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从劳改犯到千亿富翁 > 第259章 给你个酒厂要不要

第259章 给你个酒厂要不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孙清秀居然跟老板做起了生意,这让陈东很不爽。

    但也不能让自己人白忙乎不是。

    陈东想了想:“香港来的这位朋友,他不差钱,你1560元\/平买的吧,1600卖他几套,他以公司的名义买。”

    孙清秀用力摇头:“那不好意思,没有了。”

    陈东倒吸一口冷气:咋孙总监你有点钱就飘呢?连老板的面子都不给。

    孙清秀一阵苦笑:“老板,不是我驳你面子。我当初按照你的要求,先买了五套房。”

    “我自己也没想到房子脱销那么快。我觉得既然有人想买,我留这么多套也没用,就卖了吧。”

    “我选的都是好房子,平均价格1620\/平,没想到不愁卖,目前已经有十几个人给我联系,价格最高开到1680\/平,那三套已经基本谈妥了。”

    “咱们集团的沙同海老师,他没钱,就先找我预定了一套,我也不能赚他的钱啊,所以我唯一不准备涨价卖的就那一套。”

    “要不您跟沙老师交流交流?”

    陈东哭笑不得:“沙老的房子我怎么能动呢,再想别的办法吧。”

    沙老虽然脾气犟、古板,但人品没的说。

    他负责乐团,名义上是总经理级别,但因为不是效益单位,工资基本是固定的每月3000左右。

    陈东拨给乐团的钱,以及买乐器的钱,沙老锱铢必较,可丁可卯的花,不但不朝口袋里装一分,偶尔还搭进去不少。

    比如乐器保养吧,他把自己珍藏的乐器都贡献出来,保养用的材料也都自己买。

    再加上他本身没什么积蓄,上班一年多,也就攒了两万多块钱。

    “陈总,还有别的事吗,没有我去忙了,现在任务特别繁重。”

    陈东点点头:“去吧,不过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告诉你老公,房子不急着卖……”

    这句话差点把孙清秀噎死:老板呐,是你要找人买我的房子,我不卖给你,你又说不急着卖,咋正反话都是你说呢?

    等孙清秀离开房间,陈东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东方华庭房子涨价当然是好事,涨到超过深圳、上海,才符合他把建筑做成品牌的定位。】

    【但话说回来,电力局家属院工程,他本来是真准备卖给公司职工的福利。但按照现在这种趋势,普通职工根本就买不起了。】

    【自己的职工买不起自己盖的房,真是莫大的讽刺。】

    “这个问题必须在两年内解决!”

    陈东叹息一声:这年头没有公积金,买房要走商业贷款,有钱人不在乎,但普通职工在乎。

    自己再慈善、再有钱,也不可能造了房子免费发给职工--那样不利于职工奋斗。

    “还是先解决陈嘉豪房子的问题吧。”

    陈东也不是没办法,因为彦总他们前些日子发动亲属、嫡系,送补贴买了不少房,这里面有不少人房子到手就准备卖,先把补贴拿到手再说。

    恰好,这几天香港的第二批资金陆续到位,陈东准备这几天把小财团的事情画个句号,另外筹办个正规的小型商会,因为仅仅靠自己发展还是太慢,圈子一定要建立起来。

    给彦总打了电话寒暄几分钟,不管是房子还是小财团的事,彦总都一口答应下来,先跟杜总他们沟通一下,这两天大家找机会好好谈谈。

    …………

    其实最近这些日子陈东很烦躁,说人话就是感觉到被束缚。

    问题的根源就在蓝冰儿,这丫头个性强,独占欲、控制欲更强。

    19号别墅是陈东为自己准备的“行宫”,本来是很惬意、很享受的地方。

    但现在,被蓝冰儿鸠占鹊巢,她说搬过去就真搬过去了,还专门雇人整理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找了两个阿姨做饭洒扫。

    陈东心里清楚,蓝冰儿这是要当正宫,断了陈东乱搞的念想。

    不单如此,蓝冰儿还经常给陈东打电话:“老公,晚上一起吃饭吧”。

    “错错错,是我的错……”

    “我才22岁,给自己戴个紧箍咒干嘛?”

    现实给陈老板敲了警钟:木秀于林,浪必摧之,可不能瞎几把乱搞。

    红星别墅区,陈东已经租了两套公寓,前后都是眼线,总不能再去租一套吧。

    一个多月没联系的冯主任给陈东来了电话:刘副市长找你有事,好事,4点到市委来一趟!

    现在陈东把市里、省里的关系基本都打通了,天时地利与人和,领导有好事绝对会想着他的。

    看看表3点半了,陈东打电话喊了司机,直奔市委。

    特意提前到了十分钟,就是为了冯主任闲聊一会,感情需要沟通。

    “知道具体情况么,哥。”

    借着这个机会,两人抽了一颗。

    冯主任点点头:“市里有个酒厂,资不抵债要准备重组,先后有5个老板要收购,但是最后都没谈成,知道为啥么?”

    陈东弹着烟灰摇头:“我哪知道去?”

    冯主任:“哎呦,还不是你捅的篓子。当年南山制药破产重整,你给了职工股份,而且现在把南山制药搞的那么好,听说去年入职的新职工,月工资加奖金都过五百了。”

    “酒厂那帮职工有样学样,那几个老板提出的改制方案一个通不过,还要罢工闹事。”

    “领导开会讨论了,准备让你出马。”

    “东子,这是刘书记当副市长以来,承接的第一个大任务,你可别给领导下不来台啊!”

    陈东目瞪口呆:因果报应,当年自己推行股权分红,是想给别人挖坑,结果自己也得往里跳。

    不过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在原本的大下岗历程中,就他听说的,青州市因贫困自杀职工得有十几个,真有传说中老公骑自行车带老婆去卖的。

    有些人侵吞国有资产,赚的盆满钵满,受苦的是老百姓。

    见陈东不说话,冯主任继续道:“听说你们南山制药的赵厂长去年跟青裕酒厂还联系过,说要生产什么药酒。后来你们找了其他市的酒厂?”

    这事陈东知道,中华劲酒的代理生产厂家签订的就是外面的酒厂。

    “是有这么回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