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也是皇叔 > 第322章 禅让之路

第322章 禅让之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面对郭嘉的攻心之语,郭汜感觉到一股害怕。他感觉面前的这位年轻人那表情实在是太恐怖了。

    张辽把刀横在郭汜的脖子上,有点不耐烦地说道:“郭军师,末将觉得还是将他砍了,人头挂在城门口。”

    郭汜一头冷汗,他并不是那种视死如归之人,他还有大好人生,不想就此死去,快速求饶道:“饶命啊!我愿带领兵马投降,为郭军师效力!”

    郭嘉白了郭汜一眼,说道:“效力?我郭奉孝才不要你这样的废物呢?对了,吾想到怎么处置你了!”

    郭嘉对旁边的一个士兵说道:“去把牢房里面所有被关押的人给放出来!带到这里来!”

    张辽非常不解,郭嘉这是要做什么呢?

    郭汜隐隐感觉到不妙。

    很快,一大帮被关在牢房的人都被带到了郭嘉的面前。他们有些是黑吃黑的商贾,有些是得罪了郭汜的仇人。本来以为会死在牢房内,没想到还有得见天日的一天。

    郭嘉指着五花大绑的郭汜,说道:“这位,你们应该都认识。本官知道你们都是被他给陷害的!现在本官给你们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人,把木棍给他们!”

    几个士兵搬来了一大堆木棍,放在被关押之人的面前。

    郭嘉转头对郭汜说道:“郭阿多,你若是能够从他们的手中坚持一柱香并且活下来,吾就不杀你!”

    郭汜浑身颤抖,他看到了十几双仇恨的眼睛。

    “郭军师,你饶了我吧。吾也是姓郭,和您祖上有亲,咱们是同族啊!”郭汜挣扎着向郭嘉靠近,却被张辽给阻止了。

    郭嘉不屑地说道:“不好意思!吾多年前就和郭家断了关系。和吾攀亲是没用的!”

    说罢,郭嘉给张辽使了一个眼色。

    张辽将五花大绑的郭汜推到了十几个被关押之人的面前。

    “吾杀了你!”一个中年人拿起地上的木棍对着郭汜的头狠狠地打了下去。

    郭汜当场就头破血流,哀嚎了起来。

    有了第一个人出手,其他人也争先恐后地拿起木棍殴打起郭汜。

    这十几个人带着滔天的恨意,下手都是往死里招呼,五花大绑的郭汜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别说是一炷香的时间,仅仅过了一刻钟,郭汜就都快变成一团肉泥了。

    作恶多端的郭汜绝对没想到自己会是这么一个死法,死在之前被自己欺压的人手上。

    打死郭汜之后,十几个手持木棍的人全部扔掉木棍,跪在地上向郭嘉磕头,说道:“多谢大人!让我等报仇雪恨!”

    郭嘉没有为难他们,将他们放出函谷关,给他们回家的机会。当然了,他们也只能往东。

    郭汜死了,剩下的两千西凉兵则是被郭嘉扒光了衣服后给坑杀了。

    大丈夫说到做到,所全杀了,就不会留下一个活口。

    随后郭嘉命令刘军士兵换上了西凉兵的服饰,以免被长安的董卓发现异常。

    函谷关拿下之后,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了刘俊。郭嘉和张辽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刘俊大军的到来。

    刘俊带领数万大军秘密集结在潼关。郭嘉命人快马加鞭地将函谷关的情报送了过来。

    刘俊一直都在等待着函谷关的消息,直到手里拿到郭嘉的捷报,他终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要想进军关中,函谷关是最大的阻碍,也是最为艰难的一关。刘俊之前非常担忧郭嘉和张辽没办法拿下。现在郭嘉成功利用郭汜的贪婪拿下了函谷关,其中的战略意义重大。

    “函谷关已下,现在就是我军出击关中之时。传我军令,全军开拔!”刘俊快速下令。

    刘军将士早就迫不及待了,数万大军遵从刘俊的命令杀出了潼关,浩浩荡荡向函谷关进发。

    行军之中,刘俊想到了董卓,暗道:“董胖子,你的末日到了!”

    远在长安郿坞的董卓重重地打了一个喷嚏。

    在他身边的牛辅急忙劝说道:“岳父,还请保重身体啊!”

    董卓这一次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野心兼铲除所有的隐患,决定放手一搏。他调动了所有的心腹,本来也想着把李儒给叫来。可李儒的病情加重,卧病在床,董卓只能无奈放弃。

    同时董卓也感觉到李儒恐怕时日无多了。

    “一个喷嚏而已,有必要大惊小怪么?”董卓轻笑了一声,然后脸色严肃地问道:“准备得如何?没被王允、吕布他们发现吧?”

    牛辅拱手道:“岳父放心!我等已经安排妥当!王允、吕布都沉迷自己的算计之中,完全没有发现异常。不过杨彪这段时间总是闭门不出,很是怪异。”

    听到这里,董卓笑道:“杨彪一直低调,像他这种人没必要担忧。”

    牛辅想想也是,杨彪出了名的老实,发生什么事就知道躲在自己家中。这样的老实人没必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恰恰就是这么一个老实人,最后却让董卓气的半死。

    董卓让牛辅他们立刻开始行动,而他自己却是穿上了定制的天子冕服。站在铜镜之前,看着自己的模样,董卓感觉自己已经君临天下了。

    “是成是败,就看今天了!”董卓冷冷一笑。

    在天子冕服之内,董卓穿上了一副刀枪不入的软甲,腰间配着削铁如泥的宝剑,此番准备就是要杀王允和吕布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王允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钻进董卓的圈套之中,他带领着一大堆人马,驱赶着天子专属的马车,来到了郿坞之外。

    “臣王允,奉天子之命,恭迎相国!”王允手持圣旨在郿坞外高声喊道。

    郿坞的大门瞬间打开,在一大堆西凉士兵的簇拥下,身穿天子冕服的董卓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大笑道:“王司徒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王允见董卓还在装谦虚,他也立马配合地说道:“下臣王允,今奉大汉天子之命前来恭迎。汉室历经四百载,已有二十四帝。天道昭昭,未有永恒不灭之朝。今汉室气数已尽,德不配位。相国德高三皇,功盖五帝。恳请相国移驾皇宫,开天辟地,立万世之基!”

    董卓高兴坏了,大笑道:“好好好!说的太好了!”

    于是董卓二话不说就登上了天子专属的马车。身后的西凉士兵也跟了上去。

    天子马车,豪华高贵,精雕细琢。所用马匹均是一根杂毛都没有的白色骏马。更有仪仗卫士、骑兵护卫周全,宦官宫女持灯撒花。前有黄土净道,后有罗伞遮阳。官民百姓,俯首道边。立者当斩!拦者族诛!

    无时无刻都在展现天子乃是九五至尊!

    为了能够蒙骗董卓,王允真是下了血本。

    无数百姓都被这样的阵仗给吸引了出来。

    董卓的残暴不仁是每个长安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他们也想不通为何董卓是坐在天子的马车上。

    董卓也察觉到百姓们那仇恨且畏惧的眼神,他没有一点担忧,反倒是非常的享受。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董卓就明白一个道理,强权即是真理!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王者。谁手中的棋子多,谁说话就有分量。那些受了委屈的平民百姓,还能够如何?平民就该有平民的觉悟。

    董卓意气风发的样子,仿佛藐视整个天地。一旁得王允悄悄地观察着董卓的一举一动,心道:“董卓啊,今天就是你的忌日。就让你的死,来成就我王允的一世英名吧!”

    然而就在此时,几个斗角顽童在路边玩耍,口中还唱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卓不得生”。

    董卓听到这个童谣,眉头微微一皱,感觉不像是什么好兆头啊。

    在古代,不少人认为童谣就是代表着某种天命,影响巨大。在董卓接受禅让的时候冒出童谣来,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几个孩童的父母马上冲过来将他们全部带回去。这句童谣可是在诅咒董卓不得好死啊。要是被董卓听到了,那他们这些人全家都得死。

    董卓的残暴可不会因为是小孩子而有所改变。

    董卓已经想明白其中的寓意,心中恼火,把那些孩童的住所都给记在心中,日后再将他们全家都给杀了。但他展现出疑惑,询问一边的王允道:“王司徒,那童谣是什么意思呢?”

    王允心惊胆跳,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冒出了这种事情,这不是添乱么?但他的脑子灵活,马上解释道:“此童谣乃是寓意相国之运,如千里草原,永生不息,连绵不绝。大大的吉兆啊!”

    王允的强词夺理,也真是够绝了!

    董卓被王允牵强的解释给逗乐了,说道:“说的好!王司徒大才也!等老夫登上帝位,一定册封王司徒为丞相,为老夫治理天下!”

    王允见董卓被自己忽悠过去,暗赞自己理智,不愧为人中龙凤。面对董卓的承诺,王允一脸献媚地说道:“臣谢主隆恩!”

    董卓大笑连连。

    王允心中冷笑不已:就让你多嚣张一下。待会看你这死胖子还能够笑得出来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