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宋 > 第73章 竹筒版“突火枪”

第73章 竹筒版“突火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样又继续航行了两天,船队终于到达了占城。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航行,终于可以停靠陆地,众人也都是兴奋不已。

    宋齐鲁招呼一众水手将之前采买的一些物资全部搬运上岸贩卖出去。

    最终结算下来,利润居然接近翻倍,听了沈管家的建议果然没错!

    宋齐鲁将身上仅有的全部家当全都拿去购粮,为了多运载粮食。

    宋齐鲁决定冒险将名下几条船的压舱石全部扔掉,腾出的空间全部用来装粮食。

    宋齐鲁身上原有不到400两,加上狮城到占城的贸易所得,也不过一千一百余两。

    已然“魔怔”的宋齐鲁,又将奶波推搜刮了一顿,还跟老沈又借了一些银两,这才凑了一千五百多两银子。

    这样下来,一共购买了75万余宋斤粮食(约450吨)。

    张半城也召集同盟会诸人筹备了4500余两。

    这样算来,宋齐鲁就相当于握在手里近1800吨大米。

    这些大米又筹备了将近半月才全部购齐,将这些粮食全部分散装载在整个船队四十余艘船上。

    烧钱小能手宋齐鲁,又成功的把家底全部败光了,还外欠了将近500两。

    因为宋齐鲁之前还想着要研发简版的“竹筒”突火枪(最早于1132年由与宋将刘錡共同守顺昌城的陈规发明的)。

    这是宋齐鲁能想到的以目前情况来说,能够有条件制造的、门槛儿最低的“热武器”了。

    所以不得不又硬着头皮向同盟会众人借钱。

    张半城一听,这事儿可为啊!

    没想到宋兄弟果真大才,还知晓火药的配方。

    于是询问这种“突火枪”能不能私下里卖给远洋的商队,“倒腾军火”这事,哪朝哪代可都绝对是暴利行当啊!

    宋齐鲁虽说这是最简易的第一代“火枪”,但是毕竟提前几年被自己给弄了出来。

    他怕这东西保密不严,泄露给敌人,用自己研发的武器让敌人来打自己人,那宋齐鲁可就是万死莫赎了。

    就说北宋时期(1044年)的两个着名的大傻缺~曾公亮和丁度,为了“名垂千史”合伙写了一本《武经总要》。

    其中就详细记载了宋朝流行武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其中就包括“毒烟球”(烟雾弹)、“火炮”(震天雷,也就是铁壳手雷的前身)、“蒺藜火球”(内含铁钉,瓷片等杀伤物的炸药包)的火药配方。

    关键是,这玩意儿,居然广泛流传开来了!

    就北宋当时那周边“饿狼环伺”的国际环境!

    西夏、吐蕃、辽国、女真……

    特么那个不是早已对富饶的大宋垂涎三尺?

    这特么不是赤裸裸的“资敌”吗?

    对于这俩还沾沾自喜的二缺,宋齐鲁觉得他们也是已经蠢到无可救药了……

    宋齐鲁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并说道。

    “这种武器毕竟是朝廷明令禁止的,一旦流落到敌人或者有心人的手里,那就后果不可设想了。此物不用还好,只要一旦用了,肯定瞒不了多久。但是先瞒一时说一时吧。”

    “大家用没问题,但是有一个原则,一定不能让他们带到内地,只可在海上用。另外私相授受的最好是我们商会的人。”

    众人也知晓宋齐鲁的担忧不无道理,所以搞不好就是一顶谋反的帽子扣下来,得不偿失。

    目前还是先用来防身,以备不时之需吧,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动用为好。

    众人统一好了口径,便按照宋齐鲁的要求,分开购买所需用的硫磺和硝石,至于木炭则是自己烧制。

    因为等待购米将近半月,在此期间宋齐鲁安排王郑二人带领铁匠团队,“火力全开”终于给自己的180名手下配备上了“红缨枪”。

    至于战刀,因为铁石存量不足,只暂时打造了50余柄,并没能全员配备。

    无奈之下也只好让各人多制造一些弓箭配备上。

    单这样还花费了将近200两银子,当然光是工钱就占了一半,而且刀就是简单开锋的“大号砍柴刀”,还不是“十炼”“百炼”的战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还在每艘船上配备了两台“床弩”。

    众人一看,不说还将要配备的“突火枪”,就目前宋齐鲁给他的船队护卫队配置的这些武器装备。

    这哪里是正儿八经的商船防海盗啊?

    这要真是遇到海盗,还不知道谁防谁呢!

    这家伙,跟海盗船相比也就差了拍竿、撩钩、勾镰和撞角了。

    就这还是因为时间和资源不允许,要不然看宋兄弟的意图,是打算全部配备齐的。

    这是到底是打算防海盗?还是打算去当海盗啊?

    由此看来,这宋兄弟还是图谋不小啊!

    不管他说的绝不谋反是真是假,一旦回到大宋,这距离还是要适当保持一些的!

    省的不知道自己哪天稀里糊涂的就被砍了脑袋,连怎么被拖下水的都不知道……

    其实这倒是众人想多了。宋齐鲁之所以如此费尽周折的打造“武装护卫队”,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源于后世国民“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心理阴影。

    他一开始的想法也很“单纯”,如果海盗不招惹自己,给点钱过去也就过去了。

    一旦对方招子不亮,惹毛了自己,那就彻底给他“约个架”,打服为止!

    不过以宋齐鲁的估计,自己在狮城大肆买马的消息不知道已经传出去多远了,肯定瞒不住有心人。

    就奔着这一百多匹马,如果遇到海盗,那能放过自己的几率微乎其微。

    更何况,船队还有携带了如此大数目的粮食。

    钱、粮、马……

    嘿嘿,换宋齐鲁当海盗头子,他也绝对不会放过这条大鱼!

    但是费了这么大劲,才搞到手的粮食和战马对宋齐鲁而言,都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所以与其期望将命运交托给“海盗的仁慈”,还不如努力武装自己,打铁还得自身硬呢。

    如果这点小局面都应付不了,将来如何奢望跟金兵对阵硬碰硬呢?

    宋齐鲁派撒冷带人去山上砍一些竹子回来,而且点名只要手腕粗细的。

    然后就是集体打磨“石蛋”,收集铁矿渣等等琐碎事全部交给了撒冷。

    至于黑火药的配方,也是烂大街了。

    前世宋齐鲁家所在的村庄,那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制造“鞭炮”和“土烟花”的黑作坊聚集地。

    只不过后来由于国家严控,98年前后的时候,先是“收缴猎枪”,然后就是各个小作坊也都相继被打掉了。

    从那以后,过年也就再也买不到便宜的鞭炮和烟花了。

    再到后来更绝,直接禁放了……

    这年儿,也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一硝二硫三木炭”,就是讲的一宋斤硝石,二两硫,三两木炭。

    这是宋制火药的标准配比,折算下来的三者比例也就是16:2:3。

    但是宋齐鲁却是知道后世黑火药的最佳配比跟宋制是有细微差别的。三者配比是15:2:3。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喷洒清水或者鸡蛋清,用筛子就可以做成“颗粒炸药”,颗粒表面还可以滚蜡防潮,或者滚石墨防止静电……

    颗粒炸药的优点就是可以迅速燃烧,并且因为和空气充分接触,使得燃烧更加均匀和充分,性能要比粉末火药优良。

    经过一番提纯、研磨、翻炒除潮、配比、再研磨、制颗粒、称重、分装等一系列流程之后。

    第一批成品,终于下线。

    这是宋齐鲁时隔二十年,终于又可以放“大炮仗”了。

    第一次实验,可能是火药包搪塞的太过结实了,而且也错误的估算了“颗粒炸药”的威力和用量,结果真就是放了一个“大炮仗”……

    竹筒的“枪管”直接炸膛,把举着实验的侍卫,吓的魂飞魄散。第二次说啥也不举着枪筒了,跪在那里一直磕头求饶。

    太特么吓人了!

    脑瓜子跟耳朵到现在过去那么久还嗡嗡的呢……

    奶波推也着实看着那侍卫丢人,他觉得这个时候,自己做大哥的不能怂啊!

    于是,便壮着胆子走上前去,接过了实验用的枪筒。

    宋齐鲁这时也告诉他这次的火药量减小了,绝对不会炸膛。

    另外就这个药量的,也根本炸不死人。

    虽说如此,但是奶波推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没谱。

    要不是不能在自己众兄弟面前弱了自己大哥的名声,就算是宋齐鲁说的再天花乱坠,他也肯定不会去的。

    现在只能寄希望宋齐鲁这人能靠谱一些,不要整得自己英年早逝了……

    “砰~”

    随着一声响,同时伴随着一阵巨大的烟雾。

    “石蛋”被顺利的打了出去,只是这距离,实在不敢恭维。

    拢共还没有十米远,这还谈个屁的杀伤力?

    靠他杀死人,还不如靠这声音吓死人!

    “石蛋”太大了,看样子单发式的肯定不行了。

    “啪~”

    宋齐鲁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暗骂自己猪脑子,这竹筒里面配鸭蛋大小的石球,这哪里还是枪啊?

    都快赶上炮了!

    再加上石球跟“枪膛”密封不严,这样要能打的远才有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