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天道不归一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道之花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道之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十年之前的祖洲之行,路遥收获良多,同时也树敌无数。

    一株地皇草,一头青狮,一方炉鼎,总感觉三者之间有些关联。

    虽然过了十年,路遥依然记得老根头说过,青狮是他朋友,炉鼎是他家。

    踏入了乾元,觉醒了元神,重瞳也已经合为一体。

    可十年来想尽办法,他仍然无法窥得炉中奥妙。

    穹顶星辰万象,内壁万物生灵,炉底皑皑灰烬。

    总感觉这是个逆天的宝物,可耗费了十年光阴,只破解了两个复杂的铭文,洪炉。

    耐性是有限的,不得已,路遥对老根头用了强。

    可得到的结果,却是让他有些失望。

    炉底灰烬是万物土,老根头诞生的地方。

    而那头青狮,同样来自那个地方。

    但询问其中因由,老根头也是茫然无知。

    中土之北有钟山,钟山之内有玄渊,因其如钟倒嵌大地,也叫作钟渊。

    这是一片生灵绝迹的地方,既无草木,也无虫兽,有的只是结成晶体的黑色山石。

    天下人间有大渊,除了甘渊之外,都是生命的禁区,神明也难以踏足的绝地。

    和北海冰渊一样,玄渊也是同样的一处地方。

    不同的是,冰渊已经解封,在几年前融入了北海汪洋。

    钟山玄渊,至阴之气笼罩,万物难存,生命难留。

    可在其深处,却有另一番天地。

    一蓝一白两道身影,相同的面容望着相同的地方。

    那是一副打开的墨玉晶棺,躺着模样相近的一男一女。

    一对男女气质各异,男子倜傥风流,女子雍容冷艳。

    两人一个双目闭合,一个眉目流转,看着棺外的两道身影。

    蓝白身影相对而立,如同看着镜中自己。

    “很像?”

    “很像!”

    “一体两面,也不奇怪。”

    目光转到棺中,蓝衣神色刚硬决绝。

    “不管你经历了什么,你都要明白,你我也好,那几个也罢,都是无根浮萍,都要回到这个地方。”

    “不同的是,你我是回归,她们还在等待。”

    “可你是幸运的,至少做过短暂的自己。”

    遥望远方微微一叹,白衣元神出窍,化作星光点点,流入了墨玉棺中。

    看了眼那失了神采的躯壳,蓝衣身影紧随其后,元神也随之投入了棺中。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花开两朵,并蒂而生。

    玄渊阴气归笼,驱阴吞阳,成就大道之花。

    阴气消失,山石褪色,渊中身影独留。

    揉了揉眉心,有女子自言自语。

    “阴差阳错,让一道尸神成了气候,你算好的?”

    “并蒂而生,本是一体,何必呢。”

    “上一次你让我功亏一篑,这次归来,还有谁能挡我?”

    身上衣衫忽白忽蓝,最终定格在了一身飘飘白衫。

    天下人间气机相连,钟山结界松动,仙山名门皆有所感。

    而在玉墟昆仑,守山神像复苏,一道目光跨越山河亿万,投向了遥远的北方。

    钟声九响,传遍仙门福地,响彻人间洲国。

    玄渊之畔,有女子身形高大,俯视深渊。

    感受到了远方的波动,她手指拈诀,玄渊开始嗡嗡作响。

    山石合拢,大地填平。

    再看玄渊,已经不在,有的是女子手中的一口小钟。

    手掌轻摇,似是回应。

    同样的钟声九响,却是苍茫悠远,肃杀悲凉。

    山海之外,瀛洲之上。

    路遥一行驻足,感受着钟声的回荡。

    或许是错觉,那后发而至的钟声,有种莫名的熟悉之感。

    微风轻动,面纱吹拂,司藤难得出声。

    “传说,人间有两口钟。说是钟,实则是铃。”

    “一颗悬在女娲的手腕,一颗挂在昆仑山神的脖颈。”

    玉墟昆仑是太一帝君的后花园,但在路遥看来,整个天下人间亦如是。

    那三尊守山仙神,守的是山,看的是人间。

    滞留人间的阳神,不愿介入纷争,追求自在逍遥。

    可仙门历练重启,头顶悬上了玉墟的剑,一切皆成了枉然。

    昆仑钟响,路遥并不放在心上。

    可那娲皇钟的音波,始终回荡在心中。

    同样的,秘境闭关的苏心月和九凤,也一前一后睁开了眼睛。

    对她们而言,那两轮钟响并无不同,都是那么讨厌。

    世人说龙谈凤,多是尊崇和敬仰。

    可她们知道,龙也好,凤也罢,都是神明花园中的异兽,只是餐桌上的食物,出行的坐骑而已。

    天地虽大,却是樊笼。

    是神明的园林,也是猎场。

    因此生灵选择逆天修行,追寻自由,向往超脱。

    但在路遥看来,这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

    人间生灵如禽畜,有得圈养,有的散养。

    凡俗生灵不能修行,缺乏了灵性,如圈养的禽兽食之无味。

    而修行路上的生灵则不同,他们野性难驯,采纳天地灵性,味道无疑更加鲜美。

    伴随着钟声阵阵,人间一切都在改变。

    羽山大祭已经完成,夏族后裔匍匐在地,跪拜羽山。

    命运的齿轮转动,羽山烟云四起。

    一收一放间,如呼如吸。

    君山范氏,是养龙人刘氏后裔,源自帝子丹朱。

    而禹王能从舜帝手中夺得人间权柄,养龙人功不可没。

    因此,范氏之主范遥,成了羽山大祭的观礼者之一。

    人不可貌相,范遥只是一身皮囊。

    皮囊之下,是一道从七星龙渊逃出的龙魂,复苏重生的龙傲天。

    那道从烟云中走出的身影,让他嗅出了同族的味道。

    传说,禹王诞生于其父躯体,是一条黄龙得道。

    那么,这道从历史中走来的身影,应该就是曾王霸四海权动八荒的禹王了。

    虬龙生角,禹王再度临世,已然成就了真龙,天之子。

    双目隔空相望,神念隐秘交流。

    片刻后,禹王收回目光。

    “都起来吧,说一说这人间。”

    当年,禹王自封羽山之后,人间沧海桑田,经历了时代的更迭变迁。

    而颠覆大夏仙朝的,正是当年辅佐禹王治水,定鼎人间的功臣。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周祖姬弃,商祖子契,掌刑典的皋陶,以及东夷鸟族的伯翳。

    这四人,曾是舜帝重华的贤臣。

    子契后裔颠覆了大夏仙朝,建立了大商。

    周祖后裔灭商立周,夺得了九鼎,有了大周仙朝。

    而皋陶和伯翳,并没有参与人间权柄的争夺。他们一个下落不明,一个远赴海外,到了少昊之国。

    伯翳通鸟语,驯鸟兽,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封赢姓。

    少昊之国的大族赢氏,便是伯翳的后人。

    人间变迁千百代,诉说只是顷刻间。

    “重华德服四方,孤王威震八荒。”

    “德以修身,可一个德字,不足以总领人间。”

    “那四人,是舜帝肱骨,子契后人反我,并不奇怪。”

    “可伏羲女娲封天,算计天地,应该另有隐情。”

    再度临世,禹王已大不相同。

    成就了真龙天子,以往的霸气之外,萦绕着难以言表的贵气。

    一世称王,一世称帝。

    登临人间之巅,当从即日起。

    时间长河百转千回,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

    相同的人,不一样的世间,却在走着相似的路。

    一世一轮回,那些从过往走来的人,开始重新书写人间画卷。

    昆仑钟响,女娲复苏,再到禹王归来。

    人间之变,让所有的生灵猝不及防。

    赶上了世界改变的节点,他们说不上是喜是忧。

    而人间生变,天上门户接连闪烁,天上人间频频下界,参与到了世界的变革。

    身在瀛洲,却知天下事,因为虞相挡住了前路,带来了世间的消息。

    “路遥,少主有话带给你。”

    “哦?说说看。”

    路遥那沉稳无波,云淡风轻的样子,虞相怎么看,怎么觉得讨厌。

    不过他有托付在身,却也不好发作。

    “少主说了,又是一世轮回,那些曾经的主角轮番登场。”

    “这一次,少了舜帝重华,却是多了她和你。”

    “一个后人,一个衣钵传人,理应在这个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眼望远方,人间之神女娲,雄霸一个时代的禹王接连登场。

    这两个,一个和自己有纠葛,一个与舜帝有仇怨,迟早都要碰上。

    他明白,自己的隐世逍遥只是一梦黄粱。

    对上了虞相的目光,路遥确定了自己的答复。

    “之前在秋水泽所说,并非推脱搪塞之言。”

    “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会给虞秋水一个明确的回应。”

    “或许到了那时,就算我想置身事外,也身不由己了。”

    目送云霞离开,红袖有所不解。

    “改变主意了?”

    摇了摇头,路遥叹道:“非是改变,而是不得已。”

    “虽想置身事外,可因果纠缠已深,由不得我。”

    “苏心月和九凤暂且不说,女娲和禹王绝不可能简单的放过我。”

    “还有妖妖和熊霸天,他们曾是太一帝君的心腹大患。无论天上还是地上,不可能对之不闻不问。”

    看了看身边之人,路遥笑笑。

    “世界是张网,你我皆在网中。网中的每一个点,都有或近或远的牵连。”

    “相知相识走到了一起,便有了息息相关的牵连,躲不了。”

    瀛洲山河虽好,路遥却没了细细品味的兴致。

    御空远行,走马观花,直奔东北海岸。

    或许,在那海之彼岸,大荒之中,可能就藏着自己最终的答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