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种田养大三个崽后,大佬上门认亲了 > 第 8 章

第 8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看到青杨一把拽住小榆,姜禾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真的是第一次当娘,没经验,在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就应该把孩子牵住了,不然很容易走丢的。

    这可不是什么多良善的时代,早几年战乱的时候,可有不少拐小孩的人伢子。

    这一拐走,这辈子都见不着了。

    姜禾捂着胸口在一旁擦冷汗。

    孩子还是要教育的,不过很显然现在暂时轮不到她。

    “没有跟你说过不能自己一个人乱跑吗?”

    青杨死死攥着小榆的手腕,将他拽到了湖边的柳树下,厉声呵斥道:“这里人这么多,你要是走丢了怎么办!”

    小榆很少见到哥哥这般严肃的板着脸,他被吓得一哆嗦,缩着脖子软软地喊了两声: “阿兄……阿兄。”

    见青杨依旧黑着一张脸,不为所动。小榆只好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雨桑。

    但让他失望的事,雨桑抱着手臂,冷着一张脸完全没有任何回应。

    甚至因为五官更为英气锐利的缘故,她看起来比青杨还要更骇人些。

    一向被哥哥姐姐护在身后的小孩很少直面这样的怒气,孤立无助的小榆眼眶一红,便开始认错。

    “我错了阿兄,我再也不敢了。”

    青杨拧着眉没说话,倒是雨桑抱着手,冷笑了一声:“你是不敢了?你是怕我们骂你吧。为了口吃的,家里人都不要了是吧!”

    这……一左一右的混合呵斥,给姜禾都看傻眼了。

    她可算想起来自己是家长这件事,刚上前几步想要劝阻,就看见青杨朝着她看过来。

    少年的目光冷静的有些可怕,他语气平静道:“他不是第一次看见吃的就忘了自己是谁、在哪了。”

    难怪,原来是有前科的。

    小榆这才看见姜禾走过来,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像是受了很大委屈似的,一头扎进了姜禾的怀里。

    “娘,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看着怀里的小榆哭得直抖,姜禾轻叹了口气,试探地看向青杨和雨桑。

    两个孩子没有说话,短暂沉默之后,雨桑轻叹了口气。

    见事情有转机,姜禾忙推了推小榆的肩膀。

    小榆也是会看脸色的,他磨蹭着步子,小心翼翼攥住了青杨的衣袖,仰头看看青杨又看看雨桑,嗫嚅着开口:“阿兄,我真的不会在这样了。阿姐,阿姐我知道错了”

    到底是一手带大的弟弟,狠下心板着脸也绷不住太久,他们俩自己都还是孩子呢。

    姜禾就这样看着青杨脸上的冷硬逐渐松动,他缓缓开口:“没有下次。”

    没等小榆反应过来,雨桑已经伸手,狠狠地揉了一把小榆的脑袋。

    小榆的脸上还挂着眼泪呢,他用力吸了吸鼻子,像是急切地要证明自己真的不会再乱跑了,他一手牵着青杨,一手拽着雨桑,眼神坚定。

    看着三个孩子和好如初,姜禾的笑容都慈祥了几分,她突然有一种很真切的,身为长辈的感觉。

    但看着小榆明明馋得流口水,却绝口不提烧饼的事情,姜禾又觉得有些难受。

    贪嘴是孩子本性,姜禾能够理解,但他绝口不提要吃烧饼的事,是知道家里很难有这个闲钱去吃烧饼。

    姜禾是很想上前去买个烧饼,安慰下抹眼泪的小榆,和大家一块分食。

    只可惜她浑身上下一个铜板都没有,只好带着孩子们沿着湖边继续走。

    他们朝着湖的左侧走,那不知道是什么的一片青瓦建筑遮掩了湖的影踪。只是这一带梧桐茂密,两侧也有不少摊贩,行走在其间也颇有一番意境。

    卖吃食的也不少,姜禾已经看见了画糖人的、卖大块切糕的、还有些担着卖的精致糕点。

    姜禾虽然没钱,但她还是走走停停,大致了解了一下市场定价。

    梧桐路的尽头,有一棵巨大的桂花树,深绿色的叶子簇拥成一个蘑菇的形状,即使仰着头也没办法看到顶端的样子。

    桂花树下,围着一圈商贩。

    姜禾瞥了一眼,竟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小榆拽着雨桑,远远地就冲在冷饮摊子前站着的梁二打招呼。

    “梁二叔叔!”

    梁二有些惊讶的回头:“嫂子?你们怎么过来了。”

    “有燕儿帮忙呢,我们出来逛一下。”姜禾往前迈了几步,这才发现有一宏伟的广亮大门正对着那桂花树,两尊石狮子气宇轩昂地镇守在门口,颇有气势。

    见姜禾的目光一直朝着大门看,梁二便顺势介绍。

    “嫂子,这就是我们上工的地方。这从前好像是江南一个大官的宅邸,战乱之时荒废下来了,摄政王殿下就下旨,改成了国子监。”

    他们如今所在的这个京城,在战乱之前只是一个陪都。是战乱之时才南迁而下的,攻打骠国后,疆域向南扩张,江南的位置便成了连接南北的中心,便就此定都了。

    梁二指了指湖边小山丘上的赤红屋脊“其实还只改建了一半呢,之前国子监在山上。现在修好了一半,大人们便已经搬下来了。我们在建另一半呢,听说是用来开书院的,一部分已经修好了,再过上几个月就可以招生了!”

    “书院?和国子监在一起?”

    “我这糙人也不太懂,会的那两个字还是嫂子您教的。”梁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听他们说,就是缺人。”

    姜禾有点明白了。科举时间跨度久,战乱之后朝廷定是缺人的。不如就办个公立的书院,小范围内提前先筛选培养一批人才出来。

    “就是国子监的饭不太好吃,有些个闲钱的少爷们都出来吃了,人特多所以我特意叫梁生顶班,早点出来买,就怕一会排不上队。”

    原来如此!姜禾双眼唰得就亮了起来。

    她以前刷短视频可不止刷宝妈带娃,小学门口摆摊也是很值得一看的!

    几乎是没有犹豫,姜禾就定下了未来摆摊的地址。

    国子监可以“走读”,而且听梁二的意思,他们还要在这里干挺久的,这些上工的人也是稳定客源。

    学校门口!必须是在学校门口!

    姜禾又简单和梁二聊了两句,道别后便准备往回走。只是她一转头,便看见青杨站在阳光下,看着那朱红色的大门怔怔地失神。

    “青杨。”姜禾略提了些音量。

    青杨沉沉应了一声,转身跟了上来。

    ——

    “姐,你们前脚刚走就卖出去了。”

    梁燕儿将钱交给姜禾:“以供卖了二百二十文,您拿着。”

    京城里售卖野货会比城镇之间的集市贵些。据梁燕儿所说,其实卖野兔子野猪什么的,猎户们是不爱进城的,因为要缴纳的税会比农户高很多。

    若是挂着别的货物的名头卖野货,这要是被京兆府巡查的官员抓到了,轻则被罚到破产,重则直接被带走关押了。

    只是草药摊子上卖一次野兔子,还是在可以通融范围里的。

    对着梁燕儿连声道谢后,姜禾背着背篓,带着孩子们去采购去了

    家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买。

    米铺子买米,还要买面买盐买猪肉。

    姜禾严格算着一家四口人所需要的食物,尽可能的多买些东西。

    这一圈下来,背篓装得沉沉的,荷包大缩水,人也累的够呛。

    已经到了吃饭的点。姜禾张望了一圈,领着孩子们进了一家路过了三次的馄饨铺子。

    路过三次,生意一直不错,想来味道一定不差。

    “姑娘来看看吃点什么。”

    姜禾在进店的时候就已经张望过周围人点了什么,此时看着菜单招牌,没什么犹豫就开口点菜。

    “一碗大馄饨,一碗小馄饨,一屉小笼包。”

    “好嘞,一共二十文。”

    姜禾结玩账后,领着孩子们在店铺外的棚子下寻了张空桌子。

    “好贵啊。”雨桑喃喃道“可以,买好多米了。”

    青杨虽然没有说话,但看着他那微拧的眉头,姜禾就知道他也一定也觉得花多了。

    很显然,这些年节省惯了,孩子们并不能适应这样的消费。

    “不算贵。”姜禾撑着下巴打了个哈气,解释道:“我们这一路走过来,基本都是这个价格。现在经济恢复的快,物价比战争刚结束的时候高也是正常的。”

    她笑着看向青杨,倒也没有急着询问。

    能看出来,这一路青杨有在思考。姜禾相信他能察觉到战乱结束之后,这个社会发生的变化的。

    何况这孩子……似乎也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来喽,大馄饨、小馄饨!”

    食肆老板的嗓门很亮,一手端着一个满满当当的大碗,稳稳地放到了桌上。

    “还有一屉小笼包啊,稍等。”

    大馄饨皮薄馅大,鼓鼓囊囊的像金鱼,飘荡在澄澈的汤底中。小馄饨却截然相反,馄饨皮鼓胀成透明的泡泡,清透飘逸,并不怎么能看见馅料。

    两碗馄饨上都点缀了翠绿的小葱和嫩黄的鸡蛋丝,在油光中显得鲜活又明亮。

    “快吃吧快吃吧,赚钱了也是要吃点好的。”

    姜禾直起腰杆,抢先探出勺子。

    小榆不甘示弱紧跟着伸手。

    他舀了一个大馄饨,而姜禾只舀了浅浅一勺的汤。

    “吹吹凉再吃哦,小心烫着。”姜禾叮嘱了一声着急忙慌的小榆。

    看着青杨和雨桑都拿起勺子,姜禾这才放心地抿了一小口汤。

    酱油和猪油,很简单的食材,味道很异常的鲜美。

    看来下次可以不用花这个钱了,自己在家也能做。

    只是没法用来摆摊赚钱,这街上最不缺的就是馄饨摊子,走个十米就能看到一家。

    这家店的小笼包倒是有点出乎姜禾意料的好吃。

    皮薄馅大还带着汤水,一口下去汁水四溢,鲜香十足。

    有些出乎姜禾意料的,是雨桑的食量。

    这家店的大馄饨分量很足,很多成年男人都只点上了一碗。

    而他们桌的这碗大馄饨,在其他三人各自舀了一个后,就到了雨桑面前。

    而她现在已经在收尾最后的一点汤了。

    这样看,她的食量比青杨还要大。

    这就是,天生大力的原因吗?

    姜禾托着下巴想。还好刚刚多买了点米,可不能叫孩子吃不饱饭啊。

    等雨桑端起大碗将最后的一点汤喝得干干净净,她长长舒了一口气后,眼神出现了短暂的呆愣。

    真的是太久没有吃饱过饭了。

    雨桑抬起头来,恰好对上姜禾笑盈盈的目光。

    “吃饱了?那我们走吧。”

    ——

    之前和梁燕儿约好了要一起回去,姜禾领着孩子们回到她摆摊的地方时,却被隔壁卖菜的大爷告知,梁燕儿去医馆了,请他们稍稍在这里等一会。

    姜禾倒也不急,和大爷道谢后,决定带着孩子们在河边歇息一会。毕竟一会回家还得收拾家门口那块地,这可是费力的活。

    小榆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河里的鱼吸引走了。姜禾只好寸步不离的盯着他,免得他过于激动掉下去。

    趁着小榆看得入神,姜禾朝着青杨招招手。

    少年狐疑地迈步上前,姜禾附在他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话,又掏出了六个铜板递到他手里。

    “注意安全,快去快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