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马银弓玉公子 > 第23章 无良心

第23章 无良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陇右,大魏边境,曹缨率领二十万大军驻扎于此,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因为她还没有发现蜀军有何动向。

    蜀国丞相诸葛日月有天人之智,用兵神鬼莫测,指不定从哪个地方就冒出来,所以曹缨不敢大意。

    更何况,除了诸葛日月,蜀军这次还有赵麒麟带队。

    想到这里,曹缨摸了摸自己手中的倚天剑。大魏的护国神剑有两把,皆是陨铁打造而成,可破天下利器。一把就是曹缨手里的倚天,而另一把名为青釭剑,就在蜀国的赵麒麟手中。

    曹缨的爷爷魏武帝是天下最惜才之人,当年赵麒麟深陷敌阵,手持长枪七进七出,神勇之色天下罕见。

    魏武帝虽然是赵麒麟的敌人,但十分欣赏赵麒麟的武艺与胆识,于是让部下不要下死手,尽量生擒。赵麒麟因此抢了青釭剑,得以逃脱,成就了天下美名。

    曹缨还记得,自己年幼时依偎在爷爷怀中,魏武帝对赵麒麟念念不忘,他说,如果大魏有这样的将领,何愁天下不定。可惜,他们始终是不同的阵营。

    所以,当得知赵麒麟前来时,曹缨非常兴奋。

    她终于能正面打败赵麒麟,夺回青釭剑,以报爷爷在天之灵了。

    天色渐晚,正当曹缨想休息一会儿时,一封书信前来,打乱了曹缨的思绪。曹缨用匕首拆开信纸,看了里面的内容后,如此紧张的局势下,难得露出笑容:“郑玉安还真有点能耐。”

    信上的内容自然是郑氏布行夺皇商成功,同时,大魏境内掀起了一股打压蜀锦的浪潮,让赖以为生的蜀国损失惨重。

    这样一来,诸葛日月的北伐计划应该会暂缓,丞相要忙着回国处理蜀锦的事情。

    曹缨叫来了自己的副将,副将名夏侯妄,也京城夏侯府的嫡亲,王公贵族中的一员。

    夏侯妄身形不算强壮,但从眼神能够看出也算是一名沙场悍将,曾经也是著名的洛阳公子哥,因为极其崇拜曹缨,甘心做她的副将来前线吃苦,乃是曹缨最得力的助手。

    曹缨将信中内容说明,嘱咐道:“诸葛日月应该会先回去处理此事,蜀军不敢妄动,但越是此时越要小心他来一波夜袭。告诉兄弟们,再坚持两天我们就赢了。”

    夏侯妄对郑玉安不以为意,说道:“这个郑玉安连官职都没有,说话不靠谱。”

    曹缨耐心解释说:“郑玉安信中说得没错。蜀国之所以国小而强盛,就是因为诸葛日月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一个聪明人做到了绝对集权,国家就不会被产生内乱。”

    “然而这也是弊端,蜀国军、政、财、商、法,事无巨细,都需要诸葛日月把关定夺,牵一发而动全身。蜀锦是蜀国财政的大头儿,蜀锦出了事,他就不得不回去处理,不是别人不能处理,而是他放心不下。”

    夏侯妄听后感叹说:“这闻名天下的诸葛丞相,早晚得累死。”

    “谁说不是呢?”曹缨叹气说:“只是这样一来,赵麒麟将军就不会出兵了。”

    夏侯妄宽慰道:“他就是个缩头乌龟,有你在,这几年就算打架,咱们也不怕他。”

    “他只是老了,明年就七十岁整,做事当然会稳当些”曹缨的眼神突然犀利:“不过,也就多等两天,我早晚会把青釭剑拿回来!”

    转眼来到了六月,洛阳城也开始热了起来。

    坐在京城、帮助曹缨退敌的郑玉安,此时正忙得不可开交。郑氏布行自从拿到皇商后,一路高奏凯歌,连续开了多家分店。

    相比于蜀锦,魏布更好生产,为了节约成本,郑玉安还陆续建造了多间染布坊。他想在京城做出一条完整的生产销售线,这样就能不靠邺城,自己自立门户。

    当然,前期的花销也是非常惊人的。皇商的一个缺点就是,先见货后见钱,而且朝廷部门各种手续错综复杂,明明应该立刻给的钱,往往会向后拖上几个月。

    而邺城的郑家,仿佛知道老二要自立门户,最近给钱也不是那么大方,他们不想让老二独吞京城产业,即便老二在京城做主,也要给邺城足够的好处才行。

    这便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这样一来,郑氏布行京城分店的现金流就有些供不上,短时间内也有些内忧外患,郑玉安不得已到处化缘画饼,从苏家、上官家等大商户手中都有借钱。

    当然,利息也很高,但郑玉安不得不借。

    这一日,郑玉安还在为钱的缺口而发愁。染布坊已经建好,但雇佣工人成为了又一个难题。染布工人需要有经验的,有经验的工人工钱又太贵。

    而且,以郑氏布行的所需的供货量来看,工人的数量绝对少不了,那么工钱又是一大笔数字。

    郑玉安翻着几张借条自言自语:“唉,上官家,苏家都借过了,难道要去满春阁一趟?满春阁的东家叫啥来着”

    郑玉安正犯愁,小倩走了进来:“公子,有客人来访。”

    自从郭露露答应把小倩借给他后,小倩白天就在郑府做事,晚上再回郭府和小姐说话。当然,郑玉安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回去。

    郑玉安最近的访客很多,他翘着二郎腿问:“什么人啊,值不值得见?”

    小倩是一个好管家,她会将访客分成三六九等,标注轻重缓急。小倩如实回答:“公子,此人说是来为您分忧的。”

    “分忧的,他很有钱吗?高利贷不提倡哦”郑玉安说着起身,他现在为了钱毫无底线:“有钱就见面,带进来吧。”

    不一会儿,小倩带着一个人进入会客厅。来人五短身材,佝偻着背,形象似猴子,郑玉安对他的第一印象很不好。

    来人自我介绍说:“我名吴新良,见过郑公子。”

    见吴新良谈吐不俗,举手投足有一种富家翁镇定自若的姿态。郑玉安一眼就看出对方不缺钱,对其稍稍有些改观,亲自为其倒茶说:“不知吴老板找我有何事?”

    “我听说贵店的染布坊缺人,郑公子,我可以帮忙”吴新良真诚地说:“我手下有一批人,对染布很有经验,价格也不贵,起码低于市场价,郑公子要不要试试?”

    郑玉安哦了一声,瞬间就懂了:“吴老板是做奴隶生意的?”

    在魏国,许多穷苦人家为了生存,会卖儿卖女,这就催生出了像吴新良这样的人贩子。买来的人口均是奴隶,终身不能脱离奴籍。

    为了让奴隶更有价值,人贩子会监督他们学习许多技能,染布的门槛不高,属于许多奴隶的必备技能之一。

    郑玉安对吴新良顿时有些厌恶,但在心里算计,如果能一次性将奴隶买下,自己帮助他们脱离奴籍,供吃供住有工资,即便工钱低些,也是帮他们脱离苦海,算是做善事。

    这样,既解决了缺工问题,又帮助了那些苦命人,称得上是两全其美。

    吴新良见郑玉安沉默,起身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郑公子,你若有空,不如随我走一趟,看看货的成色,才好再谈价钱。”

    郑玉安心中警惕,但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他喊上了杨福,跟着吴新良一起来到了京城一处并不引人注意的院落。

    刚进院子,郑玉安便觉得此地像是牢房。院子里的房屋被隔成一间又一间,近几十个奴隶就挤在里面,完全没有人权可言。

    除此之外,院子里还有几个看家护院的彪形大汉,皆是腰间佩刀。郑玉安看得出来,他们的武艺虽然不及杨福,但教训这些奴隶绰绰有余。

    吴新良拍了拍手,奴隶在护院的呵斥下陆续出屋,排成了一列列纵队。郑玉安这才发现,许多奴隶的身体有缺陷,跛腿的,断手的,瞎眼的。不知道是天生的缺陷,还是被吴新良打成了这样。

    郑玉安有些愤怒:“这”

    “郑公子放心,别看他们这样,上工一点都不含糊。”吴新良说道:“若他们都很健全,价格也不会这么低了。”

    郑玉安一时不知道说什么,魏国买卖奴隶是合法的,京城里任何一座富家宅院,家里起码有一沓奴隶的卖身契。

    他走到一个还算健全的人身边,尝试着问:“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人看起来虽然正常,长相瘦小且精明,但却是个哑巴。他“阿巴阿巴”地比划了半天,郑玉安也没懂要他要说什么。

    吴新良走了过来:“他说不出话,我们都叫他哑巴,公子也不必在乎一个奴隶的名字。要不要让他们上工一天,看看效果?”

    郑玉安摇摇头:“吴老板,我们直接谈价格吧,这一批我都要了,条件你开。”

    吴新良狡猾地笑了笑:“郑公子,我做生意,与旁人不同。这些奴隶的奴籍不买卖,想用他们做工,只能租。”

    “租?”

    “是的,我会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租给你,他们的奴籍还在我手上,但可以早出晚归为您去染布”吴新良说道:“要打要骂随你们,但不能杀人,否则你们要赔我钱。”

    这是完完全全把人当商品了,郑玉安终于压不住怒火,骂道:“你还是不是人啊?我买也不行?”

    “非也,我也是为了客户考虑”吴新良似乎料到了郑玉安的情绪,解释说道:“你把他们买走,不仅要付工钱,还要管他们的吃喝拉撒,开销很大。不如直接把他们的工钱给我,我来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既满足了工作要求,又能让客户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郑玉安骂骂咧咧就要动手,被旁边的杨福拦下,杨福看清利害,低声说:“公子,我们刚在京城站稳脚跟,此时不便树敌。”

    郑玉安说道:“那可是几十条人命,我怎能坐视不管?”

    “但他是合法的,而且做这种生意,背后不可能没有靠山”杨福耐心地劝解郑玉安:“生意我们可以不做,但犯不上翻脸。”

    郑玉安阴沉地说:“我若一定要翻脸呢?”

    杨福知道自家公子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说道:“翻脸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打一架闹到官府去,官府也会问我们一个寻衅滋事的罪名。公子若真想救人,只能等皇商的钱下来。”

    郑玉安这才平静下来,杨福说得不错,只要皇商的欠款剥下来,他就能开出一个吴新良拒绝不了的价格。但眼下,做什么都是徒劳的。

    郑玉安大手一挥:“生意不做了,但两个月后,这些人如果少一根手指头,我会让你后悔生出来。”

    吴新良耸了耸肩:“我以为郑公子是老江湖了,没想到还这么幼稚。您不做的生意,有的是人做。我只是看在皇商的份儿上,才想着帮您一把。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嗡”的一声,郑玉安拔出了杨福的刀,架在了吴新良的脖子上:“我警告你,不要侮辱圣贤书。我敢杀你,却不信你背后的东家敢杀我,明白了吗?”

    吴新良立刻做出了投降的手势:“公子说了算,我也是奴隶出身,这条命确实不值钱,郑公子自如果想和我换命,可是亏了。”

    在吴新良抬手的一瞬间,几名护院都已经抽出刀,蓄势待发。他们如果一拥而上只要郑玉安的命,杨福是绝对拦不住的。

    郑玉安却面无惧色,他冷哼了一声,长刀收入鞘中,与杨福离开了院子。

    回府后,郑玉安虽然闷闷不乐,但此事只好先放一放。然而几天之后,奴隶的事再次和他扯上关系。

    这天,郑玉安送走了一位客人后,见小倩魂不守舍的,笑问:“怎么了,有心事?”

    小倩摇摇头,好奇地问:“公子,刚刚那位客人我见过,是个大官。”

    郑玉安嗯了一声:“户部侍郎管令达,京城中难得的清官。我请他来咨询一些关于奴籍的问题。”

    小倩惊讶地说:“公子,你还没放弃救那些奴隶?”

    “不能说没放弃,但多了解一下总没坏处”郑玉安见小倩今天很奇怪,问说:“你今天究竟怎么了?”

    小倩咬了咬嘴唇,跪下说道:“公子,你帮我劝一劝小姐。”

    郑玉安问:“郭露露又怎么了?”

    “小姐要查办一个案子,这件案子涉及许多奴隶主,小倩就是被这些人卖掉的,深知他们的厉害”小倩说道:“小姐如果查到低,肯定会有危险。”

    郑玉安挠了挠头,叹了口气说:“她查到哪一步了?”

    “前日来的吴新良,是小姐的重点观察对象”小倩一咬牙,说道:“小姐她查到尚书令司马大人的头上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