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 第1434章 征服世界

第1434章 征服世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陛下,这是臣为陛下筹措一亿两军费的计划!”

    当朱慈烜一进来,殿内的户部尚书内阁首辅高宏图,赶紧将手上的奏疏,给呈到了朱慈烜面前。

    “嗯。”

    朱慈烜轻轻点头。

    然后接过这奏疏,仔细的看了起来。

    朱慈烜的五十万远征军,已经开始筹建了。

    但是,军费却是一个大的问题,现在花钱还不大,拆东墙补西墙,还勉强可以应付过去。

    但是,再过些日子,那可就不一定了,所以,一亿两银子,是必须在筹到的。

    这件事,就成了高宏图的任务。

    而为了筹措到这一亿两,高宏图也是发了狠了,他正侃侃而谈,向朱慈烜介绍着情况。

    “陛下,这一亿两的数目虽然大,但是,臣绞尽脑汁,还是想到了筹措的办法。”

    “那就是,以未来八年的盐税,从商人手中,兑取现银。”

    大明朝一年的盐税,有一千多万两银子,八年的盐税,换一亿两,那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相比于其他的税收而言,盐税是出了名的稳定。

    因为农税,可能会受天灾影响,而且不太好收。

    而商税的话,也差不多。

    商税这玩意,受经济影响,至于关税,那就更没谱了。

    唯有这个盐税,比较稳定。

    将起来的盐税,包出去,换取现银一亿,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朱慈烜点了点头。

    “这倒是可以。”

    “不过,未来几年,财政上要少一千多万喽。”

    “皇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如今,也只有靠这个办法,筹措到一亿两了。”

    旁边的高宏图,无奈的说道。

    然后又话锋一转。

    “实际上,若是没有罗刹国的土地券这一档子事,再发行些欧洲的土地券,也足够筹到银子了。”

    “但这不是,有了罗刹国的前车之鉴,咱们的土地券,不好发,所以就只能够把未来的税收,给抵出去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今年的打完仗,这日子就宽裕的多了,便再也不用担心这些喽。”

    朱慈烜摆摆手,似乎是格外的淡定。

    高宏图见状,是长出口气,又汇报了一个好消息道。

    “对了陛下,臣忘记禀报了,李继业差人,送过来了一份国礼,足有一千八百万两。”

    “哦?他倒是阔气啊。”

    朱慈烜一听,顿时是有些惊讶。

    “他当然阔气了,流寇那边的财政,可比咱们要而宽松的多了。”

    高宏图有些羡慕的说。

    呃,李继业的财政,确实是挺宽裕的。

    毕竟,印度那么富的流油的一个国。

    随便刮刮地皮,一年就能够刮上来许多的财货,再加上,大顺这些年,是只进不出,去年还靠着出让大明朝不肯出让的技术,工业设备,从法兰西国狠狠的赚上了一大笔。

    在这样的情况下。

    李继业手上,自然是有的是钱啊。

    而为了讨好朱慈烜。

    拿出去一千八百万两,对于他而言,就是毛毛雨而已。

    “有了银子,那这五十万大军的装备,也必须得搞好。”

    朱慈烜放下奏疏,目光定格在了陈新甲身上。

    “远征军的装备,都定下来了吧?”

    “陛下,远征军的装备,已经定下来了。”

    “击针步枪是最基本的,大概三十万人,会用击针步枪。”

    “另外,还会装备二十万枝的新式的五发弹舱火铳。”

    “还有至少两千挺的水冷机关铳。”

    “以及相当多的大炮,这大炮更是重中之重,除了后膛炮外,还有新式的臼炮,更轻,射程也更远。”

    “战车也是如此。”

    “战车也会装备上水冷的机关铳,而且,其装甲也会加厚一些。”

    “嗯。”

    朱慈烜点了点头,觉得还算满意,他张口说道。

    “既然这样,朕便放心了。”

    “皇上,中亚那边,也有好消息了。”

    这时张国维凑上前,禀报起了喜讯。

    “至多一个月,铁路便会修通。”

    “到时候,孔有德那边,便彻底的安全了。”

    “哈哈,看来这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嘛。”

    朱慈烜大笑几声,显得是格外的满意。

    不过马上,陈新甲又汇报起来了坏消息。

    “陛下,好消息是有,但坏消息也不是没有,孔有德现在,已经损失了十万人,还被罗刹人,缴获了十万人的武器,这此消彼涨。”

    “尤里手上的实力,要更加之雄厚了。”

    “哦?”

    朱慈烜眉梢一扬。

    “这么说来,孔有德那边,似乎是有些艰难喽。”

    “皇上所言甚是。”

    陈新甲颔首,朱慈烜叹息一声。

    “离的这么远,朕也帮不上什么忙了,只好激励士卒们死战,哦对了,尽可能的,用飞艇运输过去一些武器弹药吧。”

    “尤其是,咱们的水冷机关铳。”

    “这玩意,可是好东西啊。”

    “倘若出现在战场上,应该能够发挥出来奇效。”

    所谓的水冷机关铳,并不是什么特殊的高科技武器。

    实际上,这无非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马克沁。

    也是朱慈烜从系统里面,抽到的图纸,然后命人试制的。

    由于大明朝的技术水平,这玩意要比历史上的原型,要笨重一些。

    同时呢,口径也稍微大了一些。

    不过,其大概的原理,结构,却也差不多的。

    通过水冷降温的方式,可以说,只要有足够的弹药,那么,他能够连续不停的,一直进行射击。

    不过,由于大明朝现在,实在是不需要这种先进的武器,所以,这种技术,便作为储备,被封存了起来。

    呃,这也主要是因为,这个马克沁不同于转轮机关铳,可以使用纸壳的定装子弹。

    他必须要使用,黄铜金属外壳的定装子弹。

    这使得,其子弹的成本也过高。

    因此,朱慈烜是把这玩意,作为技术储备,给封存了起来。

    不过,当下为了筹建远征军,为了能够,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

    朱慈烜是打算,提前的把这储备起来的技术,给拿出来。

    投入到战争之中。

    眼下,他看向了张国维。

    “这个水冷机关铳,咱们的储备有多少挺?”

    “不过百挺而已。”

    张国维赶紧回答。

    朱慈烜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道。

    “悉数的给孔有德送去。”

    “弹药亦是如此。”

    “哦对了,我们生产这个子弹的流水线,产量如何?”

    “还是不高啊,陛下。”

    张国维皱眉说道。

    金属外壳的子弹,是相当考验技术的。

    以大明朝当下的技术手段,想要大规模的生产定装金属外壳的子弹,还是相当之艰难的。

    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沁的一直作为技术储备。

    被封存掉的原因。

    只是因为,这玩意的子弹生产殊实不易。

    此刻,既然朱慈烜,要提前的将这种先进的武器,给应用到战争中,那么,就必须的要解决掉,他的弹药问题。

    但只见。

    朱慈烜皱眉,略微的沉吟了片刻后,扫视着周遭说道。

    “这个子弹,想要办法增加产量。”

    “皇上,机械生产还是太难,不过,大规模的手工,还是可以的。”

    张国维回答道。

    机械生产子弹,这在后世,那是非常正常的技术,可大明朝明显不具备这个技术能力。

    所以,在张国维看来,想要大规模的生产子弹,便只好采用一种,落后的技术了。

    就是通过。

    人工组装。

    子弹的弹头,还有弹壶,以及底火。

    和火药的装填。

    以机械生产的话,大明朝的技术能力,或许是一个问题。

    但是呢,倘若朱慈烜,能够组织起来大规模的手工业人员。

    让他们,用类似于后世复装子弹时使用的简单机械装置,手工组装金属外壳的定装子弹。

    对于大明朝而言,却是可以轻易的做到的。

    毕竟,朱慈烜手上,可是掌握了一个人口两亿的大帝国。

    这么一个大帝国,想要凑齐足够多的产业工人,还是相当之容易的。

    当下,只听朱慈烜询问道。

    “一个熟练之工人,一天能够组装多少枚子弹?”

    “陛下,一个熟悉之工人,一天组装个几百枚子弹,还是不成问题。”

    “这就差不多了,一个一万工人的子弹厂,每日便可以产数百万枚子弹,绰绰有余了。”

    朱慈烜笑呵呵的说道。

    这就是人口多的好处了。

    哪怕是技术落后,但靠着大规模的人力,还是能够达到一定的产量。

    听到朱慈烜的回答,张国维却摇头。

    “陛下,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一万人也不能够全部用在组装子弹。”

    “弹壳的冲压。”

    “弹头的铸造。”

    “还有底火的生产,都要浪费人力。”

    “所以,一个一万人的子弹厂,日产百万枚,才已经算不错的了。”

    “百万枚子弹,也不少了啊。”

    朱慈烜笑呵呵地说道。

    是啊,日产百万枚子弹,还不算多吗?

    日产百万,年产就是三亿多枚了。

    这搁到抗战那会,也完爆国府了。

    对于朱慈烜而言,大明朝的子弹产量,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已经是相当之不错的了。

    此刻,只见到朱慈烜笑呵呵地说道。

    “以当下的战争烈度与消耗,日产百万,完全就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饶是如此,成本也太高了啊。”

    旁边的张国维说道。

    呃,技术落后,靠着堆人力,确实是可以达到较高的产量,但是呢,这一切却也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的成本极为的高昂。

    眼下,朱慈烜也不由的皱眉。

    “成本太高。”

    “这个嘛,无需担心,反正仗也打的差不多了,快打完了不是。”

    “皇上所言甚是。”

    众臣赶紧说道。

    仗快打完了,不介意再多花这点银子。

    一想到这里,在场的群臣,只感觉脸上有光。

    如今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大家已经弄清楚了。

    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球。

    已知世界的一切区域,几乎也已经被发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解决欧洲。

    那么,大明朝将,彻底的征服已知的一切世界。

    除了一个,还在顽抗着大明朝的大顺政权。

    想到这里,殿内的高宏图,不由的眼睛一亮,朝着朱慈烜献计道。

    “陛下,这一役打完之后。”

    “是不是朝廷,可以将剩余的兵将,还有武器,弹药,用于印度,一统世界之用?”

    “这……”

    朱慈烜略一犹豫,对于这个建议,有些头疼。

    仔细想想,倘若欧洲那边,彻底的解决掉。

    那么,大明朝距离统一世界,还真的是,只剩下一步之遥的距离了。

    到时,或许真的,要对印度下手了。

    对大顺政权下手。

    彻底的征服整个世界。

    所以,想到这里。

    朱慈烜一拍大腿,当即说道。

    “如果到时候,真主世界还剩下大批的精兵强将,而且,朝廷的军用物资,还没有消耗一空。”

    “那就可以用于对流寇吧!”

    “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朝便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统世界了。”

    一想到这一幕,朱慈烜这个穿越者,都不由的有些激动。

    一统世界啊。

    地球尽归华夏。

    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啊?

    反正,在穿越过来之前,多少的华夏人,就是做梦,也不敢梦到这些啊。

    而现在,这样的伟大事业,就要在自己的手上达成了。

    可想而知,朱慈烜当下的心情,是有多么的激动。

    不过,激动归激动。

    朱慈烜还是不愿意,与大顺刀兵相向。

    毕竟,与其他势力打仗,那是与异族交战。

    但是,同室操戈。

    朱慈烜就有些不太愿意了。

    “朕还是希望,到时候,李继业能够识相一些,能够老实一些,朕也不是说,真的要对他们,赶尽杀绝。”

    “倘若他们,能够以礼来降,归顺我大明朝,朕裂土封王,在印度,封他为王,也不是不行。”

    “皇上如此天恩浩荡,他李继业,想必也会识时务。”

    高宏图恭维说。

    朱慈烜却是叹息。

    “倘若李过,是流寇之主,那识时务的概率,可能是要大一些,但如今,流寇之主,是这个年轻气盛的李继业,朕就难免有些担忧了。”

    呃,朱慈烜的担忧,是很正常的,李继业这种少年心性,往往都是比较叛逆的。

    是不太容易,让其屈服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