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1976步步生莲 > 第238章 沉浸式表演

第238章 沉浸式表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何家珍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属于上不得台面外室。直到曲久宁出生,才母凭子贵正式走进曲家,成为曲忠禹的续弦夫人。

    既然是名正言顺的“夫人”,何家珍理所应当的认为,曲家的家产有自己的一份,还有自己儿子的一份。

    而且,自己的儿子聪明伶俐,从小就显示出了种种不凡。好好培养的话,未来足以成为曲家的顶梁柱。

    问题是,曲忠禹的思维很顽固。

    而且,最担心的就是兄弟阋墙。

    这点从小儿子出生后取得名字上,就能看的一清二楚。

    对此,何家珍虽然不甘心,却只能小心的收敛心思,摆出不争不抢的姿态,努力和所有人搞好关系。

    随着曲久宁年岁渐大,并且深的老爷子的喜爱,何家珍自问已经在曲家扎稳了脚跟,小心思忍不住再次活泛了起来。

    就在她谋划着寻找合适的时机,小小的在曲忠禹耳边试探一次时,家庙里多了三个牌位。

    紧接着曲忠禹告诉何家珍:“二房没人了,但香火不能断。把久宁过继过去。”

    何家珍蒙了……

    二房有啥呀?

    一片破茶园子,一片烂甘蔗地。再就是历年那点微薄的收益,在家族企业里占了一小点股子。

    凭什么呀!

    何家珍虽然恼火憋屈,但半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不但不能反对,还得利落痛快,甚至很高兴的同意。

    嘿,风水轮流转!

    75年小国子到南投县溜达时随口一夸,松柏岭卖都卖不出去的破茶叶瞬间就爆了。还得了个贵气的名字——松柏长青茶。

    二房的茶山,下半年两茬新茶足足赚了八万块。

    76年价格继续猛涨,六次采摘赚了近五十万的净收益,还额外收到了十万块的定钱。

    再加上家族产业的份例钱和甘蔗园的收益,年底时一共得了九十八万新台币!

    曲久宁还没成年,这九十八万,实打实的落在了何家珍的手里。

    何家珍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完完全全可以由她来支配的钱,激动的好几晚都没睡好觉。

    要不是曲忠禹年岁实在有些大了,非得榨……

    何家珍有心计也会算账的,虽说二房留下的那点家当,跟大房的家业完全没有可比性。可二房在大房的产业里,也是有股子的。

    等曲忠禹百年后,她本身还能分到一份。

    一大一小的两份加在一起,不会比曲久韬和曲久勷的份额少多少。

    属于二房的东西,她还能实打实的握在手里,每年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如此算下来,其实并不算吃亏!

    而且,何家珍已经醒过神了。意识到自己之前根本就是找错了对手。

    曲家的规矩摆在那里,从正为主,从商为辅。谁掌握着正届资源,谁就是大家长。

    曲久伫和曲久宁差了足足三十岁呀!

    儿子的对手从来就不是“久”字辈,而是下一辈。她应该谋划如何从曲久伫手上接过大权,而不是夺权!

    何家珍想通透了,二房的正牌继承人却冒了出来……

    昨晚入夜后,曲忠禹告诉何家珍:“回去后就改族谱,把久宁划回长房。”

    何家珍又懵了。

    把曲久宁划回大房不是不行,可二房的收益以后跟她就没关系了。之前拿到手的,也得吐出来!

    真金白银呀……属实让人肉疼的厉害!

    ————

    “什么?改姓了?”

    曲忠禹听说“曲良杰”变成了“沈良杰”,两只枯瘦的手死死的扣着红木椅的扶手,整个人都在发抖。

    “您别生气。头些年内陆的情况,您应该听说过一些。改姓,其实……是对良杰有好处。”

    曲卓生怕把老爷子气的厥过去,没敢说沈红霞大过年的急三火四给儿子改了户口本。

    曲忠禹脸稍稍好看了一些,坐那闷不吭声了一阵,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你后妈改嫁了没?”曲静插了一嘴。

    这个问题……曲卓还真不知道。

    没人跟他提过,他也完全不关心。迟疑了两秒,苦笑着摇了摇头。

    “你怎么会不知道呢?”曲静皱起眉头。

    “我,在东北插队了两年。去年入冬才回的京城。”曲卓尴尬的解释。

    “去年入冬,都好几个月……”曲静话说到一半,陡然醒悟,厉声问:“你们分家单过了?”

    “……”曲卓沉默。

    “什么时候分的家?” 曲忠禹黑着脸问。

    “呃~”曲卓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父亲去世后不久就分了。”

    “……”书房内陷入沉默。

    “咳~”曲久韬清了下嗓子,缓和道:“久平没的时候,小卓已经是成年的大人了,分出去单过也正常。”

    “嗯,正常。” 曲久勷附和了一句,本来他还想说:“那毕竟是后妈,哪能跟亲妈比。”

    但话到嘴边,想起楼下还有个姓何的,把话咽了回去。

    “家产分的公平吗?”曲静问。

    “公平~公平!”曲卓点头。

    他如果想都不想的回答一声,那多半是公平的。可他紧接着又确定似的补了一句,真实情况就值得玩味了。

    毕竟什么米德的不是说过嘛,双重肯定等于……

    曲静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可瞄了眼老父亲,忍住没有再往深里问。

    曲久韬感觉气氛太压抑了,活跃道:“听说你很有出息,在内陆的国科院工作,还是硕士?”

    “硕士在读。”曲卓赶忙解释:“我的导师是国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专家。我们这帮学生都在那里挂职,边学习边工作。”

    “哦~” 曲久伫点点头:“你的导师是?”

    “王守觉先生,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在列别捷夫研究所进修,是半导体电子学家。”曲卓介绍了下小王先生,见屋里几位明显没听过,又补充道:“先生是书香世家,门内皆是人杰。

    祖父王颂蔚,是晚清着名历史学家、文学家。父亲王季同,曾任驻欧洲留学生监督署随员。

    大姐王淑贞,是上海妇产医院创始人。二姐王明贞,是清华第一位女教授。三姐……”

    随着曲卓的一番介绍,书房内几人的脸色一变再变。最终确认,曲卓真的跟了一位家学渊源人脉广博的好导师。

    曲久伫阴郁的心情转好,欣慰的点头道:“好。跟着这样的名门贤师,一定要戒骄戒躁用心侍奉。”

    “是!”曲卓规规矩矩的点头应声。

    曲静不想曲卓刚来就被老父亲说教,很自然的岔开了话题:“刚才说,你在东北插队了两年。插队……是在农村当农民吗?”

    “官方的说法,叫知识青年下乡。”曲卓稍稍措词后,给几个弯省人,科普了下什么叫“知识青年”。

    “让一个学电子工业的人才到农村去种地,内陆的当家人,可真是……” 曲久韬不满,但后半句没敢说出口。

    “也不算浪费。我那两年一直在帮人修电器。”曲卓咧嘴笑。

    “内陆农村穷的都吃不上饭了,还有电器?” 曲久勷不信。

    “确实谈不上富裕,但近些年吃饱还是没问题的。再一个,有穷人就一定有富人。就算私人手里电器不多,公家还是有不少的。

    现在内陆懂电器维修的人不多,落后地区更稀缺。我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

    “吃了不少苦吧?”曲静抓起曲卓的手,摸了摸手指和掌心,颇有些意外的问:“没有老茧呢?”

    曲卓咧嘴笑,得意的说:“我在那边认了个干爹,是县武装部的部长。在那一亩三分地,算是很大的干部了。怎么可能吃苦。”

    “嚯~你小子行呀。” 曲久勷大乐,逗弄道:“都认干爹了,有没有找个媳妇呀?”

    “别说,还真找了!”曲卓乐的跟个傻小子似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