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替孪生妹妹侍寝后 > 落水湿身

落水湿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魏清宁攥了攥手指,维持住平静语调:“……王爷说的是。”

    “你我的关系,不必拘礼,坐吧。”晋王步入正题:“你先前在与吴弛谈论何事?”

    “事关京中的女子走失案。”

    魏清宁没坐,站到书案前三步处,躬身拱手禀告:“启禀王爷,微臣整理案牍时察觉,走失女子皆是二八年华,长相貌美,家财颇丰。”

    “生于大户人家,出门必定十数名仆从傍身,何至于走丢?此乃蓄意拐卖!”

    “以微臣前几年查案经验来看,这四起走失案,虽散落在城东西南北四地,看似毫无联系,实为分散官府注意力。恳请王爷将此案驳回顺天府,尽快解救无辜受害女子。”

    “拿与本王瞧瞧。”

    晋王伸手接过案情纸张。字迹工整苍劲,陈词思路清晰。

    能将长达两个月内,不同时段发生的四起案件,敏锐联系一起,可见是有责任心的贤才。

    相比这下,那个吴弛,当真无知。

    他低头看案情,魏清宁默默打量着他神色反应。

    以他素来仁善为百姓的作风,应当会应允的吧?

    只是看着看着,就晃神了。

    冬日暖阳,透过窗户洒进来,给他绯红色官服镀上一圈金边,美轮美奂。

    像极了昨夜他身披大红锦被,在龙凤烛虚光里的魁岸轮廓……

    不,不能再想了。

    魏清宁暗中掐下手指,及时回神。

    “此事确有蹊跷,但都是你的推测,查案讲究证据。都察院监察百官,更要讲真凭实据。”

    晋王放下纸张,抬手示意魏清宁坐下说话。

    平易近人,毫无上官的架子。

    然而,魏清宁内心是拒绝的。

    拜某人所测,她现在两/股间酸胀难忍,站着已是强撑,坐下犹如上刑。

    大抵是肿了的,亦是证据凿凿。

    “多谢王爷。”

    魏清宁仍站在原地,主动请缨:“微臣愿亲自前往走失女子家中,搜集实据,尽快推动此案重审。”

    这是投名状,也是一次晋升机会。

    晋王初到都察院,正是缺人手、内忧外患之际。

    对内,他需要干出实绩,树立威信。

    对外,监察百官的都察院,更是烫手山芋。

    做得不好,会被百官针锋相对。做得太好,百官诚服,皇上又会心生忌惮。有可能会以谋朝篡位的罪名,除之。

    思及此,魏清宁又想到那奇怪梦境。

    当今皇上猜忌心重,对自己亲生皇子尚且算计至此。最后真会有人,谋朝篡位成功?

    晋王摩挲着碧玺佛珠,沉吟片刻:“也好,本王稍后交代下去。”

    他也想亲自瞧瞧,这妻兄到底有几分能耐,未来能走多远。

    因着联姻,妻兄已被自动归为“他的人”,一言一行都牵动到晋王府脸面。

    “微臣即刻就去。”

    魏清宁主动出去调查,也是为着避嫌。这会根本不欲与他多待一刻,随即转身出门。

    宽大暗青色官袍,被风吹得鼓起,映衬出身形的清瘦。

    直到背影走过转角,消失不见,晋王才收回探究目光。

    清淡神色,干净嗓音,都让他有种似曾相识的错觉。

    若非这官服加身,乍一看,他还以为是与这妻兄一夜贪欢。

    晋王好笑摇摇头,定是昨夜歇得不够的缘故。

    ……

    都察院前院,吴弛在这伸长脖子,眼巴巴观察动静多时。

    瞧见魏清宁,眼睛顿时锃亮。

    他瞧这会四下无人,立马贱兮兮地凑上前,“魏大人,跟王爷都聊完啦?”

    魏清宁着急外出,没理睬他。

    吴弛继续追着她,“王爷可有提及本官的事呐……”

    既非正事,魏清宁更没理睬他。

    “魏清宁!”

    吴弛原形毕露,叉腰拦在她面前,“有人撑腰,连本官也不放眼里了是吧?说!你刚刚在晋王面前,是不是一直在说本官的坏话?”

    魏清宁被迫停住脚步,淡淡道:“从始至终,王爷未提及吴大人一个字。”

    说罢,绕过他,走出都察院大门。

    吴弛愣在原地,“不能吧?”

    想他吴弛风流倜傥,人见人爱,就就这么被完全忽视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手指上空,对身后小厮道:“本大人跟你打赌,一定是刚刚王爷赞美我比他多,魏清宁嫉妒了,所以不肯说实话。”

    头顶上空有串寒风,飘飘而过……

    走失案的女子,分住在东西南北的四处城区。

    偌大京城,若骑马还算快些。偏偏魏清宁如今“身份重伤”,只得让贴身小厮福兴赶马车前往。

    两人就近先去了城西那户人家。

    福兴就是那个碎嘴子小厮,本来魏清宁想补觉,结果福兴靠坐在车辕上,狗嘴里就没吐出来象牙。

    “世子,您昨晚在王府一切顺利吗?”

    “王府的床是不是特别软,世子?”

    “世子,王爷现在对您是不是特别看重?”

    为避免替寝的事走露消息,魏清宁夜里没让福兴随行。

    现在,她更加肯定此举的正确性。

    住在城西的是一户富商,虽财大气粗,但地位属末流。

    遇见为官者,哪怕只是六品芝麻官,也是客客气气接待,有问有答。

    等到城南那家,便没有这么顺利了。

    此乃是书香世家,先祖曾位高至太傅,虽说后人不争气,日渐没落,但读书人的迂腐气犹在。

    家中女子走失,注定清白已毁。与其寻回累及家人颜面,倒不如瞒下此事。

    是而,魏清宁等上一个时辰,家丁才来回复:“老爷今日尚未归家,不若大人先回吧。”

    “如此,本官就不打扰了。”

    她也不过多纠缠,站起身往外走,“只是此事晋王甚是重视,还请贵府老爷择空来一趟都察院。”

    家丁傻眼:“这这……”

    于是乎,魏清宁刚走出大门,还未上马车,这家老爷便“匆匆归来”,客客气气将人重新请进去,事无巨细答复后,又客客气气将人送出。

    后来福兴赶马车时,忍不住感叹:“还是世子英明,如今您已是晋王的人,自然是时时要与他抱成一团。”

    魏清宁支在车窗上的手肘,蓦地一滑。

    事情难度还在加剧,等到城东这户,连门都没有。

    此乃永安伯府,家中老太君是太后的表妹。

    侯门大户,更不宜家丑外扬,何况走失的只是不受宠的庶女。

    魏清宁站在马车旁,望着紧闭的朱红铜钉大门,思绪转得飞快。

    思考着永宁伯有何喜好弱点,思考着这府中何人与她相熟,可通融一二。

    一筹莫展之间,两扇大门忽然打开,当真从里面走出一个熟人。

    晋王。

    ……

    晋王料到,魏清宁会从城西出发,由易到难逐家攻克,再于傍晚回到城西的晋王府。

    也料到,魏清宁会被永安伯拒之门外。

    侯府爵位高于伯府,但早已没落多年,加之魏清宁只是六品小官,永安伯断然不会放在眼里。

    官场,就是如此拜高踩低。

    恰巧他初掌都察院,需要与永安伯交涉,遂掐着时辰来到此处。

    瞧瞧他这位妻兄,又会如何破局。

    “见过王爷,伯爷。”

    魏清宁瞅准时机,上前拱手见礼。

    “世子如何也在此处?”

    晋王似是惊讶,换上月白常服的他,笑得风月无边。

    永安伯气得牙疼啊:这是真不知道啊,还是在装不知道?!

    “微臣……”

    魏清宁正要顺坡下驴,身后传来错落的马蹄声,顺声回首,是一架豪华女眷马车,缓缓停在不远处。

    打头的小厮小跑上前,“见过伯爷,老太君回府了。”

    话音未落,一身着碧色缂丝团锦罗裙的少女,扶着华发耳顺的雍容老人,慢慢走下马车,走近。

    “见过老太君(母亲)。”魏清宁三人问好。

    “见过晋王殿下,见过父亲,见过……”永安伯嫡长女萧沉碧,看向暗青官服的魏清宁时,话音顿住:“这位大人是?”

    “在下魏清宁。”

    语气不卑不亢。

    萧老太君满意点头,“不愧是太后都称赞过的,少年英才。”她吩咐孙女,“还不快给魏世子见礼。咱们大铭女子的脊梁骨,有一根是他给的。”

    萧沉碧后知后觉,杏眸迸发出兴奋光亮:“莫非这就是去年宁可不要功名,也要为咱们大铭女子请愿的河南道督察御史,魏大人?”

    大铭朝对于女子外出行医之事,忌讳颇多。

    即便世家女眷,若患上妇科疾病,为避讳男医,最后也因为看诊不够精细、药不对症,耽搁至死。

    去年魏清宁在河南做地方官,破获大案。

    江湖骗子借着治疗妇科疾病偏方的幌子,搜刮敛财,坑害无数女子性命。

    后回京领功时,她便提议修改大铭律,增设女子可行医的明确条例。

    上官都是男子,思想守旧迂腐,轻视女子,不予批准。

    可一想到那些无辜女子吃了偏方的惨死模样,魏清宁夜不能寐。

    最后冒着被革职的风险,惊扰出宫祈福的太后凤驾,递上案情与陈词,终得偿所愿。

    自此,大铭女子争相以医术傍身,地位水涨船高。

    但她也因此被上官不喜,虽从正七品“河南道督察御史”擢升为正六品京官“经历”,却无权查案,明升暗降,变相惩罚……

    “多亏您求得恩旨,让咱大铭女子都能有病可医!”

    萧沉碧欢喜见礼,语气满是崇敬。

    “在下不才。”

    魏清宁客气了一句,而后就不客气地,道出永宁伯刚刚怠慢她的所作所为。

    下一瞬,已当爷爷的永宁伯,就被自家老母亲拿着拐杖一顿敲打,当街捂着屁股,连连求饶:“母亲,我错了,真的知错了……”

    晋王看向身旁之人,讳莫一笑。

    看来他这位妻兄的青天之名,当真不是说说而矣。

    而此时的魏世子,风轻云淡立在一旁,鸦青色锦袍随风而动。

    若非知晓她欺负熊孩子时,也是这么一本正经,还真瞧不出来这人是在,看热闹……

    解决完永宁伯府,就只剩城北的巡防营。

    走失女子,是巡防营将领小妾。

    这将领素来脾气大,以魏清宁之力更难有所获,晋王亲自坐镇。

    经过综合比对,四名走失女子,都曾到法华寺上香求姻缘幸福。

    并根据四人的仆从描述,魏清宁画出了嫌犯尘缘和尚的画像。

    据此,人证物证齐全。

    魏清宁和晋王不再耽搁,坐上马车,回城前往顺天府。

    路上,连续三夜没睡好,魏清宁难得靠着车厢,闭眼小憩了会。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啼哭。

    推开车窗一看,是有小孩不甚落入护城河。

    岸边洗衣服的妇人们,一人拉着一人,最前面的拿着扁担,已走到冰面上,试图将那四五岁的男童拽上来。

    怎奈那处冰面常常凿开取水洗衣,冰薄,根本承受不住妇人重量。

    “咔嚓——”

    妇人亦掉下去,吓得其余人连连尖叫!

    “福兴,赶紧救人。”

    魏清宁不作犹豫,迅速下马车,率先跳下去。

    “世子爷您快回来!天寒地冻的,奴才来就行啦。”

    福兴不敢耽搁,说话间也“噗通”跳下去。

    晋王马车已驶出数十米,听到动静,随即折返:“快,救人。”

    侍卫立即一跃入水。

    刺骨的冰寒,冻得魏清宁牙齿都打颤。

    好在抢救及时,小孩和妇人都无性命之忧。

    然而上岸后,对上晋王审视目光,魏清宁如遭雷轰!

    冰水冲散她的发髻,湿漉长发披肩。

    原本宽大的鸦青色外袍,这会也紧贴在身上,凸显出她躯体的玲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