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唐搞建设 > 第234章 又一年端午

第234章 又一年端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二秃,二秃!”

    石头里的人被吓着了,虽然对方是个细作,但好歹也是个能干活的呀!

    “都让开!”村正扒开人群,低头瞧着中间的二秃。

    他双膝跪在地上,闭起眼睛,用手捧着二秃的脸。

    “婆娘,俺对不起你,原谅俺要隐瞒你这事儿。”

    “可……二秃真的很好用!”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

    ‘吸——’

    撅着嘴,闭着眼便向奴仆凑近。

    此时对方正晕着脑袋,眼前一片漆黑呢,忽觉一股不妙之感扑面而来。

    直觉告诉他必须醒来!

    眼睛刚微睁,便瞧见一张似曾相识的大嘴袭来。

    “!!!”

    时间静止刹那。

    村正的嘴被旁边的村民用手及时兜住。

    “村正,他醒了!”

    村正张开眼睛,瞧见身下已悠悠转醒的二秃,松了口气。

    他用感激的目光瞧着挽救自己声誉的村民:“今儿给你多打二两酒。”

    对方一听,当即咧嘴笑道:“谢谢村正。”

    说罢,村正瞧着地上心如死灰的人:“二秃,你咋了?”

    对方愣愣地瞧着头顶的太阳,闭口不言。

    村里人还急着卖货,哪里有空浪费在二秃身上?

    问了几遍却得不到答案后,村正急了。

    他扬起了巴掌。

    “二秃,你要再不说话,俺可要治你了。”

    二秃一瑟缩,涣散的眼眸渐渐聚焦。

    随即‘哇’地一声,像个破布娃娃似的当街痛哭了起来。

    “俺没国家了,你们把高昌灭了!”

    “你们大唐人都坏!”

    “坏滴很!”

    他嚷嚷地贼大声,周围百姓们都听见了。

    一瞬间,热闹的大街安静下来,成百上千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

    不时地还传出一阵缓慢而又奇怪的韵律。

    ‘刷……’

    ‘刷……!’

    屠夫张一边用吊三角的小眼睛瞧着二秃,一边慢条斯理地磨着自己的大砍刀。

    他最近技术不行,这刀总是会乱飞出去。

    村正额头冒出一滴‘斗’大的汗水,他扬起的巴掌终于落地。

    ‘啪叽’地给了二秃今日第二个盖帽。

    “瓜娃子,你胡咧咧个虚恭!”

    说罢,他朝着四周弯腰赔笑:“见谅了诸位,买来的奴仆不懂事儿,俺们回家就教训。”

    闻言,四周百姓露出或了然或谴责的宽容之笑。

    “阿郎,不听话的奴仆要好好管!”一位中年汉子大喊,眼中满是羡慕。

    人家村好生厉害,用得起蛮夷奴仆呢!

    “对,报纸不是说了吗?高昌自古以来就是我大唐领土,什么叫他们的国家”

    “是高昌族同胞,可不是高昌国人。”

    一时间,街道又热闹起来,开始讨论这个叫高昌的地方。

    这会儿的普通百姓哪里晓得大唐究竟有多少州县

    只以为高昌如报纸所言,本就是他们大唐的领土……

    村正擦掉脑门的汗,冷眼瞧着二秃。

    “听见了吗?”

    “高昌本就是我们大唐的领土,是你们强占了去。”

    “况且你是高昌族,本就是大唐人,又何至于诋毁大唐”

    “……”

    从高昌人变成高昌族人的二秃默默无言。

    他抬头望天——

    怎么这仗,来回这么快就结束了呢?

    行军两时辰,打仗一刻钟

    ……

    淮海一带。

    李晓春手腕系着一根五彩绳。

    去岁端午,她在高昌,今岁端午,她在淮海。

    墨泼一般的天际被几缕金光穿透,几片绿叶儿晃晃悠悠,跌落进河水当中。

    李晓春伸出手,零星雨滴落在手心,冰凉湿润的水渍沁透了心神。

    “这次能晴几时”

    她有些忧愁,刚来淮海的时候,降雨频率不高,而如今已无几日放晴。

    “晓春管事。”

    段纶披着蓑衣一路小跑而来,身周还伴着隐约的硝烟气息。

    淮海降雨愈加频繁,晓春管事到此不久,他便紧随其后,负责开渠引流。

    “我们按照图纸炸渠时,在下流河域发现一座小村寨,只有十来户人家。”

    若是继续开渠,待暴雨来临河水必定会淹没整个村庄。

    晓春垂眸,庄主说过遇见这种事情,若能避让尽量避让。

    避让不了,一定要先交涉,争取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沟通了吗?”

    “完全无法交流。”段纶叹了口气,淮海这边隔条河就是新口音。

    这种躲在坳坳里的小村庄,他们找了数个当地人都无用。

    “当真有村庄可以完全与世隔绝?”

    她垂眸:“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完全不够,如何延续”

    “段尚书,带我过去看看。”

    李晓春拿起搭在竹竿上的蓑衣,披上后与段纶结伴而出。

    旧雨刚停,小路泥泞不堪,开渠师傅们匆匆走过,留下一串串凌乱的脚印。

    “晓春管事。”

    “晓春管事,我们还在寻找能够与村民沟通的人。”

    “晓春管事……”

    瞧见晓春赶来,或站或蹲着的大师傅们纷纷打招呼汇报当前进度。

    大水将至,晓春带着师傅们规划了几条比较重要的引水渠道。

    首先保证渠道畅通无淤泥,再打通几条不连续的水渠,争取在大水到来的第一时间,将水引入最近的大渠内。

    迁移人口,于情于理来说都是下下策。

    一一点头应答后,李晓春开口询问:“村民们情绪如何”

    “发现无法沟通后,我们停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派人寻找当地翻译,并未与其产生冲突。”

    段纶道:“如今大家情绪还算稳定。”

    “但若是强行开渠,恐怕会遭到敌视。”

    李晓春明了:“先将重点放在其他渠道其上,这处慢慢来。”

    段纶颔首:“理应如此。”

    一众人脚步不停,很快来到了一处小村庄前。

    此处房屋大多用草泥石块堆砌,周边土地湿软泥泞,空气潮湿。

    只有房屋坐落处较为干燥硬实。

    屋边田地里种着稀稀疏疏的稻田,可见此处水质土壤并不适合耕种。

    “这原先应是兵家不争之地。”

    李晓春道:“近百十年才有了居住的条件。”

    段纶等人不是第一次来,刚到村口处,便被眼尖的村民异常热情地迎了进去。

    “来都来了,还拿什么礼”那汉子满脸笑意,接过段纶手中提着的好货。

    他知晓这是头头。

    段纶等人听不懂,只得用微笑掩饰。

    于是那汉子同样朝着段纶等人笑出大白牙。

    交流无比和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