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61章 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感恩加更)

第61章 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感恩加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顾知书走出餐厅时,拿出另一个手机,新的消息提醒是显眼的99+。

    随意看了一眼,原本他有点轻飘的神态,瞬间就变得认真了起来。

    【陈乐瑶邀请你、张子青加入了群聊。】

    【张子青邀请了季皋、林沛、曹秋冰、方宝林、陈礼山、董晓兰加入了群聊。】

    【林沛邀请了何子雄、北大蒋浩云、颐养天年、兰、种花之人加入了群聊】

    季皋:“呵呵呵,张教授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张子青:“季教授身体还好吗?没了你的笑声,北大也就此缺失了一抹亮色啊。”

    季皋:“还好还好,北大之所以是北大,是因为它百余年来的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可不会缺少了区区一个季皋就黯然失色呢。”

    张子青:“北大当然还是北大,只是我眼中的北大,少了一抹光亮而已。”

    季皋:“哎呀呀,说得我都脸红,不好意思了!”

    张子青:“对了,正好我还有几个好友想要认识一下小顾老师,探讨诗歌问题,我就擅作主张把人都拉进群来了。”

    季皋:“好呀好呀,热闹点好呀,呵呵,看了一眼都是些熟悉面孔呢。”

    张子青:“不知道我们这群老头叨叨会不会对年轻人造成困扰,乐瑶,你帮忙去问问小顾老师的想法可以吗?”

    陈乐瑶:“可,可以,我觉得他肯定也会十分欢迎的!”

    顾知书看到这里,切换了出去,打开陈乐瑶的私聊界面。

    果不其然,这小妮子都快要疯了。

    “在吗?”

    “季教授找到了张子青教授,他老人家又找到了我,让我拉个群聊,现在合适吗?”

    “快快回话,急死人了!”

    “不管啦,我先把群拉起来了,你看到消息记得去群里和人家打招呼!”

    “顾知书,你快点回话啊!!十万火急!!!”

    “张教授问你意见呢,他还说单独申请加了你的好友,没有通过!”

    “啊啊啊啊,我要死了,怎么能把张教授和季教授晾在群里面呢?”

    “呜呜呜呜呜,我要怎么回答他们的问题啊,我就是个小透明,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怎么办,张教授艾特我了,我要怎么回答他的问题啊,我真是……”

    “你不会还在睡觉吧???你在这个年纪怎么睡得着的!!!”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顾知书从文字里就能勾画出陈乐瑶在扯头发抓狂的可爱模样。

    然后他选择了——

    不回信息。

    顾知书先是在手机浏览器上,打开了北大的官网,认真看了上面职工教授的名字。

    和群里那些用真名做昵称的一一对应,把每一个都认真熟记在了心里。

    然后他重新打开了聊天群。

    接着上一次看到的进度,又耐心地继续浏览群内的消息。

    陈礼山:“老张,你不是说有一首上佳的诗词要和我们分享,但要人家小顾老师在场吗?现在人都在群里了,可以说了吧?”

    曹秋冰:“附议。”

    颐养天年:“年轻人可能在忙,就由我们这些老头子姑且自娱自乐吧,看你的了张教授。”

    方宝林:“诸位有所不知,我前天去老张府上拜访,他竟然关着书房的大门不让进,说是有见不得光的墨宝在内,依我看,就是这首神秘的诗词吧?”

    颐养天年:“呵,好个老张,你这是什袭珍藏,小鸡肚肠啊!”

    张子青:“都在胡说八道,人家正主没同意,我能随意传播别人的作品?还是季教授懂得这个道理。”

    季皋:“又有名篇佳作?我也想要欣赏欣赏呢!”

    张子青:“……算了,乐瑶,《辛未七夕》是你发给我的,你来决定要不要在群里发出来吧。”

    陈乐瑶。

    某位正在瑟瑟发抖的装死女子,看见这个鲜红的提醒,顿时面如死灰。

    她的手指不停在聊天框内输入、删除、输入、删除、输入、删除……

    最后雪白的脖颈往后一扬,咬牙切齿道:“死就死吧,我不管了!”

    她干脆直接把《辛未七夕》复制粘贴发到了群内。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在陈乐瑶完成复制粘贴的举动后,群里陷入到了长时间的沉寂之中。

    没有任何一个人出声说话。

    陈乐瑶原本在手指按下发送按钮后,已经闭上了眼睛,一副视死如归的姿态。

    足足等待了好几分钟,她才小心翼翼地缓慢睁开双眼。

    看见群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仿佛因她的举动陷入到冷场之中。

    她整个人都快要碎掉了!

    幸亏在这个时候,终于有人在群里开口说话——

    董晓兰:“这首诗的视角有点意思,牛郎织女民间多认为是被迫分离,诗人却提出是神仙爱好别离的概念,因此故意将相会的时间安排得如此遥远。”

    北大蒋浩云:“【碧落】是道教用语,道家认为东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故称为【碧落】,后来多被用来代指天空,和后面的金风玉露一起,分别就象征了地点和时间。”

    颐养天年:“古人常用漏壶滴漏来计时,在夜晚时分,万籁俱寂,滴漏声清晰可闻,故曰【清漏】。”

    曹秋冰:“渐移是描绘双方迫切期待相见的心情,明明滴漏的刻箭是在以匀速移动,但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却只觉太过缓慢,以至于相望了许久,接织女过河的微云却迟迟未能涌现。”

    方宝林:“最后两句和人们的习俗有关,七夕有让女子捕捉蜘蛛,置于首饰盒或其他器皿之中的习惯,如果第二天打开盒子,蛛网结得方圆得体,疏密有致,就意味着乞巧成功。”

    兰:“民间又有呈瓜果于中庭,奉予蜘蛛的传说,诗人应该是引用了此民间习俗,发出感慨质问,既然奉出食品,让蜘蛛代以乞巧,那又怎么能不答谢乌鹊架桥的功德,将乌鹊冷落在一旁呢?”

    张子青:“此诗韵味深长啊,虽然表面上是写的七夕佳节、民间风俗,实际上却寄托了很深的寓意,含蓄地倾诉起自身的复杂情感,可谓绵延委婉,回味无穷!”

    看着群里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仿佛不费吹灰之力,谈笑间就把整首诗拆解得通透异常。

    别说陈乐瑶了,就连顾知书都感到心里震撼。

    难道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