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 第211章 一斗粮食只要十文

第211章 一斗粮食只要十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治小心翼翼地说道:

    “听说清风县里有个姓王的大户,跟岑文本家有点亲戚关系。季正洋上任后,取缔了清风县的妓院。

    这王老爷家的儿子在妓院惹了事。

    按照季正洋的新规矩,寻衅滋事者当年税收要翻番。

    结果这王老爷拖欠税银,不愿交。

    季县令年轻气盛,一怒之下就抓了王家家主,逼他补上税粮。

    这么一来,季正洋可就得罪了岑文本了。”

    皇上听后,冷哼一声:

    “哼!原来如此!这季正洋倒是有些胆识,不畏强权,敢于整顿风气!”

    李治连忙附和道:

    “是啊,父皇。季正洋治政有方,百姓称赞,实在是难得的良才。”

    皇上微微点了点头:

    “治儿,你这次微服私访,做得很好。既了解了民情,又锻炼了自己。继续努力,朕对你寄予厚望。”

    李治谦虚地笑道:

    “父皇过奖了,儿臣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这次去清风县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带回来了一种超级神奇的粮食。

    这粮食的亩产能达到一千斤!”

    皇上瞪大了眼睛,惊讶道:

    “亩产一千斤?这怎么可能?治儿,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李治得意地笑道:

    “父皇,这种粮食,是儿臣偶然间得到的。您看看旁边的马车,里面装的全都是。”

    说着,李治带着皇上走出金銮殿。

    殿外停着好几辆装货的马车。

    皇上掀开马车上的油布,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车内堆满了玉米,粒粒饱满。

    金黄色的玉米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起来就像金子一样诱人。

    皇上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摸了摸玉米棒。

    又掰下一粒尝了尝,有一股甜味,能吃!

    “嘶——这……这是什么玩意儿?”

    皇上拿着玉米棒子,左看右看,满脸都是疑惑,

    “朕这辈子,还真是头一回见这种长相奇特的粮食呢!”

    李治见状,嘿嘿一笑,得意地说道:

    “父皇,这回您可是开眼界了吧!

    这可是新品种的粮食,名叫玉米。

    别看它长得怪,可是产量高得吓人啊!一亩地能收上千斤呢!”

    “上千斤?!”

    皇上瞪大了眼睛,惊呼道,

    “这怎么可能?治儿,你莫不是在跟朕开玩笑吧?”

    李治赶紧摆手:

    “父皇,儿臣哪敢在您面前开玩笑啊。这玉米,可是儿臣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绝对不会有假。”

    皇上瞪大了眼睛,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朕……朕还真是小看这天下了。这玉米,竟然如此神奇!”

    李治点头:

    “没错,父皇。这玉米,可是个宝贝啊。”

    皇上好奇地问:

    “治儿,这玉米你是从哪儿弄来的?”

    李治得意地说:

    “父皇,这些玉米,都是儿臣从季正洋那里买来的。他在清风县不仅治理有方,还发现了这种高产的粮食呢。”

    “哦?季正洋那小子竟然还有这本事?”

    皇上将信将疑地看着李治,

    “哈哈,好!朕要重重奖赏他!”

    那可不,发现新品种粮食,简直跟尧舜禹的功绩有得一拼了!

    这可得好好记入史册,让后人永远铭记!

    而且这粮食的产量可真是高得吓人啊!

    亩产一千斤,高达一千斤啊!

    这简直比现在的粟米小麦高出了一个档次!

    李治见皇上高兴得合不拢嘴,趁机说道:

    “父皇,这只是一半,这次儿臣可是弄到了十万石玉米呢!”

    “十万石?!”

    皇上惊呼出声,

    “这么多!那救济百姓的粮食,岂不是绰绰有余了?”

    “是啊,父皇,这些咱们先用来赈灾,其余的到时候作为种子。”

    长安城,官方粮店门前。

    伙计们正忙活着,一麻袋一麻袋金灿灿的玉米被搬进店里。

    “喂喂喂,大家快来看啊!卖粮啦,卖粮啦!今日特价,一斗粮食只要十文钱!”伙计扯着嗓子大喊。

    听到声音,长安城里的穷苦百姓们陆续聚拢过来。

    他们瞅瞅那麻袋,里面装的不是平日里常见的粟米小麦,也不是香滑的稻米,而是一粒粒黄澄澄、圆滚滚的玉米。

    “伙计,这是什么玩意儿?咱们今天不是来买粮食的吗?”一位大爷好奇地问。

    “大爷,这就是粮食啊,名字叫玉米,是新品种呢!”伙计解释道。

    “新品种?我咋从没见过?”

    “是啊,我也没见过,长得好古怪啊。”

    “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还真没见过这种粮食。”

    “”

    百姓们议论纷纷,脸上都写满了疑惑。

    伙计笑着解释:

    “大家别小看这玉米,它虽然长得特别,但吃起来跟粟米小麦没啥两样,都能填饱肚子。而且价格还便宜,你们不想试试吗?”

    百姓们一听,心想:

    “是啊,今年旱灾,有粮食吃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它长啥样,只要能填饱肚子,价格便宜就行!”

    于是,大家纷纷掏出铜板:

    “给我来两斗!”

    “我也要一斗!”

    “给我家孩子也买点,看看这新粮食咋样。”

    很快,玉米在长安城里就火了起来。

    百姓们吃了后发现,这玉米虽然口感没粟米小麦那么细腻,但自带一股甜味,吃起来也挺不错的。

    而且,价格又实惠,真是物超所值啊!

    ——————————————————

    长安城,立政殿。

    气氛庄重而又不失亲切。

    这是每日例行的小朝会。

    与五日一次、五品以上官员悉数到场的大朝会不同,小朝会规模较小,参与者主要是几位皇子、重要大臣,以及皇帝本人。

    这样的会议更像是一个日常的工作汇报和决策平台,虽然决策的事情不如大朝会那般重大,但仍然是帝国日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

    皇子李治向前一步,声音洪亮地汇报:

    “父皇,关中饥荒大大改善。百姓们都能买到便宜的粮食,再也不用卖儿卖女、典当家产来换口吃的了。”

    皇上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

    “治儿,你这次做得很好。看来那玉米,真的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一旁的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特别是岑文本,前几日大朝会上,皇上询问他有什么法子可以改善饥荒筹集粮食。

    他愣是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法子来。

    怎么过了短短两三天,事情就解决了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地问道:

    “陛下,您说的玉米,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啊?”

    皇上笑了笑,解释道:

    “就是一种新品种的粮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