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第一卷总结兼成绩汇报

第一卷总结兼成绩汇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在刚才,本书的第一卷“商君!商君!”结束了。

    这一卷一共142章,共计402万字,从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公元前358年左右)开始,到昭襄王十六年年(公元前289年)结束,横跨秦国的三位君王,共69年。这可以说是很长的一卷了,在我的大纲规划中,除却很让人想想就焦虑、望而生畏、众多大佬折戟沉沙的那个时期之外,其余每一卷大概都是比这一卷要短的。

    这也是在我计划中的一环,因为每本书的开始都像是建造房子一样,要把地基打的稳固,要让“住房子”的人们知道这本书的风格、建造房子人的风格,这也是我希望能够做到的。

    先说成绩和更新汇报~

    首先我这个扑街终于上了三江和强推这真的是值得令人开心的事情。

    其次就是首订是1280左右,均订1180,追订约莫1200,18天后的现在高订是3225,均订是2477,追订约莫1500,期间经历了一次强推,所以均订暴涨了一波,,涨了1300左右吧,算是翻了一倍,距离精品还有五百多的距离或许下一次的推荐就能精品了吧,挺开心的。

    然后就是更新了,这个月13号上架,之前都是4000字,一共更新了48000字,这个月共更新24万字左右,去掉免费期的更新,相当于19天更新了十九万,分一分也就是日万了

    我还是低估了日万的难度啊,差点给我自己整崩溃了都。

    下个月暂时还日八,但是每周周日我会休息半天这样也是为了避免我暴毙对不对,我要是暴毙了宝宝们咋看书。

    二、总结

    既然是总结,我就先从这一卷的卷名以及简介开始吧。

    卷名:商君!商君!

    其实大家看看到这里的时候,能够发现这個名字可能不是很合适,毕竟商君变法,甚至是商鞅本人都在这一卷的占比并不算很大,甚至可能在十几万字的时候,商鞅就已经去世了。

    那为什么这一卷的名字我还是定义为“商君!商君!”呢?

    因为这一卷讲的是“诸国变法”,而诸国变法中最成功的不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么?这也是本书名字的由来。

    而简介中的“法者,天地之序也”在我看来,指的是“秦律”,或者说陈野在潜移默化中所改良的“法家”的“法”应当是这本书的基调,这也是我将陈野的第一个身份安排为“司寇”的原因。

    一国之中,最重要的便是“法”。

    这是统治者控制被统治者的利器、也是统治者自我约束的利器。

    当然了,这里的统治者自我约束指的是统治阶级,而不是“君王”,毕竟封建时期“君王”的权力是逐渐变大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而当往后越发展,统治阶级内部的“王”与“臣”的互相约束,同样是有赖于“法”,无论是“祖宗之法”还是“太祖之法”,亦或者是“国本之法”。

    有些时候,为什么臣子能够在某些程度制衡皇帝?

    便是因为有“法”这个“底线”在,大家不会真的拼死,而是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去进行争斗。

    所以我开篇说:“法者,天地之序也”。

    这是第一个原因。

    至于第二个原因么,则是因为“商君”这个人。

    陈氏在开篇的时候通过商鞅成为司寇,进入到秦国的政权中心,而这一卷的末尾,陈氏的第三代嫡子也同样是因为“商鞅”的原因,知道“事不可为”而在“司寇”的位置上退出政权的中心。

    商鞅与孝公之间的情谊同样是贯穿这一卷的一个锚点。

    “君臣之情”、“自古君王多寡恩”这一点是我最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希望宝宝们能够看到我想描写的东西,这样我就会非常开心了。

    这是卷名以及简介中,我所想要表达的东西,以及为何起这样的卷名和简介。

    其次便是这一卷的内容了。

    这一卷的内容开头就说过了,大概是未来很多卷中第二长的一卷。

    我想让看书的朋友们知道我是一个怎么样子的作者,会以一种怎么样子的手法和方式去描写华夏巍峨的历史。

    我是一个略微有些啰嗦、唠叨,可能在有些时候被朋友们说“水”、说“赘述”的作者。

    这是我这个人的底层逻辑,我会尽量去避免,但有些时候的的确确是无法控制。

    我是一个有些时候会“文青”的想要描述一些“情感”的作者,但绝对不是一个“文青病”的作者。(笑)

    我不会故意犯“文青病”去恶心读者,去下毒,毕竟这本书是网文,基调还是爽,但有些时候我会通过一些微小的人物去传达我的感情。

    毕竟我不是ai机器人,不可能一点“情感”和“私货”都不带。

    人的思想,想要表达的东西,有些时候不就是“私货”么?当然了,我会尽量避免这些东西的出现,但希望朋友们多给我一些宽容。在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这个无病呻吟的“死文青”能够也爽一把。

    说完了风格说一说这一卷的内容吧。

    其实这一卷很简单,秦国的三位王都在竭尽全力的发展秦国的势力,而陈野以及陈氏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让“暴秦”“边陲蛮夷”变成了“仁义之国”。

    这是陈氏在这七十多年的时间内,对历史的一些细微的改变。

    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目前为止陈氏还未曾撼动“历史的车辙”,车轮继续沿着既定的轨迹缓缓的向前走去。

    秦国注定将横扫天下,这就是下一卷和下下一卷的内容了。

    而这一卷中有些朋友问历史的轨迹会发生改变么?

    我的答案是:会的。

    但改变是徐徐渐进的,毕竟这本书的主角不是“陈野”也不是“陈慎”“陈瞻”“陈昭”,如果是他们的话,在昭襄王时期秦国就该一统了,科技树不断的攀爬了对吧?

    主角是“官渡陈氏”,主线是一个绵延千年的世家在历史的浪潮中起起伏伏。

    历史的车辙总会改变的,如今改变了微微的一部分,前进的路线虽然依旧既定,但却已经偏移,而等到什么时候他会偏移到被改变的地步呢?

    这是之后的事情,让我留一些悬念吧。

    此外,这一卷中我个人来说最满意的是第一百一十五章以及第一百二十四、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六章,以及一百三十六、一百四十、一百四十一章。

    最不满意的其实是这一卷关于战争的描写。

    第一百四十一章“此战威名”的写作过程中,其实我很焦虑,因为我不知道这样新的写法能否被大家伙接受毕竟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但我自己又实在不会写战争,这一点从之前的章节中就可以看出来,我对战争的描述真的很匮乏,我的战争简简单单的开始、然后几行字一写,略过过程就结束了。

    从上一本书开始,我就有这样的毛病,真的很难改。

    我已经在竭尽全力的去看书、学习了,目前为止被我加入书单的有“绍宋”“覆汉”“黄天之世”,希望在下下下一卷之前我能够学习好吧毕竟下下下一卷战争很多的。

    其实这一卷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总结的,它太粗糙了,像是一块璞玉一样,粗糙是因为我对战国时期的不了解,当然了,我正在恶补这个时期的历史知识

    如果有朋友知道专业的书籍的话,希望能够推荐推荐。

    这本书或许真正进入到巅峰,应该是下一卷的中后期以及下下一卷了,看过上本书的朋友都知道,我对写秦朝和始皇帝是有那么一两手的(叉会腰),从那之后,这本书会逐渐的变得精致起来,也会更加娴熟,当然了,现在也挺好看的是吧?(自信的臭不要脸)。

    这一卷的总结就到这里啦,都是一些我唠唠叨叨的废话,或许下一卷的总结会更精彩?

    这一卷正式结束后,明天开始下一卷,那是大魔王真正纵横天下的时代、是同样身为“魔王”但却并不是那么出名的“庄襄王”的时代,同时也是“始皇帝时代”的开端。

    下一卷卷名:战国春秋。

    最后,以一句话结束这一章吧。

    若我们此后不再见,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愿朋友们都能常在我身边。

    愿各位元旦快乐,新的一年都能健康如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