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下崇祯 > 第332章 厉害的福王

第332章 厉害的福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林丹汗,这位蒙古黄金家族的最后一位大汗,自其出生,便面对着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局面。

    待其成年,虽奋发进取,可依旧是无力回天。

    先是被建奴攻击,退出辽东,后在大同被陈奇瑜打败,损失惨重,而后又被多尔衮率军追击,再度大败,金银、牛羊丢失无数,继续西迁。

    又因明朝作战需要,又被延绥总兵王承恩、宁夏总兵贺虎臣率军袭扰,无奈退往青海。

    连番大败,加之身体有伤,林丹汗,这位草原上的最后一位大汗,在万千不甘中撒手而去。

    其子额哲,在明军的接连打击之下,也是撑不住了,便率部在西宁,请求归降。

    在明朝,西宁属于甘肃镇,只不过如今成为了甘肃省,西宁守将便将消息急报给甘肃巡抚梅之焕。

    甘肃巡抚梅之焕接到消息,不敢怠慢,又急报三边总督孙传庭,这么大的事,孙传庭也不敢擅自决断,便与甘肃巡抚梅之焕连署上疏,八百里加急急报京师,请求圣裁。

    终明一朝,对蒙古,大体上,始终是呈压倒性优势的。

    尤其是在捕鱼儿海之战后,北元,彻底的分裂为各个部落,再也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领导核心。

    而且,明军在草原上经常放火烧荒。

    其实不光是明朝,历代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都是呈压倒性优势的。

    一汉当五胡,绝不是空穴来风。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天生就处于劣势。

    像清朝那种渔猎民族,能够入主中原,完全就是捡漏的。

    清朝能够收服蒙古各部,那更是捡漏。

    要是没有明朝二百多年来对蒙古连续不断的打击,清朝,根本就不可能收服蒙古各部。

    要是没有沙俄阻断了蒙古的退路,清朝也不可能收服蒙古。

    朱由检看着三边总督孙传庭和甘肃巡抚梅之焕的连署奏疏,额哲想要归降,这个朱由检能明白。可是,额哲还有一个请求,就是将林丹汗的大福晋娜木钟嫁与大明宗室。

    朱由检看完后,将奏疏交给下面的大臣观看。

    “你们说,额哲请求将林丹汗的大福晋娜木钟嫁与我大明宗室,这一点,是为何啊?”

    陈奇瑜起身奏报,“回禀陛下,娜木钟虽身为林丹汗的大福晋,但是她并不是额哲的生身之母,相反,这个娜木钟还很年轻,今年也不过二十多岁。”

    “据说,这个额哲与这个娜木钟不和,额哲此举,一来,是想表明自己归降的决心,毕竟他连自己父亲的大福晋都舍出去了。”

    “二来,蒙古人乃化外蛮夷,并无礼仪,娜木钟虽然是林丹汗的大福晋,但是对于额哲来说,无足轻重。将娜木钟嫁与我大明宗室,他也落得个眼不见心不烦。”

    “三来,我大明从无和亲,但外邦女子嫁与我大明宗室,也不算和亲,并不违反祖训。额哲此举,也是为了拉近与我大明的关系,让我大明减轻对其的戒备之心。”

    “还有一点,臣以为额哲最初的想法,是想请陛下纳娜木钟为妃,只不过娜木钟并非处子之身,额哲知道我大明的礼仪规矩,故退而求其次,请将娜木钟嫁与其他宗室。”

    “额哲此举,也未尝不是在试探我大明。”

    历史上,林丹汗死后,为了更好的拉拢蒙古各部,娜木钟便被黄台吉纳为妃子,还生下了黄台吉的子嗣,直到康熙年间才去世。

    朱由检略做思索,“额哲这一归降,漠南漠北的蒙古各部,算是彻底的安定了。”

    “传旨三边总督孙传庭,酌情安置归降蒙古人,挑选青壮打散编练入军,女子,嫁与当地汉人为妻。所有的蒙古人,一律改汉姓,蒙古孩童统一上汉人学堂读书识字,全面促进汉化。”

    “额哲,封归顺侯,世袭罔替。赐姓吴,赐名忠诚。于京师赐与府邸,准其全家来京居住,并加左都督。”

    “至于娜木钟,如今藩王都在京师,你们看,嫁与哪个宗室合适?”

    李邦华起身奏报,“陛下,肃王殿下就藩在甘肃兰州,而今也不过而立之年,莫不如嫁与肃王殿下,为侧妃。”

    军训部总长怀远侯常延龄起身奏报,“陛下,按年纪来看,益王殿下也是合适的。”

    朱由检想了想,肃王有些懦弱,益王倒是个合适人选。历史上,明末的那些宗室里,益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那就将娜木钟嫁与益王,为益王侧妃。”

    “此外,石见银矿已经收复,户部,工部,会同少府,派专人前去日本,开矿。”

    “退下吧。”

    “臣等告退。”

    紧接着,朱由检又在乾清宫召见了几位将领。

    “臣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兼督军,新乐侯刘文炳,”

    “臣细柳营主将兼督军,清平伯吴遵周,”

    “臣左哨营主将兼督军林兆鼎,”

    “臣右哨营主将兼督军李辅明,”

    “参见陛下。”

    “诸位不必多礼,赐座,看茶。”

    “谢陛下。”

    细柳营是被打散至关宁军各部后,又重新组建的,左哨营,右哨营原来一直驻扎在陕西,镇压民乱,如今民乱基本肃清,这两营便从西北调了回来的。

    朱由检看着四位将领,“细柳营,左哨营,右哨营,三营兵马即刻开赴辽东,会同辽东各部,督促建州左卫前往日本平倭。”

    “倘若建州左卫不听朝廷调遣,你们三营便会同辽东各部,剿灭他们。”

    “倘若建州左卫服从朝廷调度,你们三营兵马,便渡海前往日本,协助英国公一举收复日本。”

    “你们三营兵马,若是在辽东作战,便归蓟辽总督杨嗣昌的节制。若是在日本作战,便归新乐侯的节制,但日本各部兵马,统一归英国公节制。”

    “新乐侯,五城兵马司暂时交由你弟弟刘文耀统领,你带着陷阵营,护送福王去日本,先行筹备福藩移藩事宜。”

    “另外,封日本国王兴子为日本郡王,世袭罔替。你代表朕主持福王世子与日本王大婚,日本王就不要再为福王世子侧妃了,按照民间的说法,改为世子平妃,等同世子妃,所生之子,亦为嫡子。”

    新乐侯刘文炳有些犹豫,“陛下,这与礼法不合呀。”

    朱由检也知道这不合礼法,“福王世子妃已经立了,可福藩要想在日本站稳脚跟,福王世子必须要与这个日本王成亲,可人家毕竟是日本王,当侧妃,总归是不合适的。”

    “倘若让日本王嫁给福王,福王世子也已经立了,日本王之子不可能继承福王之位,日本方面若是以此做文章,恐怕也会起波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这么告诉福王吧。”

    “臣遵旨。”

    新乐侯刘文炳出了乾清宫,没有停歇,直接去找了福王,将朱由检的安排这么一说,福王乐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福王又一想,我福藩移藩事大,以后在日本站稳脚跟的事也不小,所以,我必须得将任何可能的影响因素消灭于萌芽之中。

    福王便立即上了一道奏疏,以福王世子妃不孝且无子嗣为由,请求朝廷废除福王世子妃。

    这道奏疏随即就摆在了朱由检的书案上。

    没有子嗣,这一点倒没什么,可不孝,这一点,就足以置人于死地。

    朱由检将奏疏放下,“福王叔,是个通透之人,可也是个狠人呀。”

    “来人,将福王叔的奏疏拿给礼部和宗人府,命他们速办。”

    至于真相,并不重要。

    哪个庙里没有冤死的鬼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