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 > 第544章 深明大义魏征

第544章 深明大义魏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闭嘴吧你们这一群蠢货!”

    李世民瞪了所有人一眼,他自然明白,攻打高句丽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所有武将自然都是会想着参加。

    但是。

    大唐内部肯定是有留守一批人的,这是毋庸置疑,特别是边疆那几块。

    必须得有人过去主持大局。

    “陛下。”

    这时候。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却是。

    李绩竟然主动的站出身来,恭敬的朝李世民说道。

    “不如让老臣留下吧,老臣一人足矣!”

    此言一出。

    众人皆是露出惊讶的神色。

    “嘶!”

    “李绩竟然主动留下来?”

    “天,这,这我都有点羞愧了啊!”

    “不错,我同样是羞愧了,这尼玛有点离谱的!”

    “不知道咋说了,呜呜呜呜,李绩兄,我对不起你啊!”

    诸多武将们一下子都是不好意思了起来。

    李绩什么存在。

    若是没有李靖,那么李绩就是大唐的军神。

    可见李绩的实力是有多么的强大。

    这般的人,若是他想,李世民自然是会同意让他跟着去高句丽。

    因为战场是需要李绩的。

    而李绩这一次,主动留下,这一波,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动。

    “唉。”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李绩,神色感动。

    “李绩,唯有你最靠谱啊!”

    “你当真确定,愿意留守大唐?“

    李世民目光灼灼的看着李绩,又是开口询问道。

    “确定。”

    李绩重重点头,毫不犹豫的说道。

    “而今,大唐所有人都离开,国内空虚,我来镇守,是最好不过的,我也是最适合的!”

    李绩能够做出这个决定,也是经过思考的。

    论能力,他超过很多人,但比不过李靖,也比不过李世民,同样比不过李恪。

    在高句丽战争,自己出彩的机会不会很多。

    至于冲锋陷阵的话,自己不如程咬金等人。

    明明李绩是一个全才,能力滔天的全才,但是在这大唐,名将辈出的年代,自己却显得不上不下的。

    当真令人无语。

    留在大唐,守护大唐,反而自己成为了唯一的那个。

    这般,史书上留名至少比同去高句丽更好!

    而且。

    史书上必然会将自己深明大义给记录进去!

    这一波,必然不亏!

    李绩当然是有自己的打算,保证自己不亏,才会愿意留下的。

    “哈哈哈哈哈哈。”

    见到李绩确定,李世民发出一声大笑,整个人都显得格外的满意。

    “有你留下来,朕的大唐必定安枕无忧!你之才能,足以调配四方!安稳天下!”

    “杜相!”

    李世民一声低喝。

    “臣在。”

    杜如晦恭敬的站出身来。

    “封,李绩为护国大元帅,在朕亲征的日子里,掌控天下兵权,节制天下,可自主调配兵权!”

    此言一出。

    所有大臣们都是瞪大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李世民的一番话,那可是给了李绩最大的权利,调配天下士兵,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若是李绩想要造反,在李世民离开的这一段日子,足以颠覆整个大唐了。

    这是莫大的信任。

    李绩都是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他明白,自己留下来,李世民必然会给自己厚报的。

    只是万万没想到,李世民当真给自己这般大的权利。

    此刻。

    那是感激涕零,整个人都有些控制不住的朝着李世民一拜。

    “陛下,呜呜呜,多谢陛下!”

    “这是你应得的,朕离开之后,唯有你在此守护,自然要给你足够的权利!”

    李世民摆摆手,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多谢陛下。”

    李绩又是一拜。

    众多大臣们看着李绩的眼神,皆是露出羡慕的神色。

    这一波,李绩是赌对了。

    而今。

    征战高句丽还未开始,李绩已经要成为最大的赢家了。

    毕竟。

    守卫大唐的功劳,唯有李绩一个人啊!

    “行了,你们呢,谁留下来辅佐太子,整理大唐内务?”

    李世民摆手,眉头一挑,看向了一旁的文官们,淡淡的问道。

    此言一出。

    几个大臣们都是眨了眨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确定起来。

    这到底是留下来呢,还是离开呢。

    “陛下,臣推举孔颖达留在朝中辅佐太子。”

    杜如晦上前,开口说道。

    孔颖达眨了眨眼睛,看了看杜如晦,又是看了看李恪,思考了一下。

    微微点头。

    “陛下,臣愿意!”

    “恩,可还有其他人?”

    李世民微微点头,让孔颖达留下来,这是早就做好的打算,只是仅仅一个孔颖达那是不够的。

    李世民将目光放在了魏征的身上。

    这一次离开,李世民并非是将所有大臣们都带走。

    但朝中重臣就那么几个。

    能够统领全朝的大臣就那么几个人,李世民这一波总是要留下一两个的。

    孔颖达留下来,只是维持了一面,还需要有一个人留下来,主持大局才行。

    杜如晦和房玄龄跟李世民关系不必多言,长孙无忌更不用说了,这攻打高句丽当然都要带上。

    故此。

    就剩下一个魏征了。

    魏征能力足够,而且刚正不阿,他留下来守卫朝堂,足以稳定朝堂,不会出现乱子。

    而且,魏怼怼的名声也能够震慑四方,让大臣们信服。

    “唉。”

    魏征叹了一口气,面对李世民这般毫无掩饰的目光,哪里还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他当然是希望能够离开的。

    但他也明白,自己在李世民这边,并未是心腹大臣啊。

    参加过玄武门之变的,才是真正的李世民自己人。

    自己算个屁。

    “陛下。”

    魏征拱手,正准备开口商量一下。

    谁料到。

    “哈哈哈哈哈,魏卿你这般主动,着实让朕感动1”

    李世民一声大笑,根本就不给魏征开口的机会。

    “朕倍感欣慰,魏征当真不愧是大唐最为刚正的大臣,朕对你的深明大义,感觉敬佩!”

    “杜相,封魏征为太子少师,在朕亲征的日子,节制朝堂,统领大臣,辅佐太子!”

    “是!”

    杜如晦恭敬的一拜。

    魏征一双迷茫的眼睛眨了眨,眼泪水都要流下来了,尼玛,我什么时候说要留下来了。

    “陛下!”

    “行了,魏征不必感谢,你的大义,朕懂!!”

    魏征:qaq你懂个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