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 第1432章 李自成驾崩了

第1432章 李自成驾崩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朕是不是要死了?”

    李自成躺在病榻上,只感觉痛苦的很。

    一旁的大夫,现在也知道他没救了,现在所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延长他的寿命,减轻他的负担。

    而想要做到这些,也很简单。

    那就是,为李自成注射大量的吗啡,和抗生素。

    呃,既可以止痛,又可以让他老人家兴奋。

    同时呢,可以抑制他身体内的感染。

    在药物注射入血管的同时,李自成也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逐渐的流失。

    他睁开眼睛。

    一只独眼,显得格外的浑浊。

    “皇上是天子,是万岁……”

    旁边的高皇后,劝慰着李自成,可李自成心里却清楚。

    这哪有什么天子,哪有什么万岁?

    他咳嗽了一声,然后看向了殿内的群臣,还有自己的好大儿李过。

    呃,这个李过真的是好大儿啊。

    比李自成还要再大几岁的好大儿,身体却明摆着要比他李自成要好上一些。

    如今,这个比皇爷还要大的皇太子。

    虽然少了条腿,但看起来竟然相当的硬朗,估摸着还有好多年可活。

    再看一旁,已经长成了健壮少年的好太孙,李继业后。

    李自成脸上,泛出来了淡淡的笑容。

    太孙还是好的啊。

    已经当了十几年皇爷的李自成,对于自己的这一生,还是很满意的。

    因为大顺从建立起来之初。

    他压根就没想过。

    自己这个皇爷,能当太久。

    而如今,他当了十几年的皇爷了。

    享了十几年的富贵,虽然因为身体的缘故,一直未能够生下来个一儿半女的。

    但李自成对于这一生,也是相当满意的。

    而现在,他这一生,大抵是要结束了。

    但他的事业,却没有因此而终结。

    大顺占据了印度的万里锦绣江山。

    虽然这里,不是自己熟悉的西北大地。

    西北家乡。

    没有肥沃的关中平原,和那千里麦浪,也没有那分明的四季,和纵横交错,入目尽是一片荒凉景象的黄土高原。

    但对于李自成而言。

    这里却是一片,可以传给后世子孙的大好疆土。

    但是,如今自己驾崩在即。

    好大儿李过,还硬朗的很。

    这皇位,又当传给谁呢?

    李自成的目光,来回在李过,还有李继业身上,扫来扫去。

    “过儿!”

    “皇阿达,儿臣在。”

    李过赶紧的上前,他现在也能自己走路了,因为他花重金,请大明朝那边的良匠,为他造了一机械腿,走起路来,虽然有些瘸,但也是能够自己走了。

    眼下,明明比病榻上的李自成,要大上几岁。

    但李过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在了床前,而旁边的好太孙李继业,也差不多。

    祖孙三人,就这么的相对着。

    “过儿,朕若是崩了,额们大顺,可就得交给继业了。”

    “啊?”

    李过眼睛一瞪,明显有些懵。

    他苦着张脸说。

    “皇阿达,继业是不是还小啊……”

    呃,李过原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大概是没有当皇爷的可能了。

    哪成想,明明比自己小几岁的皇阿达李自成,竟然要比他驾崩了。

    反观他,虽然残疾了,但这身子骨却是非常不错。

    活个十年,估计都不成问题。

    这眼瞅着,要当上皇爷了。

    也要面南背北,称孤道寡了。

    怎么,怎么这皇位,就越过他,落到了他的好大儿李继业屁股底下呢?

    “继业不小了。”

    李自成白了眼李过,心说,你就不要想当皇帝了。

    你这家伙,明明比朕要长上几岁,身子骨还这么硬朗,这要是当了皇上。

    朕的好太孙继业,何时才能够当上皇上?

    再说了,倘若你当了皇上。

    你那么多皇子,说不定,就生了易储的想法。

    届时,朕的好太孙,也不一定,能够继承大统。

    总而言之,怀揣着种种的想法。

    李自成是决定,跨过李过,直接立李继业,为大顺的新君。

    “皇阿爷,额不想当皇上,额只想让阿爷好好活着……”

    李自成正这么想着,旁边的李继业,却十分懂事的,呜呜的哭了起来。

    让李自成更加的欣慰了——到底是好太孙啊。

    不跟旁边这个李过似的。

    一听不是他当皇爷。

    就不高兴了。

    孙子就是好啊。

    一想到这,李自成一边用自己,粗糙的大手,拭去李继业眼角,那稚嫩的皮肤上,滚落的滴滴泪珠,一边强撑起威严。

    大声的朝殿内喊道。

    “丞相。”

    “皇爷,臣在。”

    李岩哪敢怠慢,赶紧的麻溜一路小跑,凑到李自成的塌前,跪了下来,聆听着李自成的旨意。

    “拟旨,朕驾崩后,由太孙即位。”

    “另外,朕驾崩后,皇陵内陪葬之器具,不宜太过于奢侈,以陶铜便可。”

    “宫内诸妃,好生侍养,不得苛待,陪葬之身,免了……”

    “她们跟着朕,也是苦了。”

    “朕不能够,临了坑害了她们……”

    “除此之外,朕崩后,新君即位,第一件事,继业,你可知道,应该做什么?”

    “孙儿不知,请皇阿爷教诲。”

    李继业哭的一脸泪,摇头说道。

    丞相李岩,也是一头雾水。

    “第一件事,就是向朱明,具表恭顺……”

    李自成郑重其事的说道。

    然后,他叹息一声。

    “朕与朱明,斗了这么多年。”

    “哪里还看不出来,额们大顺,额李自成,哪是朱明的对手啊?”

    “倘若不是,朱明皇帝,一直收着手,我大顺岂能有安居西天,夺取印度之可能?”

    “如今,朕驾崩后。”

    “额们大顺,倘若真想要安居印度,万代千秋,必须要对朱明,恭顺有加。”

    “倘若有朝一日,朱明派大兵,兴舟师来伐我大顺,继业,朕问你,你会如何是好?”

    “皇阿爷历经万难,打下来的江山社稷,祖宗基业,继业岂能够轻弃?”

    李继业咬着牙,一副坚强模样。

    “届时,孙儿会亲提额大顺百万大兵,与朱明血战到底,绝不丢了皇阿爷的脸,丢了额李姓宗室的脸……”

    “糊涂。”

    李自成当即怒了,此生第一次,骂了自己的好皇孙。

    “啊?”

    好皇孙李继业还有些懵。

    没想到,自己的回答。

    竟然遭到了呵斥。

    这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

    而李自成,则运足力气,朝李继业叮嘱道。

    “与朱明相抗,不是以卵击石是什么?”

    “你应当,倒戈卸甲,恭顺降于朱明,则仍不失封侯之位,不失富贵……”

    “这才是上策。”

    “皇阿爷不想看什么江山万年。”

    “只想看着你,好好的活着……”

    “你一定要记好了,记牢了……”

    李自成说完之后,就只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一般。

    旋即,就又重新的躺了下来,闭上了眼。

    当然,还没有驾崩。

    而是昏死了过去。

    就这么的,昏迷了十几天后。

    伴随着,承天殿内,一阵的嚎哭声。

    大顺皇爷李自成驾崩于承天殿内。

    驾崩在永昌十三年二月十六这天。

    ……

    “陛下,李自成死了。”

    南京城内,锦衣卫指挥使黄鹤,向朱慈烜禀报着刚刚从大顺那边,获得的最新情报。

    “死了?”

    朱慈烜听到后,初时有些惊讶,旋即,又有释然了。

    “呵呵,倒是比历史上,多活了十年有余,也该知足了。”

    “陛下,您说什么?”

    黄鹤有些懵,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没什么。”

    朱慈烜摆摆手,然后道。

    “是何人即位啊?”

    “李自成定下的遗诏,是由皇太孙李继业即位。”

    “是他啊。”

    朱慈烜点了点头,想到了曾经看过的李继业照片,然后说。

    “那李过可算是惨了,熬了这么多年,到头来,也没继承他们大顺的皇位。”

    “陛下说的是。”

    黄鹤赶紧点头,又将自己打听到的,李自成叮嘱遗言时的情景,给朱慈烜详细的汇报了一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李自成临了驾崩,倒是说了一些大实话啊。”

    听完了黄鹤的汇报,朱慈烜轻轻颔首之余,又感慨道。

    “皇上,他李自成也不过是看透了这些而已。”

    黄鹤赶紧说,又话锋一转。

    “不过,这正中了我朝的下怀。”

    “臣以为,远征军前赴欧洲之时,可以先假意,登陆印度,如此一来,印度便为我朝所得矣。”

    “没那么容易。”

    朱慈烜冷哼一声。

    “李自成是先帝了,他说的话,可没那么管用喽。”

    是啊,李自成是先帝了,他说的话。

    已经没用了。

    新君李继业愿不愿意听,可是两回事。

    最重要是,李继业年纪轻轻的。

    正是那种,少年血性之时。

    岂会那么容易,就屈服于大明朝?

    “如今正是专注于欧洲战事的时候。”

    “不节外生枝为好。”

    朱慈烜说道。

    “皇上教训的是。”

    黄鹤赶紧说道。

    朱慈烜则话锋一转,问起了欧洲的情况,他询问道。

    “对了,近来欧洲那边,可有什么新的消息?”

    “皇上,欧洲那边,还真有一些,新的情况。”

    黄鹤听罢,赶紧说道。

    “路易十四,这些日子,正大举的整顿内部,杀了许多人,有些是误杀,有些是错杀,但还是,杀了许多,咱们收买到的一些探子。”

    “哦?”

    朱慈烜眉梢一扬,旋即反应了过来。

    “他是发现了,咱们在他身边,安插有人?”

    “肯定发现了。”

    黄鹤点了点头。

    “而且,路易十四杀起人,那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但凡是有些嫌疑,都难逃株连。”

    “要么一死,要被被拘去服苦役,充入一线当炮灰。”

    “总而言之,咱们现在,想再打听到什么情报,可谓是难如登天喽。”

    “哼哼,没有这些情报,朕照样能够料理了他。”

    朱慈烜冷哼一声。

    黄鹤点了点头,又皱眉,欲言又止,似乎是有什么事情,要禀报似的。

    见状,朱慈烜当即追问。

    “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

    “是,是,臣知道了。”

    黄鹤赶紧点头,然后汇报道。

    “陛下,臣要说的,不是别的。”

    “臣的人,前些日子,探知路易十四命人,研究了几样秘密武器,用于对付我朝的战车,还有铁甲舰。”

    “可是,这些日子,线索中断,实在是,探知不到具体之情报。”

    “哦?还有这等事?”

    朱慈烜脸色微变,意识到情况不妙。

    他心思一沉道。

    “罢了,不管这些,谅他路易十四,也搞不出来什么高科技的武器来。”

    “锦衣卫未来的重心,不要放在欧洲了,那边是难渗透了。”

    “放在对真主世界吧。”

    “皇上的意思是?”

    黄鹤一愣。

    朱慈烜则冷哼一声。

    “战争要结束了。”

    “接下来,我朝要看牢了真主世界,这条恶狗才行。”

    “陛下说的是甚是。”

    黄鹤赶紧颔首。

    而朱慈烜,目光则凝视着地图,眉头锁微起来。

    路易十四究竟是在搞什么研究?

    铁甲舰?

    还有战车。

    他是打算,靠什么来对付啊?

    看来,哪怕是苏伊士运河修通了。

    也不可以,贸然的派铁甲舰过河,进入到地中海。

    得先进行一下试探才行。

    否则,说不定,就要中了他路易十四提前布设下来的天罗地网呢……

    朱慈烜如此想着。

    另一边,位于地中海内。

    吉米正激动不已的,看着面前的小型快船。

    吉米,就是那个前些天,侥幸从苏伊士运河的工地上,带领着数百个被俘虏的水手,逃出来的船长。

    当时,只有吉米和不到一百个同胞,成功的逃了出来。

    而逃出来的他们,也明显受到了隆重的接待,被视为英雄一般的人物。

    在进行了一番休养,并且前去巴黎,接受了路易十四举行的授勋仪式后。

    吉米在收获了荣耀的同时。

    又重新的,被编入到了法兰西国海军当中。

    而现在,作为海军的一员,他正在接收着,来自于法兰西国科学院的最新技术成功——自杀式快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