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55章 他们还聊上了?

第55章 他们还聊上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安卉考虑到的问题,顾知书也心知肚明。

    但他在和季皋聊天交谈的过程中,反而没有带着那么强烈的功利心。

    如果是重生前的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地去讨好季皋,争取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从而方便以后获得对方的帮助。

    不过现在的顾知书,不觉得自己需要再去小心翼翼地做讨好别人的事情。

    哪怕对方是季皋,甚至是张子青。

    兜兜转转一大圈,顾知书心里明白,人,特别是商人,是很容易钻牛角尖的。

    曾经的他以为,国内经商,人脉最重要,没有人脉你寸步难行。

    后来他又觉得,资金最重要,融资完成你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最后他才发觉,一切还是要回归产品本身。

    唯有你的产品质量过硬,才是获得市场垂青的最好方式。

    以上道理对女主播同样适用。

    能捧红的人,不用天天爬上你床,也能快速涨粉。

    红不了的人,哪怕想尽办法,给她疯狂喂资源,也是纯属浪费。

    在耗资过“亿”后,顾知书才逐渐明白这个道理,损失实在是有点过大了。

    重生之后,凭借脑海里储存着的那无数经典文学佳作,他就相当于掌握了这个世界上最为稀缺,也最为过硬的“国宝级”珍藏品。

    对于人脉上的追求,不至于完全无视,但至少能够以平等的心态去交谈应付了。

    不至于要对别人卑躬屈膝,刻意逢迎。

    胸中有底气,腰杆子也就挺直了起来。

    而顾知书这种不卑不亢,平等相处的态度,季皋也能从谈话之中感觉出来。

    于是她更加开心了。

    对于一个习惯了山珍海味的人而言,一次家里的粗茶淡饭,一次属于“妈妈”的味道,反而能让他更加印象深刻。

    季皋在生活中见多了对她谄媚奉承之人,如今难得遇到个年轻人,能像老友般和她探讨文学,切磋技艺,她是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

    于是一时忘我,也就忽视了时间的流逝。

    “我觉得小顾老师你说得很好,在诗词品鉴中获得的美感经验,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实践体验,在过程中享受心灵的净化,获得审美的提高,你是如何看待审美境界这个概念呢?”

    “我想审美境界是一个意蕴生成的过程,是人的精神境界的诞生和扩展,是一个意义和价值的生成过程。”

    “说得太好了,还有小顾老师你刚才提到的含蓄之美,我在绘画时也经常用到,想和你再深入探讨一下。”

    “我觉得含蓄无论对诗人还是对画家,都是在其作品中构建起一个开放性的召唤结构,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就为品鉴者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探索其意蕴提供了可能。”

    “没错,没错,我在课堂上一直提倡学生要深度参与艺术的审美,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小顾老师总结得太精辟了。”

    “季奶奶似乎在儿童的画作上,特别擅长?”

    “是啊是啊,我喜欢给孩子们画画,但我喜欢画给孩子们去看,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在画中翱翔,而不是刻意地去告诉他们,你要从这幅画里学习到什么知识道理,那反而是扼杀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

    “那我觉得,您应该和尼采很有共鸣,他的一大主张,就是希望人的精神状态,能回归到孩子阶段。”

    “是吗是吗,他是怎么说的?我学习学习。”

    “呃,可能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这样,等过些时候,尼采的哲学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出版后,我亲自寄一本给您,您看怎么样?”

    “那简直是太好不过了,我退休后闲着无聊,就想着找点书看呢,太好了太好了……”

    好好一档《深夜巷话》电台节目,竟然变成了两人聊天的平台。

    他们在电话里头聊得欢快,殊不知无数正在收听广播的听众们,早就人都麻了。

    还真就聊起来了?

    甚至在探讨学术层面,一个电台主持人和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竟然有点平分秋色的感觉?

    我是谁?

    我在哪?

    今夕是何年?

    由于季皋的年龄和身份地位摆在那里,还真没人生出要催促或者不耐烦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两人闲聊归闲聊,问题是干货那是真的多啊。

    你平时有多少机会能接触到北大最顶尖教授的文学艺术公开课?

    现在就相当于有个免费的机会,摆在眼前,大家巴不得多听一点,多吸收一下来自大佬的知识灌输,哪怕听不懂,光是参与其中,都是一种艺术层面的熏陶和享受。

    ——“你昨晚在干什么?”

    “我在听季皋老师的讲课。”

    “季皋是谁?”

    “呵,季皋你都不认识?自己去找度娘要答案吧。”

    想想这个画面都让人觉得心情舒畅,毛孔舒张。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而包括杨铭在内,众多在电台前收听广播的北大学子们,此刻则陷入到了莫名的迷茫之中。

    我们刚刚耳朵都听见了什么?

    季奶奶在和一个电台主持人认真地探讨艺术理论问题?

    这种感觉就跟你突然发现,平时在校门口摆摊卖烧饼的大叔,突然有一日摇身一变,站到了讲台上,和你最尊敬的老师就艺术问题侃侃而谈,不分伯仲时,内心掀起的惊涛骇浪一样。

    还切磋起来了?

    他也是高手?

    估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感觉也就和此时此刻的自己差不多吧?

    一时间,顾知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瞬间就从“有点文化修养在身上的电台主持人”,一跃上升到了“扫地僧”的程度。

    连他原本已经熟悉的声音,在这一刻都变得有点神秘高深了起来。

    仿佛自带魔音阵一般,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此子,不可小觑!

    “哎呀,不好,都快凌晨三点钟了,怪我怪我,聊天聊得兴起,忘记了时间,打扰到了小顾老师的工作。”

    季皋身旁的闹钟铃声响起,让她这才惊醒过来,原来她一个人就占据了几乎全部听众来电的时间。

    这让季皋感到颇为自责。

    她知道要是往常,顾知书肯定会打断听众的说话,以便掌控节目的节奏和时间。

    只是因为她的年龄摆在那里,年轻人才不好意思打断罢了。

    属实是她自己的失礼。

    季奶奶懊恼地拍了拍额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