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为张氏先祖扛大旗 > 第85章 老大说我是他爸

第85章 老大说我是他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帝也是真是会享受生活!

    他在西园搞了个名叫万金堂的地方,把大司农管理的钱财和丝绸布匹都一股脑儿地堆在了那里。

    这还不算,他还跑到河间去买了一大片地皮和豪华别墅,给自己打造了个超级豪华的度假胜地。

    这皇帝虽然出身贵族,但以前也是穷过来的,总是抱怨汉桓帝没给他建个像样的别墅。

    于是呢,他就拼命攒钱,还把钱分别寄放在小黄门常侍们那里,每人手里都有好几千万!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张常侍就像我爸,赵常侍就像我妈。”

    宦官们得到皇帝的宠爱,一个个都飘了,无所畏惧,纷纷建起了豪宅,那气派都快赶上皇宫了。

    有一次,皇帝登上了永安候台,想要远眺一下风景。

    可那些宦官们怕他看到自己的豪宅,就派了个中大人尚但去劝他:“皇上啊,您就别登高了,一登高百姓都散了。”

    从那以后,皇帝就再也没敢上高楼了。

    这一年六月,朝廷为了表彰“讨伐张角”的功绩,给张让等十二人封了列侯的官职。

    这可把他们乐坏了,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到了186年,皇帝又叫宋典去修缮南宫的玉堂,还让毕岚铸造了四列高大的铜人,放在了仓龙和玄武两个宫门旁边,看上去威风凛凛的。

    他还让人铸了四口大钟,每口都能装二千斛粮食,挂在玉堂和云台殿前。

    那钟声一响,整个皇宫都听得见。

    不仅如此,皇帝还弄了个天禄虾蟆在平门外吐水,那水流直接流进了皇宫,就像个小瀑布一样。

    另外,他还造了翻车渴乌,在桥西洒水清扫路面,给百姓省了不少钱。

    他还心血来潮,铸了种钱币,上面有四道印记,看上去挺别致的。

    但大家都说太奢侈了,这种钱币一出来就会到处流散。

    果然,后来京城大乱,这种钱币真的流散到了全国各地。

    他还任命赵忠为车骑将军,可没过多久,可能因为赵忠表现不佳,他又被罢免了。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了,他的大儿子刘辩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军校尉袁绍找到了大将军何进,他劝大将军何进:“为了赢得百姓的心,咱们得杀了那些宦官。”

    但这个计划不小心被宦官们知道了,他们非常害怕,想要搞点乱子。

    张让知道,自己要是被赶出皇宫,那就等于断了活路。

    于是,他心生一计,找到了自己的儿媳妇——何太后的妹妹。

    张让跪在地上,满脸泪痕,声泪俱下地说:“媳妇啊,我张让自知有罪,可能马上就要被赶出宫了。但想想我家几代人都受到了皇家的恩惠,如今要离开这里,我真是心如刀割啊。你能不能帮我去求求太后,让我再进宫看看太后和皇上,然后再去乡下?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儿媳妇一听,觉得张让说得合情合理,便立刻答应下来。

    她匆匆跑去告诉了舞阳君,舞阳君一听事关重大,也不敢耽搁,急忙进宫去向何太后禀报。

    何太后听了舞阳君的话,她想了想,觉得张让毕竟是宫里的老人了,这些年也没有做过什么大错事,就下了一道命令,让所有宦官都进宫来,与张让见上一面。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惊慌失措的宦官们才稍微安下了心。

    八月的阳光格外炙热,大将军何进走进了长乐宫拜见何太后,还提出要把宫中全部宦官,包括那些常侍以下的小官,都一网打尽,并挑选三署郎官入驻宦官所住的庐舍,加强守卫。

    这消息很快就在宦官们之间传开了。

    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大将军何进,他之前称病不参加先帝的丧事,也不去送葬,现在突然入宫,这是要做什么?难道是想重演窦氏家族的悲剧,对我们这些宦官大开杀戒吗?”

    张让他们知道,何进这次入宫绝非善举。

    张然带着常侍段圭、毕岚等几十个人,手持兵器,从侧门偷偷溜进了长乐宫,偷偷躲在暗处,等着何进出现。

    当何进一只脚刚走出来,张让等人立即行动。

    他们假借太后的名义,将何进召入宫中。何进不疑有诈,便跟着进了宫,坐在宫殿门内。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生死较量。

    张让一见到何进,就质问他:“大将军,如今天下纷乱,难道只是我们宦官的过错吗?想当初,先帝与太后不和,几乎导致朝廷的动荡。是我们这些宦官痛哭流涕地劝解,各自拿出千万家财作为礼物,才使得太后和先帝和解。我们只是想托身于您的庇护之下罢了。现在,您却想灭我们全族,这不是太过分了吗?您说宫中腐败,那您可知道公卿及以下忠诚清廉的人都有谁?”

    何进被张让问得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困境。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尚方监渠穆突然拔剑而出,在嘉德殿前斩杀了何进。

    这一幕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随后,张让、段圭等人伪造了一份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然而,这份诏书送到尚书手中时,尚书却觉得有疑。

    他谨慎地说:“请大将军出来一起商议。”

    然而,话音刚落,中黄门就将何进的头颅扔给了尚书,冷冷地说:“何进谋反,已经伏诛了。”

    这一消息传出后,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

    听说何进兄弟遇害,吴匡和张璋急得团团转,想带兵进宫讨个公道,可宫门紧闭,怎么也不开。

    袁术一看,和吴匡一起使劲撞宫门,但宫里的人也不甘示弱,拿着武器守得牢牢的。

    到了晚上,袁术灵机一动,下令放火。

    霎时间,南宫的九龙门和东西两宫瞬间火光冲天,想逼张让他们出来。

    张让他们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跑去找何太后说:“不得了了,大将军的军队造反了,放火烧宫殿,还攻击尚书门,连太后、天子和陈留王都被他们劫持了。我们只好带着宫里的官员们,从另一条路逃到北宫去了。”

    这时候,尚书卢植站在阁道的窗下,拿着武器,一边指责他们一边吓唬他们。

    段圭他们一看这阵势,吓得赶紧放了太后。

    太后为了逃生,直接从阁楼上跳了下来,还好没事,总算是逃出来了。

    见太后逃出来了,袁绍直接一声令下,北宫门紧闭,他的军队开始捉拿那些宦官,无论老少,一个都不放过。

    甚至有些人因为没胡子被误认为是宦官而被杀,直到后来才发现是误会,才逃过一劫。

    最后,被杀的宦官数量竟然达到了两千多人!

    袁绍的军队继续攻入皇宫,有的士兵甚至爬上了屋顶,准备从上面发起攻击。

    张让、段圭等人一看形势不妙,就带着皇帝、陈留王等几十人,匆忙地从谷门逃了出去,一路跑到了小平津。

    而那些公卿大臣们也都纷纷逃到了平乐观,但他们却没人敢跟皇帝一起逃走。

    只有尚书卢植,他连夜骑马赶到了河边,准备接应皇帝。王允也赶紧派了河南中部掾闵贡去追卢植。

    卢植、闵贡追上后,对着张让那伙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还杀了其中几个人。

    张让等人吓得浑身发抖,哭着向汉少帝刘辩谢罪,说:“我们死了,天下就乱了!希望陛下保重自己!”

    说完,剩下的几人都跳河自杀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