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 第一百九十二章:京师十可笑!神秘的顾曲散人!

第一百九十二章:京师十可笑!神秘的顾曲散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万历二十四年,五月初四日。

    事实证明,想要抓到‘激起民变’的幕后黑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两个多月过去了,万历皇帝不仅没有抓到激起民变的幕后黑手,甚至因开矿而激起的民变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民变虽说只是小打小闹,随便派些官兵前去镇压就行了,然而它的性质仍是等同于造反。

    大明朝因为皇帝陛下坚持要开矿敛财,而接连有人造反,这下就算皇帝不急,大臣们肯定也得急。

    于是乎,铺天盖地的弹劾奏疏,又一次砸向了万历皇帝,同时也是砸向了内阁。

    ……

    慈庆宫。

    “张兄,你听说了吗?浙江也起民变了!沈元辅跟其他两个阁老,都被皇上叫去西苑臭骂了一顿呢!”

    此时正是用午膳的时候,杨春元似乎对这光禄寺的饭食并无胃口,心思全都用在跟张重辉说话一事上了。

    “噢?浙江也民变了?”张重辉全然不知此事一般,好奇问道:

    “我听闻沈元辅是浙江人,这下,皇上不是得骂死他了?”

    “是啊是啊!”杨春元使劲点了点头,打量了一圈四周,见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对张重辉低声道:

    “我听说,皇上不仅臭骂了沈元辅一顿,圣人还直言下令,若是民间还有民变激起,就让沈元辅滚出内阁呢!”

    “哇,这么严重啊。”张重辉似乎很是吃惊,下一刻却是突然问道:

    “你怎么知道这些事的?谁告诉你的?又是谁让你来告诉我的?”

    被这么突然连问了三个问题,杨春元显然愣住了,他先是干笑两声,才回道:

    “哈哈……张兄,你问的都什么啊……这些事情,我当然是……在家中……听我父亲讲起才知道的啊。”

    “这样啊。”张重辉似乎真信了一般,也没再追问下去了,转而看着对方碗里的吃食,道:

    “赶紧吃吧,都快凉了。”

    杨春元这才想起来自己还在吃饭,忙是心不在焉的夹了一筷子鱼肉塞进嘴里。

    只是嚼没两下,他就皱起了眉,止不住抱怨道:

    “光禄寺做的都什么玩意儿,一天比一天难吃,这鱼都白死了!”

    杨春元说罢,筷子一拍,不吃了。

    相比于杨春元对光禄寺饭食的嫌弃,张重辉只是笑了笑,一时兴起间,念道:

    “光禄寺的茶汤,太医院的药方。神乐观的祈禳,武库司的刀枪。

    管缮司的作场,养济院的衣粮。教坊司的婆娘,都察院的宪纲。

    国子监的学堂,翰林院的文章。”

    听到这段顺口溜的杨春元满脸都是吃惊与好奇,忙是惊问道:“张兄,你还会作打油诗?”

    “这不是我作的。”张重辉摇头,并奇怪问道:“你难道没听过这个‘京师十可笑’的民谣?”

    “啊?京师十可笑?”这回轮到杨春元摇头了,道:

    “没听过啊,不过作的可真好,别的不说,就光禄寺的茶汤,教坊司的婆娘,这俩实在是一言难尽!

    话说这打油诗还好不是你作的,不然被人捅出去,说不定还会有牢狱之灾呢。

    我记得早年间,你都蹲过好几次牢了吧?可别再进去了。”

    张重辉先是愣了一下,很快却也不奇怪了,他虽然没有再接这个话题,却是越发察觉出了杨春元的不对劲之处。

    转头望见外头三两成群,东张西望的翰林学士,以及其他伴读们,张重辉转而好奇问道:

    “仁甫,他们探头探脑的,都在看什么呢?”

    这两个多月下来,张重辉虽然没能瞧见被郭正域紧紧护在‘母鸡窝里’的太子朱常洛,却是摸清了东宫的大致情况。

    他发现,这些人几乎每天用完午膳后,都会在慈庆宫四处溜达。

    看起来像是在饭后消食,可他们的眼神明显就是在找什么,或者说是在等什么。

    “还能看什么啊,看娘们儿呗。”杨春元一如既往地从袖子里掏出来一枚小铜镜,一边换着角度照镜子,一边回道:

    “你别看这些老家伙们平时冠冕堂皇,大道理一套又一套,瞅见貌美的女人,一个个还不是跟发了春的猴子一样到处乱窜。”

    “啊?”张重辉纳闷道:“什么女人?”

    “差点忘了,你来第一日就被屏风给挡住了,没瞧见过那妖精也正常。”杨春元放下镜子,低声道:

    “太子身边有个姓王的小宫女,长得跟妖精一样勾人,她整日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低眉耷拉眼的,好像天天都有人欺负她似的。

    用我娘的话来说,这就是狐媚子勾引男人的手段,可男人就喜欢狐媚子,我爹喜欢,我也喜欢,你应该也喜欢,咱们的这些同窗,和先生们也喜欢。”

    张重辉的眉头都蹙紧了,问道:“所以他们在那探头探脑,就为了看太子身边的小宫女?”

    “对啊。”杨春元点头笑道:“你也别觉得荒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美人嘛,不寒碜!”

    然而,张重辉却是更加怪异了,又问道:“难道太子不知道这事?”

    自己的女人被人这样看,不膈应?

    杨春元一副‘你不懂’的表情,道:“这就是你不懂了,太子他呀,不近女色,对这些事,他都毫不在意的!”

    “哈哈。”张重辉笑了,调侃道:“哪有男人不近女色,难不成太子好男色?”

    本来只是随口一句调侃而已,可杨春元听到后,脸上的表情却是无端怪异了起来。

    只见杨春元一副很是为难的模样,纠结了半晌后,十分无奈且羞愧地低声说道:

    “张兄……实不相瞒……我觉得太子他应该……看上我了……”

    张重辉:“……”

    “张兄,你别不信,这是真的!”杨春元叹气道:

    “你不知道,我刚来东宫当伴读那会儿,太子殿下特别喜欢跟我说话,还热情邀请我一同用膳。

    起初,我还以为他是将我当成未来姐夫看待,所以才这般热情。

    可久而久之我发现,太子他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就是那种说不上来的奇怪,就……我不懂怎么说。

    反正后来,可能太子他也觉得跟我是没有可能的,毕竟我是他未来的姐夫,所以,他开始逐渐疏离我,甚至远远看到我就跑了。”

    杨春元越说越叹气,说完后又举起镜子继续照了起来,看那神色颇有一种望镜自怜,恨自己是红颜祸水的既视感。

    “额……”张重辉更无语了:“有没有可能,太子他是因为……算了。”

    算了,还是不说了。

    张重辉这番欲言又止,让正在照镜子的杨春元起了好奇,并疑问道:“什么算了?”

    “没什么。”张重辉转开话题问道:“话说你怎么不跟他们一样,去看那什么美人?”

    张重辉发现,他来东宫都已经两个多月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杨春元似乎不是在照镜子,就是在写话本,要么就是跟在他身边唠唠叨叨。

    “美人有什么好看的。”杨春元一脸不在意地说道道:“有那闲功夫去看别人,我还不如多照照镜子呢。”

    张重辉彻底无语了。

    “话说张兄。”杨春元像是‘才’想起了什么,突然激动问道:

    “我记得你说过,你的生辰是五月初,今儿是五月初四,你生辰是不是快到了?还是已经过了?”

    “我不过生辰。”张重辉只这样说道。

    “这怎么能行?”杨春元十分主动地‘做主’道:

    “这样,就明晚吧!我去莳花馆包个场给你庆贺生辰!顺带给你介绍介绍,我常同你提起的那位‘顾曲散人’吧!”

    “明晚?”张重辉看着杨春元,眉头微微一挑,意味深长道:

    “仁甫,你还真是料事如神啊,连我生辰具体在哪一天都能猜得那么准。”

    “哈哈哈……原来我随便一猜就这么准啊……”杨春元笑得有些不太自然,又是忙转移话题道:

    “对了!这位‘顾曲散人’可是个妙人,年纪轻轻便已高中秀才,只可惜……迟迟未能中举。

    对了,听闻他近来广集民间歌谣故事,似乎是准备组织诗社,还准备刊印出书呢!”

    “这样嘛?那他可真是个妙人啊。”张重辉转开目光不再去看杨春元,因为对方已经被他盯得紧张到都在流汗了。

    眼看杨春元的‘演技’拙劣到还不如六岁小孩儿,张重辉倒也不拆穿对方,反倒是一口答应道:

    “好啊,那就劳烦仁甫你破费包场,为我庆贺生辰了。”

    “不不不!不算破费!我又不像你一样穷酸,我有的是钱!”杨春元松口气的同时,还不忘再三叮嘱道:

    “你明晚可一定得来啊!千万不能爽约!不然……”

    “我知道。”张重辉特别贴心地替杨春元找说辞道:“不然顾曲散人会生气的。”

    “对对!你说的对!顾曲散人会生气的!”杨春元急忙顺着梯子往下爬,还夸大其词道:

    “你也知道,他们这些写话本的人心眼不大,一生气,他说不准就把你给写进话本里头去了!

    你还记得严世蕃吧?西门庆的原型就是他!小心你被写成下一个西门庆!”

    “放心吧仁甫,明晚我一定到。”

    “那就好……对了张兄,你最好一个人来,因为那莳花馆它……不太正经,你懂得。”

    “我懂,我去过。”

    “啊?你去过莳花馆?不是……你一个上门赘婿还敢去逛青楼?”

    “不不不,我不是去逛,我是去找人的。”

    “找谁?难不成去找你老丈人?”

    “错了,我那时找的,是咱们现如今的内阁首辅,沈元辅啊。”

    “什么?你还认识沈元辅?”

    “你不知道我认识他?”

    “我不知道啊。”

    “那看来,你的那位‘顾曲散人’告诉你的不够多啊。”

    “张兄,你在说什么啊,我听不太懂。”

    “听不懂才是好事,话说‘顾曲散人’叫什么名字来着?”

    “他姓冯,名梦龙,字犹龙,至于他的别号就有点多了,花里胡哨的我实在是记不住那么多,只听他常自号龙子犹。”

    “这样啊。”

    张重辉没有再继续套话了,他不知道杨春元说的那个‘顾曲散人’究竟是谁,他只知道有人想在明晚见他。

    而且保不准,这还会是一个熟人呢!

    ……

    乾清宫。

    也不知道是皇帝陛下发了大火的原因,还是因为其他。

    总之,原本修缮进度缓慢的乾清宫,总算是修好了。

    收拾完以后,万历皇帝忙是搬出了‘夜夜挨骂’的西苑,回到了他住习惯了的‘安全屋’乾清宫中。

    “陈矩,今儿是什么日子来着?”朱翊钧一边打量着崭新的宫殿,笑容满意的同时,莫名问起了这么个问题。

    他总觉得这两天好像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更还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没办。

    陈矩想了想,回道:“回皇爷,今儿是五月初四,是仁祖皇帝的生辰。”

    倒也不是陈矩的记性好,主要是今天是五月初四。

    而仁祖皇帝,也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爹,原名叫朱五四,饶是随便想想,也能猜到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原来是仁祖的生辰啊……”朱翊钧喃喃道:

    “怪不得我总记得这两日有什么事情没办,原来是忘了去太庙上香啊……”

    ……

    万历二十四年,五月初五日。

    慈庆宫。

    又是极为无聊的一日,一层又一层的厚重屏风死死隔绝了太子朱常洛与伴读们的视线,也隔绝了翰林讲师们与伴读们的视线。

    伴读几乎都是勋贵子弟,只要别乱生事,家里的资产他们几辈子都花不完。

    依旧是令人打瞌睡的一个上午,年仅十几岁就有着万贯家财得以继承的少年勋贵们,似乎并没有多大的上进心,纷纷各玩各的。

    毕竟他们一出生,就站在了普通人攀爬一辈子都到达不到的终点,哪怕他们的讲师都是万里挑一的翰林学士,可这又如何。

    “你读那么多书又如何?还不如投胎投好些!”

    看着杨春元写的话本上,‘所谓’主角对‘所谓’反派说的这一句话,张重辉有些想笑。

    他总算是知道,杨春元为什么总是在抱怨自己写的话本,明明拳打《三国》,脚踢《水浒》,却就是没人看了。

    抛去别的不谈,谁爱看这种大实话?

    ……

    时间一晃,一天又这么无趣的过去了。

    杨春元生怕张重辉今晚放他鸽子一般,竟连赵府都不让张重辉回了,才刚一罢校,就要将人给连拉带拽到莳花馆去。

    “仁甫,天色还早,你这么急着去作甚?”

    “张兄,实不相瞒,我太饿了,想早些去莳花馆填饱肚子。”

    “去青楼填饱肚子?”

    “咳咳……此肚非彼肚,都是男人,你懂的!”

    “你不怕皇上和公主知道了怪罪你?”

    “差点忘了告诉你,听说皇上已经在重新挑选驸马了,也就是说,我自由了!我不用娶跋扈的公主!也不用喝公主的洗脚水了!”

    “听说?你听谁说的?又是听你爹说的?”

    “嗯……对!听我爹说的!”

    “哈,你爹一个南城兵马司副指挥,知道的事情还挺多的啊。”

    “咳咳,不要在意这些了!咱们还是快些去莳花馆吧,别让顾曲散人等急了!”

    眼看杨春元急得面红耳赤,张重辉倒是更加好奇,今夜想要见他的那个‘真正’的‘顾曲散人’,究竟是谁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