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 > 第103章 猜忌

第103章 猜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ps:关于楚考烈王儿子的问题,我查找了一些资料,确定了楚考烈王有好几个儿子,所以,前面说楚考烈王无子的应该是错误的,我已经进行了修改。

    因为,楚国的军队大多数不会听楚王的话,而是听封君的话。

    让楚国的封君,将自己封地里的人力长时间放置在外面,会导致封地的产出减少。

    封地产出减少,便相当于封君可以获得的财富减少。

    所以,楚军大多数已经返回了各地。

    毕竟,打仗是大家的事,赚钱可是自己的事。

    这使的,郢陈地区的楚军,基本上都是熊启在最近一年时间召集的。

    人数虽然不少,但是,战力却不强。

    毕竟,郢陈地区的常备军之前是秦军,熊启能召集的楚军,基本上都是临时组建的。

    战斗力自然不会太强。

    而且,更关键的是,熊启没有得到楚国的大力支援。

    熊启在反叛秦国以后,协助项燕击败了李信率领的二十万秦军。

    这使的,熊启和项燕如今在楚国可谓是如日中天。

    可是,这种情况,对于熊启是不利的。

    而之所以熊启在叛秦以后,不能前往寿春,还要一直呆在郢陈,还无法获得楚国的支援,和熊启的身份有关系。

    因为,熊启是当今楚王负刍同父异母的哥哥。

    熊启是楚考烈王在秦国为质的时候 出生的。

    后来,楚王驾崩,楚考烈王希望秦国派兵,送其回楚国,以继承王位。

    但是,要秦国送人回去,是要付出代价的。

    秦国狮子大开口,要楚考烈王给好处。

    而楚考烈王拿不出那么大的好处,或者说,拿出好处以后,他这个楚王当不安稳。

    于是,只能想办法自己逃回楚国。

    而逃走的楚考烈王,自然不能把老婆孩子带走。

    于是,熊启便留在了秦国。

    好在当时楚系势力在秦国能量巨大,熊启过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而熊启可以说是楚考烈王的长子了。

    这个身份,对于负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如果说,熊启一直留在秦国,为秦国办事,那么,熊启对于负刍来说,是没有威胁的。

    毕竟,楚国方面,就算再傻,也不会让一名秦国的丞相,担任楚王。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

    熊启已经背叛了秦国,还协助项燕和楚国,击败了李信的二十万大军。

    让楚国一改以往几十年来,被秦国压着打的情况。

    这使的,熊启在楚国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毕竟,击败李信的关键,是熊启切断了秦军的粮食补给。

    而更让负刍担心的,则是,熊启和项燕之间的关系。

    如今,项燕在楚国,已经是战神一般的人物了,哪怕是屈,昭,景,三族,也不得不承认,项氏一族在楚国军队当中的影响力。

    而击败李信二十万大军,几乎完全可以说是熊启和项燕互相合作的结果。

    这对于熊启和项燕来说,是一层极其亲密的关系。

    可是,楚国的柱国,和自己的哥哥关系过密,对于负刍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熊启同样是楚考烈王的儿子,如果论出身,熊启比负刍还更好,毕竟,熊启的母亲是秦国公主。

    熊启母亲和楚考烈王可是门当户对的很,熊启可是楚考烈王妥妥的嫡长子。

    在战国时期,嫡长子天然拥有继承权。

    要不是之前熊启在秦国当丞相,而不是跟着楚考烈王逃回楚国。

    楚王这个位置,哪里轮得到负刍来坐。

    可现在,熊启一方面在楚国拥有了巨大的声望,一方面又和楚国的柱国关系过密。

    这对于负刍来说,是什么?

    是自己的王位岌岌可危啊。

    熊启叛秦之前,对于负刍王位的威胁是零,可是,在熊启叛秦,协助项燕击败秦国二十万大军以后,熊启对于负刍的威胁,便不再是零。

    或许熊启没有当楚王的心思。

    可是,熊启有当楚王的能力啊!

    对于负刍来说,熊启有没有当楚王的心不重要,熊启有没有当楚王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有时候,就算熊启没有当楚王的心,谁可以保证,熊启手下有让熊启当楚王的心。

    相比于秦国的威胁,熊启如今对于负刍来说,是更加危险的存在。

    像这种案例,在山东六国,不在少数。

    远的不说,就说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窃符救赵,正是在其的主持下,赵国方才可以在秦国的兵锋下幸存。

    之后,魏无忌更是主持合纵,击败蒙骜,封锁函谷关,让秦国不敢东出。

    可是,魏无忌的功劳越大,魏王对其的忌惮便越大。

    而熊启现在的情况,便相当于魏无忌在魏王心里的存在一般。

    所以,在击败李信率领的秦军以后,熊启没有返回寿春,项燕也没有继续留在郢陈附近。

    同时 ,在李信战败以后,楚国也没有继续加强郢陈地区的防御。

    熊启很清楚,负刍是不想让自己回到寿春。

    这样,自己便无法和其争夺楚王的位置。

    而把项燕调离郢陈,则是不想让自己和项燕和达成合作的机会。

    可是,负刍的这些做法,却让熊启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在击败李信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以后,楚国顺势向北和向西收复曾经楚国的一部分旧地。

    如果楚国倾尽全力,攻入韩魏旧地,或许可以激起韩魏旧地的反抗势力。

    这样,对于楚国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

    如果,韩魏旧地真的复燃复国的火焰,那么,楚国便可以获得一片战略缓冲区。

    这可以让楚国在面临秦国的再次进攻时,拥有一定的反应时间。

    可惜,楚国在击败李信以后,没有一鼓作气,继续向北和向西扩展。

    而如今,秦国重新在南阳地区集结大军,自己所在的郢陈,便是秦国接下来的第一个目标。

    而熊启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无法获得楚国大力的支援,从去年到如今,郢陈的准备其实并不充足。

    毕竟,郢陈地区的楚人不可能放弃所有来支持熊启。

    而楚国方面,也没有大力支援的想法。

    不过,熊启还是将秦国再次进攻的消息,传到了寿春。

    让楚国做好准备。

    对于熊启来说,保住楚国,便是保住他自己。

    自己背叛秦国,秦王恨不得将自己五马分尸。

    一旦楚国落败,自己再无幸免的可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