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给古人来点小小的短视频震撼 > 第153章 历史七大遗憾

第153章 历史七大遗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此事一出。】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就成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斗法的一个上联。】

    【然而整个唐朝都没有人对出一个能服众的下联。】

    【直到200年之后的宋朝,有一个名叫石延年的酒鬼。】

    【有一天他喝酒喝多了,脱口而出。】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但是我们现在公认的搭配是伟人那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所以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其实我更喜欢元好问那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只有薄情的人才能活得长久。】

    【公元814年,李贺辞官回家。】

    【也正是这段时间,李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身为皇室宗亲,却不能成为天子门生,何不弃笔从戎?】

    【他做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努力。】

    【正如他在诗歌《南园十三首》中高呼,】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他经好友张彻推荐,在昭义军节度使的府中当起了幕僚和参谋。】

    【可命运再次捉弄了他】

    【由于朝廷软弱,藩镇跋扈,他所在的部队一直遭受种种冷遇和排挤。】

    【三年之后,将帅请辞,行伍解体,李贺再度失业归家。】

    【最后一点幻想也就此破灭。】

    【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驰骋疆场。】

    【失意落魄且身患重病的李贺,对皇室和朝廷,功名和人生都充满了绝望。】

    【他笔下的诗歌也慢慢的充斥着阴冷、鬼、丑等字眼。】

    【伤感悲观的情绪,正如他的那首《秋来》。】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读罢令人毛骨悚然。】

    【也正因为此,当代作家潘向黎说。】

    【读李贺有三不宜,女子不宜,病中不宜,愁中不宜。】

    【若犯此三条,则需速移至阳光之下。】

    【深呼吸数下,以驱除阴寒之气。】

    【公元816年,走投无路的李贺只得强撑着病体返回昌谷老家。】

    【他还想再接着奋斗,可惜没有时间了。】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不久后,公元817年,年仅27岁的李贺抑郁成疾,再也没有起来。】

    【为了给这位怀才不遇的少年一个美好的结局。】

    【晚唐张读所着《宣室志》中记载。】

    【李贺去世后,李母悲痛万分。】

    【这天,她又梦见了儿子李贺,如同在世时一般跟母亲说。】

    【孩儿三生有幸能为母亲之子。】

    【自小苦读诗书,非为一己私利,只想光耀门庭,报答养育之恩。】

    【不料先母而去,不能朝夕侍奉,实在有愧于您。】

    【但孩儿并非真的死去,乃是受命于天帝。】

    【李母大惊,赶忙追问,吾儿上天所为何事?】

    【李贺回答,天帝迁入新居,名为白瑶宫。】

    【听说孩儿精于诗文,编召我和数位文士作文记此盛事。】

    【闲暇之时,孩儿都在凝虚殿为天帝作词谱曲。】

    【如今无疑是神仙中人,甚为快乐。】

    【母亲莫要挂念。】

    【语毕便飘然而去。】

    【走时还吟起年少时所作诗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看来终究是人间太窄,容不下此等天才。】

    ——“自古天才多薄命,王勃李贺霍去病!”

    ——“父亲是小小的县令,难以养家糊口,你让天下苍生情何以堪?”

    ——“他的父亲只是小小县令?县令不小了哇,李贺在当时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你不要把人家和普通百姓比,人家是没落贵族,只是县令确实挺没落。”

    ——“大唐太璀璨了,群星闪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意境,超过了绝大多数唐诗,直到现在还在被沿用。”

    ——“怀才不遇,无奈心痛。好好活着吧,人生只有一辈子,心情影响寿命。”

    ——“很喜欢的一句话 “人中龙凤尚且举步维艰,我等鱼目又岂能一生顺遂”。”

    ——“李贺诗没进唐诗三百首的最大原因是唐诗三百首是孩童时期就开始学的,李贺诗的质量在唐朝能排进前五。”

    ——“熬字太苦,烹字太烈,煮字太润,唯有煎,文火慢煎,一点一点炸透骨髓,让你亲眼见着却无可奈何,最后唯有认命。”

    ——“时代和命运就这样用“避讳”两个字潦草地结束了一个天纵英才的一生。当真是人间太窄,容不下天才[哭jpg]”

    ——“谁能想到写下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一腔热血,满腹才华的天才李贺会在六七年后抑郁而终,终身不得施展才华,来煎人寿。”

    大唐世界。

    贞观时期。

    李世民望着天幕上的内容。

    看着这位和他同姓的后世人的一生。

    李世民轻叹一声,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世界就是这样,有无数的英才被埋没,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而李贺,无疑是这些英才中的一个缩影。

    有才但没有这个命。

    这是李世民看到天幕上李贺凄惨的一生的评价。

    “自古天才多薄命。”李世民喃喃自语,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一丝无奈和惋惜。

    大唐世界。

    唐德宗时期。

    李贺抬头望着天幕上的视频。

    此时的他已经小有名气,正要前往韩愈家中拜访,以此来求取韩愈的荐举。

    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因为他知道,这是他迈向仕途,施展才华的重要一步。

    然而,当他看到天幕上关于自己一生的描述时,李贺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看到了自己的才华被世人所认可,也看到了自己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得志的遗憾。

    “自古天才多薄命”

    李贺低声自语,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不屈。

    他并不打算向命运低头。

    他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远方的天空。

    那里的云层翻滚,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沧桑与变幻。

    视频标题:【盘点历史上的七大遗憾!】

    【一、秦始皇沙丘病逝。】

    【公元前210年,开创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秦始皇嬴政于沙丘病逝,时年49岁。】

    【秦始皇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他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秦朝后,他也颇有作为,被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病逝后,奸臣赵高和李四合谋,篡改政旨。】

    【赐死扶苏,害死蒙氏兄弟,还将胡亥立为傀儡皇帝。】

    【赵高自此开始专权,他独揽朝纲,杀害忠良,搞得朝堂乌烟瘴气。】

    【后又杀害李斯与胡亥,以一己之力造就了大秦帝国的早亡。】

    【二、楚霸王乌江自刎。】

    【公元前202年,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败于刘邦。】

    【历时数年的楚汉之争落下帷幕。】

    【项羽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遂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世人无不为之惋惜。】

    【回顾楚霸王的一生,他二十多岁时便与叔父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投身反秦大潮。】

    【后逐渐成长为一位卓越的领袖。】

    【巨鹿之战中,项羽击溃秦军主力,推翻秦朝,威震诸侯。】

    【此后他建立起西楚政权,诸侯纷纷归顺,彼时的刘邦仅为他麾下一诸侯王。】

    【彭城之战中,面对刘邦的56万大军,项羽率3万精兵逆袭,几乎令刘邦丧命。】

    【然而,有些人可以承受多次失败,项羽却不能。】

    【垓下之战是他唯一且致命的败仗,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战。】

    【他本有机会活下来,却最终放弃渡江。】

    【选择与当初追随他的那八千江东子弟共赴生死,乌江自刎,壮志未酬。】

    【此刻的项羽年仅30岁,不禁让人设想,如果楚霸王当初选择渡江逃生,是否就能东山再起?】

    【三、霍去病英年早逝。】

    【提及冠军侯,人们自然会想起霍去病,尽管其名曰“去病”。】

    【但他实际上仅活了24岁便因病离世。】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杰出将领,擅长长途奔袭。】

    【他是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其姨母即赫赫有名的卫子夫。】

    【在卫青的影响下,霍去病自幼便怀揣上阵杀敌之志,练就一身本领。】

    【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未满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战。】

    【武帝遂封其为剽姚校尉,随军出征。】

    【霍去病凭借一腔热血与骁勇,率800骑兵在茫茫大漠中疾驰数百里,寻觅敌踪。】

    【他运用长途奔袭战术,首战告捷,斩敌2028人。】

    【斩杀匈奴单于,并俘获单于的国相级别叔父。】

    【霍去病安然返归后,汉武帝立即封他为冠军侯,赞其勇冠三军。】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

    【21岁的霍去病率5万骑兵大破匈奴,追至狼居胥山。】

    【此役过后,匈奴远遁,他成为历史上首位封狼居胥的将领。】

    【然而天妒英才,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因病去世。】

    【这位18岁横空出世、战绩显赫的少年天才,让封狼居胥成为后世传颂的千古壮举。】

    【四、后周英主柴荣暴毙。】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在北伐幽州途中突然病倒。】

    【不久后驾崩,年仅39岁。】

    【柴荣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后周已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

    【公元955年,柴荣仅用少量兵力便收复秦凤四州之地。】

    【公元958年,他又三次亲征,击溃南唐,占据江北、淮南十四州。】

    【次年,他又马不停蹄地对契丹用兵,率军一路势如破竹。】

    【仅用42天的时间,就兵不血刃。】

    【接连收复宁、瀛、莫三州以及益津、瓦桥、淤口三关,并准备乘胜夺取幽州。】

    【然而,当晚柴荣便感染疾病,不得不自雄州撤军。】

    【不久后,柴荣因病去世。】

    【倘若再给柴荣一些时间,燕云十六州或许就能被他收复。】

    【北京一带的胡族政权就不会成为汉家王朝长久的梦魇。】

    【遗憾的是天不假年,汉人收复燕云的绝佳时机随着柴荣的逝世而消逝。】

    【五、岳飞风波亭被赐死。】

    【绍兴年间,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命令,正值完颜亮撕毁盟约。】

    【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

    【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逼朱仙镇。】

    【7月18日,势如破竹的岳家军抵达朱仙镇,与金军展开首次交锋。】

    【一战之下,金军全线溃败,扫荡金人、收复中原似乎指日可待。】

    【南宋抗金战场呈现前所未有的有利态势。】

    【然而,正当岳家军乘胜追击、准备渡河作战之际。】

    【一个令人十分意外的消息迅速传来。】

    【宰相秦桧向宋高宗赵构进言,称国家兵力尽归岳飞掌握,一旦金军攻入后方,后果不堪设想。】

    【赵构听信谗言,下诏令岳飞班师回朝。】

    【随后,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急召正在前线的岳飞撤军。】

    【起初,岳飞鉴于前线战况,抗命未撤。】

    【但随着宋高宗诏令愈发严厉,且中断了岳家军的粮草供应。】

    【岳飞无奈仰天长叹,十年苦功付诸东流。】

    【在班师回朝路上,不断收到刚刚收复之地再度沦陷的消息。】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到秦桧、张俊等人构陷,被捕入狱。】

    【绍兴十二年(1142年)1月,岳飞被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其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原本有望收复中原的大业,因十二道金牌而彻底破灭,令人扼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