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小商圣 > 第67章 价格比腌菜还低

第67章 价格比腌菜还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个问题问得好!\"

    陈铭对邢广坤的执着并不介意,反而笑着表示赞同。

    \"干体力活的人易出汗,口味偏重,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他们更偏爱油腻荤腥。但这两种都需要盐和食材\"

    陈铭缓缓向三人揭示\"快餐店\"的经营之道。

    \"公子说得极是,难怪那些苦力都爱食卤煮呢\"

    刘伦点头哈腰,连连称赞。

    \"不只苦力,我也爱吃卤煮,人总是喜欢味道重的食物。\" 陈铭笑着说。

    \"说到盐,的确从外面买比较昂贵,不过万盛商号有门路,只是不敢大量购入,只能用于烹饪。\"

    郑焕低声说道,脸上带着\"你懂的\"的表情。

    陈铭一看便明白了,没有揭穿,反而夸赞:\"这样一来确实省了不少事,第一个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另外两人听到,更是欢喜,不住点头。

    陈铭接着说:\"至于食材,一是多利用边角料,二是卤煮常用的内脏,这样能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关键是节省成本。\"

    \"我有一道菜请大家参谋参谋,就是将猪肉,当然,一些可食用的边角料也可以,研磨成肉末,加入面粉、食盐、酱油,然后用大笼屉蒸熟。\"

    \"如果密封保存,可以延长保质期,这个以后再说。现在,多放些盐,应该能保存两三日。食用时可煎炒烹炸,或直接吃,稍后大家可以尝尝\"

    时间紧迫,不容拖延,陈铭已经和几位餐饮业的专业人士聊了半个多时辰,再过一会儿就要开始接待客人了。

    陈铭让刘伦和邢广坤先去忙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首要之事是让这间二荤铺子赚到现钱。

    他自己则在一旁观察,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市场调研\"。

    午后,运河上的劳作者们开始三三两两地来到二荤铺子用餐。

    与陈铭和郑焕那丰盛的饭菜相比,大多数工人仅有一碗杂粮搭配些许咸菜或卤煮下水,就算是过得不错的生活了。条件差些的,就买块老面饼,硬啃着,再配上一碗清水,也就对付过去了。直到午后未时末,刘伦和邢广坤才有机会喘口气。

    陈铭看不过去,拉着郑焕去厨房帮忙。这一帮,才发现这二荤铺并非易事。只见刘伦独自忙碌,竟然能应对自如,而邢广坤一人掌勺,忙得团团转。

    陈铭和郑焕明白,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节奏,他们不便打扰,只能接手最重要的工作——洗碗。百来个碗,洗得两人头晕眼花,双脚发软,起身时差点栽倒。

    活动了下麻木的双腿,舒展筋骨,才稍感缓解。“哎哟,我的天!怎么能让您做这种苦力活呢?”刘伦忙完一阵,才发现公子铭帮自己洗了一中午的碗。要是放在大户人家,这可是要被活活打死的!

    “哎,老刘,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不过你的活儿确实辛苦……”陈铭回应道。

    邢广坤憨笑着回答:“公子见笑了,我们通常中午不洗碗,都是等到每天打烊后。”

    陈铭闻言,也自嘲地笑道:“洗碗我有办法,不过不急,现在关键是食材。老邢,你先休息一会儿,把我说的那个菜准备一下。”

    休息了半个时辰,邢广坤找来碎肉、猪血和干净的内脏,剁成泥,又加入面粉和水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酱油、盐、姜蒜末、烧酒,以及陈铭特制的调料——味精,鸡精太贵,没必要用。

    接下来就简单了,将肉馅放入大碗,放进蒸笼。蒸上三柱香的时间。

    时间一到,揭开笼盖,一股奇异的香气扑鼻而来。大碗中呈现出从未见过的粉红色肉糜,嫩滑如豆腐,令人垂涎欲滴。

    “尝尝!”陈铭对愣住的三人说。

    三人拿起筷子,各自夹了一口,小心品尝。“哇!这肉太嫩了!”刘伦赞叹道。“好吃,不费牙,还带着鲜甜。”邢广坤从厨师的角度给予了高度评价。“真是人间美味!”郑焕则以文人的视角,给出了极高的赞赏。

    “没那么夸张,这味道我知道,少吃点没事,多吃当然也没坏处,只是有点腻。”陈铭笑道。“这肉叫什么名字?”刘伦好奇地问。

    \"此物乃供众人解馋填腹之用,应急之需,且专为午间劳作之人预备,就称之为‘午膳肉’吧!\"陈铭从容笑道。

    \"嗯,妙名!通俗易懂,似肉非肉,制作虽稍费周章,但相较纯粹的肉食,省力多了。\"郑焕点头赞同,这回并非奉承,而是从专业角度诚心评价。

    \"好主意,若嫌肉味过重,还可掺入面食……\"

    刘伦嬉笑地说着,一脸狡黠,活脱脱一个未来的奸商形象。

    陈铭心服口服,谁说古人缺乏智慧?这已触及了后世淀粉肉的概念。

    \"咳咳,经商还是得货真价实,如若觉得午膳肉成本过高,我另有一策,更为节省!\"

    \"这法子与午膳肉相似,淀粉可适当增多,最高可达八二比例,肉的比例不可低于二成!\"

    \"不必全是纯肉,清洁可食的内脏洗净捣碎,软骨、骨头研磨成粉,混合其中,也可行得通。\"

    \"装入竹筒,依旧蒸煮,或制成腊肠样式,如此保存时间更长。\"

    陈铭自信满满地提出另一项创新。

    这就是后世肥宅泡面的必备良品——火腿肠!

    \"这玩意儿更省,恐怕比腌菜还便宜!\"

    刘伦脑子一转,立刻领悟过来。

    \"没错,所以做事追求效率、质量与节约并无过错,但必须走正道,不可取巧,更不能以劣充优!\"

    陈铭严肃地对团队的新成员说道。

    这风气至关重要,不能一开始就偏离轨道!

    三人恭敬应允。

    刘伦和邢广坤去准备新菜肴,郑焕则忙于规划店面改造。

    \"显明兄,你怎么不记下来呢?\"陈铭问郑焕。

    郑焕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恭敬地说:\"小人既然追随公子,便是公子的人,未经公子吩咐,小人不敢妄动!\"

    陈铭闻言感叹:\"唉,看来令小姐确实厉害……这样的赚钱之道,我不能独占,这亦是味全斋的生意,记下来,写信时一起送给小姐!\"

    郑焕闻言,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陈铭又详细口述一遍,确定了各种食材的最佳搭配和制作方法,让郑焕仔细记录。

    刚写完,只见一人在两荤铺门口探头探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