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 > 第164章 利益交换

第164章 利益交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当钱龙锡和钱谦益在府中密谋时,位于舆论中心的三位阁臣也同时来到雄伟的皇城外,请求觐见天子。

    或许预感到自己即将“黯然离场”,走在队伍前列的李国普步履显得有些“蹒跚”,浑浊的眼睛不断打量四周,似乎想把眼前的一切刻在心中。

    李国普的异常举动没有逃过刘鸿训和孙承宗的眼睛,两人想劝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苦涩摇头,将万千思绪压在心底。

    与三位心情忐忑的阁臣不同,引领他们前行的司礼监秉笔却显得“兴致盎然”。他不仅主动为情绪低落的大臣讲述宫中的趣事,甚至还有心情对沿途遇到的宫女宦官点头示意。

    由于心中有所挂念,即使司礼监的秉笔不断试图引起话题,李国普也显得“兴致索然”,只有孙承宗和刘鸿训偶尔附和几句。他本是“前朝旧臣”,因tianzi的信任得以留任至今,就算真的选择“急流勇退”也没什么可遗憾的。然而,“东林党”的行为太过欺人,令人厌烦。

    “阁老……”

    不知过了多久,司礼监秉笔的轻声呼唤在李国普耳边响起。听到声音,心绪不宁的李国普连忙抬头,看见壮丽的乾清宫已映入眼帘,身穿常服的tianzi站在白玉台阶上,微笑着注视着他。

    “参见陛下。”

    来不及整理身上略显凌乱的衣衫,李国普赶紧快步上前,急切地向tianzi行礼,其他两位阁臣也一同跪倒在地。

    “三位爱卿请起。”

    随着tianzi冷峻的声音,三位各怀心事的大臣从潮湿的地板上站起,跟随tianzi走向深处的暖阁。

    ……

    “三位爱卿同时前来,可是有什么重要之事?”

    刚踏入乾清宫的暖阁,还没等角落的内侍献上香茗,瘦弱的tianzi忽然转身,锐利的目光直视着领头的李国普。

    “老臣前来向陛下辞职……”

    或许是心中的重担终于放下,或许是毫无防备,久经官场的李国普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言一出,暖阁内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刘鸿训和孙承宗脸上都露出了苦涩。

    他们两人都经历过天启年间的“党争”,深知那些东林党的脾性和为人,因此对当前的朝局格外珍视。只是现在京城“舆论”纷扰不断,虽然他们没有直接与“东林党”针锋相对,但也能够想象李国普承受的压力。

    “哦?爱卿此话何出?”

    仿佛完全不知京城的“纷扰”,坐在案牍后的tianzi轻轻一笑,神情如常地问道。

    “唔……”

    进宫之前,李国普也曾设想tianzi会有何种反应,却没想到他会如此“淡定”。

    短暂的犹豫后,李国普脸上的惊讶之色略有消退,苦涩地拱手向tianzi说道:“宗室出京就藩的议题廷议仍无结果,臣请求陛下独断专行,并责臣无能……”

    李国普清楚,现在京城的“舆论”焦点已经不是那三位几乎被忽视的宗室能否出京就藩,而是直指他“无所作为”。

    “如果廷议无果,不如暂时搁置,不予理会。”

    不知过了多久,当李国普等人渐渐失去耐心,以为tianzi会大发雷霆时,他的冷淡声音在乾清宫暖阁中缓缓响起。

    听完这番话,暖阁内的众人皆是一怔。如今京中的舆论已是“纷乱不止”,如果天子效仿万历的做法,对此置之不理,只会助长东林党的嚣张气焰,使得朝廷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宗室离京之事,朕已有决定。\"

    \"恰好三位爱卿一同前来,朕也有件事情需要商议……\"

    李国普等人眼神中满是疑惑和不安,坐在书案后的天子突然转变话题:\"蓟辽总督已离职多年,但蓟镇守护京城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松懈。\"

    \"何不从京中派出官员,巡查蓟镇,整顿军队?\"

    哗!

    众人愣了一下,乾清宫暖阁内顿时议论纷纷。特别是李国普等人,心中仿佛有种图穷匕首见的预感。

    难怪天子对京中的“舆论”一直没有回应,原来他另有所谋。

    \"敢问陛下,您打算让何人整顿蓟镇?\"

    事关国家军事,在场的阁臣都不敢掉以轻心。即便明白天子此举是在与他们进行“利益交换”,以保全李国普的宰辅地位,大学士东哥孙承宗还是急切地问道。

    \"大名府知府卢象升政绩显着,深谙军务,堪当重任。\"

    天子毫不犹豫,声音坚定地在暖阁中回响,让孙承宗等人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天子果然早有打算,这是“有备而来”。

    闻言,孙承宗等人如释重负,心想天子还算“理智”,至少大名府的卢象升是个正统的文官出身,且政绩中有“剿匪”的记录,勉强说得过去。

    \"微臣以为,大名府知府治理有方,素有军事才能,可委以重任。\"

    稍作犹豫后,东阁大学士孙承宗的声音在暖阁中响起,朱由检轻轻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知道,孙承宗这是通过实际行动来摆脱与京中那些“东林党”的关系,以赢得他的信任。

    \"微臣附议。\"

    仅仅过了几息时间,后知后觉的李国普连连点头,他岂能不明白天子的言外之意。

    看到身边的两位同僚都表示赞同,一直沉默的刘鸿训也缓缓点头。

    他对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并不熟悉,但好在蓟镇靠近京城,如果发现他“名不符实”,还有挽回的可能。

    然而,如果放任李国普离职,让只会排挤异己的“东林党”重返朝廷,将会立刻打乱大明的朝局。

    权衡利弊,即使冒着整顿蓟镇不利的风险,刘鸿训也要阻止那些东林党人重新掌控朝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