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特工回家日记 > 第34章 明知故问

第34章 明知故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陈友明下了床,到了卫生间拧开水龙头,手捧起冷水浇在脸上,对着镜子反复看了几遍,确认镜中人没多帅啊,不就学雷锋做了好事,还招来桃花运泛滥了!难道这些女孩子《新白娘子传奇》看多了,把报恩当着爱情了?

    算了,老话讲了既来之则安之吧,拒绝哪个都会伤害她,反正自己还年轻,慢慢处着,总会有办法解决,实在不行,老子启动在中东酋长国那个备用国籍,大不了辞职移民出去把这几个好姐妹都娶了!别人会担心这些,龙王居然烦恼几个女人的事,要是让海外那些畜生们知道了,肯定会笑掉大牙,特别那个叫本·阿里的阿布扎比小王子会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笑着喊,“本王子才十八个老婆,也没觉得多,瞧你这熊样,小弟佩服死你了,哈哈。”

    关灯睡觉。

    镇党政办打电话过来,通知陈主任下午两点准时去开会。

    上午把大小事一安排,中午陈友明在食堂随便对付一口,副镇长老孟凑到边上,悄悄地说,“陈主任,万事有利则有弊,刚提了当副镇长,哪晓得县里开会给我们镇分配了招商引资的任务。我被老屈点了将,这如何是好?我的好兄弟,能不能帮老哥说一说,换个人来管这事,我年纪大了,脑子有点僵化,会耽误事的。”

    陈友明睁大双眼,招商引资?这几个字有点耳熟,他一拍大腿站起身来,对了!昨晚骆慧敏不是说她爸正为哪个集团在哪投资的事烦恼吗?

    这一咋呼把食堂一众人给惊呆了,纷纷投来疑惑的眼光。

    三两口扒拉完,陈友明走到没人的地方,掏出手机,打给骆慧敏。

    此刻骆慧敏正在报社外面小巷子的小店里吃鸭血粉丝,何静雅所在的单位就在附近,也跑来凑热闹。店里人比较多,电话里声音特别嘈杂,逼得陈友明只好大声问道哪个集团要来灌北投资。好巧不巧有个副镇长吃过饭路过这里,听到一些关键的字眼,他干脆躲在树后,竖起耳朵偷听。

    何静雅有点纳闷,“小敏姐,这大恶人怎么会关心招商引资的事,他不是管治安的吗?”

    骆慧敏吸溜了一口粉丝,说,“大恶人只能我叫,你换一个,可不要跟我抢,你可以叫他大坏蛋,以后别忘了。我昨天和他提起过我爸工作上的事,也不知道这会儿打电话过来干什么,可能仅仅关心一下而已。快点吃,吃完早点回去,还能休息一阵子。”

    下午的会上,卿书记传达了县里关于招商引资的倡议,并且公布了庙湾镇领到的任务,这个财年必须完成三千万元的目标,还宣布了对于招商引资达到三百万以上的个人给予奖励或者破格提拔的决定。

    会上一干人等都低着头,沉默应对。

    那个副镇长喝了一口茶,清了一下嗓子说道,“卿书记,屈镇长,我个人一点浅见,人都是压力到了才会激发潜能,我觉得综治办应该多担一点,陈主任交往广泛,认识的人多,肯定能超额完成任务。”

    陈友明立即明白中午潜伏在树林后那个人是谁了。他先略过他直接看向卿书记,看到一把手正脸色铁青地看向那个副镇长。

    陈友明朝现场出席人员环视了一圈后说道,“书记,镇长,以及各位领导,是这个情况,我刚刚从金陵的朋友那得知美国一家大集团要来内地投资,预计投入三亿美金。但是人家已经对浙东或者鲁西有了兴趣,我们灌北希望不大,即使灌北有可能,大概率也会先选择顺州,因为那边条件比我们黄海好很多。总之,我会时刻与省城那边保持联系,只要有一丝希望绝不放弃。”

    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喧哗。

    因为那个偷听者也没听得那么详细,以为是个什么外商投点小钱,如今得知有三亿美金啊,可想把陈友明本人外所有人都惊呆了,刺激到。

    卿国文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急忙问,“陈主任,你刚才说多少美金来的?”

    没等陈友明回答,屈立军兴奋地说道,“书记,是整整三亿美金啊,这要是能落到我们范堤来,几年的任务都够了,好啊。”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还交头接耳地热烈讨论着。

    陈友明有点傻眼,这只是个假设啊,赵本山小品就演过白日做梦中彩票后怎么花钱的桥段,这眼前的干部们就开始脱离现实了?

    会后,卿国文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县长赵天宁,把目前能掌握的信息通报给上级领导。赵天宁立刻来到县委书记莫如成的办公室,两个大佬密谈了一个多小时。

    卿国文和陈友明被一个电话唤到县委常委会现场,在会上,莫书记首先定了会议基调,全体常委必须把招商引资列为全县工作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任何人不得拖后腿,否则就是和全县百万人民过不去。接着卿国文做了相关事宜的汇报,陈友明做了细节补充。最后分管招商的副县长古晨杰发言表态县政府将全力以赴,务必确保完成任务。

    最后莫如成在常委会上提议成立串东纺织工业园区党工委(筹),由庙湾镇党委书记卿国文担任书记兼主任,陈友明兼任园区招商办副主任。责成党委办窦长河即日把常委会会议内容形成书面文字送往市委备案。

    在回头的路上,陈友明一脸问号,“书记,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县里怎么会如此大动作?”

    卿国文嘿嘿一笑,“县里沉寂太久了,各项经济指标不太亮眼,军心涣散,大家急需一针强心剂,正好你提供的消息赶上趟。”

    陈友明还是不理解,“那到最后竹篮打水呢,不劳民伤财吗?”

    “小陈啊,你还是年轻,我对你说了可别到处乱讲。县里如此高调不是做给底下人看的,而是做给市里领导看的啊。你想全市正处级干部有四十几个,实权副处也有小一百,如何把自己推销给上级领导也很考验人的智慧。这话你应该能懂了。再说这个串东园区还停留在白纸上,没浪费财政一毛钱啊,也没给咱俩加工资,就是个虚职而已。”

    当然懂了。

    陈友明其实也是明知故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