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炫汉 > 第136章 长安危机

第136章 长安危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孙坚率领数百骑兵迎到败退而回的孙策等人,见到孙策平安无事,顿觉心中大石落地。

    在孙坚看来,孙家在他手里,只能昌盛,而想要发扬光大,成为顶尖豪门,甚至是一方霸主,却只能寄望于孙策。

    孙策敢想敢做,魄力十足,果断多谋,具备了成为一代雄主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因此,孙策绝对不能出事。

    刚松了口气的孙坚,接着就看到了程普身后的韩当。

    此时的韩当,浑身鲜血淋淋,胸口的小戟还没有拔掉,脸色苍白,一看就要快死了。

    “义公!”

    孙坚双眼通红,拍马迅速奔到程普面前,浑身颤抖的看向即将毙命的韩当。

    “主公!”

    程普眼眶眼泪,难过的说不出话来。

    “父亲,孩儿没能保护好韩叔!”

    孙策自责道。

    “义公,快找医匠,一定要救下义公!”

    孙坚无比焦急道。

    程普、韩当、黄盖和祖茂,随他征战平叛各地,虽为主臣,但更是情同手足。

    之前被华雄砍了祖茂,已经令孙坚心痛万分。

    如今韩当要是也死了,那就只剩程普和黄盖。

    “啊!”

    孙坚既是愤怒又是痛心。

    “是谁伤了义公!”

    孙坚怒道。

    “敌军一个默默无名的骑将!”

    孙策答道。

    “该死,一个默默无名的骑将都能伤我一员大将!”

    孙坚本以为韩当是被吕布所伤,没想到是其他人。

    而且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骑将。

    他在董卓麾下也有一段时间,对于董卓阵营的将领,也算十分熟悉。

    但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厉害的将领,却不被董卓重用的!

    就在孙坚无能狂怒时,吕布、典韦、张辽、高顺诸将领人杀来。

    “杀啊!”

    西凉铁骑高举屠刀,发出响彻云霄的喊杀声,迅速逼近而来。

    “主公,敌军追来了!”

    程普脸色苍白道。

    “撤!”

    孙坚深知凭他现在的兵力,根本挡不住敌军。

    于是果断率领孙策、程普撤回大营。

    张辽和高顺在出关时,就得到了王炫的命令,不必追击至皇甫嵩大营。

    所以张辽、高顺撵了一阵,便选择鸣金收兵。

    吕布对此颇为不满,他还想借着这股威势,一举冲破敌营,砍下孙策的脑袋。

    张辽和高顺对吕布的想法不予理会。

    如今军中上下,吕布已是孤家寡人,压根没有将领主动搭理吕布。

    这让吕布很是郁闷,在心里将张辽、高顺等人骂了个遍。

    另一边,等孙坚率部回到大营,立即察看韩当伤势,却发现韩当已经咽气。

    “义公!”

    孙坚见韩当已死,顿觉五雷轰顶,口吐鲜血,狂吼一声,晕厥过去。

    “主公!”

    程普、黄盖赶紧搀扶孙坚,并招呼医匠对孙坚进行救治。

    孙策趴在韩当尸体上,也是痛哭流涕。

    同时单手举天,发誓道:“我孙策在此对天立誓,一定替韩叔报仇雪恨!”

    皇甫嵩、皇甫坚寿闻讯赶来,见孙坚、孙策父子等人围着韩当的尸首在这嚎丧,都感到十分棘手,不知如何安慰。

    先是吕布夜袭失败投敌,再是韩当战死。

    如今皇甫嵩的军队,士气跌落到了谷底。

    最可怕的还在后面,他们的口粮要吃完了。

    如果长安方面两天之内送不来粮食,这一万多人就要成饿死鬼了。

    与此同时,皇甫郦还在长安与王允等人交涉。

    希望他们能尽快筹措粮食,送往郿坞,解决燃眉之急。

    王允自然明白军粮短缺的利害关系,他第一时间就上书天子,请天子以皇帝的名义,向民间有偿征集粮草。

    但响应者寥寥无几。

    长安的世家大户,都被董卓剥削了一层又一层,哪里还有余粮供给军队。

    而那些从洛阳迁移过来的富户商贾,也早就成了穷光蛋,一根毛都拔不出来。

    王允见状,立刻以身作则将家里的几百斛粮食捐了出来。

    马日磾、杨彪等朝廷大员也纷纷慷慨解囊。

    但这些粮食对于一万多人的军队来说,不过杯水车薪。

    有人向王允建议,干脆派人在城中强征口粮。

    王允顾及名声,不愿这么做。

    皇甫郦最后只能带着三千斛粮食赶回大营复命。

    王允唉声叹气,咒骂王炫大逆不道。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去陕县解散李傕、郭汜军队的官员,在抵达陕县后,就被张济、张绣给杀了。

    张济劝说李傕、郭汜,今日若从朝廷之令,解散部曲,各自返乡,等回到老家,朝廷只需一道召令,即可令一亭长将你我正法!

    李傕、郭汜听了张济的分析,都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二人立刻询问张济接下来该怎么做。

    张济劝说道:“眼下相国身亡,长安局势混乱,我们可打着替相国报仇的旗号,进军长安,夺取权柄!事成则朝廷为我们所控,以后怎么做,还不是我们自己做主!”

    李傕、郭汜听罢拍手叫好,认为张济的提议非常好。

    于是他们旗号一改,打着替董卓报仇的旗号,立刻朝长安进军。

    同时撒出大量斥候,侦察前方情况,并联络各地的西凉驻军。

    李傕、郭汜的大军开拔不过数日,就有各地西凉的驻军赶来投奔。

    原本只有两万多兵马的李傕、郭汜,队伍迅速扩大到了四万人。

    而董卓当初在洛阳时,嫡系部队,也不过五万人。

    之所以到了关中,各地西凉军加起来数量如此之多,那是因为进入关中后,原本关中的皇甫嵩部就被董卓吞并,同时那些从洛阳跟来的流民,因为走投无路,也都选择了参军。

    这导致西凉军的兵力迅速增多。

    其实西凉军的组成非常复杂,有羌胡,也有汉人。

    等到消息传到长安,王允和朝廷众大臣全都麻了。

    刘协更是吓得小脸惨白,六神无主。

    “皇甫嵩还没有攻破郿坞,如今李傕、郭汜又领兵杀来,我们眼下腹背受敌,该如何是好!”

    杨彪惶恐道。

    马日磾道:“王司徒,你说要解散李傕、郭汜的部曲,结果逼得他们造反,现在可怎么收场!”

    王允强压心头的恐慌道:“郿坞易守难攻,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攻下,不如调皇甫嵩先去平定李傕、郭汜!”

    “粮草从何而来?”

    马日磾问道。

    “事急从权!立刻强征长安百姓的口粮,填补军资!”

    王允做出决断。

    “若是你的义子趁机反攻皇甫嵩,该当如何?”

    杨彪又问。

    王允的额头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此刻的他已是手足无措,根本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我亲自去郿坞,劝说逆子归复朝廷,事成则大局可定,失败就当我这把老骨头喂了狗!”

    王允眼神坚毅道。

    “司徒!”

    刘协有些不舍。

    这段时间以来,他能深刻感受到王允对自己的尊重是其他人所没有的。

    因此,他对王允多有依赖。

    “陛下放心,老臣就算豁出这把老骨头,也要替陛下稳定大局!”

    王允语气决绝道。

    到了这一步,王允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