之秋,若有作奸犯科、行凶逞强之人,官府将严厉打击,从重从快处置。”

    京中一时安定下来,皇宫里,太后、光绪等人被集中安置在慈宁宫,宫女太监大量走失,李莲英好不容易才寻来十几个太监来伺候主子。还好守卫士兵并不干预院子里的事务,压箱底的银子还有衣物倒是有了保障。

    到了夜里,士兵送来吃食,不过只是些平常饭菜,慈禧饿了一天了,此时也顾不得什么尊卑礼仪,对士兵千恩万谢,端过来也不需要李莲英试毒,拿起就吃。

    刀都架在了脖子上,此时慈禧才知道以前的日子有多舒心。韩林故意让人控制衣食供应,不给她点苦头吃,天天就会作妖。

    所谓大事开小会,近几日来,几位军机大臣和亲王经过不停讨论,最终接受了韩林的条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