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从劳改犯到千亿富翁 > 第154章 全国第一例心血管支架手术成功了

第154章 全国第一例心血管支架手术成功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徐鸣脸色变幻,捏住胡子道:“陈总,你这绕了一圈,老沙还没上钩,倒是先把我给缠住了,不厚道啊!”

    陈东干笑:“徐大师,千万不要误会。这方案就是个概念,是个幌子,很自由的。我只是借用您的名声去说服沙老,到时候您不愿意退出就行了。”

    卡罗在旁边道:“徐大师,反正是陈总砸钱,你怎么着也不吃亏,试试又何妨。再说,这些日子跟你在一起,我感觉受益匪浅,如果能长期合作,那就太美好了。”

    关启民也点头道:“是啊老徐,我也觉得你不吃亏啊!再说一帮搞艺术的凑到一起,有个宽松的创作氛围,不也挺好。我还能随时聆听大师教诲,先试试吧。”

    徐鸣犹豫了半天,这才点头道:“那咱们就先按照陈总的方案搞一下,沙老这头犟驴,我也得顺毛捋。不过既然陈总真敢砸钱,把握倒是大了不少。”

    事情就这样愉快的确定下来。

    不过,暂时陈东不会退步,黑脸让制药厂工会的宋主席去唱:琵琶是工会资产,不能卖,所以琵琶必须收回来,不然就打官司,上法院。

    至于安晓晨父子、臻乐琴行老板,罚款放人。

    安晓晨才买了五天的二手金城100,屁股还没坐热,就给贱卖了,为此还亏了300块钱。

    现在夹在中间的几方都愁:

    南山制药不要钱,只要琴;

    沙同海:砸了我也不退,凭啥让我退。

    安晓晨父子被整的七上八下,哭都没地方哭去。

    臻乐琴行的老板就差给沙同海跪下了:您老就可怜可怜我这苦命的人吧,回头再整一个免费送您老行不行?

    老沙在圈子里还是很有地位的,市工会都出面帮着协调,同行们也托门路,找宋主席说情。

    “别起诉,闹大就不好了。”

    …………

    年轻就是资本,陈东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来越深刻。

    这些天日夜操劳,硬生生的撑下来了,除了有点腿软之外,别的都挺好。

    韩青琳越来越懂事:反正陈总都这样了,想管我也管不了,还不如建立攻守同盟,免得他声东击西,不务“正”业。

    刺啦!

    房间的窗帘打开,晨曦的阳光从窗户上投射进来。

    “东总,7点15了……”

    萧晴说着拿起床头的黑色发套,将秀发扎了起来。

    陈东只是挑了挑眉毛,歪过脑袋继续睡,实在不想起床。

    “诶、诶,她东总,该起床工作了,努力赚钱,我们好替你花。”

    “来,我给你补充些能量。”

    旁边的韩青琳一双藕臂搂过来,咬住陈东的嘴唇,把口水渡了过来。

    “呜呜……”

    陈东这下清醒了,轻轻推开压在身上的美女:“我想静静……”

    “静你个头,快点起床赚钱,我准备今年暑假买辆汽车开。”

    “反了你啦,信不信……”

    陈东作势要压过去,最后还是停下了:“算了,我还是起床赚钱吧。”

    韩青琳捏住陈东的鼻子,努起小嘴道:“你不是很厉害吗?来啊,再厉害一个我看看。”

    陈东有点腿软,故作坚强的撇撇嘴:“下次,下次让你求饶。”

    “行啦,你俩快起床吧。”

    萧晴瞪了两人一眼,穿好衣服去浴室洗漱。

    其实陈总昨天晚上很没面子,从8点半坚持到12点,就彻底顶不住了,缴枪投降。

    这女人要是主动起来,男的就很被动。

    韩青琳今天坐飞机回京,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陈东和萧晴一起去送,但如果有情况,就让萧晴自己去。

    好巧不巧,今天还真有件大事--郭舜昌团队成功完成了“心血管支架手术”。

    这不仅仅是中国第一例,甚至有可能是亚洲第一例。

    而且这个消息连康德医院的院长都不知道,郭舜昌第一时间给陈东打的电话,让他分享这个好消息,在电话那头,郭专家激动的都哽咽了。

    “郭大夫,等我……”

    陈东也激动了,他本以为这项攻关最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没想到郭舜昌不到半年就给搞定了。

    给萧晴和韩青琳打了电话,陈东便坐车直奔康德医院。

    “郭大夫,你咋成这样了?”

    在办公室见到郭舜昌,陈东差点没认出来。

    五个月没见,老郭已经满头白发,整个人瘦了得有十几斤。

    四十出头的汉子,憔悴的像个老头。

    “陈总,我们成功了,我们……”

    郭舜昌迎上来,一把握住陈东的手,哽咽着说不下去。

    办公室内整个团队的人都在,一共十七个人,掉泪的得有15个,全都哭的稀里哗啦,有两个女大夫甚至捂着脸嚎啕大哭。

    “坐、坐下说。”

    其实都不用大家解释,单看郭舜昌现在这副憔悴的造型,就知道这些日子大家过的太难了。

    缓了足有五分钟,房间内的哭声才渐渐止住。

    “陈总,不要笑话大家,都不容易。”

    郭舜昌用手绢擦了擦眼泪,抽泣着道。

    陈东认真的点点头:“郭大夫,咱们的手术,一共进行了几次,有死伤吗?”

    郭舜昌扶着桌子低下头,用力点了点。

    旁边有个年轻大夫道:“我们一共做了8台手术,在手术台上死了2名患者,手术台下死了1人,另有一患者血管破裂,导致手臂险些被截肢。”

    “有两例是中途失败,没有造成患者死亡。”

    “其实另外两例都是成功的,只是前面那个患者是十几岁的孩子,属于先天性心血管狭窄,所以郭大夫说不算数。”

    “最近成功的这个是五天前手术的,现在动脉伤口已经愈合,可以下地行走,各方面都很好。”

    陈东只觉得后背发凉:虽然这种实验性的手术,都会挑选那种病情严重的患者,而且前面都会签订协议,但三死一伤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在手术台上死人,对主刀大夫来说,会有很大的心理阴影,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退出行业。

    其实,每次手术失败,郭舜昌都会跑到厕所里哭,最长的一次哭了两个多小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