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何忍藏锋 > 旧账

旧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衡卿莫名其妙地转过头来看着他们两个,南见凝指指药盒:“氯雷他定啊,大哥,你这么紧张做什么,我还以为我犯法了呢。”她强自镇定地把药片咽下去,突然想到幸好她把别的药藏在了书房里。

    曾澈盯着那药盒看了几秒钟,又似不在意地问她:“丛主任说的,你没问题?”

    南见凝咽了一口口水:“没有,只是有一点抑郁情绪而已,加强锻炼就好,不至于服药。真到了那种程度的话,我会告诉你……你们的。”这回把衡卿给带上了。

    曾澈扒拉着一堆小白瓶,又絮叨两句:“你维生素快吃完了,要么停一阵子也行,你不总担心维生素中毒么。”

    南见凝低头嗯了一声,却听见衡卿在那儿嘀咕:“你们要吃就吃点好维生素,药店的人都说那些两块钱的小瓶瓶维生素只能喂狗,人不能吃。”

    曾澈和南见凝齐齐看过去,脸上露出一丝鄙夷的神色来。

    “二哥,你看我像条狗吗?”

    “卖药的可真敢说,国药准字的只能给狗吃?人家是不是还给你推荐那种几百块的名牌维生素?”

    “瞧见咱门口的叉腰柜子了吗?只要我想交智商税的时候,看一眼它,脑子就会清醒几分。”

    衡卿下意识地看向那个跟家里格格不入的叉腰柜子,仿佛看到了一张嘲弄的脸。

    “这个柜子就是我交过的智商税,希望你以后少让它笑话你几回。”

    衡卿:“……”好好的干嘛刺儿我!

    然而这周的最后一天过得并不顺利,因为临时开了一场高管会议,而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弹劾南见凝在担任出版事业部主编期间,工作不力!

    南见凝静静地靠在椅子上,听赵正德拆着一份又一份的投诉意见书,这些意见汇总起来大约就是控诉南见凝性情固执,在出版事业部的经营管理上自大自我,独断专横,有些项目明明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却硬是被她打掉。

    换而言之,她就是怕别人出头,盖过她的能力。

    在场的人神色各异,方新尧不在场,赵正德更加肆无忌惮,秦培华眉头紧皱,遥遥地看了一眼南见凝示意她不要乱说话。曾澈整个人都绷着,同样觉察到了一股隐隐的危险。

    南见凝在赵正德喘气的片刻里,云淡风轻地插了个提问:“赵总监,攻击我这么半天,您也不说说具体是什么情况,我听不太懂。”

    赵正德斜她一眼,满脸蔑视:“南主编想听,那我就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编辑们投诉你打压部下,比如屡有策划编辑主张引进口碑极佳的国外绘本或者童话,要知道现在绘本特别受年轻的父母欢迎。这个是图书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利润也非常可观,但是你一次都没有同意过。南主编还记得你怎么回复的吗?”

    南见凝微微一笑:“不记得了,麻烦赵总监重述一下吧。”

    赵正德轻蔑地环视一圈:“我们清高的南主编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够做吗?您批评那些编辑说他们看国外的月亮圆,拿着自己的家的白玉盘当狗飞盘,您这回复可是太伤人心了。”

    南见凝轻嗤一声:“市场很吸引人,但是去芜文化不吃那口肉。我就是不喜欢国外的王子公主童话,我就是偏爱我们的本土传统,我作为主编,就是能否掉这些方案。”

    赵正德摊摊手:“诸位看到了吧,南主编这是什么态度!”

    南见凝不疾不徐道:“我这是出版人的态度。去芜文化出品的童书不多,但没有一本是为了赚钱而随便出的垃圾书。国外的月亮真的圆吗?我就举一个例子,洪水面前,诺亚方舟是逃难。我们的传统故事是什么?是反杀水神,是鲧窃息壤,是大禹治水,是十三年至死方休!”

    赵正德满脸不耐烦:“你什么意思?”

    南见凝正色道:“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图书不是纯粹的市场商品,图书是一种引导思想、影响价值观的工具。我们不能引导孩子们像国外的小公主一样,遇到难题,躺平不动,等着王子来救苦救难。当然,也有许多优秀的国外儿童文学,但是做这些图书的出版机构非常多,我们没有必要去抢。”

    赵正德讽刺地看了她一眼:“那我们还要夸一句南主编高风亮节了?”还不等南见凝做出回应,赵正德自己接上了话:“那我们就说说特装书的问题。”

    曾澈和财务总监陆承江都下意识地看向南见凝。

    赵正德得意洋洋:“特装书这个项目,是南主编经过慎重考虑开发的项目,而且很成功。可以说,国内特装书风潮就是去芜文化引起来的,南主编在这方面功劳卓著,也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南主编看看现在的图书市场,特装书还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吗?全国的出版机构都在抢着做,有的机构甚至半月一本,南主编却坚持半年出一本。”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看南见凝,似乎真的很想知道她为什么如此固执己见,非要眼睁睁地看着这片市场被瓜分殆尽。

    南见凝面色沉稳:“去芜文化自一开始定下的节奏就是这样的,半年一本。想想看,一本书定价将近200块,你出那么频繁,品质怎么保证?干脆直接去抢钱好了?现在各出版机构滥出特装书,这完全脱离了图书出版的初衷,所谓的特装书已经失去了图书的本质,几乎就是花哨的工艺品。二级市场被搅得乱七八糟的,书商确实赚钱了,可这是在制造垃圾。去芜文化是做书的,不趟这个浑水。”

    赵正德冷笑起来:“大家看到了吧,一个事业部的负责人,不把盈利当作第一要务,南主编,你觉得你合格吗?”

    “赵总监,”陆承江适时插话进来,“出版事业部的盈利和影视商务的不能比,但是,也是非常可观的。另外,在出版行业里,去芜文化独树一帜,是光斯传媒的门面招牌。如果南主编按照你刚才说的那些,一切奔着利润去,那就是网友们说的恰烂钱,那可就未必有今天这样的口碑。”

    南见凝跟陆承江微微点头以示感谢,转头盯着赵正德:“赵总监,临时开会就为了翻旧账,这是要清算我?”

    赵正德没想到南见凝这么直接,仓促地清清嗓子道:“别说清算这种难听话,出版事业部眼看着要收尾了,只是点出你身上存在的问题。毕竟你不久后就要到营销部履职,我们希望你能收敛一些,更好配合新工作。如今,营销部都在集中精力操办艺人招募的事情,南主编也该提早进入状态。”

    南见凝委实摸不清赵正德这是什么意思,便默不作声地坐着,直到赵正德忍不住:“南主编,你不表个态吗?”

    曾澈冷冷地看了一眼赵正德,南见凝一只手夹着钢笔托着下巴敷衍地笑了笑:“好啊,我一定认真配合曾总监的工作。”她没说配合营销部,她说的配合曾澈,宋思贤眼神一暗。

    说到这儿就没什么可聊的了,秦培华宣布散会,赵正德却突然叫住了南见凝:“南主编,留步。”说着歪头示意了一下,是秦域有话对她说。

    南见凝坐回椅子上,看着会议室里只剩下秦域、赵正德、宋思贤和秦培华几个人。

    秦培华眼中有忧心一闪而过,南见凝不解其意,秦域突然推过来一份资料,南见凝刚摸到纸边,资料便被赵正德摁住了:“南主编,识时务者为俊杰。”

    南见凝抽过资料打开,几秒内便血涌头顶,难以置信地看向了秦域:“秦董,说我倒卖书号、勾结国家干部学术不端,您在开玩笑吗?”

    秦域不自然地清清嗓子:“改制后经营困难的时候,出版事业部为了存活下去可是什么都做过,这些事情,小南你都忘了吗?”

    赵正德得意洋洋地打开一份文件念道:“中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叫什么名字我就不说了,但你一定记得他出版的两本关于资源环境的专著,因为那两本书是南主编代笔的,这个官儿还不算最大的。南主编你代笔过的专著作者,可是遍布各个行业机构,里头不乏大鱼,你说我们要是检举这些国家干部学术不端呢,南主编,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像是没说够似的,赵正德又换了一张纸:“还有南主编你代笔过的期刊论文,甚至还有硕士论文。哎呀呀,不得不说,南主编你的业务能力真是无可挑剔,其中有一个教授的物联网专著还被引进成大学教材。你还真是个人才啊,研究研究资料,听听课程,就能写出一本像模像样的书来。”

    见南见凝脸色难看,赵正德意犹未尽:“南主编代笔的马克思主义论著写得也不错,居然还得过奖。还有教育学方面的书,品质都很出众,这要是让人知道是代笔的,呵呵……”

    秦域轻轻地敲了敲桌子,赵正德很有眼色地住口。

    宋思贤俊俏的脸上现出一丝潋滟的笑来:“秦董,图书出版不就那回事儿嘛,当初承接这些业务,不都是为了养活公司么,何必要翻南主编的旧账呢。看把我们南主编给难为的,冒了一头冷汗。”

    秦培华默默地倒了杯水过来,递水的时候状若无意地碰了碰南见凝的手指,南见凝叹了口气软下来:“秦董,您拿这些要挟我,是让我做什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