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 第59章 舆论引导

第59章 舆论引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乾清宫。

    朱由校为驳斥敲打钱龙锡等,忙里偷闲依照大明境遇,写了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策论。

    党争害人不浅,无休止党争空耗国力,浪费百官时间精力,使百官难以静心处理朝政,更加剧地方矛盾和仇恨,搞的朝廷鸡飞狗跳,给国家造成难以挽救的祸患。

    目前,朝廷派系林立,各种主见,他需要统一思想,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引导百官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朱由校策论内非常直白的指出,泛泛而谈讨论国家大事,不联系实际的论断,凭空臆想的解决问题方法,不光军政错过良机,更一错再,扩大损失,唯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坚持实事求是,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撰写完,他派刘若愚送去邸报刊印,命内阁分发六部,各省府衙,九边军镇,务必遏制任何荒诞不经的想法和策略。

    策论影响几何,谁都难以预料,不过,君臣必须形成牢不可破的联盟。

    晌午,这份策论送去内阁,好似石破天惊,在内阁掀起轩然大波。

    不论策论内怎么引经据典,怎么剖析百年王朝困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事求是九字才是策论核心。

    实事求是,更是百官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这是对钱谦益,周延儒等官吏骑脸输出。

    内阁,次辅徐光启神色激动抓着策论,目光炯炯望向首辅李国普,亢奋的说:“李阁老,这策论,直接给出朝廷理政的基调,给出百官做事方法,理当海量刊印,不光发放给各省衙门,该深入府州县,成为官场共识。”

    他修习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对这九字深有体会,这绝对是做人做事的良方。

    然而,李国普神色凝重,直言说:“陛下策论所言,容易引起东林文官反驳,兴许激化朝廷矛盾。”

    刘一燝微微点头,身为东林文官他深表赞同:“以前东林文官还有几分务实精神,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六君子,连同高攀龙、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后七君子死去,东林官吏脱实向虚,俨然成为空有一腔抱负,毫无行之有效良方的空想家。陛下策论句句不批东林文官,句句批评东林文官,策论发往各省衙门,或许激怒各地士林。”

    闻言,李起元言语犀利,老成持重说:“老夫认为陛下这份策论没有什么不妥,张相公去世后,朝廷就缺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事求是的官吏,不管士林什么态度,总要碰一碰。大明两万多官吏,难道就没有几名实事求是的官吏吗?”

    这时,徐光启紧攥拳头,斗志昂扬的说:“抛去策论核心内容不谈,舆论这块阵地,朝廷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与其让东林书院占领,不如朝廷占领,陛下出发点绝对没错,官场,士林分裂太久,的确需要一剂猛药愈合。”

    “是该如此。”李国普点头支持,不论士林,官场反响多激烈,总要试试水。

    这时,英国公张维贤老神在在说:“诸位,陛下的策论非问计,而是命令,吾观策论核心九字,将成为朝廷长期做事方针,故而,不要怕舆论滔天,该期盼舆论滔天,讨论越激烈,陛下策论影响越深远,方才达到陛下目的。”

    嗯?

    李国普,徐光启,李起元,刘一燝齐刷刷望向张维贤,是啊,舆论越激烈,讨论越广泛,越深入人心。

    李国普率先反应过来,不容置疑说:“徐次辅建议没错,是该建议陛下发放到府州县。”

    晌午。

    京城六部三司六科等官吏,陆续收到刊印的策略。

    各部尚书基本是震惊,旋即是支持,唯独礼部气氛沉闷,钱龙锡觉得受到莫大羞辱。

    朝堂死谏遭怒斥,退朝陛下策论定方向。

    这何止瞧不上夸夸其谈的东林文官,简直是把他们当成靶子竖起来,他受不了这屈辱。

    既然皇帝有意把东林文官推到风口浪尖,他必须借助这股风势反戈一击。

    此间,乾清宫。

    参加宴席的官吏陆续抵达乾清宫,包括兵部尚书孙承宗,兵部左侍郎袁可立,兵部右侍郎袁崇焕,还总参的申用懋,李邦华,范景文,孙元化,杨嗣昌,陈奇瑜,陈新甲,连同朱由校临时邀请的朱童蒙,傅宗龙,赵率教,满桂,李枟。

    阅读策论后,了解皇帝心思,他们心情轻松不少。

    不怕皇帝定国策,搞制度,就怕皇帝随波逐流,亦步亦趋。

    走进乾清宫,瞧见朱由校站在殿门口等候,孙承宗等齐刷刷躬身行礼。

    朱由校边笑意相迎,边热情洋溢说:“诸卿,私下聚餐,无需绷着,今日设宴,两件事儿,一邀请诸卿吃饭,君臣熟络熟络,二畅谈辽东军务,先用膳,接下来半日讨论军务。”

    获悉皇帝意图,百官越发轻松。

    这位皇帝对于政务,素来不喜欢拐弯抹角,今日更单刀直入。

    甚好。

    甚好。

    无需绞尽脑汁揣测皇帝心思,更无需费尽心思迎合皇帝喜好。

    百官就坐,整场宴席气氛非常轻松,惬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田尔耕恭敬进殿,向朱由校呈递锦衣卫书信。

    朱由校迅速阅览,笑意盎然说:“还不错,刘鸿训,徐大化遏制住陕西灾情,秦藩嫡系启程进京,吴牲在蒲城重创叛军,李长庚,陈美扬在渭北斩杀二王,种光道,陕西民变尘埃落定。”

    这句话,字数不多,信息量大。

    既有陕西官场整顿完毕,也有陕西灾情平息,还有民变结束,更有削藩成功。

    孙承宗,袁崇焕,袁可立,李邦华,朱童蒙等,已然能想象到徐大化这屠夫在陕西杀了多少人。

    担心皇帝杀伐太盛之余,亦瞧出皇帝整顿吏治的决心,孙承宗作揖道:“陛下统筹全局,迅速处理陕西灾情,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袁崇焕,袁可立,李邦华等欲恭贺时,朱由校摆摆手,高声说:“时下不谈论陕西示意,诸卿移步书房,畅谈辽东军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