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26章 可要金风玉露时

第26章 可要金风玉露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人站在西餐厅门口,耳鬓厮磨,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了。

    有西餐厅的服务员上前,询问两人是否要入内落座。

    眼看着两人在人家西餐厅门口你侬我侬的场景被别人看见,陈乐瑶立即羞不可耐,低下了头颅。

    顾知书则完全恬不知耻,趁机朝某处遮挡视线的部位多瞧了两眼。

    他很清楚,以陈乐瑶那和纤细腰身完全不成正比的峰峦如聚,她低头时大概率是看不见自己脚尖的。

    那些能看到的都应该去反思反思,

    小时候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努力喝牛奶。

    某些部位不长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经这么一打扰,陈乐瑶是死活不可能再陪顾知书站在门口厮磨了。

    这也正合顾知书的心意。

    记住,在和女孩子约会的时候,若是在某个场合发生过“突破性”的进展。

    你就要及时更换场地了。

    不然继续深入,就会给女孩一种“得寸进尺”,“这样会不会进展得太快了”的感觉。

    但如果换个场合,就等同于进入新地图,一切又能重新开始。

    所以为什么吃饭之后往往会去看电影?

    都是有深层次内在逻辑的!

    顾知书报上自己预约的台号,和陈乐瑶一起进入到西餐厅内。

    他特意选择的一个二楼靠窗位置,可以透过玻璃窗看到外面的夜景,路灯点缀着跨河大桥,美不胜收。

    “知书,刚才你和我说的那首词,我可以微信发给我的老师吗?”

    陈乐瑶坐下来后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当然,不过你要说清楚是人家李商隐写的词,别让你老师误会了。”

    “哦。”

    陈乐瑶不以为然地哦了声,然后将手机递到顾知书的面前。

    “怎么?”

    “你来写。”

    “啊?”

    “我又不可能听了一遍就能背下来,肯定你来写呀。”

    陈乐瑶理直气壮。

    顾知书则接过陈乐瑶的手机,感慨自己又完成了重生后的一大突破性进展。

    当一个女孩愿意把手机不设防地交到你手上时,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可以看她的手机了。

    当然,这么想的大多都是只会在网上口嗨,在现实里唯唯诺诺的沙雕网友。

    当一个女孩愿意给你看她手机和微信的时候,意味着,你也该要把手机给别人看啦。

    那你们就是唯一看过对方手机的人了。

    从此告别路人甲的身份,懂?

    “好吧,我要点时间,我的手机给你玩,上网冲冲浪啥的。”

    顾知书大方将手机递给陈乐瑶,丝毫不担心他和莫筱洛宁的聊天被陈乐瑶看见。

    原因很简单,

    他有两部手机,两个微信号!

    “我不玩,我看你写。”陈乐瑶挪动椅子,坐到了顾知书的身边。

    盯着他往手机上输入文字。

    如果说刚才站在门外,两张脸靠得太近,陈乐瑶还会尴尬和面红耳赤的话。

    经历过短暂的嘴唇与耳根碰撞后,

    此时陈乐瑶似乎已经适应了相同的距离。

    顾知书一边在手机键盘上输入文字,但心思却全然没在指尖上面。

    因为一股带着麝香的幽风,不断在他耳边和脸颊上吹拂掠过。

    让人心猿意马,想入非非!

    …………

    张子青教授从北大回到家中,夜色渐浓。

    自从昨天他的公开课视频流传出去后,很多好友都发来信息,打探《鹊桥仙》的信息。

    难得在当今社会读到一篇名篇佳作,让人如饮甜酿,如食佳馐,如观美景,实乃读书人的幸事。

    多久没有感受过初见闻时,拍案叫绝的激动心情了?

    张子青换过拖鞋后,忽然心有所悟,走入书房,铺开白纸,开始在砚上研墨。

    “柔情似水”,似水与银河对应,写景又写情,巧妙自然。

    “佳期如梦”和“忍顾鹊桥归路”则将短暂相逢后又要离别的不舍与惜别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回首鹊桥,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恋恋之情,已至于极。

    妙不可言!

    然而最让他拍案叫绝的,当属是最后两句诗词。

    笔锋一转,突然爆发出最为高亢的歌声,震耳欲聋——

    “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画龙点睛的一笔,几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以后但凡有人提及爱情,描写爱情,憧憬爱情,估计内心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两句经典诗词。

    “大才啊!”

    张子青吹干纸上墨水,将写下了《鹊桥仙》的纸张双手拎起来,放在眼前欣赏。

    越看就越是喜欢。

    明天就把这幅字装裱起来,放在他和夫人的卧室之中。

    谁说年纪大了就不能罗曼史了?

    生活要有情趣,该死的仪式感一点都不能少!

    只是,

    不知道这位叫秦观的文人,到底是不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还是说……

    就在此时,张子青的手机屏幕亮起,提醒有新消息送达。

    陈乐瑶?

    张子青脑海里很快浮现出一张俏丽的青春脸庞。

    那是自己去年刚毕业的学生,聪明伶俐,对诗词古文拥有同龄人之中罕见的热爱。

    经常在课后缠着自己问这问那的。

    就是偏科有点严重,对数学只能达到普通北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不然他都有想要让那女孩跟着自己读研的打算。

    不过女孩也很有孝心,即使毕业后,逢年过节都会有问候消息发来,他记得小姑娘是回到了老家的电视台工作。

    有机会的话倒是可以帮她找找关系,美言几句。

    张子青心头一动,点开了消息。

    只看了一眼,他的目光就仿佛变得凝实了起来。

    伸手在书桌上一通摸索,才找到放在台面上的眼镜,颤巍着打开,戴上。

    “老师晚上好,我是陈乐瑶,今天在网上看到您的公开课视频,点评了《鹊桥仙》。

    刚好我在宁城电视台上班,顾知书是我的同事,我便请教了他‘金风玉露’的问题。

    他说这‘金风玉露’的确是有典故的,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辛未七夕》。

    我这就把这诗的原文转发给老师——

    恐是仙家好别离,

    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

    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

    惟与蜘蛛乞巧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