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 > 第157章 孔雀东南飞

第157章 孔雀东南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魏文王首当其冲,向天子启禀孔融一事,一时间让太尉荀彧和御史大夫诸葛亮两人也是面面相觑。

    曹操和曹昂父子,两人自年轻时就是以举孝廉起兵出仕,所以父子两人对于孝道也都是尤其看重。

    现在的孔融,公然质疑孝道的合理性,这几乎等于是在刨曹氏一族的祖坟,自然是曹操绝对不能忍受的。

    不过这也难怪,曹操曹昂父子两人,都是通过自己的举孝廉,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栋梁之材。

    对父母足够孝顺,说明他们的思想品德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可现实社会中,就离谱得多了。

    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离谱。

    这就是古代对孝道过度重视的负面后果。

    唯一稍微正常的一个,就是同时代发生的故事,怀橘遗亲。

    江东陆绩。

    陆绩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

    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们,陆绩便偷偷拿了两个藏在怀里。

    当他们向袁术拜别时,橘子从怀里滚了出来,袁术笑着说:

    “陆郎来我家作客,还带走我家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我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给她尝尝。”

    袁术闻声大惊失色,感叹道:

    “你这么小就懂得孝顺母亲,长大后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才。”

    除此之外,大多数孝道故事,都是穿凿附会。

    一个比一个的反人性!

    世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孝顺,能够被举孝廉出仕,一个个的骚操作,不断的刷新着人们的三观下限。

    这其实已经完全违背了举孝廉的初衷。

    要知道在秦汉时期,书籍尚未完全普及开来,寻常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读书识字。

    可朝堂为了公平的选拔人才,也不可能以学问深浅来衡量。

    只要有一个人的品德足够高尚,就可以被举孝廉,然后出任各地官员。

    而被民间举孝廉,就是最有效选拔人才的方式。

    孝廉,也就是后世的秀才。

    寓意优秀的人才。

    略一沉吟,曹昂道:

    “宣孔融上朝,朕要与他当面对质。”

    魏文王忙道:

    “孔融全家老幼一百多口,已经被臣下了大狱。”

    闻声,曹昂不禁苦笑,心道:

    “我说父亲啊,孔圣人的后代,咱可以不敬重,但也不能轻易杀害啊!你这不是要断绝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吗?”

    想到这里,曹昂振声道:

    “那就让孔融戴罪上朝!”

    卫尉赵云闻声,立刻许诺向着大殿外面走了出去,去提审孔融去了。

    就在朝堂上,三公之一的太尉荀彧,则是一脸坚毅的表示同意魏文王的决议。

    可唯独御史大夫诸葛亮,则是在低头沉思着。

    或许是诸葛亮认为,这样的事,似乎有些过了。

    所谓学问,不过一家之言而已。

    又何必上升到灭族的地步?

    这不是刻意禁锢百姓的思想吗?

    不多时,孔融被赵云带到了朝堂上。

    此刻的孔融,脸色苍白,显然是在大狱中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但他的眼神却依然坚定,没有丝毫的退缩。

    曹昂看着孔融,沉声道:

    “孔融,你公然质疑孝道,这是对天下读书人的挑衅。你有什么解释?”

    孔融看着曹昂,淡淡道:

    “臣只是提出了对孝道的理解,臣认为孝道不应该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应该是我们内心的自觉。臣并没有挑衅的意思。”

    曹昂听了,眉头紧皱,显然对孔融的解释并不满意。

    这时的曹操眯着眼看向孔融,缓缓道:

    “孔融,你的言论无疑是对孝道的挑战,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孝道,社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孔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道:

    “臣知道臣的言论可能会引起争议,但臣只是希望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孝道的真正含义,而不是盲目地接受。”

    听到这里,曹昂不由得会心一笑,道:

    “那你就对朕说说,你对孝道的真正理解。”

    孔融闻声,这才整理了一下衣襟,正色道:

    “臣以为,父母贤,则孝,父母不贤,若孝,则是愚孝!”

    孔融的一番话,顿时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使得朝堂上下一片目瞪口呆。

    孔融冷笑着继续道:

    “天子与魏文王,可谓父慈子孝,文王慈悲,圣上孝顺,此乃正合天意,也为天下百姓做出了表率,可谓至圣先贤!圣上可曾想过,如果魏文王不够贤明,极尽昏聩,圣上该如何尽孝道?”

    听到这里,曹操顿时气得火冒三丈,顿时一拍蟒椅,厉声道:

    “放肆!!!无君无父之人!给我拖出去砍了!!!”

    朝堂之上文武闻声,顿时面面相觑。

    天子尚在高堂,杀不杀也是天子说了算的。

    自然不容臣子出面替天子做决断!

    听到这里,曹昂也渐感奇怪,问孔融道:

    “孔融,你为何会有此言论?可是受何事所感悟?”

    此刻的孔融惨然一笑,道:

    “圣上岂不闻,扬州庐江郡内,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刘兰芝举身赴清池?”

    闻声,曹昂不由得惊呆住了。

    这......

    不就是《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故事吗?

    现在居然成了中原天下的惊天大案!

    可是这...就连孔圣人的后代孔融都被牵连进来了!?

    孔融一脸正气,肃立在朝堂之上,朗声道:

    “臣的先祖孔圣人,曾修缮诗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听到这里,满朝文武,顿时都愣住了!

    这时的孔融振声道:

    “请问圣上,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他们究竟有何过错?以至于最终双双殉情?”

    闻声,曹昂也不由得沉默住了。

    《孔雀东南飞》,可是前世的曹昂学过的乐府诗篇,对其中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

    毫无疑问,这是时代的悲剧。

    焦仲卿和刘兰芝真心相爱,可受焦母的阻挠,最终致使恩爱的夫妻两人走向了人生的悲剧,最终双双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为结局。

    最后,孔融冷笑了一声,道:

    “请问圣上,如果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两人遇到焦母这么愚昧的母亲,天下人该如何尽孝?”

    孔融的一番话,顿时惊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