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和爹系竹马苟天灾的日子 > 囤货(1)

囤货(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伴随着哗啦啦的声响,卷帘门被于戎用力拉下来锁好。

    门外的空地上停着一辆黑色a4l,这辆车正是于三叔之前借的那辆,借了两天没提还,于戎从来不惯着亲戚,便寻个由头直白地要回来了,因为这事于三叔对他颇有微词。

    姚小荟拎着两袋豆浆和两份油酥烧饼夹烤羊肉串,从沿街拐角处的小吃摊走回来,看到车子已经启动了,她侧身坐进副驾驶。

    于戎盯着油表笑骂:“拿我的车跑了七百多公里,连个油都舍不得加。”

    “下次别借了。”姚小荟认真地说:“我现在闻这车里味道还犯晕呢。”

    车刚拿回来的时候姚小荟都不能进车厢。

    也不知道就三两天的时间,于三叔是怎么把车折腾成这样的。

    车座脚下泥灰瓜子壳到处都是,狭窄的空间内飘荡着一股怎么也散不出去的烟油味,混着闷出来的皮革、汽油和各种复杂难闻的垢味,像极了老烟枪中年男开了十来年的二手出租车,姚小荟一闻就要晕车。

    于戎已经花了几百块到3s店把车从里到外洗了一通,见姚小荟闻着还觉得有味道,准备把车换了。

    倒不是临时起意,他本就有换车的打算。

    这辆车平常代步还可以,只是后备箱空间太小,而且自动挡的车以后坏了不好修。他们准备把这辆车卖了,换个几万块手动挡的五菱宏光,不仅皮实,后面空间也大,能装不少物资。

    想到这,于戎问姚小荟:“保险箱里还差什么?”

    保险箱是空间的代称,为了安全起见,两人现在聊到空间时都用保险箱代指。

    姚小荟听言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已经买的物资被一笔笔标注上,被分五大类。

    第一类是吃喝方面。

    100箱汤好喝,50箱茄皇,1000斤干挂面,200箱压缩饼干,500箱冰露饮用水,100瓶百粒装净水片,便携户外净水器10只,便携卡式炉和500瓶小瓦斯。

    第二类是医疗急救和卫生清洁方面。

    用于身体清洁的10桶25l碘伏,100桶25l75医用酒精,50箱生理盐水,医用无菌脱脂棉球、脱脂敷料、绷带,开放性伤口用的一次性皮肤缝合器、免缝合的减张式创口贴和成套备用清创缝合包。

    以及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各20支,医用一次性口罩、kn95防尘口罩各2000盒,kn100等级防尘面具20只。

    和用于环境清洁的84、次氯酸、威露士等消毒液。

    姚小荟还买了一些碘伏棉签和酒精棉片,和防水创可贴,平常小创口可以用,实用性比较高。

    第三类是一些生存和防身工具。

    包括照明用的强光手电、头灯、防风驱蚊蜡烛,逃生用的应急逃生绳、灭火器、灭火毯、保温毯、打火机、帐篷、睡袋、折叠水袋,还有收音机、望远镜、指南针等杂物,姚小荟甚至还买了两个充气皮艇,护目镜和氧气瓶。

    还有防身工具,撬棍、工兵铲、战术笔、辣椒喷雾等。

    姚小荟基本上是想到什么买什么。

    第四类是衣物、日用品。

    按照她和于戎两人的尺码,姚小荟各买了50套适应寒冷天气的抗寒羽绒服及配套的厚实长裤和靴子,保暖内衣裤、抓绒外套、厚袜子,各10套适应恶劣天气的防风防水冲锋衣,长裤,速干上衣,速干袜,登山靴。

    又各买了五百盒一次性内裤、和足够穿一辈子的普通内裤袜子。

    此外,日用品则批发了足量的速干毛巾、压缩毛巾,2000套牙刷牙膏,1000提卷纸卫生纸,1000包湿巾,免洗洗手液100瓶,普通肥皂、洗发水、硫磺皂各500件,手动剃须刀100只配足量替换刀片。

    以及国牌洁伶卫生巾1000包,足够姚小荟用到绝经。

    第五类是营养补充剂和常备药。

    用于退烧的布洛芬,伤风感冒用的板蓝根、999、止咳糖浆,腹泻用的蒙脱石散,便秘用的乳果糖、开塞露、富含膳食纤维的西梅汁,驱虫用的肠虫清、阿苯达唑,以及胃肠疾病用的铝碳酸镁片、康复新液。康复新液不仅可以用于胃溃疡胃胀气这种普通胃病,还可以牙疼的时候含着,消炎杀菌,去腐生肌。

    姚小荟还买了上百瓶钙片、各种维生素片、ve软胶囊、葡萄糖酸锌等防止身体缺乏相应元素致病。

    以及常用的皮肤病软膏,抗细菌的甲硝唑凝胶、百多邦莫匹罗星;抗真菌的环吡酮胺、克霉唑、盐酸特比萘芬、二硫化硒洗剂;抗病毒的阿昔洛韦;激素类艾洛松;抗过敏的氯雷他定。还有万能的炉甘石洗剂、好用的抗感染红霉素皮肤软膏和眼膏,以及比较知名的皮炎平、达克宁之类抗菌用药。

    常用的皮肤软膏和营养补充剂便宜的只要两三块钱,最贵的一盒也不过二三十来块,因为都是非处方,姚小荟放心加购囤了很多。

    此外姚小荟还买了100罐1kg规格全职奶粉,以及1000袋每袋2kg规格、合计2吨的食用无水葡萄糖粉。

    葡萄糖粉是姚小荟个人的刚需,她使用空间需要消耗大量的糖。

    她之前买了不少独立小袋装的纯葡萄糖粉,一小袋装20g糖粉。

    方才收取仓库里新到货的物资,姚小荟一边把货物搬到空间里,一边不停地往嘴里倒葡萄糖粉,等收完物资吃了足有十小袋,也就是200克。

    如果一直以这种速度消耗葡萄糖粉,现在囤的量也只够用不到三十年。

    为了防止没买全,姚小荟还特别买了20套国标的人防战备应急包。

    姚小荟告诉于戎:

    “反正买完这些,咱们手头加在一起不到二十五万全花光了。哥,奶奶那套房子卖出去了吗?”

    “下午中介要带人过去看,正好我们开车过去,把里面东西都搬走。”

    于戎已经把他们俩名下合计六套房中的四套都联系中介挂出去卖了。

    剩下两套,一套是他们搬家后要住的房子,不能卖,另套是于戎姥姥姥爷留的老房子,和姚家门对门做邻居的那套。

    这是个老旧小区,90年代建成的了,后来政府说支持加装电梯,但项目刚开始实施,后来就因为建筑结构安全问题被叫停。

    因为一直没装上电梯,加上房龄老,房价要比周边其他商品住宅要便宜很多。

    这套于戎姥姥姥爷留的老房子九年前就租出去了,那时于戎就要上大学,他家里就剩他自己了。

    父母意外身亡后不久,姥爷脑梗没抢救过来,姥姥承受连番打击,也没能撑几年。

    姚小荟奶奶就劝他把房子租出去,那样于戎手里能多存点钱。

    奶奶家也只剩下她和姚小荟了,家里两间卧室,姚小荟还小又没了父母,晚上都是跟奶奶睡的,另一间卧室正好给于戎住。

    所以于戎放假回来就直接住她们家就行。

    于是于戎去大学报道前便把房子租了出去。

    那之后没多久就有一个比较消瘦的中年女人联系他问房子的事情。

    中年女人叫夏春华,是一直租到现在的长租户。

    夏春华多年前离异后一直未婚,在附近租的店面做小吃生意,原本膝下只有一个精神残障的女儿,被夏春华养得白白胖胖,五官漂亮明晰,就是眼神明显跟正常人不一样,木讷地斜着眼睛看人,时常做出令人不适的表情。

    夏春华的女儿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白若冰。

    白若冰曾经走丢过,报警找了很久,过了快一年才在千里之外的外省大街上找到,正蓬头垢面地在大街上流浪,肚子大得不正常。

    夏春华还没从失而复得的喜悦中缓过劲,便被医生的话往脑袋上狠狠砸了一记,头一阵一阵地发晕,差点受不住这接二连三的打击。

    医生叹了口气告诉她,你女儿怀孕了。

    并且胎儿已经七个月大,早就过了安全引产的时间,最好生下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