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 第1章 重生天启

第1章 重生天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陛下。”

    “陛下,请满足九千岁要求。”

    “陛下,江山社稷为重,请您尽早确定继承人。”

    ……

    朱由校昏睡中,被旁边催促声吵醒。

    陛下?

    九千岁?

    国事为重?

    全都是什么鬼?

    老子刚完成毕业论文,回家途中遭遇车祸,不是该出现在医院吗

    艰难睁开双眸,入眼是古色古香床榻,像极紫禁城那种明清风格。

    “陛下。”

    “陛下,您赶紧拿主意,越早定夺越好。”

    朱由校脑袋嗡嗡,还未搞清楚状况,耳旁烦人催促声再度响起。

    陛下?

    定夺?

    朱由校斜首循声望去,映入眼帘是几十名身穿官袍的中年男子,众星拱月般围着一名白面无须的老者,齐刷刷焦急的望向他。

    卧槽字未出口。

    朱由校脑海走马观花似的闪过各种陌生记忆,逐渐解释清楚自己身份和处境。

    我重生了。

    成为大明木匠陛下朱由校。

    为何会是他?

    怎么会是他?

    学生时代,同学经常拿他的名字打趣,他特意了解过这名和自己同名同姓的陛下。

    对他的事迹几乎了如指掌,有时也想过自己重生成朱由校,能否改变明末困境。

    现今梦想成真,重生到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病入膏肓的朱由校身上。

    闹呢?

    明日驾崩。

    此时,魏忠贤趁着天启还清醒,率领阉党进言,提出让天启立孺子帝。

    长得丑,玩的花。

    历史上,朱由校驾崩,魏忠贤与党羽商量对策,传闻魏忠贤打算自立,遭兵部尚书崔呈秀劝阻。

    后有人提议令宫妃假称怀有身孕,将魏良卿之子领入宫中,接替皇位,由魏忠贤辅佐,效仿“新莽之于孺子婴”。

    魏忠贤以为言之有理,便派人婉言暗示张皇后,被张皇后拒绝。

    只好派亲信宦官涂文辅、王朝辅接朱由检入宫。

    不对啊。

    这不是天启死后发生之事吗?

    为何提前?

    不对。

    不对。

    今日之事应该是天启驾崩前,客氏安排怀孕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其子嗣。

    魏忠贤建议以后生男就立为陛下。

    马德。

    这群渣渣。

    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官吏,瞧见朱由校醒来,却对众人建议没有半点反应,不免心急如焚。

    “陛下。”

    “请早日定夺。”

    又是洪亮的催促声,把朱由校拉回现实。

    朱由校徐徐起身,坐在龙榻,目光扫过进言之人。

    是御马监太监,涂文辅。

    该死的东西。

    让他立孺子帝,魏阉,客氏好继续把持朝政。

    在朱由校眼里,魏忠贤绝非什么好鸟。

    史书记载,魏忠贤在内廷排名第三,地位次于掌司礼监印太监王体乾,御马监掌印太监涂文辅。

    然而,魏忠贤最有魄力,靠着勾结客氏,已然权势滔天。

    控制内阁,东厂,锦衣卫,司礼监,御马监,还有三万内操军。

    即净军。

    司礼监的王体乾,御马监的涂文铺,自甘堕落,与之沆瀣一气,沦为他的走狗。

    诚然,魏忠贤能压制朝廷虚伪的清流,力推恢复万历年间的工商税,海税,针对工商业,外贸发达地区征税,严厉打击偷税,弥补国库。

    崇祯贴身太监曹化淳都感慨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故而,许多人认为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

    但天启登基,李选侍控制乾清宫,与太监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

    天启病逝,魏忠贤与党羽商量对策,又欲立孺子帝取代崇祯。

    加之,魏忠贤勾结客氏,排挤政敌,陷害忠良,羽遍布朝廷,又残害妃嫔,致使前身众多子嗣早夭,绝对罪不可赦。

    魏忠贤作为干脏活的工具很棒,指望他治理国家,嫌大明朝亡的不够快吗?

    今魏阉联合阉党,大有逼宫之势,朱由校怒由心中起,斥责道:“都长本事了,朕还没死,这么急立无中生有的孺子帝吗?”

    闻言, 魏忠贤为首阉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没有离去的念头。

    陛下病入膏肓,时刻驾崩,越早定夺继承人越好。

    不然,陛下驾崩,阉党恐成新君登基的垫脚石。

    嗯?

    敢公然抗命,莫非认为自己比陛下还厉害。

    朱由校观之怒不可遏,质问:“魏老狗,你想造反吗?”

    此不可谓不重,魏忠贤好似软脚虾噗通跪地,咚咚磕头:“皇爷,奴婢断不敢造次,只是”

    “只是什么?”

    朱由校走下龙榻,抬脚猛踹在魏忠贤胸膛。

    嘭。

    气劲贼大,踹的魏忠贤仰面倒地。

    大明,太监怎么权势滔天,却始终难以撼动陛下地位,更没有唐代弑君的太监。

    无它,唐代太监掌握禁军,而大明太监不掌兵。

    绕是魏忠贤训练内操军,依然有京营制衡。

    今魏忠贤掌控朝堂,只要自己活着,魏忠贤掀不起什么浪花。

    魏忠贤仓惶伏地,内心七上八下,更是满腹疑惑。

    陛下病入膏肓,卧床不起,然而,适才一脚,气劲极大,哪有半点生病的样子。

    是回光返照?

    还是龙体安康?

    殿内气氛诡异,魏忠贤和党羽进退两难。

    这时,旁边身材魁梧,气势威猛老者出声:“陛下,臣等孟浪了。”

    闻言,朱由校望向说话之人。

    英国公。

    张维贤?

    张维贤是明末风云人物,天启,崇祯继承皇位,他都出了大力气。

    今张维贤统领京师三大营。

    即使魏忠贤权倾朝野,在世代掌握军队的张维贤面前依然不敢放肆。

    魏忠贤瞧见张维贤说话,顿时神色无奈:“皇爷,老奴造次,老奴该死,怎奈皇爷龙体每况愈下,京城各种流言蜚语。

    今局势不稳,不确定继承人,迟则生变,老奴不敢不重视,国公世代忠良,故而请求国公劝谏皇爷。”

    “是局势不稳,还是你内心不稳。”朱由校不喜不悲,面孔表情令人难以捉摸,瞥了眼旁边阉党说:“英国公,魏忠贤,涂文辅,田尔耕,内阁官吏留下,其余人速速退去。”

    见状,阉党官吏纷纷望向魏忠贤,直到看见魏忠贤示意众人离去,方才向朱由校行礼退出乾清宫。

    旋即,内阁首辅黄立极挺身而出,向朱由校道:“陛下,尚公所言不假,京城不稳,该如何处理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