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 第120章 大明侯爵

第120章 大明侯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翌日。

    时隔月余。

    朝廷重新举行大朝会。

    对于皇帝微服私访所作所为,百官陆续有所耳闻。

    现在皇帝驭下越来越严格,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对于贪官污吏格杀勿论。

    许多官吏私下讨论,认为皇帝有暴君的影子,更有向暴君变化的趋势。

    特别是皇帝巡查归来,决定从严整顿北直隶,部分官吏吓得草木皆兵。

    昨日,皇帝归来。

    马不停蹄前往京营视察三军,让朝廷骇人气氛加剧。

    何况,昨日户部传出消息,皇帝破例商贾代表参与早朝。

    皇帝举动越来越扑朔迷离,让百官难以捉摸。

    黎明。

    百官,商帮代表陆续进宫。

    进京复命,即将前往各省赴任的杨鹤,史永安,尹伸,郭光增,李精白,王在晋,刘遵宪都入朝。

    皇极殿内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不等百官私下讨论,朱由校高视阔步走进殿内,端正坐在龙椅。

    百官行礼,分列两旁。

    首次参与朝会的商贾,站列于百官尾端。

    殿头官宣布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内阁中赴陕归来的刘鸿训跨步出列,执笏行礼说:“臣刘鸿训,参见陛下,吾皇圣安,臣赴陕两月多,幸不辱命完成陛下所托。”

    随即从怀里掏出份奏折呈给朱由校,刘若愚快步走下玉阶接过奏折转呈朱由校。

    奏折内容简单明了,汇报陕西吏治,救灾,花销,同时清晰标注抄家收缴的钱财,运回京城钱财数额。

    朱由校详细阅览结束,龙颜大悦,合上奏折夸赞说:“爱卿不愧为国之肱骨,赴陕两月,收获满满,长安伯不足以表彰爱卿功劳。”

    早前吴孟明率领锦衣卫从陕西运回海量纹银,填充内帑和太仓的空缺。

    刘鸿训归来,还携带千万两纹银。

    单单陕西一地,林林总总收获两千五百万两纹银。

    若涵盖商贾捐献的钱粮,数额接近三千万两纹银。

    刘宏训平常不显山不露水,办起事来雷厉风行,滴水不漏。

    赴陕几乎将陕西州府县官吏换了个遍,诛杀上百不义乡绅,上千地痞恶霸,不法商贾。

    据锦衣卫汇报,现在陕西官场清明,营商环境良好,关键刘鸿训,徐大化杀伐果断,打破陕西官绅一体,官商一体的现象。

    除初期朝廷政令不明,各方处于观望中,短暂民生凋敝外。

    陕西商帮商贾带回朝廷政策,开始在陕西各地兴建纺纱厂,纺织厂,染布厂,制衣厂,直接带动陕西商业发展,加上公平公正的商业环境,民生短暂沉寂后,月余内,陕西商人,小贩似雨后春笋冒出,陕西州府县比以前更热闹。

    陕西是大明税赋大省,但尚不如南直隶,山东,山西三地,他颇为期待朝廷收拾北直隶,南直隶两地能收缴多少钱财。

    为表彰刘鸿训,为笼络人心,为鼓励官吏做事积极性,朱由校不容置疑说:“爱卿有功,伯爵显得朝廷过于吝啬,即日起,伯爵升侯爵,改封长安候。”

    闻言,刘鸿训受宠若惊,执笏作揖道:“陛下,臣不敢居功,臣受之有愧,望陛下收回成命。”

    伯爵改侯爵。

    天启朝头一遭。

    这等恩宠突然降临,说不欢喜是假的。

    百官惊愕,齐刷刷望着龙椅上的朱由校。

    皇帝杀戮过重,朝廷人人自危。

    同样,皇帝龙体安康以来不吝赏赐,补发辽东将官万两白银,给予刘鸿训,朱童蒙,田尔耕等爵位。

    一句话,功必赏,过必罚。

    不可否认,朝廷吏治正在肉眼可见好转。

    不过,百官同样好奇,刘鸿训到底在奏折内说什么,让皇帝临时加封刘鸿训爵位。

    朱由校态度坚定说:“刘卿功劳配得上侯爵,绝不能寒了有功之臣的心。”

    刘鸿训带回的钱粮不小。

    足足超过朝廷两年的现银收入。

    铁血整顿陕西官场,平息叛乱才是重中之重。

    锦衣卫秘密传回的消息汇报,经过刘鸿训,徐大化大力整顿,陕西民心稳定,归于朝廷,对他歌功颂德。

    须知,陕西起义覆灭大明朝,百官不清楚刘鸿训,徐大化等整顿陕西吏治的功劳,他焉能不清楚。

    所以,焉能不重赏。

    即使将来陕西依然爆发起义,刘鸿训,徐大化,连同吴牲,李长庚成功避免王二起义对陕西,山西的破坏。

    刘鸿训见皇帝对肯定自己的功劳,恭恭敬敬领命,谢恩退回朝列。

    观之,百官欣喜若狂。

    原来皇帝说朝廷需要能做事,会做事的官吏,绝不亏待为朝廷办事的人,绝非随口说说。

    有功,皇帝真赏赐。

    今后,有盼头了。

    百官沉浸在幻想和憧憬中,刑部尚书陈廷谟出列,执笏行礼立于大殿中央汇报说:“禀陛下,锦衣卫抓捕张我续,王景等河南数十名官吏经过三司严格审讯,张我续,王景等官吏画押认罪,证明武卫军将领贺人龙所言属实。”

    “朝廷封疆大吏率军袭击为国戍边的兵勇,更杀之冒公,迫使边军上山落草为寇,此举影响恶劣,严重破坏朝廷影响,打击兵勇士气,臣同督察院,大理寺官吏商议后,一致决定将张我续等人问斩,抄家,家人发配充军。”

    闻言,朱由校暗骂张我续,王景两个混蛋贻害万年。差点毫不犹豫赞同,临时想起昨日说过以后禁止罪犯发配军中,故而高声说:“该问斩问斩,该抄家抄家,朝廷绝不姑息。军队乃国家利器,今后三司审讯结案,任何人不得发配军中,破坏兵勇形象。”

    嗯?

    百官闻言,从皇帝的话语中听到弦外之音。

    昨日,皇帝刻意拔高兵勇地位,给予荣耀,提到禁止将罪犯发配军中,今日皇帝即落实自己的计划。

    朝廷,一干武将或担任军职的文官大喜,部分文官则有点失神和担忧。

    不过,不等朝廷官吏想明白,朱由校目光已经转向孙承宗,严肃的说:“孙爱卿,陕山两地盗贼多为远赴辽东征战的西北老兵,惨遭朝廷官吏逼迫落草为寇,现在始作俑者张我续,王景之流伏法,兵部迅速派官吏去各地劝说其下山,朝廷分配土地,给予安家费,坚持同朝廷对抗者,直接派兵清剿,镇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