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109章 今夜的主题是

第109章 今夜的主题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今天与明天的交界线,十二点与零点的重合时分,《深夜巷话》准时播出放送。

    无数因为互动视频而涌来电台频道的推理爱好者们,早已等待得焦急万分。

    他们有太多的想法,想要倾诉,也有太多的好奇,想要从顾知书的口中得知真相。

    推理女王阿加莎是谁?

    《罗杰疑案》的书籍原文什么时候能发?

    除了这一本作品外,阿加莎还有哪些其他的佳作?

    既然有推理女王,那是不是还应该有推理国王?

    深夜宇宙之中,到底还藏着多少本类似《罗杰疑案》的奇书?

    所有人对此都已经迫不及待。

    从8点到12点,对于罗坚等推理深度爱好者而言,足以让他们把所有的支线结局,都亲自体验一遍。

    本来在得知凶手身份后,再去看这些被当作“障眼法”的支线结局,他们原以为会感到枯燥乏味才对。

    但恰恰与之相反,哪怕已经解开全书最大的谜团,在这些支线故事上,罗坚等人依然找到了巨大的乐趣。

    因为波洛!

    在视频之中号称全国闻名,大名鼎鼎的神探波洛!

    波洛这个人物形象的设定,嗯,怎么说呢,有些“与众不同”。

    通常情况下如果你形容一个人,使用上了“与众不同”这个成语,大多意味着,你可能找不到什么太好的形容词了。

    就跟你夸别人家的孩子,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出一句“气质不错”一样。

    只能从玄幻的领域找找角度。

    波洛这个角色吧,从形象上,也很难怪许多人一开始只以为他就是个普通的瓜农。

    身材矮胖,脑袋像个鸡蛋,脸上两撇浓密的八字胡,硬梆梆的,眉毛浓密,头上点缀着几绺来路不明的黑发,还喜欢玩“歪头杀”,总是把脑袋微微侧向一边。

    不能说帅气吧,至少也是丑得很有特色。

    一开始他的做事风格也是很难让人将他和所谓的“神探”联系起来。

    看看他都做了什么?

    和当地警督进行功劳上的政治斡旋,和各方人物进行谈心聊天,东奔西走,挖池塘、摸凉亭、踏马路,跟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

    以至于一开始所有人的关注重点都在查找凶手这件事上,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个神探npc。

    但在后来,随着一个个支线故事的结束,观众们逐渐发现,这个波洛,属实是有点牛逼在身上的。

    他就像一只辛勤吐丝的蜘蛛,在一次次看似不起眼的行动中,发掘线索和破绽。

    等最后犯罪嫌疑人,包括剧情外的观众惊觉过来时,你会发现,有波洛编织的这张法律天网,早已经严丝合缝、结实无比、遮天蔽日,将你牢牢束缚在中间。

    在这个基础上,你再重新过一遍整个动画剧情,你会惊讶地发现。

    剧中的每一个登场角色、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物件,甚至是让人很容易忽略的旁白、对话,都蕴藏着深意,都能在之后的破案中,发挥上用场。

    而要知道,这仅仅是一部小说改编而成的互动视频作品,虽然直观,但肯定缺少很多精妙设计的细节,以及让人拍案叫绝的文字游戏。

    也就是说——

    他都不敢想象《罗杰疑案》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会有多么好看!

    …………

    “欢迎来到本期《深夜巷话》,我是主持人顾知书,今天,我们想谈论一个往期没有涉及的新领域——”

    推理!

    很多人在心里已经土拨鼠尖叫了。

    在看完《罗杰疑案》的真相之后,他们迫不及待想要找人分享心中的震撼和惊喜。

    但各大推理爱好者聚集的权威论坛,都被下了“封口令”。

    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比此时能够找到作者本人,更让人值得期待呢?

    我们想听阿加莎!想听深夜宇宙推理系列!想听《罗杰疑案》!想听波洛!

    ——

    “……新领域,哲学。”

    嗯?

    ??

    ???

    无数高举双手尖叫的土拨鼠,呆滞在了心灵深处。

    什么?

    顾知书你刚刚说了什么?

    你要在今晚讨论——

    哲学?

    你知不知道你刚才到底做了件什么事情?!

    你知不知道,现在整个推理小说界,是多么地沸腾和轰动?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冲着《罗杰疑案》来到《深夜巷话》面前的?

    老子都已经八百年没听过电台节目了!

    你居然和我说,今夜谈谈哲学?

    哥们,您没事吧??

    顾知书语气平静,他其实能想象到今天的推理爱好者们,心里有多瘙痒,多么饥渴难耐。

    毕竟在小破站的平台影响力和莫家财力的双重发力下,还有央妈采访的意外加持,他这次弄出来的动静,可真不小了。

    但凡是个关注推理领域的,都应该能听说过,有个网红想要进军这个领域。

    无论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你总想看一眼,到底弄出来个什么东西吧?

    看这一眼就糟糕了。

    那可是《罗杰疑案》!

    在老美推理作家协会票选出来的史上最经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说排名里,高居第十二名的高分佳作。

    更是“叙述性诡计”这个写作方式的开山鼻祖!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谢泼德医生的作案手法,并不算多么高明,在神探波洛面前,更是在很早的时候,就露出了马脚。

    波洛侦破这个案件,有点成年壮汉在逗小孩子玩过家家的味道。

    但波洛和医生之间的博弈精彩与否并不重要,因为叙述性诡计这个写法,本来重点就不落在书中的角色博弈身上。

    它更像是一场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勾心斗角!

    被欺骗和愚弄的,不是侦探或者罪犯,而是——

    高贵的读者姥爷们!

    如果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作品,内心带来的震撼,无疑是翻江倒海级别的。

    顾知书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当然能明白此刻推理爱好者们的心情,是何等急迫。

    这就对了。

    你们今天见识了叙诡的威力,但你们可曾经历过——

    饥饿营销的可怕?

    《罗杰疑案》只是他抛出来的引线,真正要引爆的东西,还在明天……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我想要回归到人类的本性。

    求知欲无疑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当人类对世间万物发出疑问时,思想就产生了。

    而当人类进一步对思想发出疑问时,哲学就诞生了。”

    电台的一大弊端,都是它无法让主持人及时和听众进行实时交流,获得反馈。

    但很多时候缺点也是优点,至少在这个时刻,无论旁人有多么焦急,都无法打乱顾知书的讲述节奏。

    而只要你能听进顾知书的话,无论你来到《深夜巷话》的起初目的是什么,你都很快会被带入到他语言中的世界。

    也即——

    深夜宇宙!

    罗坚也不例外。

    本来他是冲着《罗杰疑案》来的,但当听到“人类向思想发出疑问”这句话时,忽然就觉得,静下心来听听哲学,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案……

    他记得这电台节目是有听众来电环节的。

    万一晚点能听到他想要的内容呢?

    睡觉?

    不存在的!

    他压根不信今晚有任何一个看完了《罗杰疑案》的推理爱好者,能按时入梦!

    “为什么今晚我想和各位分享哲学呢?

    因为近期我接到很多听众的来信,其中以学生为主,他们提及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学科之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对学习这件事产生了很深的焦虑感。

    我想,这个问题很具有代表性,因为它不仅是学生时期会遇到,可能很多成年的朋友,也有这个疑惑。

    时间碎片化、知识碎片化,也是如今网络上热度很高的话题。

    我的建议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怎么建立?

    读哲学。

    学者威尔·杜兰特曾对哲学下过如下定义:

    哲学涵盖了五个领域,它们分别是逻辑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

    逻辑学研究的是思维和合理思维的方法,它解答人类应该如何行动;

    美学是研究艺术的哲学,它解答美是何物;

    伦理学是研究人生的智慧和关于善恶的知识,它解答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政治学研究的是理想的社会体制,它解答如何把国家发展成为盛世;

    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一切事物的‘终极存在’,它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

    无数听众直接听入迷了。

    关于哲学,人们其实都并不陌生,大多都听说过“哲学”这个名词。

    但你要说关于哲学的具体定义,很多人又根本答不上来。

    哲学不就是跟数学一样,是一个名词吗?还能展开解释?

    即便是大学生,从课本里接触到的哲学知识,也大多是比较笼统的。

    比如,书本上会这么讲:哲学是一门探究人类对于世界理解和认知的学科,涉及对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它不仅关注对世界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也关注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说实话,要不是考试前后的一个月左右时间,估计很少有人会把这段定义背熟,牢牢记在心里。

    却鲜有像顾知书这样,把哲学拆解成五个领域,具象成人类如何行动、美为何物、人类应该和不该做什么,国家与盛世,以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等通俗好记的解析。

    让人印象深刻。

    原来,我也是能读懂哲学的人啦!

    瞬间就感觉自己变得高大上起来。

    有些人已经做起了笔记,更一些《深夜巷话》的老听众,则是老神自在,根本不慌。

    做笔记什么的,没有必要好伐?

    等电台广播结束,不出两个小时,在各大论坛聊天群内,就会有大神学霸的手写笔记和思维导图流出。

    到时候只要轻轻动下小手指,就能把今晚的课程,呃,不,是今晚的节目内容,保存下来,以后慢慢温习。

    机智如我!

    潜移默化之中,很多人都不知不觉地把《深夜巷话》当成了大学课程的补充。

    在这里吸收知识的效率,可比在教室里要强多了。

    不仅“老师”强悍,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就连“同学们”也是个个大才,学习氛围感拉满。

    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这里的……

    “培根曾说过,没有哲学,所有科学都是肤浅的。

    换而言之,科学带给我们知识,而哲学会带给我们智慧。”

    深夜宇宙人物+1;

    顾神语录+1;

    但……培根是何许人也?我只想起某种食物……

    “最初的哲学诞生自哲学家们向自然发出的‘天问’,他们在寻找世界上某些必然存在的东西。

    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继而又产生了‘无定说’、‘气本原说’、‘火本原说’、‘四根说’、原子论”等探究世界本原的‘天问’。

    赫拉克里特斯认为: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所以人不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

    发现没有,其实我们在讨论世界上是否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是否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等问题时,就已经涉及到了人类最初的哲学概念,也即——

    自然派哲学!”

    外行的听众此时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哲学的发源,是这样来的呀,原来我们小时候无聊时关于叶子的争论,也属于哲学范畴啊?

    当时怎么就没认识到自己是那么牛逼呢?

    而在某所高校的校园论坛上,有人及时提出了疑问:

    “有没有读哲学的同学出来辨认一下,顾知书说的是不是真实的?”

    “我是哲学系的,明确告诉你们,没有错,水本原说、气本原说、火本原说、原子论等等,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总觉得,顾知书说得时间线太过清晰,有分先后顺序,而我当时学的课程,只是笼统地将这些理论的诞生时间,统称为——古希腊哲学早期观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