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把我的老婆还给我 > 第 114 章 【114】

第 114 章 【11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14】/晋江文学城首发p> 裴瑕是在翌日上朝时,方知昨夜明德门外有燕北军叩门。p> 从前凡有事发生,无论大小,淳庆帝都会第一时间召见他,与他商议。p> 可这一回,淳庆帝连夜召了禁军统领和金吾卫大将军,都未曾想过召他裴守真。p> 帝心,早已不在他的身上。p> 裴瑕与其他大臣在朝会上得知此事后,皆是一惊。p> 而龙椅上淳庆帝提及此事,眉间难掩恼怒,甚至想派兵将城门外那些“叛将”抓起来,杀一杀燕王的威风,叫他知道何为君,何为臣。p> 这话说出口后,勤政殿陡然陷入一片诡异的阒静。p> 殿中那些历经两朝或三朝的旧臣们面面相觑了一阵,而后低着头,无一人敢吱声。p> 那可是燕王啊。p> 被称作大梁将星、燕北煞神、驻守北地二十余年、战功赫赫、杀敌无数的燕王啊。p> 陛下不想着如何抚慰拉拢这位国之栋梁,竟还想给燕王立规矩,杀一杀燕王的威风?p> 他怎么敢的啊?p> 直至今日,臣子们才意识到他们这位贤德宽仁的帝王大抵是登基太顺利,以至过于天真了。p> 无人敢谏言,只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了前头那位紫袍金带,身姿如竹的裴丞相。p> 裴瑕自也感受到四周投来的那些含着期待的目光,薄薄嘴角轻扯,尽是凉薄嘲意。p> 一位不得帝心的臣子,再有谋略,再忠心耿耿,也与废人无异。p> 但他自幼所学圣贤之书,教诲他“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教诲他“君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教诲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为着黎民百姓,为着家国安定,他此刻也不能装聋作哑。p> “陛下,臣有一言。”p> 裴瑕举着白玉笏板,上前一步,望着上座难掩怒容要镇压“叛军”的帝王:“燕北乃我大梁咽喉所在,若与燕王起了纷争,无异于引火上身,自毁长城。”p> “依臣之见,应当尽快派人开城门,迎燕王使者与五千燕北军进城,好酒好菜,设宴款待,以慰风尘。另将户部拨款的圣谕及兵部购置的军需列单交于燕王使者,说明朝廷苦衷,以表与燕北交好之意。燕王乃陛下亲皇叔,本是骨肉至亲,同宗同族,只要将误会解开,平息怒火,想来燕王也不会因此等小事与朝廷作对。”p> 简而言之,钱给够了,大家相安无事。p> 淳庆帝并非不知这个理,但就是不服气。p> 堂堂帝王,被人讨债讨到了家门口已是贻笑大方。p> 偏他不能发脾气,还得笑脸相迎,好酒好菜招待那些目无王法的叛将?p> 到底他是皇帝,还是燕王是皇帝!p> 这裴守真出的什么馊主意,是要将他帝王颜面都丢光吗?p> 就在淳庆帝准备驳斥时,殿外急忙跑进一小太监,跪地通禀道:“陛下,明德门外那些燕北军站在城外喊话,说…说……”p> 淳庆帝皱眉:“说什么?”p> 小太监磕磕绊绊,学了起来:“吾等远离故土,不辞冰雪为天子戍边多年,没有功劳亦有苦劳,未曾想一朝被天子拒之门外,宛若丧家之犬,悲哉,惨哉,呜呼哀哉!”p> “他们都在喊这话,就站在城门口喊,喊得好大声。”小太监不敢直视今上的脸色,战战兢兢道:“……”p> 淳庆帝斥道:“说!”p> 小太监吓了一跳,双膝跪地:“百姓们都说,陛下您克扣军费本就不对,如今还这般对待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实在叫人寒心,此绝非圣德明君之举……”p> 话未说完,上首便传来一声咬牙切齿的冷斥:“够了。”p> 小太监的脑袋埋在地上:“陛、陛下息怒。”p> 朝堂百官们也都齐刷刷跪下:“陛下息怒!”p> 淳庆帝牢牢握住那纯金打造的龙头扶手,一张端正脸庞涨得通红,呼吸急促,连着胸膛也剧烈地上下起伏。p> 无耻,实在无耻!p> 那些燕北军怎的这般卑劣无赖,明明是他们目无纲纪,擅离职守,私自来朝,如今却倒打一耙,污他贤名?p> 淳庆帝满心想着将那些不听号令的叛军抓起来,割了舌头送去燕北。p> 那趴着殿中的小太监又小心翼翼补了一句:“陛下,那位燕王使者还说了,午时之前朝廷再不表态,便默认陛下舍弃燕北、舍弃北地三十万将士,他们即刻回去与燕王复命,禀明此事。”p> 话音落下,朝臣们唰唰变了脸色。p> 大梁如何能舍燕北之地?p> 朝廷如何能舍燕北军?p> “陛下,万万不可啊!”p> “还请陛下息怒,切莫为了一时意气,而与燕王失和。”p> “臣等还请陛下慎重,三思!”p> 朝臣们都坐不住了,不过一件小事,何至于闹到与燕王撕破脸皮的地步?p> 无人想要打仗,何况是这种没必要的内斗,劳民伤财,何等罪

    过!p> 眼见殿内文武百官齐声反对,淳庆帝握着龙头扶手的长指也越拢越紧,心下也燥郁不已。p> 瞧着他们的意思,就好似他是什么不顾大局的昏君似的?p> 怎就无一人为他想想?出了这等事,皇帝的君威何在?颜面何存?p> 眼见午时将至,淳庆帝到底抵不住满朝文武叩拜哀求,不情不愿看向裴守真,松了口:“既然诸位爱卿意见一致,那此事便交给裴爱卿去办。你务必抚慰好那些北军,与那燕王使者将误会说开,免得叫他们与朝廷生出嫌隙。”p> 裴瑕手持笏板,躬身拜道:“臣领命。”-p> 与裴瑕一同前往明德门的,还有皇帝的心腹太监荣庆,他是皇帝的眼睛与耳朵。p> 出宫的马车上,荣庆与裴瑕说起昨夜金吾卫禀报的情况:“此次领头的是燕王麾下两员大将,一个名唤谢归安,听说是燕王半年前认的义子,一个是车骑将军扈洪宇,是燕王的亲信旧部。除了他们二人,便是五千精锐,皆是骑兵,纪律严明,行动利落,不容小觑。”p> 裴瑕听得这话,心里也大致有了数。p> 只是听到那义子姓“谢”,以及燕北军在城门喊话的手段,莫名叫他想起一个人。p> 但他曾托前往北地的商队打听过,那人到达燕州后,一直在采石场服苦役。p> 天底下姓谢之人不知凡几,自己这般杯弓蛇影,未免可笑了些。p> 心下哂笑一声,裴瑕也敛了杂念,思忖着待会儿见着那燕王使者该如何开口。p> 然而半个时辰后,看到那骑在枣红骏马之上,一袭猎猎红袍的高大男人时,满腹客套之言霎时滞于喉中。p> 有那么一瞬间,裴瑕觉着他定是生出错觉。p> 不然那无耻至极的谢无陵如何会回到长安,还一派耀武扬威之态,出现在他的面前。p> 不单是裴瑕震惊,就连太监总管荣庆也震惊到失语:“这…这……”p> 这不是那个胆大妄为与昌王谋逆,后被流放至北地的谢无陵吗!p> 他怎么会在这?还混在燕北军里?p> 俩人心底皆浮现出无数的疑惑。p> 却见那俊美无俦的红袍郎君翻身下马,大剌剌地行至他们身前,眼含笑意,语调慵懒:“二位贵使,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p> 没想到吧,他谢无陵又回来了!p> 且这一回,他手握精兵,与他们站在同一高度。p> 不,或者说,更高。p> 一想到这,谢无陵看向裴瑕的目光愈发锐利,丝毫不掩饰他的得意与野心:“裴丞相,旧交重逢,你惊喜否?意外否?欢喜否?”p> 不等裴瑕开口,他嘴角翘起,自问自答:“反正我很欢喜,欢喜极了。”p> “我等这一日,可等了太久了。”p> 从元寿十九年的深秋,一直等到淳庆三年冬,将近六年时光。p> 终于有了能与裴瑕对峙的权势与底气。p> 裴瑕自也将谢无陵的眉宇间的挑衅看得明明白白。p> 这个如何都摆脱不了的无赖,犹如附骨之疽。p> 绯紫袍袖下的长指不觉攥紧,他望向谢无陵的目光幽深、淡漠,透着杀意。p> 是的。p> 他后悔了。p> 或许三年前在狱中,便该杀了他。p> 而非恪守承诺,保他一条命,也不至于有今日这般放虎归山般的难堪局面。p> 两个男人,一红一紫,相对而视,静谧中有暗流涌动。p> 荣庆站在一旁,恍惚间以为回到了那年在金陵的小院子里,这二人也是这般,针锋相对,剑拔弩张。p> 实在是冤孽一般。p> “裴相公。”p> 荣庆讪讪提醒了一声,又朝谢无陵抬袖一拜:“敢问阁下可是燕王使者,谢归安谢将军?”p> 谢无陵也记着这位太监,当年还是个灰青袍服的内官,如今成了着红袍的内廷总管。p> “是,我便是谢归安。”p> 谢无陵勾了勾唇,又睨向裴瑕:“不知皇帝派丞相和内官前来,有何吩咐?若无其他吩咐,我也差不多要带兄弟们回燕州了。”

    裴瑕怎看不出他那点狭促心思。p> 他明知他们出城的来意,却还摆出这副矫情姿态。p> 实在是……令人生厌。p> 尽管很想回他:“快走,不送。”p> 但理智还是占据上风,裴瑕沉沉吐了一口气,再次抬眼,神情已恢复一贯的平静:“贵使来朝,陛下深感欢喜,特命我与荣庆总管迎接贵使与燕北将士们入城休息。”p> “官邸内已备好热水与酒菜,为贵使与将士们接风洗尘。还请贵使挪步,与诸将一同进城。”p> 公事公办的口吻,不带丝毫情绪。p> 谢无陵却听得浑身舒畅,嘴角的弧度也愈发张扬:“既然裴相亲自相邀,那我自然要给裴相一个面子。不过我这马儿,也不知是有些水土不服,还是没见过长安繁华有些生怯,迟迟不肯往里进……”p> 裴瑕

    眉心一动,直觉不妙,果不其然,下一刻便听谢无陵道:“听闻裴相骑射了得,想来驭马也有一套。不知可否有劳裴相为我牵马,在前引路?”p> 裴瑕眸光冷下。p> 荣庆倒吸一口气。p> 一旁的扈将军也瞧出不对,自家贤侄难道与这位裴相有旧怨不成?不然怎的一见面就羞辱人啊。p> 扈将军悄悄拿胳膊肘撞了下谢无陵。p> 谢无陵却是直勾勾盯着裴瑕,笑着又问了遍:“不知裴相可愿为我牵马?”p> 裴瑕冷眼视之:“谢无陵,你别太过分。”p> “牵个马就过分了?”p> 谢无陵啧了声,看向裴瑕的目光也冷下来:“你从前仗势欺人,可比这过分百倍千倍。”p> 便是眼前这个男人,不由分说地闯进他与娇娇的婚仪,将他请来的宾客吓得四散奔走,将他的婚堂闹得鸡飞狗跳,将他的媳妇生生从他身旁夺走。p> 他带来的那些狗奴才拿刀架在他脖子上,叫他像个窝囊物般,只能眼睁睁看着娇娇被带上那辆冰冷华贵的马车。p> 之后一次又一次,他看着这男人与娇娇携手离开,而自己一次又一次被他们抛在身后。p> 人心皆是肉长成,这叫他如何不恨?p> 他恨极了,恨透了。p> 恨到想让裴守真这个人从世上消失,从此再无人挡在他与沈玉娇之间。p> 如今不过是叫他牵个马……p> 谢无陵盯着裴瑕,眼角弯起,笑意却未达眼底:“若是裴相不肯牵马,我这马儿恐怕也无法载我入城。唉,这可难办。”p> 他抬头朝天边那轮艳炽的日头看了看,面露难色:“午时将至,我们五千兄弟昨夜在外吹了一夜冷风,实在冻得不轻,与其继续在这吃闭门羹,还是打道回府好了。”p> 他转过身:“扈叔,我们走吧。”p> 扈将军啊了声,对上谢无陵那双像极了燕王的眼睛,下意识听从:“哦哦,好。”p> “谢将军留步,留步!”p> 荣庆见他们要走,抱着拂尘急急上前:“不若让咱家替你牵马吧。”p> 谢无陵脚步稍顿,淡淡瞥了荣庆一眼,线条分明的侧脸愈发漠然:“晾了我们一整夜,如今叫你们的丞相牵个马也不愿。看来朝廷的诚意,不过如此。”p> 荣庆笑意一僵,讪讪道:“怎么会呢,谢将军可千万别误会。”p> 裴瑕不动声色地看向那红袍艳艳的颀长男人,恍然觉察,不一样了。p> 虽仍是那般厚颜无耻。p> 却已不是当年在三皇子手下庸碌无为的模样,眼前的男人,真正成为了一位将领。p> 有谋略、有眼界的将领。p> 不单单因他是裴守真,而叫他牵马。p> 更因他是淳庆帝的丞相,是长安朝廷的百官之首,他得为皇帝对燕王的怠慢,付出代价。p> 正午烈日之下,裴瑕上前一步,低沉嗓音无波无澜:“吾愿为贵使牵马,恭迎燕北军入城。”p> 作者有话要说p> 感谢在2024-04-1617:46:35~2024-04-1623:41: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p>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承葳1个;p>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七晚48瓶;百无禁忌(不是)20瓶;queen、织田蛮10瓶;嗷嗷待更新2瓶;佩筱妹、爱甜宠的小孩、幸福源于爱、gloria°1瓶;p>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p> 【114】/晋江文学城首发p> 裴瑕是在翌日上朝时,方知昨夜明德门外有燕北军叩门。p> 从前凡有事发生,无论大小,淳庆帝都会第一时间召见他,与他商议。p> 可这一回,淳庆帝连夜召了禁军统领和金吾卫大将军,都未曾想过召他裴守真。p> 帝心,早已不在他的身上。p> 裴瑕与其他大臣在朝会上得知此事后,皆是一惊。p> 而龙椅上淳庆帝提及此事,眉间难掩恼怒,甚至想派兵将城门外那些“叛将”抓起来,杀一杀燕王的威风,叫他知道何为君,何为臣。p> 这话说出口后,勤政殿陡然陷入一片诡异的阒静。p> 殿中那些历经两朝或三朝的旧臣们面面相觑了一阵,而后低着头,无一人敢吱声。p> 那可是燕王啊。p> 被称作大梁将星、燕北煞神、驻守北地二十余年、战功赫赫、杀敌无数的燕王啊。p> 陛下不想着如何抚慰拉拢这位国之栋梁,竟还想给燕王立规矩,杀一杀燕王的威风?p> 他怎么敢的啊?p> 直至今日,臣子们才意识到他们这位贤德宽仁的帝王大抵是登基太顺利,以至过于天真了。p> 无人敢谏言,只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了前头那位紫袍金带,身姿如竹的裴丞相。p> 裴瑕自也感受到四周投来的那些含着期待的目光,薄薄嘴角轻扯,尽是凉薄嘲意。p> 一位不得帝心的臣子,再有谋略,再忠心耿耿,也与废人无异。p> 但他自幼所学圣贤之书,教诲他“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教诲他“君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教诲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为着黎民百姓,为着家国安定,他此刻也不能装聋作哑。p> “陛下,臣有一言。”p> 裴瑕举着白玉笏板,上前一步,望着上座难掩怒容要镇压“叛军”的帝王:“燕北乃我大梁咽喉所在,若与燕王起了纷争,无异于引火上身,自毁长城。”p> “依臣之见,应当尽快派人开城门,迎燕王使者与五千燕北军进城,好酒好菜,设宴款待,以慰风尘。另将户部拨款的圣谕及兵部购置的军需列单交于燕王使者,说明朝廷苦衷,以表与燕北交好之意。燕王乃陛下亲皇叔,本是骨肉至亲,同宗同族,只要将误会解开,平息怒火,想来燕王也不会因此等小事与朝廷作对。”p> 简而言之,钱给够了,大家相安无事。p> 淳庆帝并非不知这个理,但就是不服气。p> 堂堂帝王,被人讨债讨到了家门口已是贻笑大方。p> 偏他不能发脾气,还得笑脸相迎,好酒好菜招待那些目无王法的叛将?p> 到底他是皇帝,还是燕王是皇帝!p> 这裴守真出的什么馊主意,是要将他帝王颜面都丢光吗?p> 就在淳庆帝准备驳斥时,殿外急忙跑进一小太监,跪地通禀道:“陛下,明德门外那些燕北军站在城外喊话,说…说……”p> 淳庆帝皱眉:“说什么?”p> 小太监磕磕绊绊,学了起来:“吾等远离故土,不辞冰雪为天子戍边多年,没有功劳亦有苦劳,未曾想一朝被天子拒之门外,宛若丧家之犬,悲哉,惨哉,呜呼哀哉!”p> “他们都在喊这话,就站在城门口喊,喊得好大声。”小太监不敢直视今上的脸色,战战兢兢道:“……”p> 淳庆帝斥道:“说!”p> 小太监吓了一跳,双膝跪地:“百姓们都说,陛下您克扣军费本就不对,如今还这般对待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实在叫人寒心,此绝非圣德明君之举……”p> 话未说完,上首便传来一声咬牙切齿的冷斥:“够了。”p> 小太监的脑袋埋在地上:“陛、陛下息怒。”p> 朝堂百官们也都齐刷刷跪下:“陛下息怒!”p> 淳庆帝牢牢握住那纯金打造的龙头扶手,一张端正脸庞涨得通红,呼吸急促,连着胸膛也剧烈地上下起伏。p> 无耻,实在无耻!p> 那些燕北军怎的这般卑劣无赖,明明是他们目无纲纪,擅离职守,私自来朝,如今却倒打一耙,污他贤名?p> 淳庆帝满心想着将那些不听号令的叛军抓起来,割了舌头送去燕北。p> 那趴着殿中的小太监又小心翼翼补了一句:“陛下,那位燕王使者还说了,午时之前朝廷再不表态,便默认陛下舍弃燕北、舍弃北地三十万将士,他们即刻回去与燕王复命,禀明此事。”p> 话音落下,朝臣们唰唰变了脸色。p> 大梁如何能舍燕北之地?p> 朝廷如何能舍燕北军?

    “陛下,万万不可啊!”p> “还请陛下息怒,切莫为了一时意气,而与燕王失和。”p> “臣等还请陛下慎重,三思!”p> 朝臣们都坐不住了,不过一件小事,何至于闹到与燕王撕破脸皮的地步?p> 无人想要打仗,何况是这种没必要的内斗,劳民伤财,何等罪过!p> 眼见殿内文武百官齐声反对,淳庆帝握着龙头扶手的长指也越拢越紧,心下也燥郁不已。p> 瞧着他们的意思,就好似他是什么不顾大局的昏君似的?p> 怎就无一人为他想想?出了这等事,皇帝的君威何在?颜面何存?p> 眼见午时将至,淳庆帝到底抵不住满朝文武叩拜哀求,不情不愿看向裴守真,松了口:“既然诸位爱卿意见一致,那此事便交给裴爱卿去办。你务必抚慰好那些北军,与那燕王使者将误会说开,免得叫他们与朝廷生出嫌隙。”p> 裴瑕手持笏板,躬身拜道:“臣领命。”-p> 与裴瑕一同前往明德门的,还有皇帝的心腹太监荣庆,他是皇帝的眼睛与耳朵。p> 出宫的马车上,荣庆与裴瑕说起昨夜金吾卫禀报的情况:“此次领头的是燕王麾下两员大将,一个名唤谢归安,听说是燕王半年前认的义子,一个是车骑将军扈洪宇,是燕王的亲信旧部。除了他们二人,便是五千精锐,皆是骑兵,纪律严明,行动利落,不容小觑。”p> 裴瑕听得这话,心里也大致有了数。p> 只是听到那义子姓“谢”,以及燕北军在城门喊话的手段,莫名叫他想起一个人。p> 但他曾托前往北地的商队打听过,那人到达燕州后,一直在采石场服苦役。p> 天底下姓谢之人不知凡几,自己这般杯弓蛇影,未免可笑了些。p> 心下哂笑一声,裴

    瑕也敛了杂念,思忖着待会儿见着那燕王使者该如何开口。p> 然而半个时辰后,看到那骑在枣红骏马之上,一袭猎猎红袍的高大男人时,满腹客套之言霎时滞于喉中。p> 有那么一瞬间,裴瑕觉着他定是生出错觉。p> 不然那无耻至极的谢无陵如何会回到长安,还一派耀武扬威之态,出现在他的面前。p> 不单是裴瑕震惊,就连太监总管荣庆也震惊到失语:“这…这……”p> 这不是那个胆大妄为与昌王谋逆,后被流放至北地的谢无陵吗!p> 他怎么会在这?还混在燕北军里?p> 俩人心底皆浮现出无数的疑惑。p> 却见那俊美无俦的红袍郎君翻身下马,大剌剌地行至他们身前,眼含笑意,语调慵懒:“二位贵使,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p> 没想到吧,他谢无陵又回来了!p> 且这一回,他手握精兵,与他们站在同一高度。p> 不,或者说,更高。p> 一想到这,谢无陵看向裴瑕的目光愈发锐利,丝毫不掩饰他的得意与野心:“裴丞相,旧交重逢,你惊喜否?意外否?欢喜否?”p> 不等裴瑕开口,他嘴角翘起,自问自答:“反正我很欢喜,欢喜极了。”p> “我等这一日,可等了太久了。”p> 从元寿十九年的深秋,一直等到淳庆三年冬,将近六年时光。p> 终于有了能与裴瑕对峙的权势与底气。p> 裴瑕自也将谢无陵的眉宇间的挑衅看得明明白白。p> 这个如何都摆脱不了的无赖,犹如附骨之疽。p> 绯紫袍袖下的长指不觉攥紧,他望向谢无陵的目光幽深、淡漠,透着杀意。p> 是的。p> 他后悔了。p> 或许三年前在狱中,便该杀了他。p> 而非恪守承诺,保他一条命,也不至于有今日这般放虎归山般的难堪局面。p> 两个男人,一红一紫,相对而视,静谧中有暗流涌动。p> 荣庆站在一旁,恍惚间以为回到了那年在金陵的小院子里,这二人也是这般,针锋相对,剑拔弩张。p> 实在是冤孽一般。p> “裴相公。”p> 荣庆讪讪提醒了一声,又朝谢无陵抬袖一拜:“敢问阁下可是燕王使者,谢归安谢将军?”p> 谢无陵也记着这位太监,当年还是个灰青袍服的内官,如今成了着红袍的内廷总管。p> “是,我便是谢归安。”p> 谢无陵勾了勾唇,又睨向裴瑕:“不知皇帝派丞相和内官前来,有何吩咐?若无其他吩咐,我也差不多要带兄弟们回燕州了。”p> 裴瑕怎看不出他那点狭促心思。p> 他明知他们出城的来意,却还摆出这副矫情姿态。p> 实在是……令人生厌。p> 尽管很想回他:“快走,不送。”p> 但理智还是占据上风,裴瑕沉沉吐了一口气,再次抬眼,神情已恢复一贯的平静:“贵使来朝,陛下深感欢喜,特命我与荣庆总管迎接贵使与燕北将士们入城休息。”p> “官邸内已备好热水与酒菜,为贵使与将士们接风洗尘。还请贵使挪步,与诸将一同进城。”p> 公事公办的口吻,不带丝毫情绪。p> 谢无陵却听得浑身舒畅,嘴角的弧度也愈发张扬:“既然裴相亲自相邀,那我自然要给裴相一个面子。不过我这马儿,也不知是有些水土不服,还是没见过长安繁华有些生怯,迟迟不肯往里进……”p> 裴瑕眉心一动,直觉不妙,果不其然,下一刻便听谢无陵道:“听闻裴相骑射了得,想来驭马也有一套。不知可否有劳裴相为我牵马,在前引路?”p> 裴瑕眸光冷下。p> 荣庆倒吸一口气。p> 一旁的扈将军也瞧出不对,自家贤侄难道与这位裴相有旧怨不成?不然怎的一见面就羞辱人啊。p> 扈将军悄悄拿胳膊肘撞了下谢无陵。p> 谢无陵却是直勾勾盯着裴瑕,笑着又问了遍:“不知裴相可愿为我牵马?”p> 裴瑕冷眼视之:“谢无陵,你别太过分。”p> “牵个马就过分了?”p> 谢无陵啧了声,看向裴瑕的目光也冷下来:“你从前仗势欺人,可比这过分百倍千倍。”p> 便是眼前这个男人,不由分说地闯进他与娇娇的婚仪,将他请来的宾客吓得四散奔走,将他的婚堂闹得鸡飞狗跳,将他的媳妇生生从他身旁夺走。p> 他带来的那些狗奴才拿刀架在他脖子上,叫他像个窝囊物般,只能眼睁睁看着娇娇被带上那辆冰冷华贵的马车。p> 之后一次又一次,他看着这男人与娇娇携手离开,而自己一次又一次被他们抛在身后。p> 人心皆是肉长成,这叫他如何不恨?p> 他恨极了,恨透了。p> 恨到想让裴守真这个人从世上消失,从此再无人挡在他与沈玉娇之间。p> 如今不过是叫他牵个马……p> 谢无陵盯着裴瑕,眼角弯起,笑意却未达眼底:“若是裴相不肯牵马,我这马儿恐怕也无法载我入城。唉,这可难办。”p> 他抬头朝天边那轮艳炽的日头看了看,面露难色:“午时将至,我们五千兄弟昨夜在外吹了一夜冷风,实在冻得不轻,与其继续在这吃闭门羹,还是打道回府好了。”p> 他转过身:“扈叔,我们走吧。”p> 扈将军啊了声,对上谢无陵那双像极了燕王的眼睛,下意识听从:“哦哦,好。”p> “谢将军留步,留步!”p> 荣庆见他们要走,抱着拂尘急急上前:“不若让咱家替你牵马吧。”p> 谢无陵脚步稍顿,淡淡瞥了荣庆一眼,线条分明的侧脸愈发漠然:“晾了我们一整夜,如今叫你们的丞相牵个马也不愿。看来朝廷的诚意,不过如此。”p> 荣庆笑意一僵,讪讪道:“怎么会呢,谢将军可千万别误会。”p> 裴瑕不动声色地看向那红袍艳艳的颀长男人,恍然觉察,不一样了。p> 虽仍是那般厚颜无耻。p> 却已不是当年在三皇子手下庸碌无为的模样,眼前的男人,真正成为了一位将领。p> 有谋略、有眼界的将领。p> 不单单因他是裴守真,而叫他牵马。p> 更因他是淳庆帝的丞相,是长安朝廷的百官之首,他得为皇帝对燕王的怠慢,付出代价。p> 正午烈日之下,裴瑕上前一步,低沉嗓音无波无澜:“吾愿为贵使牵马,恭迎燕北军入城。”p> 作者有话要说p> 感谢在2024-04-1617:46:35~2024-04-1623:41: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p>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承葳1个;p>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七晚48瓶;百无禁忌(不是)20瓶;queen、织田蛮10瓶;嗷嗷待更新2瓶;佩筱妹、爱甜宠的小孩、幸福源于爱、gloria°1瓶;p>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br/>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