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宋 > 第211章 妖人郭京和他的“六甲神兵”

第211章 妖人郭京和他的“六甲神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此外大宋这方面,也不知道宋钦宗和满朝文武等一干“高级知识分子们”咋想的。

    居然听信了江湖术士(大忽悠)—郭京的鬼话,指望他的“六甲道兵”守城。

    这郭京本就是一骗吃骗喝的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他也是真敢吹牛逼。

    居然说成自己会道家顶级秘术—“撒豆成兵”!

    这特娘的还真当自己是姜子牙了?

    最最搞笑的是,满朝文武居然还都“信”了!

    宋齐鲁就不信这满朝的几百上千号人就都是猪?

    居然没有一个怀疑此事,站出来说话的?

    宋齐鲁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脑都快宕机了!

    就觉得,这郭京要么是投降了金兵来“祸祸”大宋的。

    要么就是投降派联合弄上台,用来愚弄宋钦宗的“小丑”。

    要不然,不可能满朝上下居然没有一点的异样声音!

    才能让郭京如此“作祟”!

    宋钦宗和满朝文武,不老老实实坚守开封,这作死的“花活儿”是一个接着一个啊!

    先是以步兵对阵骑兵,跟跟金兵玩“打野”,结果被削了……

    现在又是偏信江湖大骗子郭京的“六甲道兵”,以为靠此可以守城并退敌无忧……

    而且宋钦宗还直接把“是战?是守?是和?”的大权,全都“授予”了宰相张邦彦等诸人。

    此外还让戴罪在京的刘韐(ge)任东京四壁守御使(守城墙的)。

    副宰相孙傅一介文官当京城守御使(守开封的老大)。

    导致事权不一,掣肘颇多。

    此外主和派不仅任用妖人郭京的“六道甲兵”守城御敌。

    还偷摸儿派了枢密使冯澥,去完颜宗翰大营求和,以保证他们自身的“进退无忧”。

    一群大聪明自以为是的以为,这是上的“双保险”,打算“以战促和”、“进退两得”……

    殊不知这完全成了:

    守?守不住!

    战?战不赢!

    和?金人不谈!

    这局面,尴尬了……

    期间,宋皇室还给完颜宗翰送去了几个大美人,请求能够以黄河为界,实施“南北分治”。

    但是完颜宗翰这犊子也不讲究,礼物照收不误,但是办事是不可能办事的……

    第一次兵围开封时候,完颜宗望仅靠六万金兵,就已经逼得宋朝割地赔款。

    这大宋就如同地主家的“傻儿子”,不仅钱多人傻,打架还废柴的一匹。

    不“霸凌”他一顿,都感觉对不起自己……

    这特么兴师动众的把整个金国老底子都掏出来了,领着十五、六万小弟大老远的跑过来。

    如果不是抱着必亡大宋的心,难道是来给你们大宋拜年的?

    所以,讲和,是不可能讲和的!

    目标也很明确,就一个。

    我不死,你亡!

    所以,一直到了闰十一月的二十五,郭京的“闹剧”结束,开封城也终于在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的两路夹击之下被攻克。

    三十日,宋钦宗“自愿”亲自到金军营前请降。

    反正这次是毫无底线,只要你们金朝放过我,继续让我当皇帝,我叫你们金太宗吴乞买“大爷”都成!

    要哪割哪,要多少赔款给多少赔款。

    不用客气!

    反正我是地主家的“傻儿子”,条件你都随便提,我这都不带还价的!

    宋钦宗天真的以为,这次还能跟上一次那样花点钱儿“混过去”。

    可是,他还是低估了金朝亡宋的决心。

    十二月一日,赵构在相州(应天府南京,今商丘)宣布:

    我哥授权的,正宗“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开府了哈!

    结果,宋钦宗左等右等,都没能等来自己的“好弟弟”率兵前来勤王,眼看赵构这瘪犊子玩意儿也是完犊子了……

    于是宋钦宗迫于朝堂和金兵的双重压力,于十二月二日,正式给金朝上了“降表”。

    正式宣告“无条件投降”了。

    本来依照完颜宗望的意思是:

    反正打下来大宋,依照我们目前的实力也占领不过来。

    不吃硬灌,只会撑死自己。

    只要宋钦宗乖乖听话,让他继续当这个“样子货”皇帝也不错。

    至少有他们汉人认可的正统名义在,百姓不会造反。

    我们随时还可以拿好处,这多两全其美。

    …………

    可是完颜宗翰不干啊!

    如果啥都依你。

    那到底谁才是老大?

    所以,他就是跟完颜宗望唱反调,非得拧巴着来。

    于是,完颜宗翰联合完颜宗磐(金太宗吴乞买的儿子)一起,坚持认为金太宗吴乞买“不立赵氏而立异姓为帝”的方针是正确的,不可动摇的。

    一定要改朝换代,坚持把二帝俘虏到北方去。

    然后“更立异姓”为王,以充当附属之国。

    甚至还一起把国内威望最高的斜也(完颜杲gao,吴乞买的弟弟,职位是金国等同于皇储地位的的勃极烈老大-谙班勃极烈)拉出来站台。

    目的就是为了“让异姓节制汉人”,从而使得宋朝这边“国势易动”,趁机把汉地搞乱。

    然后“徐图混一”,接下来就可以缓缓图之,最终将大宋朝全部蚕食吞并。

    …………

    话说宋齐鲁这边,自开航之后就直奔澎湖的海盗老巢而去。

    他从虞允文的来信中得知,奶波推他们的船队北上的时候果真遭到了这群海盗的“打劫”。

    幸亏船上配备的火炮发威,这才将来敌击退。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可是宋齐鲁自诩不是什么君子,他是“小人报仇,从早到晚!”

    台湾海峡可是他准备往北方战场运输粮草军需的重要补给生命线,不容有失。

    再者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别说自己还顶着个“靖海巡检制置使”的名头,就算是为了自己名下产业的长治久安和海商贸易的繁荣。

    也绝不能容忍这颗毒瘤继续存在。

    更不要说打劫这种一本万利的暴利买卖了。

    以宋齐鲁财迷的性格,肯定得把这块肥肉夹到自己碗里。

    这打海盗,既能顺手练兵不说,说不得还能顺便收缴一批可用的人手为自己所用。

    这可是一举好几得的好事,没道理不干!

    反正半个大宋都知道他宋齐鲁是以海盗为班底起家的,他也不介意继续坐实这个名头。

    别人或许畏惧海盗如虎,但是有火炮和手铳在手的宋齐鲁,根本不怵这些好吧。

    就算他是个打仗白痴,但是基本的热武器运用战术他还是知晓一些的。

    没道理自己具有远程打击能力的热武器作战部队,败在一群使用冷兵器作战的海盗手中。

    宋齐鲁誓将主席他老人家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战略决策思想贯彻到底。

    毕竟根据“存在即是有道理”的哲学观点,这些海盗之所以能够盘踞澎湖多年而没有被剿灭,那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

    宋齐鲁仿照后世作战部队“参谋部”的样式,组织自己名下所有将领、谋士开战前研讨会。

    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制定作战方针和作战计划。

    至于战略目的,就是以收服为主,剿灭为辅,彻底将这一片海域清空。

    从此,这这大宋的海面上,只能有他宋齐鲁一个人的声音。

    最终众人制定了“从小的开始欺负,边打边联手”的作战计划。

    有徐铁人这个海盗的“二骨仔”领路,开始的作战计划也的确顺利。

    不仅成功端了胡大海的老巢,还顺带着剿了另外三股小势力。

    宋齐鲁的部队也是滚雪球一般的急剧扩大。

    从原来的七八艘兵船,一度扩张到了三十几艘。

    当然这其中也不全是大兵船,其中小船占了一多半。

    因为宋齐鲁他们下手够快,火力够猛,所以计划开始的几天并没有消息走漏出去。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加上澎湖本来就那么大。

    你这天天“咚咚咚”的大炮放的震天响,别人想听不到都不可能。

    于是,在打下第四家海盗之后,消息也就基本上传遍了整个澎湖海域。

    弄的其他几家海盗都人心惶惶的,开始准备跑路。

    宋齐鲁一看这让你们跑掉还了得?

    于是就派徐铁人打着“宋中坚”的旗号,去给各家海盗送信安抚。

    说:你们放心,我家大当家的跟你们无冤无仇,就是跟胡大海和其他被灭的那几家有仇过不去而已。

    现在我老大做大了,所以便顺道“黑吃黑”,占了他们的地盘。

    这以后他们的势力范围就归我家老大了,咱们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各自发财就好。

    开始的时候,各个海盗势力的当家的,还以为是官府又来围剿他们的。

    对于实力“不济”的一众小海盗来说,他们正打算再去吕宋(菲律宾)避避风头。

    没想到据这徐铁人说,竟是一条过江猛龙来重新划分地盘了!

    而对于盘踞澎湖多年,真正的海盗头子“过江龙”-郑一龙来说。

    管他是真龙,还是真虫的,只要不前来招惹自己,也就由宋齐鲁折腾去了。

    更何况这宋齐鲁也有眼力劲儿,这刚一上台就派人过来“拜码头”,金银珍珠、玛瑙玉石的好东西可没少送。

    虽然不是宋齐鲁亲自过来的,但是能有这份心,也让郑一龙放下了不少戒备之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