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黛玉,林家崛起 > 第270章 禁军布林家,问一声你的表哥如何了?

第270章 禁军布林家,问一声你的表哥如何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介孤女?”

    “圣上还容不下吗?”

    “我们贾家还容不下吗?”贾母的声音逐渐坚定。

    “再者说,有了这个圣旨,要不要那个孩子,还不是我们一句话的事。”

    “这个圣旨给到我手里,我不但能跟你妹妹断绝关系。”

    “还能劝说她告发。”

    “别看我老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的,经得见的多了。”说到这儿,贾母叹了一口气,

    “血雨腥风,沉沉浮浮,”

    “圣上跟王家现在还没动手,证明林家后面的人不好惹,或者是证据还不够。”

    “这时候林家就尤其重要了。”

    贾政百思不得其解,“娘,你捏着一个不公开的圣旨,不是白白让圣上猜忌吗?”

    “斩草除根,斩草必除根,圣上跟王家不允许他们活着的。”

    贾母毅然决然的说,“就是一个排位我也要把她迎进贾家。”

    贾政实在无法理解,这些女人的执念,不过这样也好,有个排位,贾敏的嫁妆回来的更加天经地义。

    如果林家能够主动告发,也不是没有可能保住一条根。

    ……

    待贾政离开,贾母独自一人,目光穿透窗棂,凝视着外面那片沉沉的夜空。

    “老公爷呀!保佑你的儿孙们吧!”

    “这一去,若行差踏错将万劫不复。”

    “我留一个圣旨,也是为了贾家的一条根呐!”

    “当年谁又会料到,这个圣上能登基呢?”

    “如今太上皇犹在,谁知道是不是当年的余波未平呢?”

    “林家怎么可能趟这个浑水?”

    ……

    林如海手里握着今日份的纸条,心情很是沉重。

    今儿卫九给他说,城外流民渐多,随着雪天连绵不绝,聚集容易多生事端。

    他在朝上奏明圣上,希望能够设粥棚,度年关。

    奈何圣上以太后寿辰将至,妄谈灾荒,危言耸听,还被训斥了几句。

    让自己有时间闭门读书即可。

    这不是礼部该管的事。

    朝上还有人奏请,让林如海出任太子老师。

    林如海急忙婉拒。

    称自己不会教学,恐耽误了太子。

    圣上居然冷笑一声,言道,是的,太子应该选有德有才之人。

    有才无德不堪大用。

    圣上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都看向了林如海,

    这可是圣上的评语,这一句就得让林如海永无翻身之日。

    无德之人。

    谁敢跟无德之人为伍呢?

    林如海边往家走边自嘲,

    谁知刚进家门,门房直接塞给他一张纸条,

    “有禁军窥伺。”

    好大的阵仗,我这是何德何能呀!

    林如海心中暗自思忖,得提醒夫人等人,最近谨言慎行。

    莫要惊慌。

    就这样,林如海步伐沉重的回到家中,

    贾敏手里拿着永远做不完的针线,看着孩子们聊天,看书,就甘之如饴。

    也许一天也动不了一针。

    面容柔软,灯火可亲,永安写的文章,拿回来给黛玉看,

    黛玉边看边评头论足,永安扯着小嗓子争辩。

    这份热闹让人沉醉。

    贾敏见林如海回来,忙从罗汉床上下来,

    吩咐丫头们准备洗漱的热水,拿来干净熏暖的常服衣衫。

    黛玉跟永安也适时的放下文章,洗手行礼等着吃饭。

    ……

    待家中众人吃完饭,林如海声音低沉的对大家说,

    “夫人,黛玉,永安,最近城里可能有流民进入。”

    “你们出门要注意安全,多带些人。”

    关于禁军窥伺的事,林如海不想提,提了让她们白白担心,日子还是要慢慢过。

    贾敏一听流民就心中一紧,“老爷,朝廷不管吗?”

    林如海摇了摇头,未做回答。

    贾敏忙把眼光投向了林黛玉,永安,“黛玉,永安,听到了吗?”

    “快过年了,咱们东西也都准备好了。”

    “安安生生准备过年好了。”

    “除了去你外祖母家,连过年都不要出门了。”

    好家伙,林黛玉心里一颤,这不会让春天才出门吧?

    想到这儿,她抬起头,目光转向林如海,“父亲,往年不是也有流民吗?”

    “为何今年你如此在意?”

    林如海叹了一口气,解释道,“这几年税负增加,许多百姓失地失粮。”

    “今年的天气也不好,这雪下个没完,虽说现在还不大,但怕是会持续很久。”

    “昨日开始,禁军已经开始把守城门,不让流民进城了。”

    林如海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

    “留在外面,不知有多少老幼会冻死饿死。”

    林黛玉脸色一变,那这就是天灾人祸了。

    “父亲,朝廷没人施粥吗?”

    林黛玉心道,这不是大户人家的惯常操作吗?

    林如海叹了一口气,今天自己就挨批评了。

    这时候圣上喜怒无常,谁会触这个霉头。

    林黛玉见林如海愁眉不展,就知道这事朝廷是不愿意做的,也许为了维护京城首善之地的名声。

    她又想到就连刘姥姥那般的人家,有田有地,又有房还过不得年,

    “父亲,您还记得那个刘姥姥吗?”

    “就是我们上次买鹦鹉花子的时候。”

    林如海跟贾敏都看向了林黛玉,不明白她怎么提起了刘姥姥,

    林黛玉继续说道,“父亲,咱们也趁此机会,在京外的庄子里施粥吧!”

    林如海闻听此言,略略思量片刻,忽然眼前一亮,

    “也对,这样还可以借机看看,流民里如果有聪明伶俐的孩子,多帮永安他们配些人手。”

    “也许……”

    “黛玉,你想的很对,你们先休息,我现在出去一下。”

    说完,他从架子上取下外袍大氅,换上靴子,匆匆离去。

    贾敏目送林如海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转头问林黛玉:

    “黛玉,你给我解释解释,咱们庄子上,要是聚集很多流民,会不会有危险?”

    贾敏是个胆小之人,庄子都很少去,一想如果聚集成百上千的流民,每日的情形,便觉得可怕。

    林黛玉笑了笑,去桌子上拿了一只筷子,

    “娘,看到了吧,这支筷子我都能折断?”

    “但是如果一把就很难了。”

    “我们林家如今缺什么?缺的是人。”

    “而且,你放心,这种事是没有人开头,有人开头了,周围的庄子就会有人跟上。”

    贾敏没好气的说了一句,“要那么多人你养的起吗?”

    “收拾收拾睡觉。”

    林黛玉噗嗤一乐,“娘,哪用你养?”

    她嘴角带着笑意,边说边转身去收拾桌上的物品,准备离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