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到汉武朝,霍去病叫我太姥姥 > 不愉快的初次见面

不愉快的初次见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只见一个青衣男子,忽忽骤至众人面前。他不看旁人,先朝齐妪行过大礼。

    齐妪喜得连声说道:“青儿,你果然来了!”

    一语未了,老妇人已是声音哽咽,眼泛泪光。

    郭解打量此人,见他年约二十七八岁,相貌俊朗,皎然如玉。身形修长,举止从容。

    虽是个美男子,但其眉目之间,不怒自威,令人不敢轻视。

    郭解心道:“听他方才声息,人在山下,歌声却好似就在耳边。他步履奇快,这身本领,还在那少年之上……”

    他见这齐妪的徒儿徒孙不仅人才出众,身手更是了得,知道对方得了强助,心下更是警惕万分。

    青向齐妪磕过头,这才站起。

    “师姆,您老人家可好?徒儿一直不曾来拜会,心中甚是挂念。”

    “我知你事多,况且你每年都派人来向我问候,我这老婆子已经很是知足了!”

    说着,齐妪又看向少年。“你这孩儿更是孝顺,先找到此处,特意相助。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侠义,比我高明得多。青儿,你果然教得极好!”

    齐妪未等说完,已是呵呵直笑。

    青忙道:“师姆,他那点子微末本事,怎敢与师姆相提并论。您千万别夸他!”

    少年一听,嘴角微撇。徐止瘁心想:“就这么点哪够啊?骂死你这个不省事的儿子才对!给我狠狠地骂!”

    青话音刚落,便听得郭解冷冷说道:“诸位师徒相会,自然可喜可贺。只不知,如今要轮到哪位上前来,好让郭某领教贵派的本事?”

    青回身面向郭解,他拱手为礼,行了一揖。

    “听闻河内大侠郭公威名已久。小子无礼,还请郭公见谅。”

    “不必啰嗦。亮兵器吧!”

    青却摇了摇头,只道:“郭公,某今夜到此,一来是为了探望师姆,二则是盼两位之间化干戈为玉帛,绝无半点与公争持之意。”

    郭解听他语气诚恳,态度谦和,不由得想起此人方才所唱的那支歌谣来。

    原来青上山途中,听得上头动静,已知少年落败,因此口吟一歌,以作提醒。

    齐妪是匈奴人,汉学所知甚少。而徐止瘁又是个穿越者,这古文上头也是不甚了了,她二人并不知道,这首歌谣名为《攻狄谣》。

    郭解却明白,这首攻狄谣所说的,乃是战国时齐国名将田单攻狄城,三月不克,齐国小孩所唱童谣。

    这首歌,正是讽刺田单轻视狄城,自己不能身先士卒,因傲慢而错失战机,以致久攻不下。

    郭解心中一动,想道:“他听得儿子落败,提醒其不可傲慢轻敌。遇事先从自身上找毛病,以作改正,却不怪罪于旁人。这份心胸,倒颇为宽大……”

    郭解目光斜瞥,见少年低头不语,显是在反思自己,心下更是笃定。

    更兼他打量来者,见此人手无寸铁,未带兵器,这才又信了一分。

    郭解虽如此想,面上却不曾露出分毫。他淡淡道:

    “你既已到此,郭某领教阁下高招便是。你若无兵刃,且请取来。我在此恭候便是。”

    青见对方不依不饶,仍是要相斗,正沉吟间,却见少年快步上前,横剑在手,双手奉上,说道:

    “您先取我这剑!”

    青瞪他一眼。“你且下去,我回头再跟你算帐!”

    少年被他一喝,满脸不情愿,只得暂且退至一旁。

    青随手折下一根树枝,将上头的斜枝树叶一一撇去,俨然如一根棍棒模样。

    “请!”

    郭解见他只以树枝为兵器,仍是退让之意,不免微微冷笑道:

    “何必如此。郭某虽无甚真本事,但今夜践约,便是抱着必死之念。哪怕令师徒三人齐上,又有何不可!”

    青听了,转头看向少年。“子愈,郭公与我比试,乃是我二人之事。你不可插手!往后更不可再生事端!”

    子愈被他这样一吩咐,微一迟疑,还是躬身答应。

    齐妪叹气点头,心想:“这孩儿还是老样子,做事光明磊落。这回赌约若是我输了,怎能连累他们父子二人!”

    齐妪暗暗拿定主意,若是郭解非要追究到底,自己必要拼尽全力一击,好让他们得以逃脱。

    因此她并不作声,反而定下心来,在旁观战。

    郭解听得青这番言语,却不发话。他手中长剑轻轻一抖,夜色中但见白光点点,好似银蝶飞舞绕体,将青全身笼罩在剑招之中。

    徐止瘁定睛细看,见青手中木棍左一戳、右一截,招式涩滞,毫无章法。几招过后,他闪避十分缓慢,显然已剩勉力招架,无还手之力。

    徐止瘁见过方才子愈的剑招,端的是迅雷烈风,威猛无匹,变幻出人意表之外,却于最不经意处一招便置对手于死地。

    然而如今看他这位师父的招式,却是质朴迟钝,毫无惊人之处。

    徐止瘁又是意外,又是担忧,心想:“再这么下去,他老爸非死在郭解剑下不可!”

    她再看时,只见郭解手中长剑越发急速,猛刺对手。同时他身形灵动,左腾右闪,好似一头大鸟在半空中盘旋,竟使人看不清他的身影。

    青脚步移动十分缓慢,手中木棍与对方长剑相架,但听得“嗤”“嗤”几声,木屑纷飞,那根树枝又被削去数寸,已变作一根短棒。

    郭解高声怒喝,长剑连挥,剑招如瀑,一泻千里。青依旧是以短棒不急不慢相抗,看着越发笨拙凝重。

    她瞧了许久,却见郭解攻得极之凌厉,但剑尖所指,始终距离青的身上要害总有些许偏差。

    再看郭解,虽看不清其神色,但听他呼喝,声音中既是惊讶又是愤怒,分明是占不到半点便宜。

    徐止瘁很是不解,又想:“郭解眼见就要赢了,怎么就是赢不了?难道他是故意放过对方的?看着又不像……可是那人的武功瞧着实在不怎么样,别说要赢郭解了,连他儿子都比他高明太多!”

    徐止瘁哪里知道,青所用的招式身法,看似笨重迟缓,实则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已是天下武功最高境界。

    他一击一拍,无不蕴含浑厚之力。虽是平平无奇,却胜在一个稳字,因此以慢打快,竟将郭解制得难以施展自身所长。

    郭解越打越是焦急,心道:“他这打法看似呆板,却是没有半点破绽。而且他这剑气之盛,犹在我之上……若我以之前取胜的招数与他硬拼,必会落败!”

    他这一急,手中剑招接连而至,招招直指对方要害。

    青手中短棍照样是斜刺横劈,所落的每一下,恰恰是对手攻来之处。

    郭解此时已知他了得,因而手中虽有长剑,竟不敢再与其相碰。

    如此一来,二人间胜负之势渐逆。虽然青依旧是身法迟滞,郭解仍是不住急攻,却是一个气定神闲,一个心急如焚。

    二人虽情势各异,但一时之间,胜负未分。

    齐妪只看得片刻,便暗暗欢喜。她已知此回徒儿要胜郭解不难,只是他宅心仁厚,并未痛下杀手,反而留有余地,亦是以招式向对手表露自己不愿与人为敌之意。

    子愈更是看得入神。他一身本领,悉数得这位师父真传。

    更兼他聪明绝顶,悟性奇高,因此年纪虽小,已跻身于天下一流高手之列。

    但如今亲眼见二人交手,方知师父那些古朴无锋的招数,实则虚怀若谷、无欲则刚。

    任对手剑招身法如何凶狠迅捷,刚猛无敌,到了他面前,都得俯首称臣,无用武之地。

    他心中正感叹之际,无意中朝旁一瞥,见树后红影一闪,似有异物。

    子愈即时警醒,手握剑柄,提防有外敌突袭。

    徐止瘁见他们还没分胜负,忽然听见一旁山石上的包袱处传来轻微声响。

    她一下子明白过来,立刻转身。只见那只狐狸不知何时已经窜到石头上,将包袱结咬开,轻轻叼出里面一块烤鸡胗,便要开溜。

    没等徐止瘁使出狮吼功,她眼前白光一闪,长剑如骏马急驰,已刺向那狐狸脑袋。

    狐狸撒开四蹄,急忙跃下大石,头也不回地狂奔而去,眨眼间便没了踪影。

    她一转头,见子愈不再追击,负剑在后,正在向她冷冷逼视。

    “夜半出没,鬼鬼祟祟。这狐狸是你养的?怪道你一身妖气,莫非也是山鬼精怪之流?!”

    徐止瘁听他这话,差点没笑喷。

    她想了想,面无表情说道:“像我这样的美人,怎会是妖物?至少也是个西王母身边的仙子下凡托生的。你这凡夫俗子,见了本仙,还不快快下跪!”

    子愈一愣,歪头注目于她。

    原来他自小俊美聪颖,养尊处优,极得长辈疼爱。身边诸人,谁都不敢向他嘲讽调侃,更不敢口出恶言。

    因此他如今乍然间听得这般言语,又见对方一本正经,便不知如何回答。

    但子愈到底聪明,转念之间,已知此女是借口头之语占自己便宜。

    他长眉倒竖,喝道:“就凭你这滑头也敢称仙子?!我看你跟随郭解,必定不是好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