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当将军 > 第268章 混沌中的光明

第268章 混沌中的光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卫洪雷家中吃完饭之后,为了补贴这个可以说潦倒度日的家庭,郑良臣让温婉留给卫洪雷一家十两银子。

    起初,卫洪雷坚拒不收,郑良臣最后便以军人要服从命令为由,强行让卫洪雷收下这十两银子。

    卫洪雷没有办法,毕竟自己已经是一个准军人了,没有理由再推辞了,只好吩咐自己的媳妇收好这十两银子。

    对于卫洪雷一家而言,这十两银子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十两银子,足够他们一家吃喝用度两年有余。

    卫氏手里捧着这十两银子,像是在捧着一汪清泉那样珍惜,她笑着说道:

    “他爹呀,你就去吧,当兵有军饷,我们儿子肯定会生活得很好。”

    听着妻子的话,卫洪雷更加坚定了参军入伍,建功立业的决心。

    从卫洪雷家中出来,温婉有些难平,她有些愤恨地说道:

    “南贾村的那帮人好坏啊,不仅侵占了这些北方移民的土地,还要将他们北方移民发现的煤矿据为己有,真是太坏了。”

    “要是我的话,我也肯定选择打架了,这种事情换谁能忍受的了?”

    在卫洪雷家里,卫洪雷将为什么械斗的事情告诉给了郑良臣等人。

    卫洪雷说,因为南贾村那帮人非常歧视他们北方移民,把官府原先安排给他们的土地给非法占有了。

    再加上那些官员或多或少对于北方人都有些抵触,面对北方移民的诉讼,他们选择无动于衷。

    这就导致北方移民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

    本来,以卫洪雷为首的北方移民选择忍气吞声,忍一时风平浪静,可是前几个月,正乌地区又发现了煤矿。

    这些天然煤是京城那些达官贵人最看重的东西,这东西供不应求,有着很丰厚的利润。

    本来发现煤矿的这块地,是南贾村那帮人嫌弃它贫瘠,才换给正乌十二村的村民的,他们用这块地换走了正乌十二村的良田。

    可是当这里发现巨量的煤矿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反悔。在械斗之前,他们已经派出了好多人来到正乌十二村打砸抢。

    最终,卫洪雷为首的北方移民再也忍无可忍,选择了械斗。

    郑良臣闻言,脸色变得阴沉,他从没见过吃相这么难看的人,因此对于新发现的煤矿,他已经有了新主意。

    “哦,对了,你说你要好好处理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温婉问道。

    郑良臣听到温婉的问话,笑着反问道:

    “你不是害怕北方人吗?怎么开始关心这个了?”

    听到郑良臣的话,温婉有些不好意思,她回答道:

    “我……我以前太单纯了,他们说什么我就信什么……可是,现在我发现,北方人真的没什么不好的,他们比我见到的人还要热情,我觉得他们很好,不像他们那些蠢货说的那样粗俗野蛮。”

    听着温婉的话,郑良臣只是“嘿嘿”地笑着。

    “你别傻乎乎地笑啊,你还没告诉我你要怎么办呢!”

    温婉推了推郑良臣,有些恼火着说道。

    反正温婉也不是别人,她是自己最疼爱的女人之一,告诉她也无妨。

    “我准备,将煤矿划给正乌十二村的村民们共同开发使用。至于南贾村的那帮人,今年的赋税他们要涨一倍。”

    郑良臣面色平淡地说道。

    温婉听到郑良臣的最终处理方案,这才满意地笑着,最后忽的抱住了郑良臣,以表示自己对于这个决定的赞同。

    回到天明县之后,郑良臣带着温婉走进天明县县令为他们准备好的住宿地方。

    这里的人已经被县令叮嘱过,不能有一丝轻慢,所以郑良臣和温婉,还有军官在这里,都享受着最顶级的服务。

    甚至于跟着而来的三百个甲士,都有人贴心地服务着。

    卫洪雷遵照郑良臣的命令,用尽一切人脉,将郑良臣征召颍川郡北方移民入伍参军的消息通知给了更多的人。

    大多数北方移民在颍川郡过得不如人意,他们早就厌倦了穷困的生活,面对参军这种差事,他们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应召入伍。

    过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天明县县城,已经陆续聚集了六千多人等待登记。

    郑良臣和军官,看着这么多的北方人踊跃参军。郑良臣对军官说道:

    “看看这些北方移民,一个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的,只要我们加以训练,他们将成为胡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军官看着这些健壮的民众,回答道:

    “将军您真是慧眼识珠,能让这些壮汉加入进我们军团,将来克复凉州指日可待!”

    郑良臣满意地笑了笑,随后说道:

    “通知军营那边,让他们马上派人过来,将登记入册的兵员全都带去军营,择日开始训练。”

    “诺!”

    “同时,派人通知颍川郡的许浩,让他准备钱财、建材,准备在颍川郡郡城以东二里处建立一个新城池。新城池务必要容纳五万人的生活起居,并且基础设施一定要完善。”

    军官闻言,恭敬地回复道:

    “诺!!将军!”

    郑良臣有了良好、优质且大量的兵源之后,反而又陷入了忧愁之中。

    军官见到再一次忧愁的郑良臣,忍不住问道:

    “将军因为何故而发愁啊?”

    郑良臣一脸的凝重,回答道:

    “兵源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要解决的是战马的问题。”

    当初从扎妥和草原逃出来的时候,郑良臣为了争取时间,命令骑兵放弃了战马。

    而郑良臣深深地清楚,将来要想彻底剿灭胡人,必须要有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

    那么自然而然,优质的战马就是比兵源更要紧的事务。

    军官听到郑良臣的忧虑,笑着回答道:

    “大人,这个您不用担心。我朝的山海关附近盛产战马,您不用担心。”

    郑良臣脸上的凝重没有减轻多少,他只是回答道:

    “那边的战马耐力差,爆发力也不强,属于是中规中矩的马匹,不足以和胡人的战马相抗衡。”

    听到郑良臣的解释,军官这才忧虑起来。

    要想彻底剿灭胡人,良好的战马是必不可少的。新军团装备的战马必须要在耐力、爆发力、速度上全面碾压胡人战马。

    “那将军,您打算怎么办?”

    郑良臣摇了摇头,回答道:

    “我也没有太好的主意,先征兵吧,征满两万人再说。”

    “诺!”

    这边接到郑良臣新命令的许浩,已经开始投入到家属城的建设当中。

    毕竟现在郑良臣是可以拿捏他生死的人,许浩执行郑良臣的命令格外的尽心尽力,不仅对建设城池的建材严格审查,还亲自下到工地去,现场监督工程质量。

    “都给我听好了!质量要保证,速度也要提上去!”

    在场督工的官员不敢违命,齐声喊是。

    现在在天明县,郑良臣派出了颍川郡的常驻军,前去正乌煤矿处,严格把守着煤场,这些煤场的矿由正乌地区的住民负责开发,其他村的人不允许干涉。

    这也就使得,原先歧视北方移民的南贾村村民怨声载道,他们要是想到那块地有巨量的煤矿,何至于将要那几亩良田?

    可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那里已经有了官兵把守,若是他们再死皮赖脸地过去,将会被乱刀砍死。

    而且,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今年的赋税又翻了一倍。

    对于南贾村的人来讲,这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天晚上,躺在郑良臣身边呼呼喘气休息的温婉看着欢愉完仍一脸愁闷的郑良臣,问道:

    “怎么了?怎么这么忧愁啊?”

    郑良臣叹了一口气,说道:

    “没什么,就是觉得事情难办。”

    温婉趴在郑良臣胸膛上,柔和地说道:

    “有什么想不通的跟我说说呗,说不定我还可以帮到你的。”

    “我现在愁的就是战马,没有战马,在草原上拉步兵上去那纯是送死。”

    听到郑良臣的话,温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回答道:

    “真是的,这下子这个麻烦我可真帮不了你。”

    郑良臣亲了亲温婉的面颊,说道:

    “就算是你清姐姐,也帮不了我。”

    温婉闻言,难过的心这才稍稍松弛了一些下来。

    说着,温婉把郑良臣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有些害羞着说道:

    “我感觉有些快了,好像马上就有了。”

    闻言,郑良臣虽然很欣慰,但是也很担忧温婉。

    “生孩子堪称是九死一生,我真不想让你冒险。”

    听见这句话,温婉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坚持着说道:

    “没事的,我不会有事的,我还要陪着你呢!”

    温婉伏在郑良臣身上,喃喃着说道:

    “没什么能帮到你的,就只能为你做一个女人应做到的事情,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给你生个儿子出来。”

    郑良臣亲吻着温婉柔嫩的小手儿,说道:

    “管他儿子女儿的呢!反正都是我的孩子,我不会偏心哪一个。”

    说完,“管他儿子女儿”这句话,像是余音绕梁那般,萦绕在郑良臣的脑海中无法挥去。

    突然,郑良臣的思路猛然被打通,他想到,只要是能建立强大的骑兵军团,战马来自哪里又何妨?

    中吉邬肯定不会把一匹马卖给中原,那么他所了解到的优质战马还有一处地方盛产。

    那就是,藏区十八部。

    想到此处,郑良臣猛地啵了一口温婉,温婉有些愕然,但是在看到郑良臣脸上的忧愁再也不见,她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又帮到了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