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飒爽后妈在六零 > 第 111 章 区别对待

第 111 章 区别对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过年期间王蔓云是不想去张家的,肯定要在年前把年礼送过去,腊月二十七正合适,原本就是各地赶大集买年货的日子。p> “明天再去买点东西。”p> 王蔓云他们来宁城没有带太多的东西,带的大部分都是给周家的,张家那边还需要添点礼才合适。p> 说这话的时候,她看了一眼不远处床上的朱英华。p> 朱英华是张家的外孙,就算是为了孩子,面上他们带的礼都不能过于寒酸。p> “嗯,你做主。”p> 朱正毅明白妻子的意思,家里这些事他从来不管,但他知道妻子一定都能妥善处理好。p> “张家人不少,以前都是我们家送礼,可没有收到过其他人家的回礼,这样,给几家男孩买点铅笔,给女孩买点头花,意思意思,图个吉利。”p> 王蔓云不打算像对待周家一样给张家各家都送礼。p> 她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张家,但他问过朱英盛,知道多年来张家只有张家老两口跟张丹雪会给朱家送礼,其他张人可从来没给过朱家任何礼。p> 也许是小盛妈当家,他们担心吃亏也就没送。p> 可这几家没送,朱正毅年年是每家都送了年礼的,今年她可不打算惯着这些光进不出的家伙。p> “都听你的。”p> 朱正毅看出妻子这是不打算再惯着张家那几家,他没有意见,如果小盛妈真是因为张家丢的性命,他不把这么多年这些家伙占的便宜回来就不错了。p> “那早点休息,明天去集市上买两只鸡,买点肉回周家,我们一家都在这过年,虽说带了礼,但礼是礼,肉我们也得出点。”p> 王蔓云手里还攒得有不少肉票,到了周家,也不吝啬。p> 反正不在周家过年他们自家也是要用肉票的。p> 真说起明周家是真把他们当一家人看。p> 周家上道,他们不能不上道。p> “好。”p> 朱正毅看着妻子笑了起来,他喜欢这样的妻子。p> 对对自己好的人大大方方,对算计自己的人小心眼,特别的可爱。p> “穿上衣服,别着凉了,也别把药膏沾到床上。”王蔓云此时已经给朱正毅揉完了药膏,交代一声就去楼下洗手。p> 朱正毅感受了一下身上的各种疼,无奈地龇了龇牙,然后起身把衣服穿好,又去给两个孩子检查了一下被子。p> 两个孩子早就睡得无比的安稳,躺在一张床上各自睡得很有特点。p> 朱英华的睡姿跟军姿一样笔挺,就连双手都规矩地放在肚子上,小儿子就不一样了,睡个觉恨不得扭成麻花,此时双手双脚都缠在哥哥身上。p> 大儿子的眉头是微微皱着的。p> 朱正毅猜测要不是太累懒得睁眼,估计大儿子会把小儿子的手脚都掀下去。p> 无奈摇了摇头,他没有管。p> 孩子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处理。p> 回到自己的床上,朱正毅不得不感叹周家的用心,一间房,两铺床,中间用厚厚的窗帘挡了起大人跟孩子都各自有着自己的隐私空间。p> 王蔓云回到房间时,朱正毅还没有躺下,他正在用热水壶滚床单。p> 天冷,不仅是空气冷,被子里也冷。p> 住别人家,他们不可能过于亲密,干脆就用热水壶底滚一滚床单,能让被子很快升温。p> “屋里烧了炉子,又关着门窗,不算冷,睡吧。”p> 王蔓云发现时间不早,不让朱正毅做这么麻烦的事。p> “嗯。”p> 朱正毅放下热水壶脱衣服。p> 这年代没有保暖衣裤,但也有属于时代特色的线衣线裤,线织的,贴身穿,外面再套上毛衣,很暖和。p> 王蔓云没有带睡衣来,穿着线衣就上了床。p> 周家很贴心,准备的被子宽大,两人挨着一起睡根本就不冷,何况朱正毅还温暖得像发热的太阳,王蔓云紧贴着男人,很快就闭上了眼睛。p> 一大早出门,坐了那么久的车,还折腾到现在,她确实累了。p> 累了很容易就睡着。p> 朱正毅挨着妻子,听着妻子细微的呼吸声,缓缓闭上眼睛,这是他第一次在周家睡觉,哪怕就是小盛妈在时,他也没有在周家过夜过。p> 今天因为王蔓云,他们一家终于留宿周家。p> 六十年代我国能生产的电视机非常少,除了供应专门的机关单位,也就只有领导级别的人物才有,周家还轮不上。p> 没有电视机,晚上人们的娱乐活动就少。p> 所以家家户户睡得也早。p> 十点多,很多人家都进入了梦乡,周家也不例外,只有同在宁城的张家没有,张家老两口躺在床上根本就睡不着。p> 两人因为年纪原因睡眠少,加上心里有事,那更是睡不着。p> “也不知道小华有没有看到我们寄的信?”p> 张大林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他怎么都没想到朱英华这个外孙才十二岁就成了军人,早知道外孙在

    宁城时他们就多跑跑朱家了。p> 史青竹根本就没有睡着,老伴的声音一响起,她就睁开了眼睛,叹息一声,“人算不如天算,真是倒霉。”p>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七了,朱家的年礼肯定也快到了,就是不知道今年会送什么。”张大林没法接老伴的话,说起了另外一件事。p> 史青竹脸一沉,神情不怎么好看,“今时不同往日,我担心朱家的年礼会大打折扣。”p> 他们跟王蔓云相处过,知道那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往年朱家给的年礼没什么差错,今年就不好说了,毕竟管家的人不一样。p> “你说都是当后妈的,都是朱正毅的妻子,这人不会真在年礼上做手脚吧?”张大林有点心急。p> 他们家可没有周家富足,在所有生活用品都是凭票据生活的年代,朱正毅每年送至关重要。p> “希望正毅没昏头,不然……”p> 史青竹无奈闭嘴,就算朱正毅昏了头又能如何,他们现在已经没了能控制朱家的牵绊。p> 接连两声叹息,床上的两人不在说话。p> 第二天,苏军区大院,当起床号的声音一响起,周家所有沉睡的人都瞬间睁开了眼睛,感受着身上的酸痛,别说是孩子们不想起,就连周二哥、四哥,这样的沉稳成年人都不想起。p> 一场切磋,除了筋疲力尽,还收获不少淤青。p> 淤青虽然揉了药,但经过一晚上,反而更加的青紫与酸痛,这样的滋味让他们都有了赖床的冲动。p> 但他们还要上班,还没有放假,只能无奈起床。p> 结果刚到楼下客厅,就看到了精神奕奕的朱正毅。p> “没事?”p> 二哥伸手拍了拍朱正毅的肩膀,用的力道还挺大,这是在为昨天晚上无辜的切磋找回场子,帮忙是帮忙,但他一样可以表达不满。p> “看着确实挺精神!”p> 四哥也不满了,把手伸向朱正毅的后背,他记得昨天妹夫后背上是挨了几拳的,肯定淤青了。p> 朱正毅面对二舅哥的巴掌算是忍了,毕竟昨天因为他们父子三人确实把周家众人拖累惨了,让对方发泄一下也是应该。p> 结果四哥比二哥还狠。p> 知道自己哪有淤青就朝哪动手,这下就没有必要忍了。p> 朱正毅伸手轻松一个格挡,就挡下了四哥的偷袭,笑道:“四哥,再不洗漱,上班就要迟到了。”他反正算是放假了,真要动起手来,吃亏的不是他。p> “好你个朱正毅!”p> 四哥气得眉头都竖了起来。p> 然后周兴业的声音就在几人身后响起,“正毅,跟我去书房。”他快要退休了,今后家里怎么样,他想跟朱正毅这个女婿好好谈谈。p> 就家里人目前的发展看,朱正毅最有可能先进一步。p> 他们这样的家庭,当然是需要互相帮扶的。p> “好的,爸。”朱正毅端正神情跟岳父去了书房,他起来得早,早就洗漱完毕,这会跟老岳父会谈不算失礼。p> “走吧,赶紧洗漱,今天起晚了,一会上班迟到就难看了。”p> 二哥叫了弟弟一声,赶紧去洗漱。p> 四哥无奈跟随,有老父亲护着朱正毅,他也打不赢,还是赶紧就坡下驴,免得丢脸,不过对于朱正毅的战斗力,他却是有了新的认识。p> “二哥,你说正毅昨天那场景要是不是切磋,面对那么多人,能突围成功吗?”周老四有点好奇朱正毅真正的战斗力。p> 周老二一边洗脸一边回答:“如果是切磋,突围有点悬,但要是生死战,我只能说,跟着朱正毅,活下来的机会起码有七成。”p> 老四倒吸一口凉气,他对自家哥哥还是很相信的。p> 王蔓云跟两个孩子起床下楼时,家里需要上班的都去上班了,就只剩下老太太跟养伤的周卫军,还有几个周家孩子在院子里玩耍。p> 孩子们放假了,平时不是在家里玩,就是出门玩。p> “小五,你们怎么起那么早,不多睡一会?”老太太坐在沙发上看书,身旁是明亮的大窗户,光线非常好。p> “今天腊月二十七,赶大集,我们打算去夫子庙逛逛,给小华外公外婆家送年礼。”王蔓云笑着跟老太太把今天自家的安排说清楚。p> “送年礼那确实是得早点去。”p> 老太太理解了王蔓云一家为什么都起那么早。p> “外婆,你看见我爸了吗?”朱英盛起床就没有看到朱正毅,很是好奇对方去了哪。p> “正毅啊,我让他在家休息,他非说要去外面帮战士们铲雪,搞得我都以为他昨天没有跟人打架过。”老太太惊异不已。p> 早上自家两个儿子的惨样她都看在眼里,听警卫员说昨天跟小女婿切磋的人更多,她还以为小女婿今天爬不起床,没想到不仅一大早就起床了,还能有力气去帮战士们除雪。p> “我爸真厉害。”p> 朱英盛揉了揉肚子上的淤青,拉着朱英华赶紧去洗漱,他要去看他爸除雪。p> “俩孩子的伤严重不严重?”p> 老太太关切地问王蔓云,她刚刚可是看到外孙揉肚子了。p> “看着严重,其实不怎么严重,揉了药,过两天就散瘀了。”王蔓云说完这话,又对老太太说道:“伯母,我们今天午饭跟晚饭都不在家吃,您让警卫员不用做我们的饭。”p> 他们今天去张家送年礼,肯定是要留下吃饭的。p> “好。”p> 老太太点头,让王蔓云去洗漱。p> “我其实有点想去张家。”周卫军还是最开始的时候跟王蔓云打过招呼,然后就一直没说话,此时见客厅里只有他跟母亲,才小声说了一句。p> 老太太也不看书了,疑惑地看着儿子。p> 周/张两家别看跟朱正毅都有关系,但两家关系实在是不好,特别是张丹雪跟小儿子轮番在朱家闹腾时,周/张两家早就成了敌对关系。p> “你是想陪小盛,还是有什么想法?”p> 老太太搞不懂。p> “不知道,就是想去看看。”周卫军自己也说不清楚原因。p> “你可别为难你姐夫了。”老太太瞪了儿子一眼,不再搭理。p> 然后她也没能看多久的书,几个孙辈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就都进屋来了,担心孩子们冻着,老太太赶紧把孙辈们都叫到炉子边烤火。p> 这样一来,可就热闹了,她也就没法静心看书。p> 周家的早餐是警卫员做的,做得简单,鸡蛋番茄面,不管是四个朱家人,还是周家人,都吃得开心无比。p> 吃饱喝足,朱正毅他们准备出门了。p> 周卫军欲言又止地看着王蔓云。p> 王蔓云诧异,她能看出周卫军这个样子是想跟他们出门,但他们要去张家,张家情况她跟朱正毅都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可能带周卫军去。p> 要是打草惊蛇就不好办了。p> “正毅,集市早就开了,你们快去看看,可别错过了好东西。”老太太实在是没眼看小儿子,只能从朱正毅这边掐断儿子的念想。p> “嗯,妈,我们走了,晚上可能会回来的晚些。”p> 朱正毅跟老太太交代情况。p> “我让警卫员给你们留门。”老太太乐呵呵看着朱家一家四口。p> “外婆,我给你买头花戴。”p> 朱英盛出门前抱了抱老太太,许下承诺。p> 顿时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她都这年纪了,还有人惦记着给她买头花,真是太幸福了。p> “张嘴就来,你有钱吗?”p> 周卫军不满地揪了揪小外甥的脸颊。p> “有。”p> 朱英盛很有底气地拍了拍自己的荷包,今天一大早王蔓云就给了他跟哥哥一人两块钱,告诉他们集市上看中什么就买什么。p> 周卫军无言以对。p> “小舅舅,你放心,我也会给你买礼物的。”朱英盛豪气得很。p> “我们有吗?”p> 周冬雪几个周家孩子对于礼物也期盼起来,他们其实也想去逛集市的。p> “有,统统都有,我跟哥哥商量了,家里所有人都有礼物。”朱英盛乐呵呵跟所有人保证。p> 惊呆了周家人。p> 都有礼物,好期待。p> 朱家一家在周家人热切的目光中上了吉普车,然后汽车发动,慢慢驶离,直到消失不见。p> 朱正毅他们来的是夫子庙。p> 宁城虽然也有大商场,供销点,但夫子庙每年过年前还是会开集市的,当然,能在集市上售卖货物的可不是老百姓。p> 这时期没有个体经济,只有国营。p> 所以所有摊位都是国营人员,买的东西跟供销社一样,都与民众的生活相关。

    瓜子,糖果,糖葫芦,春联,鞭炮,吃的,喝的,样样都齐全,甚至还看到了卖肉与卖生禽的。p> 朱英盛拉着朱英华认真挑选头花。p> 这种头花很简单,五颜六色,是纱布做的绢花,套进困扎好的头发里就能固定,也是小女孩最喜欢的礼物。p> 非常便宜,一角钱两朵。p> 兄弟俩算了算周家女孩,掏出钱来仔细挑选了几对,然后又去了卖鞭炮的摊位,男孩子,过年哪有不玩鞭炮的。p> 一挂鞭炮只有二十几颗,但非常大个。p> 点燃后声音非常响。p> 这就有点贵了,得五毛钱一挂,兄弟俩商量了一下,买两挂,这样每人也才能多玩点。p> 买完这些东西,兄弟就去给大人买礼物,东看看,西看看,他们最后花完了手里的四块巨款。p> 朱正毅跟王蔓云买的东西就多了。p> 他们不仅买了米、面,还有不少肉,两只大公鸡,两条大鲤鱼,这些东西中大部分是送回周家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带去张家的。p> 朱正毅之所以买这么多,是因为碰到了薛功。p> 这人是昨天切磋的主力,但跟朱正毅的关系是真不错,有了熟人,他直接让摊主把东西分好,大部分让薛功帮

    忙带回大院交给周家。p> 拎着其他剩余物品,他带着妻儿开车去张家。p> 两只大公鸡,张家一只都没有。p> 王蔓云主动跟朱英华说明为什么这样送礼,俗话说礼尚往来,只有礼尚往来的关系才能长久。p> 张家多年来只进不怎么出,他们家就算再有钱,也不能这样消耗。p> 钱留给自家人花不好吗!p> 朱英华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理论,好半天都没有回神。p> “今天这礼就算是试探,要是他们懂礼,也就明白今年的礼跟往年为什么不同,他们要是会做人,肯定会笑脸相迎,我们离开时,他们也会回礼,但要是把我们家当冤大头,那今后的礼就只能是表面功夫了。”p> 王蔓云不想朱英华被张家人挑拨,干脆提前把话说通透。p> 还举例道:“你看我们在周家,小盛外公一家是怎么对我们的,这样对比你可能听着不舒服,会认为周家家境比张家好,但事却不是这么论的,今年我给张家准备的年礼减少了不少,我要的是他们的态度,只要他们态度好,能回礼,今后我们家还按以前给张家送年礼。”p> 王蔓云知道这种事不是男人来教的,所以她教,她甚至不担心朱英华会生气又或者误会。p> 今时不同往日,朱英华成长了,他能看破张丹雪的面孔,也就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p> 朱英华果然没有生气,他不仅没有生气,甚至开始回忆,越回忆神情就越严肃。p> 事情果然如王蔓云说的那样,在他的记忆里,外公外婆家大部分都是从他们家带走礼物,很少还他们家礼。p> 就连他,好像也就小姨会送礼物给他,其他两个舅舅家好似从来都没有送过什么东西给他。p> 小姨以前的解释是家里条件不好,表哥表弟在家饭都吃不饱,他已经吃穿不愁,就不要计较舅舅家那点拿不出手的礼。p> “小华,送礼这种事,是有多大能耐就送什么样的礼,礼轻礼重都没什么关系,但俗话说礼轻情意重,哪怕就是回送我们一根针,也代表了对方心中有我们。”p> 王蔓云看出朱英华若有所思,接着指点。p> “妈,我懂你的意思了。”朱英华想明白了,只有先把自己家过好,在不损失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向外公外婆尽义务。p> “你那几个舅舅要是感恩,我们帮一把没什么关系,就怕不感恩,养出白眼狼。”王蔓云伸手摸了摸小少年的头,眼神幽深无比。p> 张家那种虚伪的人家,她相信他们今天的上门试探一定会露出原形。p> “爸,妈,你们放心,我懂了。”p> 朱英华懂了,甚至非常感谢王蔓云对自己的教导,这样教导在今后的人生中将受益无穷。p> 朱英盛看了看王蔓云,又看了看哥哥,他好似听懂了,又好似什么都没懂,忍不住扯了扯哥哥的衣服。p> “你还小,还过几年就懂了。”p> 朱英华没有给弟弟解释,这种话题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懂,说早了都是浪费口舌。p> 他算是明白父亲为什么没有早点让自己看清小姨的真面目了。p> 那时候他还小,对小姨又依赖,防备心重,不仅防备弟弟跟后妈,也怀疑爸爸会不会偏心,这样情况下,就算爸爸说什么,他可能都不会信。p> “都准备准备,我们快到了。”p> 朱正毅一直在开车,王蔓云跟大儿子的谈话结束,他也差不多把车开到了张家楼下。p> 张家在宁城条件还算不错。p> 老两口原来也是有工作的,只是年龄大了,退了休,但几个子女工作都还算是亮眼,不是在工厂里当骨干,就是在机关单位。p> 可以说比王蔓云原主家的背景还要好。p> 所以朱正毅的车就停在了机关大院,张家老两口跟大儿子住,他们大儿子是给领导开车的,福利待遇都不错,分的房子也算大。p> 四人手上都提着礼,可以说是满满当当。p> “正毅同志,又带家人来给你老丈人送年礼了!”p> 大院里不少人都认识朱正毅。p> 主要是朱正毅的身份实在是不一般,像张家那样的家庭能有这样的女婿太难得了,张家也会利用,早就宣扬得沸沸扬扬,大院众人在羡慕的同时也酸唧唧。p> 张家女儿去世后,众人还以为朱正毅跟张家关系淡了,但淡是淡了,人家朱家每年的年礼就没有少过张家一次。p> 这样的女婿是所有岳父母的心头爱。p> 每次看到朱正毅来送年礼,大院众人遇到那真是羡慕嫉妒恨。p> 只是让大家意外的事,这次不是朱正毅带朱英华这个张家外孙来送年礼,而是多了两人。p> 朱英盛跟朱正毅长得像,有人猜到是小儿子,王蔓云就没人认识了。p> 不过看一家人的亲昵,很容易就让人猜出王蔓云是朱正毅的第三任妻子。p> 带着新妻子来前岳父母家送年礼,这是让人羡慕。p> 张家,张大林的儿子放假了,今

    天不仅他跟妻儿在家,就连其他几个弟妹都在。p> “找个时间去给你们大姐上上坟。”张大林叮嘱子女。p> 众人诧异对视一眼,完全不知道老爹搞什么鬼。p> 就在此时,门被敲响,听到敲门声,离门最近的张家老大一个箭步就过去把门打开。p> 果然,门外是来送年礼的姐夫。p> 作者有话要说p> 过年期间王蔓云是不想去张家的,肯定要在年前把年礼送过去,腊月二十七正合适,原本就是各地赶大集买年货的日子。p> “明天再去买点东西。”p> 王蔓云他们来宁城没有带太多的东西,带的大部分都是给周家的,张家那边还需要添点礼才合适。p> 说这话的时候,她看了一眼不远处床上的朱英华。p> 朱英华是张家的外孙,就算是为了孩子,面上他们带的礼都不能过于寒酸。p> “嗯,你做主。”p> 朱正毅明白妻子的意思,家里这些事他从来不管,但他知道妻子一定都能妥善处理好。p> “张家人不少,以前都是我们家送礼,可没有收到过其他人家的回礼,这样,给几家男孩买点铅笔,给女孩买点头花,意思意思,图个吉利。”p> 王蔓云不打算像对待周家一样给张家各家都送礼。p> 她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张家,但他问过朱英盛,知道多年来张家只有张家老两口跟张丹雪会给朱家送礼,其他张人可从来没给过朱家任何礼。p> 也许是小盛妈当家,他们担心吃亏也就没送。p> 可这几家没送,朱正毅年年是每家都送了年礼的,今年她可不打算惯着这些光进不出的家伙。p> “都听你的。”p> 朱正毅看出妻子这是不打算再惯着张家那几家,他没有意见,如果小盛妈真是因为张家丢的性命,他不把这么多年这些家伙占的便宜回来就不错了。p> “那早点休息,明天去集市上买两只鸡,买点肉回周家,我们一家都在这过年,虽说带了礼,但礼是礼,肉我们也得出点。”p> 王蔓云手里还攒得有不少肉票,到了周家,也不吝啬。p> 反正不在周家过年他们自家也是要用肉票的。p> 真说起明周家是真把他们当一家人看。p> 周家上道,他们不能不上道。p> “好。”p> 朱正毅看着妻子笑了起来,他喜欢这样的妻子。p> 对对自己好的人大大方方,对算计自己的人小心眼,特别的可爱。p> “穿上衣服,别着凉了,也别把药膏沾到床上。”王蔓云此时已经给朱正毅揉完了药膏,交代一声就去楼下洗手。p> 朱正毅感受了一下身上的各种疼,无奈地龇了龇牙,然后起身把衣服穿好,又去给两个孩子检查了一下被子。p> 两个孩子早就睡得无比的安稳,躺在一张床上各自睡得很有特点。p> 朱英华的睡姿跟军姿一样笔挺,就连双手都规矩地放在肚子上,小儿子就不一样了,睡个觉恨不得扭成麻花,此时双手双脚都缠在哥哥身上。p> 大儿子的眉头是微微皱着的。p> 朱正毅猜测要不是太累懒得睁眼,估计大儿子会把小儿子的手脚都掀下去。p> 无奈摇了摇头,他没有管。p> 孩子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处理。p> 回到自己的床上,朱正毅不得不感叹周家的用心,一间房,两铺床,中间用厚厚的窗帘挡了起大人跟孩子都各自有着自己的隐私空间。p> 王蔓云回到房间时,朱正毅还没有躺下,他正在用热水壶滚床单。p> 天冷,不仅是空气冷,被子里也冷。p> 住别人家,他们不可能过于亲密,干脆就用热水壶底滚一滚床单,能让被子很快升温。p> “屋里烧了炉子,又关着门窗,不算冷,睡吧。”p> 王蔓云发现时间不早,不让朱正毅做这么麻烦的事。p> “嗯。”p> 朱正毅放下热水壶脱衣服。p> 这年代没有保暖衣裤,但也有属于时代特色的线衣线裤,线织的,贴身穿,外面再套上毛衣,很暖和。p> 王蔓云没有带睡衣来,穿着线衣就上了床。p> 周家很贴心,准备的被子宽大,两人挨着一起睡根本就不冷,何况朱正毅还温暖得像发热的太阳,王蔓云紧贴着男人,很快就闭上了眼睛。p> 一大早出门,坐了那么久的车,还折腾到现在,她确实累了。p> 累了很容易就睡着。p> 朱正毅挨着妻子,听着妻子细微的呼吸声,缓缓闭上眼睛,这是他第一次在周家睡觉,哪怕就是小盛妈在时,他也没有在周家过夜过。p> 今天因为王蔓云,他们一家终于留宿周家。p> 六十年代我国能生产的电视机非常少,除了供应专门的机关单位,也就只有领导级别的人物才有,周家还轮不上。p> 没有电视机,晚上人们的娱乐活动就少。p> 所以家家户户睡得也早。p> 十点多,很多人家都进入了梦乡,周家也不例外,只有同在宁城的张家没有,张家老两口躺在床上根本就睡不着。p> 两人因为年纪原因睡眠少,加上心里有事,那更是睡不着。p> “也不知道小华有没有看到我们寄的信?”p> 张大林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他怎么都没想到朱英华这个外孙才十二岁就成了军人,早知道外孙在宁城时他们就多跑跑朱家了。p> 史青竹根本就没有睡着,老伴的声音一响起,她就睁开了眼睛,叹息一声,“人算不如天算,真是倒霉。”p>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七了,朱家的年礼肯定也快到了,就是不知道今年会送什么。”张大林没法接老伴的话,说起了另外一件事。p> 史青竹脸一沉,神情不怎么好看,“今时不同往日,我担心朱家的年礼会大打折扣。”p> 他们跟王蔓云相处过,知道那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往年朱家给的年礼没什么差错,今年就不好说了,毕竟管家的人不一样。p> “你说都是当后妈的,都是朱正毅的妻子,这人不会真在年礼上做手脚吧?”张大林有点心急。p> 他们家可没有周家富足,在所有生活用品都是凭票据生活的年代,朱正毅每年送至关重要。p> “希望正毅没昏头,不然……”p> 史青竹无奈闭嘴,就算朱正毅昏了头又能如何,他们现在已经没了能控制朱家的牵绊。p> 接连两声叹息,床上的两人不在说话。p> 第二天,苏军区大院,当起床号的声音一响起,周家所有沉睡的人都瞬间睁开了眼睛,感受着身上的酸痛,别说是孩子们不想起,就连周二哥、四哥,这样的沉稳成年人都不想起。p> 一场切磋,除了筋疲力尽,还收获不少淤青。p> 淤青虽然揉了药,但经过一晚上,反而更加的青紫与酸痛,这样的滋味让他们都有了赖床的冲动。p> 但他们还要上班,还没有放假,只能无奈起床。p> 结果刚到楼下客厅,就看到了精神奕奕的朱正毅。p> “没事?”p> 二哥伸手拍了拍朱正毅的肩膀,用的力道还挺大,这是在为昨天晚上无辜的切磋找回场子,帮忙是帮忙,但他一样可以表达不满。p> “看着确实挺精神!”

    四哥也不满了,把手伸向朱正毅的后背,他记得昨天妹夫后背上是挨了几拳的,肯定淤青了。p> 朱正毅面对二舅哥的巴掌算是忍了,毕竟昨天因为他们父子三人确实把周家众人拖累惨了,让对方发泄一下也是应该。p> 结果四哥比二哥还狠。p> 知道自己哪有淤青就朝哪动手,这下就没有必要忍了。p> 朱正毅伸手轻松一个格挡,就挡下了四哥的偷袭,笑道:“四哥,再不洗漱,上班就要迟到了。”他反正算是放假了,真要动起手来,吃亏的不是他。p> “好你个朱正毅!”p> 四哥气得眉头都竖了起来。p> 然后周兴业的声音就在几人身后响起,“正毅,跟我去书房。”他快要退休了,今后家里怎么样,他想跟朱正毅这个女婿好好谈谈。p> 就家里人目前的发展看,朱正毅最有可能先进一步。p> 他们这样的家庭,当然是需要互相帮扶的。p> “好的,爸。”朱正毅端正神情跟岳父去了书房,他起来得早,早就洗漱完毕,这会跟老岳父会谈不算失礼。p> “走吧,赶紧洗漱,今天起晚了,一会上班迟到就难看了。”p> 二哥叫了弟弟一声,赶紧去洗漱。p> 四哥无奈跟随,有老父亲护着朱正毅,他也打不赢,还是赶紧就坡下驴,免得丢脸,不过对于朱正毅的战斗力,他却是有了新的认识。p> “二哥,你说正毅昨天那场景要是不是切磋,面对那么多人,能突围成功吗?”周老四有点好奇朱正毅真正的战斗力。p> 周老二一边洗脸一边回答:“如果是切磋,突围有点悬,但要是生死战,我只能说,跟着朱正毅,活下来的机会起码有七成。”p> 老四倒吸一口凉气,他对自家哥哥还是很相信的。p> 王蔓云跟两个孩子起床下楼时,家里需要上班的都去上班了,就只剩下老太太跟养伤的周卫军,还有几个周家孩子在院子里玩耍。p> 孩子们放假了,平时不是在家里玩,就是出门玩。p> “小五,你们怎么起那么早,不多睡一会?”老太太坐在沙发上看书,身旁是明亮的大窗户,光线非常好。p> “今天腊月二十七,赶大集,我们打算去夫子庙逛逛,给小华外公外婆家送年礼。”王蔓云笑着跟老太太把今天自家的安排说清楚。p> “送年礼那确实是得早点去。”p> 老太太理解了王蔓云一家为什么都起那么早。p> “外婆,你看见我爸了吗?”朱英盛起床就没有看到朱正毅,很是好奇对方去了哪。p> “正毅啊,我让他在家休息,他非说要去外面帮战士们铲雪,搞得我都以为

    他昨天没有跟人打架过。”老太太惊异不已。p> 早上自家两个儿子的惨样她都看在眼里,听警卫员说昨天跟小女婿切磋的人更多,她还以为小女婿今天爬不起床,没想到不仅一大早就起床了,还能有力气去帮战士们除雪。p> “我爸真厉害。”p> 朱英盛揉了揉肚子上的淤青,拉着朱英华赶紧去洗漱,他要去看他爸除雪。p> “俩孩子的伤严重不严重?”p> 老太太关切地问王蔓云,她刚刚可是看到外孙揉肚子了。p> “看着严重,其实不怎么严重,揉了药,过两天就散瘀了。”王蔓云说完这话,又对老太太说道:“伯母,我们今天午饭跟晚饭都不在家吃,您让警卫员不用做我们的饭。”p> 他们今天去张家送年礼,肯定是要留下吃饭的。p> “好。”p> 老太太点头,让王蔓云去洗漱。p> “我其实有点想去张家。”周卫军还是最开始的时候跟王蔓云打过招呼,然后就一直没说话,此时见客厅里只有他跟母亲,才小声说了一句。p> 老太太也不看书了,疑惑地看着儿子。p> 周/张两家别看跟朱正毅都有关系,但两家关系实在是不好,特别是张丹雪跟小儿子轮番在朱家闹腾时,周/张两家早就成了敌对关系。p> “你是想陪小盛,还是有什么想法?”p> 老太太搞不懂。p> “不知道,就是想去看看。”周卫军自己也说不清楚原因。p> “你可别为难你姐夫了。”老太太瞪了儿子一眼,不再搭理。p> 然后她也没能看多久的书,几个孙辈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就都进屋来了,担心孩子们冻着,老太太赶紧把孙辈们都叫到炉子边烤火。p> 这样一来,可就热闹了,她也就没法静心看书。p> 周家的早餐是警卫员做的,做得简单,鸡蛋番茄面,不管是四个朱家人,还是周家人,都吃得开心无比。p> 吃饱喝足,朱正毅他们准备出门了。p> 周卫军欲言又止地看着王蔓云。p> 王蔓云诧异,她能看出周卫军这个样子是想跟他们出门,但他们要去张家,张家情况她跟朱正毅都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可能带周卫军去。p> 要是打草惊蛇就不好办了。p> “正毅,集市早就开了,你们快去看看,可别错过了好东西。”老太太实在是没眼看小儿子,只能从朱正毅这边掐断儿子的念想。p> “嗯,妈,我们走了,晚上可能会回来的晚些。”p> 朱正毅跟老太太交代情况。p> “我让警卫员给你们留门。”老太太乐呵呵看着朱家一家四口。p> “外婆,我给你买头花戴。”p> 朱英盛出门前抱了抱老太太,许下承诺。p> 顿时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她都这年纪了,还有人惦记着给她买头花,真是太幸福了。p> “张嘴就来,你有钱吗?”p> 周卫军不满地揪了揪小外甥的脸颊。p> “有。”p> 朱英盛很有底气地拍了拍自己的荷包,今天一大早王蔓云就给了他跟哥哥一人两块钱,告诉他们集市上看中什么就买什么。p> 周卫军无言以对。p> “小舅舅,你放心,我也会给你买礼物的。”朱英盛豪气得很。p> “我们有吗?”p> 周冬雪几个周家孩子对于礼物也期盼起来,他们其实也想去逛集市的。p> “有,统统都有,我跟哥哥商量了,家里所有人都有礼物。”朱英盛乐呵呵跟所有人保证。p> 惊呆了周家人。p> 都有礼物,好期待。p> 朱家一家在周家人热切的目光中上了吉普车,然后汽车发动,慢慢驶离,直到消失不见。p> 朱正毅他们来的是夫子庙。p> 宁城虽然也有大商场,供销点,但夫子庙每年过年前还是会开集市的,当然,能在集市上售卖货物的可不是老百姓。p> 这时期没有个体经济,只有国营。p> 所以所有摊位都是国营人员,买的东西跟供销社一样,都与民众的生活相关。p> 瓜子,糖果,糖葫芦,春联,鞭炮,吃的,喝的,样样都齐全,甚至还看到了卖肉与卖生禽的。p> 朱英盛拉着朱英华认真挑选头花。p> 这种头花很简单,五颜六色,是纱布做的绢花,套进困扎好的头发里就能固定,也是小女孩最喜欢的礼物。p> 非常便宜,一角钱两朵。p> 兄弟俩算了算周家女孩,掏出钱来仔细挑选了几对,然后又去了卖鞭炮的摊位,男孩子,过年哪有不玩鞭炮的。p> 一挂鞭炮只有二十几颗,但非常大个。p> 点燃后声音非常响。p> 这就有点贵了,得五毛钱一挂,兄弟俩商量了一下,买两挂,这样每人也才能多玩点。p> 买完这些东西,兄弟就去给大人买礼物,东看看,西看看,他们最后花完了手里的四块巨款。p> 朱正毅跟王蔓云买的东西就多了。p> 他们不仅买了米、面,还有不少肉,两只大公鸡,两条大鲤鱼,这些东西中大部分是送回周家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带去张家的。p> 朱正毅之所以买这么多,是因为碰到了薛功。p> 这人是昨天切磋的主力,但跟朱正毅的关系是真不错,有了熟人,他直接让摊主把东西分好,大部分让薛功帮忙带回大院交给周家。p> 拎着其他剩余物品,他带着妻儿开车去张家。p> 两只大公鸡,张家一只都没有。p> 王蔓云主动跟朱英华说明为什么这样送礼,俗话说礼尚往来,只有礼尚往来的关系才能长久。p> 张家多年来只进不怎么出,他们家就算再有钱,也不能这样消耗。p> 钱留给自家人花不好吗!p> 朱英华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理论,好半天都没有回神。p> “今天这礼就算是试探,要是他们懂礼,也就明白今年的礼跟往年为什么不同,他们要是会做人,肯定会笑脸相迎,我们离开时,他们也会回礼,但要是把我们家当冤大头,那今后的礼就只能是表面功夫了。”p> 王蔓云不想朱英华被张家人挑拨,干脆提前把话说通透。p> 还举例道:“你看我们在周家,小盛外公一家是怎么对我们的,这样对比你可能听着不舒服,会认为周家家境比张家好,但事却不是这么论的,今年我给张家准备的年礼减少了不少,我要的是他们的态度,只要他们态度好,能回礼,今后我们家还按以前给张家送年礼。”p> 王蔓云知道这种事不是男人来教的,所以她教,她甚至不担心朱英华会生气又或者误会。p> 今时不同往日,朱英华成长了,他能看破张丹雪的面孔,也就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p> 朱英华果然没有生气,他不仅没有生气,甚至开始回忆,越回忆神情就越严肃。p> 事情果然如王蔓云说的那样,在他的记忆里,外公外婆家大部分都是从他们家带走礼物,很少还他们家礼。p> 就连他,好像也就小姨会送礼物给他,其他两个舅舅家好似从来都没有送过什么东西给他。p> 小姨以前的解释是家里条件不好,表哥表弟在家饭都吃不饱,他已经吃穿不愁,就不要计较舅舅家那点拿不出手的礼。p> “小华,送礼这种事,是有多大能耐就送什么样的礼,礼轻礼重都没什么关系,但俗话说礼轻情意重,哪怕就是回送我们一根针,也代表了对方心中有我们。”p> 王蔓云看出朱英华若有所思,接着指点。p> “妈,我懂你的意思了。”朱英华想明白了,只有先把自己家过好,在不损失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向外公外婆尽义务。p> “你那几个舅舅要是感恩,我们帮一把没什么关系,就怕不感恩,养出白眼狼。”王蔓云伸手摸了摸小少年的头,眼神幽深无比。p> 张家那种虚伪的人家,她相信他们今天的上门试探一定会露出原形。p> “爸,妈,你们放心,我懂了。”p> 朱英华懂了,甚至非常感谢王蔓云对自己的教导,这样教导在今后的人生中将受益无穷。p> 朱英盛看了看王蔓云,又看了看哥哥,他好似听懂了,又好似什么都没懂,忍不住扯了扯哥哥的衣服。p> “你还小,还过几年就懂了。”p> 朱英华没有给弟弟解释,这种话题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懂,说早了都是浪费口舌。p> 他算是明白父亲为什么没有早点让自己看清小姨的真面目了。p> 那时候他还小,对小姨又依赖,防备心重,不仅防备弟弟跟后妈,也怀疑爸爸会不会偏心,这样情况下,就算爸爸说什么,他可能都不会信。p> “都准备准备,我们快到了。”p> 朱正毅一直在开车,王蔓云跟大儿子的谈话结束,他也差不多把车开到了张家楼下。p> 张家在宁城条件还算不错。p> 老两口原来也是有工作的,只是年龄大了,退了休,但几个子女工作都还算是亮眼,不是在工厂里当骨干,就是在机关单位。p> 可以说比王蔓云原主家的背景还要好。p> 所以朱正毅的车就停在了机关大院,张家老两口跟大儿子住,他们大儿子是给领导开车的,福利待遇都不错,分的房子也算大。p> 四人手上都提着礼,可以说是满满当当。p> “正毅同志,又带家人来给你老丈人送年礼了!”p> 大院里不少人都认识朱正毅。p> 主要是朱正毅的身份实在是不一般,像张家那样的家庭能有这样的女婿太难得了,张家也会利用,早就宣扬得沸沸扬扬,大院众人在羡慕的同时也酸唧唧。p> 张家女儿去世后,众人还以为朱正毅跟张家关系淡了,但淡是淡了,人家朱家每年的年礼就没有少过张家一次。p> 这样的女婿是所有岳父母的心头爱。p> 每次看到朱正毅来送年礼,大院众人遇到那真是羡慕嫉妒恨。p> 只是

    让大家意外的事,这次不是朱正毅带朱英华这个张家外孙来送年礼,而是多了两人。p> 朱英盛跟朱正毅长得像,有人猜到是小儿子,王蔓云就没人认识了。p> 不过看一家人的亲昵,很容易就让人猜出王蔓云是朱正毅的第三任妻子。p> 带着新妻子来前岳父母家送年礼,这是让人羡慕。p> 张家,张大林的儿子放假了,今天不仅他跟妻儿在家,就连其他几个弟妹都在。p> “找个时间去给你们大姐上上坟。”张大林叮嘱子女。p> 众人诧异对视一眼,完全不知道老爹搞什么鬼。p> 就在此时,门被敲响,听到敲门声,离门最近的张家老大一个箭步就过去把门打开。p> 果然,门外是来送年礼的姐夫。p> 作者有话要说br/>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